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肺康复
慢阻肺患者肺康复锻炼方法有哪些?

慢阻肺患者肺康复锻炼方法有哪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慢阻肺这一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人们一般会认为慢阻肺这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应该会有临床症状。
实际上,临床发现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没有症状,但是他们已经出现了肺部的功能性改变,甚至结构破坏,慢阻肺病情在不断加剧。
慢阻肺的危险性在于,疾病进展比较隐秘,常不为人察觉,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慢阻肺最大的问题是漏诊和误诊。
临床认为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吸烟、粉尘或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生活环境恶劣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慢阻肺患者会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慢阻肺是一个慢性疾病,患病后治疗时间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管是心灵还是身体都受到了很大的折磨。
慢性阻塞性肺病虽然不能够治愈,但却也不是不治之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气流限制流阻塞的疾病,而一些其他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气道疾病虽然也能引起气道的阻塞,但却不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范畴。
晚期可发展为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
慢阻肺的病程不可逆,患者需就医和干预。
1.慢阻肺特点慢阻肺是一种以气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缠绵的特点。
气短、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咳嗽、咳痰也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慢阻肺后期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研究证实,慢阻肺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常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肺癌、糖尿病等慢性病。
慢阻肺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还会合并其他多种疾病,一是影响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就是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喘息等,这些表现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肺功能带来损害,具体可表现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储备能力下降。
慢阻肺的肺康复注意事项

慢阻肺的肺康复注意事项人体是一个神秘且有趣的整体系统,每个器官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且它们又相互合作把生命系统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其中肺部担任的是呼吸职责:一是通气;二是换气。
通俗的来说就是:肺部作为人体与外界保持气体的流通和交换的媒介,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重工业的兴起以及之前关于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错误认知,导致了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大气污染等严重问题。
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残忍的报复。
其中因空气污染严重,让我们不仅失去了蓝天白云,还失去了健康乃至生命,其中呼吸道与肺部疾病就是典型的“被报复”疾病,有一段时间口罩甚至一度成为了居家必备单品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肺部疾病之一—慢阻肺的一些相关信息。
一.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
慢阻肺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所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胸闷气喘。
目前医学上还并未明确致病因素,但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与调查发现以下这些原因可能会引起慢阻肺:1.吸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最大元凶,根据相关报道发现,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前者患慢阻肺的几率要高出后者2-8倍。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吸烟是致病最重要因素的结论;2.环境与空气污染,除了大气中可入肺污染物增多以外,室内的空气污染也会诱发慢阻肺;3.病人自身原因,如本身免疫功能下降或遗传因素;4.职业性粉尘和其它有害物质;5.地区环境,有些地区会有寒冷的季节或时期,寒冷会降低呼吸的敏感性,从而导致慢阻肺;6.慢性感染,若是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也会诱发慢阻肺;7.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老去,身体的免疫力及各种机能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增加患有慢阻肺的几率。
患病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尽可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其中吸烟这个行为属于“作茧自缚”,在此呼吁主动吸烟的人可以尽早戒烟,而被动吸烟的人要远离吸烟环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及实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及实践*张鸽 王葆青 余荣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30)摘 要 有效的肺康复训练能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改善预后,但目前并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全文结合科室在肺康复方面的经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6-0003-04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aining and practice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ZHANG Ge, WANG Baoqing, YU Ronghuan(Department of Pulmonary Medicine of Central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but it has not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is paper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the department.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practice肺康复对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至关重要,有效的肺康复训练能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再住院次数[1-2]。
慢阻肺的运动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肺康复是COPD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其中患者运动康复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
如果静养不动,会让病人丧失更多机能,特别是肌肉方面,对血液循环、呼吸肌肉、呼吸做功,全都有害。
许大爷谨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治疗,现在每周能环玄武湖走两圈,极大的改善了生活质量。
从康复的角度,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恢复期三个时期。
在COPD稳定期,尽管运动锻炼不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能改善COPD 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运动耐力和最大运动量)。
运动康复治疗后,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
8~12周的运动康复所得到的益处可长达2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急性加重恢复早期(急性加重缓解后10天内)进行肺康复运动锻炼,不但可行,且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症状等能明显改善。
根据林勇主任的临床观察显示,感染导致急性加重的患者中,感染控制、毒性症状改善后,就可以开始运动康复;非感染因素所致者,则肺康复的强度可以减少,但不必停止,这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感染控制后进行肺康复,有利于脱机和脱机后的咳嗽、咳痰能力恢复。
中西医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要点

中西医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要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慢性呼吸道狭窄或气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长期慢性且无法恢复的呼吸阻塞过程,从而导致呼吸无法通畅的进出呼吸道,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以及气喘等病症,上述均是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常表现为多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上应当重视肺康复治疗,这样才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降低呼吸道困难的程度,以此改善病人的病情。
如今,在慢阻肺疾病的治疗中肺康复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高,肺康复治疗是针对慢阻肺病人不同的病情,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此方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从而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下面就慢阻肺疾病的西医、中医肺康复治疗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西医肺康复治疗的措施1、呼吸训练对于慢阻肺病人实施的呼吸训练,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缩唇呼气:其方法是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口形)缓慢呼气4~6秒钟,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以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15厘米~20厘米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适度。
(2)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锻炼,能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增加潮气量,缓解呼吸困难。
与缩唇呼气、前倾体位等合用,能使呼吸困难得到最大改善。
开始此项锻炼时应由医护人员示范并指导,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
2、运动训练慢阻肺病人也应当重视运动训练,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再加上结合病人自身身体的耐受度,为病人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游泳、爬楼梯等。
(1)步行运动:步行的速度可根据病人的心功能情况而定,慢速每分钟60-80步,中速每分钟80-100步,快速每分钟100~120步。
步行中可结合上肢扩胸式辅助动作,以增加效果。
(2)游泳运动:对病情轻、体质好的病人,提倡在夏季做游泳锻炼,既可增加耐寒能力,又可增进全身体力,改善呼吸功能。
3、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因为慢阻肺疾病的病程较长,再加上因为疾病反反复复,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所以在慢阻肺病人的治疗中,大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治疗实例分享

,体脂率30.7%,内脏脂肪指数14.5%,皮下脂肪率21.7%,肌肉率27.5%。
1.体成分测量:体重超重,体脂率过
2.膳食调查:总摄入过量,没有参考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高脂高盐饮食,缺少绿色蔬菜。
结合以上考虑,给予饮食干预:
态下由于心肺功能处于代偿阶段,应用肺功能
仪、心脏彩超等仪器,往往不能发现异常,从
而无法早期诊断。
运动时调动了心肺的储备功
能,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增加供氧和排出二
氧化碳,任何一个环节(肺—心脏—肺循环和
体循环—肌肉)的异常均会造成供氧和二氧化
碳排出异常。
气体代谢分析就是在运动中对氧和二氧化
碳进行实时连续的测定分析以判断心肺等系统
的储备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运用非常广泛,主要有
以下几个特点:
1.在门诊即可进行,对人体无任何损伤,是
一种完全无创的相当安全的检测手段。
2.同时评估心肺功能水平和定量分级,有助382019.08 No.24。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康复训练是管理和改善慢阻肺症状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在进行慢阻肺康复训练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训练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进行慢阻肺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充分了解病情:在进行慢阻肺康复训练前,患者和康复治疗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
包括慢阻肺的严重程度、肺功能和心脏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2. 温和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肺功能。
但是,在开始训练时应温和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超负荷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让患者逐渐适应运动负荷。
3. 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康复训练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呼吸训练等。
但是,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年龄较大、肺功能受限的患者,可以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
对于年轻和相对健康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力量训练的强度,以提高肌肉力量。
4. 规律训练,避免间断: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并且要保持规律。
患者应每天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避免间断。
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康复训练时间过长或者频率过高,可以适当调整,但是不要中断。
5. 注意呼吸训练:慢阻肺患者通常存在呼吸困难和呼吸肌无力的问题。
因此,呼吸训练是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教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技巧和使用呼吸肌锻炼器材,可以改善呼吸肌力量和调整呼吸模式。
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呼吸,保持深而缓慢的呼吸,避免过度喘息。
6. 监测训练效果:康复训练的效果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变化来评估。
患者和康复治疗师可以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和运动耐力测试,以了解康复训练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7. 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慢阻肺患者通常有运动耐力较低和容易感染的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实践探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实践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肺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实践进行探索。
一、肺康复的概念和目标肺康复是基于对患者全面评估的个体化综合干预,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行为改变等。
其主要目标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是最常见也是最困扰他们的症状之一。
通过肺康复,帮助患者改善呼吸肌功能,增加肺部通气量,从而缓解呼吸困难。
同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步行、爬楼梯等。
此外,肺康复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肺康复的具体内容1、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力量训练,如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练习;以及呼吸肌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
呼吸肌训练则能改善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呼吸效率。
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肺康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慢阻肺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自我监测病情的技巧。
同时,教育患者如何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由于患者呼吸困难,能量消耗增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rriers to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predict patient attendance and adherence
内容提要
• 关于心、肺康复定义的几种观点 •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简介 • 肺康复的现状及影响肺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 • 呼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20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 理论与最新实践
内容提要
• 关于心、肺康复定义的几种观点 •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简介 • 肺康复的现状及影响肺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 • 呼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2017
内容提要
• 关于心、肺康复定义的几种观点 •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简介 • 肺康复的现状及影响肺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 • 呼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2017
• 缺乏对肺康复治疗获益的感知:拒绝参加肺康复治疗的患者皆与 他们认为康复治疗没有益处相关
• 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COPD患者不愿意 进行肺康复训练,悲观的情绪和态度会降低患者治疗信心,导致 其直接拒绝参与肺康复治疗,而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患者 参加肺康复治疗意愿
影响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完成的相关因素
作业治疗
• 选择提高上肢活动能力的作业活动:上肢功率车训练、上肢体操 棒训练
• 选择提高耐力的作业活动:快走、划船、骑车、游泳、游戏、登 山、跳健身舞、木工活、家庭劳动、陶瓷工艺制作
•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学会日常活动中的有效呼吸、在日常生 活中采用能量节约技术减少氧耗减轻呼吸困难
心理治疗
• 支持性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 • 放松疗法 • 生物反馈疗法 • 音乐疗法
• 自我效能水平:患者的运动耐力水平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高水 平的自我效能可以帮助患者戒烟、提高服药依从性及采取有效的 情绪应对参与肺康复治疗
• 吸烟:肺康复治疗的完成者中吸烟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非吸烟者 • 身体虚弱:患者身体虚弱会导致其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增加
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康复治疗的完成 • 康复方式与场所 • 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 • 焦虑、抑郁情绪
• A total of 152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 Pedometer-directed step-count targets during an outpatient PR program did not enhance moderate-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in people with COPD.
长收缩试验 ⑤ 心肺运动试验 ⑥ Borg评分
康复运动相关名词及指标
• 运动类型:肌力训练、耐力训练 • 代谢当量:1.6-3.9小强度运动;4.0-5.9中等强度运动;6.0-
7.9大强度运动 • 靶心率:贮备心率*靶强度+静息心率;(170-年龄)-(180-年
龄) • 无氧阈值 • 运动强度:心率百分比法(220-年龄)*(70-80)%
物理治疗
• 运动耐力训练: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 呼吸肌训练:吸气肌训练、腹肌肌力训练 • 胸部扩张训练 • 呼吸再训练:重建生理呼吸模式、缩唇呼吸、暗示呼吸法、缓慢
呼吸 • 胸廓活动度及纠正驼背姿势练习:增加胸廓活动、活动上胸及牵
张胸大肌、活动上胸及肩胛带练习、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 • 清除气道分泌物:有效咳嗽、体位引流排痰法
肺康复
• 1981 年由美国胸科学会(ATS)提出的,随后ATS 联合欧洲呼吸协 会(ERS) 在1999年、2005 年和2013 年对肺康复联合声明进行了 修订。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康复的最新定义是:一种基于对患者全面 评估并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其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教 育和行为改变,旨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并促使患者 长期坚持促进健康的活动。
其他治疗
• 氧疗 • 无创通气治疗 • 营养治疗 • 家庭环境改造及辅助器具使用
康复处方
• 康复处方包括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和药物 处方
•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及运动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
① 运动形式: 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 行走、慢跑、游 泳、骑自行车等) 为主,无氧运动( 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 作 为补充。
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 A sing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 82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sed with a diagnosis of acute
社会因素
• 家庭支持:医护人员不仅要提高患者对肺康复的认知,还需提高 患者家属对肺康复治疗的认知,发挥家属鼓励、支持、监督的作 用,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自信,从而提高肺康复参与率及完成率。
• 社会支持: – 肺康复治疗资源分布整体不均衡 – 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Barriers to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predict patient attendance and adherence
• 在我国,70.5%的患者没有进行肺康复治疗,拒绝肺康复治疗率 高达70.79%,康复治疗中仅18%COPD患者能坚持呼吸功能锻炼。
影响COPD患者参加肺康复治疗的相关因素
• 缺乏对自身疾病的感知:多数受访者认为目前自身状况不能承受 肺康复治疗而拒绝肺康复。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感知的缺乏会降低 其自我价值的认知及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从而影响其行为依从性, 是影响肺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
• 心肺疾病常用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是根据中医心肺相关理论形成 的心病治肺、肺病治心、心肺同治的治疗指导思想,在辨证施治 的基础上实施内服药治疗和中医外治技术治疗,用于指导临床辨 治肺心病、冠心病。
• 在社区医院应用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主要以外治技术为主, 包括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包括贴法、敷法 及熨帖) 、经穴体外反搏疗法、熏洗疗法、耳穴疗法、艾灸疗法、 拔罐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中医导引技术( 以太极拳、易筋经、 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内养功等传统功法为主要手段) 、食 疗、中医心理治疗等。
② 运动时间: 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时间通常为10 ~ 60 分钟,最佳 运动时间为30 ~60 分钟。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 10 分钟/天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 ~ 60 分钟/ 天的运动时间。
运动处方
③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的评估包括最大氧耗量、最大心率以及症状 分级法。建议患者开始运动从50% 的最大氧耗量或最大心率运 动强度开始,运动强度逐渐达到80% 的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 Borg劳累程度分级法达到10 ~ 14 级。最大氧耗量通过心肺运 动试验测得,最大心率= 220 - 年龄( 次/分) 。每3 ~ 6 个月 评价一次患者的运动强度是否需调整。
④ 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3 天,7 天/周为最佳。
运动处方
⑤ 注意事项: 运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并给予必要指导。运 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以下情况,暂时停止运动: 运动时感觉胸痛、 呼吸困难、头晕; 运动时心率波动范围超过30 次/分; 运动时血 压升高> 200 /100mmHg,收缩压升高> 30mmHg 或下降 10mmHg 以上; 运动时心电图监测ST 段下移> = 0. 1mv 或上 升> = 0. 2mv; 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 由于循环和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作用的联系,单独进行心脏 康复或肺康复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应积极倡导心肺康复一 体化的理念。
• 当代心肺康复是通过全面、规范的评定,采取综合医疗干预手段, 包括药物、运动、营养、教育、心理等手段,提高患者循环系统 和呼吸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回归家庭社会生活。
• COPD 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后早期进行肺康复更有效、安全,并 可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 以家庭为基础配置适当资源的运动训练对COPD 患者呼吸困难、 运动表现的治疗有效性已被临床证实;
内容提要
• 关于心、肺康复定义的几种观点 •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简介 • 肺康复的现状及影响肺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 • 呼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2017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关于心肺康复的流程图
体力活动危险分层
心肺康复患者运动前评估
① 常规评估:一般检测与评估、有氧运动能力评估、骨骼肌力量 评估、柔韧性评估
② 运动前常规检测:心率、心律、心电图、血压、体重、用药顺 应性
③ 6分钟步行试验:适应症、禁忌症、评级 ④ 心电图负荷试验:活动平板试验、踏车试验、手摇车试验、等
瑜伽呼吸(调息)训练在康复中的应用
• 43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moderate-to-severe COPD
• This pilot study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at pranayama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OPD.
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 医务人员对肺康复治疗认知低、知识掌握水平低:Alsubaiei等发 现:123名卫生保健提供者中只有3.2%曾听说过肺康复治疗,并 将肺康复治疗作为COPD患者的整体治疗方式之一。
• 入行标准低,缺乏系统技术培训:专科医生、护士、职业康复师、 心理医师、训练专家、营养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运动处方制定原则
➢实事求是 ➢循序渐进 ➢区别对待
内容提要
• 关于心、肺康复定义的几种观点 • 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简介 • 肺康复的现状及影响肺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 • 呼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