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穿洞
格凸河文化

格凸河文化格凸河位于紫云地区,紫云作为贵州西部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格凸”一词为苗语,意为“跳花圣地”,原先是叫“格beng”,但这个字在任何字典、词典、辞海,甚至古老的康熙字典中都难以找到。
写法应该是在一个井字的正中间方框里打一点,象征一块石头扔到井底发出的声音,和“蹦”字同音。
因为找不到这个汉字,所以大家就把它写成了“格凸”。
就因为“格凸”这怪怪的名,才诱发起我的巨大兴趣。
什么到贵州的人大都还不知格凸,中法洞穴探险队的法国科学院地理学教授理查德·迈椰、欧贝·贝昂在三次考察后感慨道:“格凸河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同样的,格凸河地区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品种繁多。
格凸河攀岩文化——“蜘蛛人”:不是亲临,难以想象格凸“蜘蛛人”如何在燕子洞达100余米高几与地面垂真的洞内两壁上如履平地,甚至从一侧陡壁经洞顶翻转至另一侧陡壁而下,惊心动魄不足以形容观者所感。
在曾经与世隔绝的格凸,曾有一些苗族先民就像当地的野猕猴一样,能在格凸河两岸的悬崖绝壁上攀行,到达人迹罕至的险洞幽谷。
如今,只有两人继承了先辈们的这一绝技,他们就是正在攀岩的是身怀七辈家传攀岩奇功的罗发科和他腿有残疾的徒弟黄小宝。
这一奇功是如何源起的?老黄说,古时当地先民们将死者葬于悬崖绝壁上的山洞中,就有专人练成了这种攀岩绝技。
在古老的格凸,是什么哲学,是什么信仰,是什么样的宗教和方式将这灵魂高高举起?也许在岁月的深处,记忆早已飘逝在风中,但时间将是永远属于生命而不属于死亡。
当格凸悬棺葬俗逐渐消亡,这一奇功却未失传。
四十二岁的罗发科是今天得到真传的唯一一人,这种绝技在家族中已传了七辈人。
曾经在多少个凄风苦雨和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这些肩负亡灵的格凸人,是把怎样的悲痛化成抬棺的力量,将那些随风而逝的生命,放置在这没有尘世喧哗,绝对清幽空灵的绝壁上?让格凸先人的灵魂春去冬来,朝朝暮暮,伴随着大穿洞流水的涛声,在回响,在诉说。
资源基础论视角下的紫云格凸河风景区旅游竞争力研究

风景名胜 区是 区域 旅游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区域 旅 在 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旅游 者消费观念 的 日趋 成熟和旅游市场竞 争 的加 剧 , 如何提 升风 景名胜 区旅 游 竞争力 , 促进区域旅游业 持续 长久 的发展 就成 了一个 亟 待解决 的课题 。
从理论研究来 看 , 过对 风景名胜 区旅 游竞 争力 等 通
A t d n t e To rs mp t i e P we fZiu t v r S u y o h u itCo ei v o ro y n Ge u Rie t
S e c Re o ti hePe s e tv fRe o r e— b s d Viw c ni s r n t r p c ie o s u c — a e e
相关文献的检索、 整理后发现 , 目前 对于风景名 胜区旅游 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风景名 胜区旅游竞 争力的构建 研究 u2 ]风景名胜 区旅游竞 争力 的测度研究 J风景 名 .3、 . 、 胜区核心竞争力 的个案研 究 。上 述成果 为 风景名 胜 区旅游竞争力研究奠定 了重要 的理论基础 , 但是 , 鲜有学 者从资源基础论视角 出发对风景名 胜区旅游竞 争力问题 展开实证研究 。通 过在前 人研究 的基础 上 , 以地处 贵州 西线 的紫云格 凸河穿 洞 国家级风 景名胜 区为 例 , 引入企
第2 6卷 第 2期
21 0 0年 2月
贵州师范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 ) Ju a o u huN r a Cl g Sca Si c) or l f i o om l oee(oi c ne n G z l l e
V 12 . . 0 . 6 No 2 F b2 0 e . 01
优 势, 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 提 以期成为贵州西线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关键词 : 核心竞争力; 旅游基础 资源; 竞争优 势 中图分类号:5 27 3 F9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7 8 2 1 )2— 0 2一 4 17 7 9 ( 00 0 0 1 o
格凸河风景区介绍

格凸河风景区介绍摘要:一、格凸河风景区概述二、景区特色与亮点三、旅游攻略与建议正文:格凸河风景区位于我国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一处以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苗族布依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这里集险、奇、幽、美于一身,被誉为“地球上的绿宝石”。
一、格凸河风景区概述格凸河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整个景区分为三大区域:小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和妖岩景区。
这里有神奇的洞穴、壮观的瀑布、优美的溪流以及独特的地貌景观。
此外,景区内还居住着苗族和布依族两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
二、景区特色与亮点1.喀斯特地貌:格凸河风景区是全球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这里的山峰、洞穴、峡谷等景观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2.自然风光:景区内有清澈的河水、碧绿的峡谷、飞流的瀑布,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苗族布依族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苗族和布依族歌舞表演、民间工艺品以及特色美食。
4.户外探险:景区内的徒步、攀岩、洞穴探险等户外项目,吸引了众多户外爱好者。
三、旅游攻略与建议1.交通:游客可乘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到达安顺市,再转乘前往景区的班车。
2.住宿:景区内有民宿和农家乐供游客选择,也可选择在附近的城市住宿。
3.餐饮:品尝当地的苗族、布依族特色美食,如苗家鱼、糯米饭等。
4.最佳旅游时间:春季和秋季,气候宜人,景色最美。
5.游玩景点推荐:小穿洞、大河苗寨、妖岩洞等。
6.注意事项:尊重当地民族风俗,随身携带雨具、防晒用品等。
总之,格凸河风景区是一个集山水、地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贵州18处国家级旅游景点

贵州省18个国家级旅游景点1、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瀑布位于37公里的镇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交界处,海拔600-1500米,降雨量1300毫米,风光秀丽、奇峰叠起、浩浩荡荡的白水河,骤然间由断崖上跌落,形成九级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这些瀑布群中最壮美的一个,它高74米、宽81米;涨水时节,如蛟龙翻腾、浪花飞溅、水珠飞扬;枯水时节,瀑布犹如万缕银丝披挂、轻柔多姿、又是另一番风致。
还未见瀑布就感觉到满天的细雨正从瀑布方向向你扑来。
在黄果树瀑布的水帘背后隐匿着一条百米长的水帘洞,洞内除了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外,还有洞厅、洞窗和洞泉,真是暗藏天宝精华之地。
其中的摸瀑台像外伸展数米,站在摸瀑台的前端伸手及可摸到瀑布飞流而下的瀑帘,震天的响声让你感觉到大地都在随着瀑布的脉搏震动。
瀑布下的犀牛潭可让人踩入水中,从瀑布下端的最近距离感觉这大自然的神奇,惊叹这鬼斧神工般的黄果树。
除了黄果树瀑布外,白水河上还汇集了数10个瀑布,有逶迤350多米的螺蛳滩瀑布,有高、大、多、奇、美的滴水潭瀑布,还有顶宽达105米的陡坡塘瀑布及伞面形的天星桥瀑布;有的声震如雷、有的飘洒无声、有的云翻雾卷、有的轻丝漫舞,姿态万千、仪表纷呈、真让人游目四顾而无遐。
每一个瀑布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另外黄果树瀑布四周林木苍郁、岩石磷峋、溶洞各异、龙潭星罗还有神秘难解的红岩碑,关索领上的古驿道等名胜古迹,让人应接不暇;总之,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绝不会有负你的远道而来。
2、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
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
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
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贵州每个市和县介绍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
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
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
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是很多人口中那个“避暑的地方”但作为一个贵州人你真正的的了解它吗?小编今天就进行了一次吐血整理为各位小可爱们好好介绍一下贵州的每一个市县让你无论在哪个角落只要看这条就能了解贵州的每一个地方有9州(市)贵阳市: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遵义市: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六盘水市:六盘水,古名牂牁,贵州省下辖市。
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
安顺市: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毕节市:毕节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古彝文发源地,夜郎文化发源地,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源地。
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气候清凉宜人,是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
安顺紫云格凸河旅游景点介绍

安顺紫云格凸河旅游景点介绍到贵州旅游的人大都还不知格凸。
中法洞穴探险队的法国科学院地理学教授理查德·迈椰、欧贝·贝昂在三次考察安顺市紫云县后说,“紫云格凸河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苗乡圣地的众多地质奇观格凸河在苗语中意为“跳花圣地”之河。
在千万年地质演变中,格凸河有12公里长的一段陷入地下伏流,上面留下了它当年穿山凿洞夺路奔流制造的奇妙景观,目前已探知的就有堪称一绝的世界最高古河道遗迹穿上洞、盲谷,举世无双的大穿洞绝景燕王宫,巨大幽深、气势恢宏的世界第二大洞穴厅室苗厅,国内最深的岩溶竖井通天洞……燕王宫数万鹰燕早晚竞翔,天星洞百具苗族祖先悬棺洞葬,洞外峡谷景观壮丽,田园风光旖旎,苗寨风情纯朴。
更让人感到神秘的是,在这儿的喀斯特溶洞中,有个被称为“现代山顶洞人”、“最后的穴居部落”的苗族村寨。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分为小穿洞、大穿洞、大河、黄家湾四个景区。
为了保持格凸古朴自然的风貌,近年来,紫云县已投入5000万元治理景区生态,潜心打造融喀斯特地貌、山水风光与苗族文化的生态旅游区,直至今年8月底才举行了首游式。
“最后的穴居部落”从紫云县城驱车约40公里,沿青山对峙的峡谷逆格凸河而上,就到了伏流出口处的小穿洞,格凸河水又重见天日,流向水电站。
在伏流出口上方有上、中、下三个溶洞,洞中苗寨就在高高的中洞。
要到达中洞苗寨必须爬山穿过下洞,这是一个布满化石的洞厅,从洞中残遗的地基来看,似曾作过穴居人的村落。
沿着因地表塌陷而乱石堆积出的陡坡向上攀登,仿佛置身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时间隧道。
两个多小时后,穿过葱郁的竹林,一个高50米、宽115米的巨大洞穹出现在眼前,据说深有215米。
一眼望去,洞口三间无顶的砖砌房间和一个小操场、篮球架、升起的国旗,那是洞中学校。
靠近洞口散布着几十座同样没有屋顶的干栏式木柱竹楼,倒像舞台布景,人们就在这舞台上天天演绎着真实的“山顶洞人”古朴生活。
凸河穿洞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县格凸河穿洞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承办单位概况1、项目承办单位:*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2、项目承办单位性质:县政府旅游局下属事业性单位三、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四、项目提出的理由1、项目工程建设是安顺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早在1995年安顺地区就在《安顺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计划与规划中期(2001~2005)“*县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初具规模”,“*县县格凸河风景区申报为省级,开发建设该景区及其沿线风情点”(《规划》)中第一章第四节第十九条)。
2、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所在的*县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堪称一流,景区内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开发资金不足由于开发建设较晚,投入资金较少,目前本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简陋。
对外旅游服务主要依托县城。
景区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有待建设,只有大河村提供有限的农家饭。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和服务条件跟不上,制约了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发展。
景区内又缺少步道、亭廊、停车场、码头、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不便开展观光游览活动。
以上问题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和完善而逐步解决。
3、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全市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同时为了树立安顺市作为贵州省旅游中心的地位,必须扩展与丰富其旅游产品的内涵。
建设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是贵州西线风景旅游区的重要补充。
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仅仅集中体现在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本项目的建设将丰富与深化安顺喀斯特旅游中心的内容;丰富“天然大盆景”、“喀斯特公园”、“地下岩溶博物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等形象的内涵,使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及周围雄奇险峻、风格各异的瀑布群衬托在更大的喀斯特景观空间世界里。
贵州省户外运动资源状况调查研究

贵州省户外运动资源状况调查研究杨利芳【摘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资源、水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贵州省户外运动资源丰富多彩,是开展户外运动的天堂,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缺乏规划、深度不足等问题,建议联合管理部门、高校及社会组织对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合理开发,突出特色.【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6(006)024【总页数】3页(P115-117)【关键词】贵州省;户外运动;资源;调查【作者】杨利芳【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9贵州山雄、水秀、洞险、林幽、石奇,交相辉映,遍布全省,是开展登山、越野跑、漂流、攀岩、探洞等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贵州省内生存并繁衍着49个民族,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贵州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全年有300~330天可以进行户外体育训练和比赛。
1.1 研究对象该文以贵州省户外运动资源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贵州省数字图书馆、网站等多种途径查阅了大量与贵州省体育旅游资源相关的书籍、论文以及新闻报道。
(2)实地调查。
选择贵阳市、兴义市和江口县作为主要考察地区,前往考察相关资源。
(3)访谈法。
通过电话访谈以及实地调查过程中对资源的管理部门和负责人进行访谈。
2.1 贵州省户外运动资源及开发现状(1)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资源。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
贵州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发育完善的典型区域之一,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总面积的73.6%,是喀斯特地学的天然百科全书。
山地资源和水资源尤其丰富,特殊的山地资源为开展定向越野、汽车拉力赛、洞穴探险、山地自行车、攀岩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贵州省开发比较成熟的有:紫云格凸河、织金县织金洞、安顺龙宫、马岭河峡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穿洞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2000年3月24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0年5月27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促进本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风景区是集喀斯特峰林、峰丛、峡谷、溶洞、湖泊及地下河系统等自然形态景观和洞寨、少数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重要风景名胜区,由穿洞景区、大河景区、黄家湾景区及相关景点组成。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风景区所辖的范围。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义务,在风景区内进行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开发和管理应遵
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统一管理,永续利用,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六条自治县人民政府风景区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区的管理工作,依法对风景区实施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依照职
责协助做好工作。
第七条对风景区保护、建设和开发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或风景区管理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保护与开发
第八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按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区域,设置风景区永久性界桩,标明界区,设置与环境协调的入口标志。
第九条各个景区的奇峰异石、古树名木、天然林区、重要地质构造、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和传统居民,应建立档案,悬挂保
护标志,严格管理。
第十条在风景区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土地、违章建筑;
(二)毁林毁草开荒、乱砍滥伐;
(三)盗伐、毁损古树名木,采挖珍稀物种;
(四)污损、毁坏文物;
(五)敲毁喀斯特溶洞沉积物或毁损人文景观;
(六)猎捕、伤害野生动物和栖息动物;
(七)炸鱼、电鱼、毒鱼;
(八)排放、倾倒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九)在景物上刻划、涂写;
(十)放火烧荒,乱丢烟头;
(十一)破坏、毁损风景区公共、安全设施或者擅自移动、毁坏风景区标志、界桩;
(十二)其他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十一条未经批准,在风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开山、采石、挖砂、取土、烧窑;
(二)围填堵塞水源、湖泊、河道、滩涂;
(三)采挖苗木、花草、药材;
(四)燃放篝火、野炊、野灶;
(五)设置、张贴广告;
(六)建造坟茔。
第十二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根据盲谷景点的允许容量,额定游人规模,并予以监督。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盲谷景点。
第十三条在穿洞景区和大河景区使用机动船只,须经风景区管理机构批准。
第十四条风景区内的工矿企业,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和村寨建设应服从总体规划。
对景区内已建的居民建筑,确有损害自
然景观、妨碍风景区保护的,应予迁出。
第十五条风景区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应突出民族风格,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第十六条风景区及其外围保护带的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景物及周围的林木、植被、水体、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恢复环境原貌。
第十七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制定有效措施,搞好格凸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风景区25度以上的坡地以及分布在重要景点上的耕地应实
行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育林。
在风景区内推广沼气适用技术,采取综合节柴措施,解决风景区内居民的燃料问题。
第十八条风景区应规划适当面积作为放牧用地,禁止在主要景点放牧。
风景区农田基本建设应推行生物梗梯化技术,减少对
景区植被和景体的破坏。
第十九条有关部门或乡(镇)应加强格凸河上游河段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保护,安排建设项目不能影响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鼓励和支持有利于风景区保护和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谁投资谁受益,并享受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鼓励开发优秀民间工艺、民间文艺和风味食品;鼓励和支持风景区居民生产、经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产品,
从事民族风情服务活动。
对生产、加工民族工艺用品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给予扶持。
第三章管理
第二十二条风景区管理机构依法行使以下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制定风景区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会同有关部门对风景区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评价和规划审查;
(四)维护风景区的公共设施和社会秩序,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五)搞好风景区的宣传,开拓旅游市场;
(六)合同有关部门发掘和利用民间传统文化,提高风景区旅游的文化内涵;
(七)为风景区经济发展搞好协调和服务;
(八)行使自治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管理职能。
第二十三条风景区内的村寨应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配合风景区管理机构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第二十四条在风景区开展经营、游览、娱乐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服从管理。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区进行经营,应先取得风景区管理机构的许可,在规定的服务区域和经营范围内亮照营业。
风景区内的服务行业,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并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
第二十六条风景区应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完好。
对尚未探明的地下溶洞和险峻景点,要设置警示标志和禁游设施,不得开展游览活动。
第二十七条在风景区进行开发、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交纳管理费、资源使用费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交纳的费用。
违反前款规定以外的收费,相对人有权拒绝交纳,并可向有
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八条风景区管理机构的收入,主要用于景区建设和保护。
第二十九条在风景区举办演出活动或进行科学考察的,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按风景区的规定进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下列行为,由风景区管理机构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在中心景区乱搭乱建,或者擅自延伸经营3场所的,责令拆除违章建筑,恢复
原状,并处以每平方米2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三)项的规定,采挖珍稀物种的,处以2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四)项的规定,污损文物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五)项、第十一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责令停止破坏,恢复环境原貌,赔偿经济
损失,并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六)、(七)项规定的,处以
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九)项、第十一条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的,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项的规定,尚未造成火灾的,处以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项规定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的,处以300元以上罚款;
(十)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的,责令迁出,恢复环境原貌,并处以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八条规定的,分别处以5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取火器具;
(十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十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导致景体污损或毁坏的,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本条例规定处罚以外的其它违法行为,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风景区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条例所称的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位于自治县东面,北起座马河、花坡、大塘、上苑至板当一线,南抵上格
井至打饶一线,西靠磨莎、岜易、关口一线,东接板当下格冗、关上、克混、关口寨、天星桥、竹林寨一线。
风景区在本县行
政区范围内的面积共90.2平方公里,包括:
(一)穿洞景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含洞穴大厅、古地下
河遗迹、响水洞、燕子洞、洞寨和盲谷原始丛林等主要景点;(二)大河景区: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含星星峡、岩溶湖、大河民族村寨、洞葬等主要景点;
(三)黄家湾景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
本景区景点以水域、港湾、孤岛为主;
(四)其他在景区内的独立景点。
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的面积为99.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