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贵州省贵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阳市六校2024届高三年级联合考试(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
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
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 [德] 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
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
贵州省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月份月考试卷A卷

贵州省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月份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西方媒体推断,日本官员参拜靖国神社可能让因岛屿争端而趋于紧张的韩日关系扑朔迷离,不利于东亚的和平稳定。
B . 意大利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今年年初在意大利西部吉利奥岛触礁搁浅并侧翻,有关部门运筹帷幄,使它逐渐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C .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山水画中的“第一神品”。
富春江两岸的山水,抚慰了黄公望的心灵;也正是黄公望的神笔挥毫,挖掘出了富春江景色的神韵。
D . 目前国内从事该零部件制造的企业较少,市场区分度高,进而有效规避了行业恶性竞争带来的冲击。
2. (2分) (2018高一下·大庆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北京地铁新版手机客户端(APP)将更新上线,新版APP将为乘客提供线路搭乘及票价查询、周边地标查询、运营故障信息推送等功能。
B .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七大工程”,无一不是为了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C .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 . 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
3. (2分)(2018·镇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你的计划书,我有几处地方不太明白,还望不吝赐教。
B . 你送来的拙作我已读完,文章的语言还略有瑕疵,咱们找时间细谈。
C . 昨天我们已把两位的作品送给王先生拜读了,他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的。
D .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会第一个站出来鼎力相助。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自己的语言——侗语。
在侗族人聚居的侗乡里,侗族人往往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学唱歌。
侗族有句俗语“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的心中,唱歌和吃饭同样重要。
侗族人认为吃饭是养活身体的活动,而唱歌是养活心灵的活动。
信仰音乐的侗族人爱唱歌,将唱歌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侗寨到处洋溢着洪亮的歌声。
侗族大歌的内容,不仅涉及侗族地区的自然风物,也包括侗族社会的历史、生活、生产等多个方面。
唱歌不仅是日常的休息和消遣,也是侗族人用来记事的重要工具,在各种节气、特殊仪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比如在民族节日的时候唱歌表示欢庆,以歌为礼迎送宾客;在祭祖时唱歌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在需要致哀的场合唱歌以抒发悲伤的感情;当生活中发生了冲突和矛盾,用唱歌来化解;在劳动中感到疲劳,用唱歌来缓解,为劳动者鼓劲。
他们用歌唱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化。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歌队演唱的声部合唱歌曲。
《三江县志》记载,19世纪初期已有了侗族表演唱歌。
唱法是按组互和的,喉音佳者如果唱反音的话,形成的效果就是众声低而反音独高,所以会格外的动听。
唱高声部的嗓子好的人会成为歌手,即侗族大歌队中的“塞嘎”,而唱低声的当控制音量,以达到与高声部的和谐统一。
侗族大歌属于支声复调音乐,一领众合,它的和声与织体独具特色。
低音声部通常先是承担着演唱主旋律的任务,继而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声音模拟阶段,在这个时段中往往还会有一个拖着固定低音的拖腔声部。
而高平和调声部则因为是支音复调式,使主调式听起来具有装饰性,进而产生了层次丰富的效果,从而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精彩、同时又至纯至美的艺术感受。
(摘编自黄柯瑕《侗族大歌的文化生成性解读与艺术特征》)材料二: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的民间合唱艺术,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为特色,如高山流水、鸟叫虫鸣。
贵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贵阳市201X 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201X 年5 月1.D 【解析】“遍布我国华南地区”错,原文说“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至少8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
2.A【解析】按照原文,现代人应该是“4.5 万年前以后”才可能跨越西亚来到中国,“4.5 万年前以后”和“4.5 万年以后”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3.B 【解析】“研究得来的地层年代数据和化石形态特征均可为其结论提供翔实而有力的证据”错,不是所有的数据和特征都可作为证据,应该是“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翔实的化石形态特征”才可以。
4.C5.B【解析】“至尊天子坐南朝北”错,应是“坐北朝南”。
6.A【解析】不是“高祖”“隔几天就要前去看望他,有时还要住上三五天才回宫”,而是高祖让太子每五天来朝见一次,多数时候还留他住在永福省,有时五天三天之后才让他回东宫去。
7.(1)从这个时候起到下葬,(1 分)(他)每天吃一升麦粥(1 分)。
即使屡次奉皇命劝告逼迫,(1 分)每天(的饮食)也不超过一镒,(1 分)不尝蔬菜水果这类滋味(1 分)。
(2)等到(他)病情逐渐加重,(1 分)身边的人想启奏使皇上知道,(1 分)(他)仍然不准,(1 分)说“哪能让君上知道我病得这样重呢”,(1 分)说完就呜咽悲哭(1 分)。
8.上阕开篇即以“砧声”“蟋蟀”“秋风”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营造出秋天特有的意境,照应词题中的“秋”字。
(2 分)尾句描写多情的明月从楼的南边缓缓升起,暗点了“中秋”之题。
(2 分)整个上阕虽不着“中秋”二字,却处处暗含“中秋”之意,十分切题。
(1 分)9.①旷达洒脱的情怀。
词人不学宋玉伤感秋景,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心态,显示其旷达洒脱的情怀。
(2 分)②内心隐微的愁思。
“凄凉兴况”要“收拾”,可见内心有些许幽恨,“分付尊中醽醁”“借我此地倒金瓯”也委婉地透露出词人借酒消愁的忧思。
(2 分)③远离尘俗的隐逸之情。
下片中,词人面对周遭景色,倚栏深思,发出宇宙像浮萍的感叹,表达了只愿沉醉、远离尘俗、寄迹江湖的隐逸之情。
2024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24年4月1.C (3分)【解析】文中说“也利于传播侗族的民族文化”,不能判断为“最好的方式”。
2.D (3分)【解析】使巴黎听众发现了侗族大歌的独特之处的原因是婉转清脆的歌声。
3.C(3分)【解析】材料一第二段表述的是侗族大歌融于日常生活和劳动之中,“伶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就是村寨中的生活场景。
4.B(3分)根据原文,高平和调声部才是支音复调式,对主调具有装饰作用,而非大歌低音声部。
5.①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②模拟自然界的声音:③领唱和众唱相结合,采用“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④演唱融入日常生活和劳动中。
(6分。
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D (3分)【解析】A 项“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于文无据;B 项错,王根开口讲演之前的表现并不“冷静”,观众禁不住笑起来源于他行军礼的小大人模样:C 项“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理解不当。
7.B(3分)【解析】“小说以孩童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多角度的,既有儿童视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现出孩子的幼稚;③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大人的表现:①讲演还没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②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这样超越儿童年纪的话语表现出他在思想上努力成为大人:③噩梦中惊醒,却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
(5分。
答出“孩子的表现”给2分:答出“大人的表现”给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9.①巧用一个“站”字将月亮拟人化,既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听众的态度由之前的戏谑角也有成人视角。
公众号《全元高考》8.孩子的表现:①王根一边看讲演一边吃东西,表现出孩子贪吃的天性;②在讲演过程中,他误变为庄重严肃:②巧妙地将拟人和比喻相结合,连月亮都成了“一个伟大的观众”,突出王根虽然是个孩子,可是讲演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③巧妙地以月亮的“冷静”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有利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表现。
贵阳市2025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贵阳市2025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拯救李娟视野右边的山谷口三三两两停着一大群马。
此时,马群已经越过沼泽,似乎准备离开,又像在等待什么。
卡西在前面突然停下来,居高临下看了一会儿,回头冲我大喊:“看,马掉进去了!”我低头冲山谷尽头一看,果然,隐约有一匹红马在那里的黑泥浆中激烈地挣扎,已经陷到了大腿处。
我连忙放下冰块,说:“下去看看吧!”但是卡西不让。
再这么耽搁下去,冰越化越快,多可惜!先背回家再说。
回到家,一个人也没有,妈妈和斯马胡力不知到哪里去了。
把冰块卸进敞口大锡锅里后,我立刻出门去看那匹马,卡西去山梁西边找阿依横别克。
他家是我们在吉尔阿特的唯一的邻居,这一大片牧场上只有阿依横别克和斯马胡力两个男人。
红马已经不能动弹了,浑身泥浆。
看我走近,本能地挣扎了一下。
我拾起石头丢过去,希望它受惊后能一个猛子蹦出来。
但是等我把这一带能搬动的石头全都丢完了也没什么进展。
四周那么地静,明净的天空中有一只鹤平稳缓慢地滑过。
一个人呆在这里,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毕竟有些害怕,又过了一会儿我便离开了沼泽。
刚走到山谷口,迎面遇上了卡西,却只有她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大卷牛皮绳。
阿依横别克他们都不在家。
卡西在牛皮绳的一端打了绳圈,然后试着甩向沼泽中露出的马头,但她显然没有斯马胡力那样的技术。
甩套没有用,卡西决定亲自下去套。
她卷起裤脚,持着绳子踩进了黑色的沼泽泥浆。
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直看到她稳稳当当走到马跟前,才松了口气。
原来沼泽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危险,表层的泥浆在春日的阳光下晒得已经很紧了,加之淤泥中又裹有团团的细草茎。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 (9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人文科学以人类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意义分析和价值解读方法来研证人类的情感、观念、精神和理念;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综合文化研究的各种方法,考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诸多表现,探索和发现人类社会及其诸领域的发展规律。
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尺,更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催化剂,以其独到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和工具理性的实效功能,探索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提炼升华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念,滋养培育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也相应而生并逐渐膨胀,直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人文精神,稀释了价值理性的全真意义,从而遮蔽了人类的双眼,步入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的悖论和怪圈。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对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塑造。
客观而言,大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的殿堂,它具有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
大学不仅应成为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宝库,而且应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灯塔。
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无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但“知识”与“科学”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崇高性,无法解决其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只有得到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领,“知识”和“科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同时,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摆脱唯我主义的束缚。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____。
A . 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 . 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C . 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 . 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朝鲜的新闻公报说,水上的交火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武装挑衅行为”,韩国当局必须对此赔礼道歉,并采取负责任的措施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B . 通知要求,各单位要切实按照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勤俭办会的要求,严格控制会议规格、规模、数量和会议时间,降低会议成本,减少会议费支出。
C . 绿色理财,是指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消费中,既要减少耗能,降低环保风险,又要捂紧口袋,达到少花钱的生活。
D . 参加开幕式的香港市民们,响应穿着红色衣服或佩戴红色饰物,与维多利亚港湾和美轮美奂的开幕式相映成景,蔚为壮观。
3. (2分)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布公”,“①”和“未雨绸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②”,“③”和“见异思迁”等。
不过,俗语多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则多用作书面语,趋向典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2019·绍兴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少年一旦离开童话和教室,面对实际的社会挑衅与竞争敌意,在经历了惊愕、迷惘与进退失据后,便开始了适应世侩(kuài)秩序、遵守集体契(qì)约的人生实习。
B . 好奇心是理性觉醒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查地理,精骛(wù)八极,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埃中擢(zhuó)拔为万物之灵。
C . 中国人对修仙,曾抱着热烈的科学精神去试验,坚决的殉道精神去追求,前者仆(pū)而后者继,唐以后这风气衰歇了些,但神仙思想仍盘踞于一般人的潜(qiǎn)意识中。
D .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的肖像描摩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嬗(shàn)变为诗,谜样的微笑,引发无数后世诗人的心魂震荡,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mǐn)灭的。
2. (4分) (2020高一上·蚌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
俗话说:“药对方,一碗汤。
”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方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可若药不灵,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同仁堂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当前,我国中药材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的现象。
药材好,药才好。
()。
中药材具有农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
种植是中药产业的“第一车间”,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是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既要建立责任可究、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发展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让道地药材更道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呈现汗牛充栋虽然参差不齐B . 体现浩如烟海纵然鱼龙混杂C . 呈现汗牛充栋虽然鱼龙混杂D . 体现浩如烟海纵然参差不齐(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B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C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D . 既要建立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B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C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D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就是要从源头抓起3. (2分) (2017高三下·上饶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白宫因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美国及国际舆论反应强烈,这次风波已盖过了特朗普之前宣布修建美墨边境墙引发的争议。
B . 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
C . 为防止扬尘污染,环保局要求工地对建筑垃圾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并要求所有未采取湿法作业的拆迁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处罚。
D . 考古人员在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布局清晰、保存完好的城门和瓮城,这对研究我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4. (1分) (2020高一上·芜湖期末) 语言表达(1)汉字属表意文字,观察汉字的形体结构,往往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汉字作出新的诠释。
请你参照示例,从“舒”“鸿”“墨”三个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例)俗:人只看到地上的谷物,而看不见空中的云朵,那就俗不可耐了。
(2)修改下面的春联,使之符合对联要求。
(可更换词语、调整词序)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飘,冰雪融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5. (10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近些年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发生,对民众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①________。
既有的环境属地管理模式按照行政区划边界对雾霾污染进行防治,难以有效应对其跨域性污染,地方政府间的府际协作成为雾霾污染跨域防治的必然选择,然而,②________,不仅府际协作难度日益增大,府际协作动力日趋弱化,而且府际协作进程屡受阻碍,府际协作绩效收获式微。
因此毗邻区域各地政府需要③________。
在确立府际协作基本原则的同时,设定目标内容,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体系。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7高三下·襄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冯骥才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
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
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
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
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
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
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
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
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
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
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
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
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
消费过了就扔掉。
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
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
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
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
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
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
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
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选自2016年8月1日《今晚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种抱怨的确是事实。
现在,诗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这种现象不止我国存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B . 虽然在有了互联网后,已经很少有人通过电话私下交流对诗的体会,但是作者认为,当今的互联网仍然还是诗的传播工具。
C . 作者认为,诗的消退是因为诗这种文学样式如今已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诗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D . 对于诗的消退,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人们正在被消费方式异化着,被商业文化变得浅薄和粗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我们虽然也有过出色的诗人和诗,但还是不能同欧洲相比,这是因为在欧洲还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诗的生活,而我们的诗和诗人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B . 诗在今天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逐渐消退,主要原因是诗需要纯粹的精神,需要纯真的感情,而这恰与当前盛行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格格不入。
C . 我们读古人的诗句时,诗中那些对生活韵致的感知与发现使我们感动;而现在身处市场时代受消费主导的我们,却已经使诗没有了立足之地。
D . 为了把已经远离我们的诗召唤回来,我们应当不再关切眼前的功利,杜绝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不再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我们的快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从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贴着的那些写着或长或短的诗句的纸片,可以看出诗在欧洲虽还没完全消退,但已经属于小众化的东西了。
B . 因为我们现在的快乐大都从利益的获得、从物欲的追求、从消费的享受中获得,缺少了对精神美的追求,所以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C . 只要我们的精神能抵制住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对纯粹精神和纯真情感的精神需求,诗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D . 有诗的生活是一种有纯粹的精神、宁静的心境、崇尚美与才情的有韵致的生活;而无诗的生活则是一种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的生活。
7. (20分) (2015高二上·海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海龟张抗抗小董有一个可爱的三岁女儿。
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
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程。
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
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讲个故事。
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