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第12章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2融化与凝固 同步测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2融化与凝固 同步测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2融化与凝固同步测试A.B.C.D.5.下列图象中,反映非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B.C.D.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如图乙所示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冰是晶体B. 冰的熔点是0℃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7.图中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这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适量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态熔化成了液态,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B.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C.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 有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8.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物质是晶体B. 乙物质是非晶体C. 甲物质在ab 段不吸热D. 乙物质熔化时吸热9.下列个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 甲、乙B. 乙、丁C. 甲、丙D. 丙、丁10.海波的熔点是48℃。

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A. 一定是液态B. 一定是从固态熔化成液态C. 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D. 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二、填空题11.如图中的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

豆腐通过冷冻后变成冻豆腐经历了________ 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12.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 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________(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14.固体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它们一种重要的区别是________有一定的熔化温度,-10℃的冰必须升高到________℃并继续________才会熔化.1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________ ℃.(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_____ ℃,熔化时间是________ min.三、解答题16.在北方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为什么?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回答.四、实验探究题17.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海波和碎石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海波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海波放到盛有热水烧杯中,把碎蜡也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1)图b中的图象A是________ (填“海波”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c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 ℃.(2)在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海波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海波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3)海波的熔点大约是________ ℃,在12min 时,海波处于________ 状态(物态),海波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________ 分钟.(填“19”分钟或者“9”分钟)(4)课后有同学查表得到海波的熔点是48℃,与实验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区别,请至少写出一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18.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练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练习
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
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能力提升练
14.[易错题]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 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 ℃,他将 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 化是( )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HK版 九年级上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 熔 化
基础巩固练
1.[安徽合肥肥东期中]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 会慢慢地___熔__化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 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___吸__收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如(1)图右所示的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 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min。如图(2)所 示的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 理模型,海波在54 ℃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 模型。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图可知,从第4 min开始熔化,到第10 min熔 化完成,大约持续了6 min;海波在54 ℃时处于液态,图 (2)中甲是气态模型,乙是液态模型,丙是固态模型,可 知是(2)图中的乙模型。 【答案】6;乙
能力提升练
【点拨】雪是晶体,-6 ℃的雪是固态,当它从杯子 周围的热水吸热后,雪的温度会升高;当温度升高到 0 ℃时雪开始熔化,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等雪全 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吸热,温度重新升高。 【答案】D
能力提升练
15.[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 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点拨】由图甲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 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 10 min开始熔化,到第20 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 min 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由图 甲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2 ℃,冰水混合物中的 水要结成冰,所以冰的质量会增加。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增加

9物理沪科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9物理沪科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知1-讲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表
知1-讲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2 35 41 45 47 48 52 56 61 66 72
总结
知1-讲
1.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5 火山爆发是某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 吗,岩浆是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 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 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 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填 “升高”或“降低”)。
总结
知2-讲
1. 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 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 晶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熔化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知2-讲
比较内容
晶体
非晶体
定义 内部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内部原子排列无规则
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每隔1min记录温度于表格中。
(4)根据碎冰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
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分析作出的图像,得出结论。
比较下面两图:
冰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 -3 -2 -1 0 0 0 0.5 1 1.5 2
知3-练
1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
B. 熔化
C. 先熔化后凝固

2021-2022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2熔化与凝固(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2熔化与凝固(含答案)

12.2熔化与凝固一、单选题1.一块0℃的冰刚好完全熔化成水,有关分析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①质量发生了变化②体积发生了变化③密度发生了变化④温度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5.在下图所示图象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B.C.D.6.下列有关现象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未熔化的冰块,放在阴凉处的那杯水温低于阳光下的那杯水温B.0℃的冰比0℃的水对物体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冰熔化要吸热C.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D.晶体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所以晶体的熔点比凝固点高7.2018年1月底,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使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受阻,也使市民出行不便。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公路部门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能向雪传热,从而促进雪的熔化B.“融雪盐”能降低雪的熔点,可使雪能在0℃以下熔化C.“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D.“融雪盐”渗入雪中后,能提高吸收太阳热辐射的本领,从而促进雪的熔化8.表中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265℃时,氢是固态;②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0℃B.第15min该物质处于固态C.图乙中试管内冰的量会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逐渐降低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5~13min乙不吸热C.乙的熔点是80℃D.0~9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二、填空题1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39℃时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_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下列物质中,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铁、食盐、松香B.萘、冰、石英C.金、海波、石蜡D.冰、石英、玻璃2.把一盆0 ℃的水放入0 ℃的房间内,则()A.水全部结成冰B.一定有少量水结冰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D.水一定不结冰3.(2022·江苏镇江中考)下列优美的诗词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B.瀚海阑干百丈冰.C.霜.重鼓寒声不起D.露.湿丛兰月满庭4.正确描述某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5.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 ℃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密度 B.硬度C.凝固点D.沸点6.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以下几幅图中,哪幅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7.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6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8.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9.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0.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应选用方案,其优点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1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熔化过程持续了min;第4 min时处于状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2节熔化与凝固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2. 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3. 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4. 下面几组物态变化过程都放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B.凝固、液化、凝华C.熔化、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升华5.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6.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的是()A.熔化、升华、液化B.凝固、凝华、液化C.熔化、液化、汽化D.升华、汽化、熔化7. 对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散热B.夏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液化散热C.秋天,清晨的大雾,汽化吸热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凝华吸热8. 在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象是()A. B. C. D.9.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B.可适当延长固体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C.它适用于一切固体的熔化实验D.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10.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图象中的CD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二、填空题11. 如图所示,夏天里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填“袋内”、“袋外”或“袋内和袋外”)表面;同时发现,冰变成水后,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12. 冬奥会的冰壶比赛需要团队的配合,场上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用于冰壶比赛用的冰面上有时侯会有小水滴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点(或称之为“小凸起”),它们会对冰壶产生一定的阻碍,并使其旋转滑行,给比赛结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冰壶在行进过程中运动员会使用冰壶刷刷冰,使冰_______________减小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13.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制作冰块时所使用的冰格,制作冰块时,我们只需要将水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即可,形成冰块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14. 一场降雪过后,小华发现自家汽车的车门被冻住打不开了,小华分析这是因为降雪先后在汽车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于是爸爸用毛巾沾上热水慢慢将车门上的冰熔化开,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车门上冰的内能的,然后爸爸又在车门的边缘涂上酒精,防止车门再次冻上,这是因为酒精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15. 济南投资149亿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有望明年年底完工,届时75%的雨水将会被留下重新利用,以滋养树木,下渗成为地下水,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高空的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____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降雨,由于水的_______________较大,能调节气温.三、解答题16. 某同学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个雪糕,吃的时候舌头“粘”在了雪糕上.请解释这个现象.17. 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请你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这样做的道理.18.(1)在海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业主要将冰块盖在新鲜海产品的上面来保鲜,为什么一定放在上面,而不是放在下面呢?(2)小华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他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B6、D7、B8、D9、C10、B二、填空题11、熔化、液化、袋外、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2、凝固、熔化13、凝固、放热 14、熔化、凝固、热传递、凝固点低 15、熔化、比热容三、解答题16、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雪糕温度低于0℃,舌头接触雪糕时,舌头上的水放热降温,雪糕吸热升温;当舌头上的水温度降到0℃时,雪糕的温度还低于0℃;雪糕继续吸热,舌头上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17、答: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18、解:(1)因为冰块熔化时吸热,导致冰块周围的温度降低,而冷空气的密度较大,会向下运动,因此冰块下方的温度会更低,故应将新鲜的海产品放在冰块下方,即冰块放在上面.(2)喷洒杀虫剂,罐内液态的杀虫剂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汽化吸收热量,所以当人们喷洒了一会儿杀虫剂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熔化与凝固(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熔化与凝固(含答案)

12.2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铜B.玻璃C.冰D.食盐4.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B.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5.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图),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错误..的是()A.包装盒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B.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C.比较而言,冷藏盒中使用的冰块,使用盐水制作好于清水D.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6.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ab段不断吸热B.甲在第10min时是固态C.甲对应石蜡,乙对应海波D.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在第10min时已全部熔化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且温度升高8.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二、多选题9.图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初中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2【同步练习】《熔化与凝固》

初中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2【同步练习】《熔化与凝固》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 A.冰在太阳下化成水 B.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C.-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2.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
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
4.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
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20℃
C.在第10 min 时该物质为液态
D.图像中的BC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5.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在零下255℃时,氧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6.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

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

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7.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 (选填“甲”或“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8.在探究“萘的熔化”的实验中,测得萘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80℃不变,可知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萘在84℃时处于 态;萘的凝固点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知识点 1 熔化和凝固
1.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__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__________。

2. 如图12-2-1所示为孙悟空形象的铜摆件。

用铜块浇注成摆件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图12-2-1
A. 只有凝固过程
B. 只有熔化过程
C. 先凝固后熔化的
D. 先熔化后凝固的过程
3. 用如图12-2-2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图12-2-2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__变化,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12-2-3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12-2-3
知识点 2 熔点与凝固点
4. 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例如铜块、冰块、玻璃、石蜡四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

5.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沥青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

6. 如图12-2-4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图12-2-4
7. 如图12-2-5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图像是物质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

图12-2-5
知识点 3 熔化吸热与凝固放热
8.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9. 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

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
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但是温度____________,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

10.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如图12-2-6所示),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图12-2-6
图12-2-7
11. 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

这是因为( )
A. 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发生化学反应
B. 炒菜锅和烧水壶的构造不同
C. 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盛有碎冰的烧杯中,如图12-2-8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均匀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
图12-2-8
A. 也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儿都没熔化
D.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3. 图12-2-9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

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

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12-2-9
14.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往冰雪中撒入“融雪盐”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12-2-10甲所示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图12-2-10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6. [2017·北京] (多选)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in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 ℃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 ℃
B. 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
C.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 42 ℃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17. [2017·南京] 小明用如图12-2-1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图12-2-11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________;
(b)________。

(3)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 (1)熔化(2)凝固
2. D
3. (1)慢(2)状态-4 (3)图略(4)不变
4. 晶体非晶体铜块、冰块玻璃、石蜡
5. 非晶体熔点
6. 50
7. 熔化48
8. 熔化放出
9. 熔化吸热保持不变
10. D [解析] 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形成的。

冰是晶体,凝固点为0 ℃,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

11. D
12. C [解析] 冰是晶体,当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13. 凝固、熔化减小
14. 降低雪的熔点
15. (1)吸热不变晶体
(2)0 固液共存态
[解析]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即冰有一定的熔点,故冰是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0 ℃,BC段是熔化过程,第6分钟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

16. ABD [解析] 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为非晶体。

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48 ℃不变;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也需要吸热;42 ℃时,海波还没有熔化为固态。

17. (1)-6
(2)时间/min 状态
(3)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柱位置在0 ℃以下,示数为-6 ℃。

(2)实验目的是探究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状态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故应记录的项目有时间、温度、状态。

(3)冰属于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