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
环评考试日记

考完上岗证几个月的时间了,有时候回想还是颇有感触,最近空闲写了写,也算是随个心情。
一、报名不想说了,我考完没几期就改成现在的报名系统了,有人说简单了,有人说更难了,我看到网上有人叫卖报名号,没什么说的,NN D,这帮黄牛孙子。
二、报名后的复习这个小标题其实是有点问题的,我想说的是你决定考上岗证后的复习,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因为个人水平是不同的,如果你觉得没底,就要多复习一段时间再报名,以下要说重点内容:⑴先不要在论坛里找什么“90分”、“xx复习总结资料”,原因我下面会说,这里要做的是找本教材看目录,新教材(红皮)的教材最好,实在找不到红皮,蓝皮也可以。
一定要看目录,详细地看,一定要看到熟记的程度,闭上书你也要知道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都分别是什么。
⑵教材按封皮分有2个版本,红皮书是新教材,但又有好几个子版本,据老师说教材还要调整,反正我在当地的新华书店还没见有出版的。
⑶如果你是没有接触过环评或者刚开始接触环评,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尚处于云里雾里,那么,在这里你要做的是不论新旧教材,把第一章的内容仔仔细细地看2遍,对于1~2页的6个基本概念请务必理解、掌握。
⑷下面,我要说的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考前1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好要做完的事情: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在网上下吧,打印出来,这部分旧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再用了,所以一定要看这个征求意见稿,考也要考这个,如果你考试前发布稿已经出来了,那么就看发布稿,别小看总纲,特别重要的内容,贯穿于环评过程的主线,而且肯定会出一个简答;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8版发布稿,大气环境的导则已经变了,所以旧教材千万不要看了,有红色版的新教材可以看,如果没有新教材,上网下载大气新导则。
③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章,新旧教材都可以看。
④声环境影响评价,旧教材不要看了,如果要看,手头务必放好2个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环境影响评价笔记总结

第一章 绪论1、环境评价的定义及分类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or 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 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PRC ,EIA ,law )按评价层次:项目环评、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战略环评(政策、计划)按时间顺序: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预测评价、后评估(跟踪评价)2、环境标准的定义、分类、体系组成环境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依据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包括污染 控制和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分为国家标准(GB )和地方标准(DB ),源于《PRC 环境保护法(1989)》,是国 家和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技术体现。
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据其性质、功能及其间的客观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国家环保行业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质量标准与功能区的关系注:功能区(类别)、环境质量(级别)(1)环境空气功能区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类区(一级标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他需要保护区域;• 二类区(二级标准) :城镇中划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杂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三级标准) :特定工业区。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分类及等级标准• I 类区( I 类水):源头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II 类区( II 类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 • III 类区( III 类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 • IV 类区( IV 类水) :一般工业用水区以及人体非接触性娱乐用水;• V 类区( V 类水) :农业用水以及一般景观要求用水。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方法笔记汇总

1技术方法笔记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有关环评法律、法规规定一、有关规定1、环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规划的环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篇章和说明的情形--“一地三域规划”、“十个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时编写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情形(非书)--“十个专项规划”中的非指导性规划,在规划草案上报前审批3、建设项目的环评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很小,不环评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4、建设项目还要坚持两个制度环保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制度二、环评分类1、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的环评、建设项目的环评;2、按环境要素分--大气、地表水、声、生态和固废的环评;3、按时间顺序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三、环评技术原则(略)第二节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一、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一)编写环评大纲编写时机:充分研讨有关文件、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后进行(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一般原则2根据项目地区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现状调查的范围,筛选调查参数原则上,调查范围大于评价区域,有重点污染源时,还应扩大调查范围2、调查方法遥感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三)环境影响预测预测原则预测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按相应环评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当地环境要求而定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预测阶段、时段三个阶段:建设、生产运营、服务期满(退役)阶段二个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4、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范围(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很多二、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程序确定环评工作等级1、分一、二、三级2、划分工作等级的依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法律法规规定、建设规模3★★★第二章工程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表现不同分:污染型、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作用(了解)二、工程分析的方法即导则中的查内务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是根据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等技术资料进行的,当可研阶段提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还可以采用3种方法:(1)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环境影响评价笔记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笔记总结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是一种评估和预测项目建设、政策制定或规划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方法。
通过对影响评价的全面考虑,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EIA的重要性、原则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EIA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各种人类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影响。
EIA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全面评估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EIA能够提前发现和预测潜在的环境问题,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避免不可逆的环境损害。
EIA的原则1. 全面性:EIA应该覆盖项目的所有环节,从前期规划到建设和运营,评估目标应当包括项目对环境各个组成部分的可能影响。
2. 可比性:EIA应当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便各个项目能够进行比较和对照。
3. 可行性:EIA应当根据当前技术和科学水平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供可行和可操作的环境保护措施。
4. 透明度:EIA的过程应当公开透明,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
EIA的应用案例1. 城市建设项目:对于拟建的大型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EIA可以评估项目可能带来的人口增长、交通拥堵、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化工厂建设: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有害物质,EIA可以帮助评估这些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3. 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应当注重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EIA可以评估规划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方案。
建议与展望1. 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各国应当建立健全的EIA法律和制度,确保EIA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2. 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公众应当意识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EIA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我在某环评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主要任务是参与环境评估项目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此次实习让我对环境评估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体验,提升了我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1. 数据收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环评项目的数据收集工作。
这些数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统计数据、企业排放数据等。
我按照相关要求,利用各种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对所需数据进行了整理、筛选和归纳。
2. 数据分析我利用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通过制作表格和图表,我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对于环评项目中的数据指标,我进行了计算和比较,以评估环境状况和影响程度。
3. 报告撰写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环评项目的报告撰写工作。
我根据项目需求,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将数据分析结果整合到报告中。
同时,我也学习了如何编写清晰、准确、规范的报告内容,注重语言的简练和表达的准确性。
三、实习收获1. 环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参与环评项目,我对环评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环评的相关法律法规、项目流程和指标要求。
同时,我还学习了环评报告的撰写规范和要点,提升了自己在环评方面的专业素养。
2. 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实习期间,我通过参与环评项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我熟练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够准确地计算指标和进行数据比较。
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图表和表格直观地展示数据变化和趋势。
3. 报告撰写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主动参与了环评报告的撰写工作。
通过与导师的指导和讨论,我学会了如何编写专业的环评报告。
我注重对数据的准确整理和分析,同时在报告的结构和语言方面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修正,增强了自己的报告撰写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环评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环评工作的了解,也提升了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环境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繁琐性,同时也体验了环评人员的责任和承担。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笔记重点大全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笔记重点大全1、关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产生噪声的管理B.标准适用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产生噪声的管理C.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D.标准不适用与农村地区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答案】 C2、某公路项目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路线长度30km,工程永久占地1.8km2,临时占地0.7km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B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矿山爆破施工作业环境噪声的测量量是( )。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B.A声级及脉沖声级C.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D.线性声级及倍频带声压级【答案】 C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分为( )。
A.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B.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C.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D.高噪声源和低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B5、对于江心洲进行简化,若评价等级为二级,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可以按()。
A.浅滩对待B.江心洲对待C.无江心洲对待D.江心洲分段简化对待【答案】 C6、平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经过1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距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的临街建筑对应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应是( )类。
A.1B.2C.4AD.4b【答案】 C7、(2015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并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质量分别是()A.I类B.II类C.III类D.IV类【答案】 C8、某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涉及三个行政区,经调查A行政区为达标区,B行政区为达标区,C行政区为非达标区,则该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习笔记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定义: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组织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象:(1)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注:与规划一起编制,作为一个篇章)(2)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注:单独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具体规范:《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2)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分析或专项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3、“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1、按照评价对象分类:(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按照环境要素分类:(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3)声环境影响评价(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3、按照时间顺序分类(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环境影响后评价注: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规划或者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精选)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精选)第一篇: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精选)第一章环评概论1.环评概念: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分类: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2.环评基本原则: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生态保护,城市;清洁生产政策;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总量控制;污染物达标,区域环境。
3.我国的环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环境评价法》颁布时间:2002.10.28通过,2003.9.1实施,2004.2决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4.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及之间的关系组成:(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的规范(2)环境保护基本法(3)环境资源单行法(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5)国家行政部门指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法令、法规和条例(6)环境保护地方法规(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关系:该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相关法律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为补充,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协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国际条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法体系。
五大原则:宪法至上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5.我国环评制度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侧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实行环评资格审核认定制6.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综合标准,且不交叉执行。
第二章环评程序1.环评工作程序分那几个阶段?分别主要工作?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居民每人每日消耗动植物油0.1kg/d 一餐按30g/d2、油烟产生量=耗油量×%3、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155L4、工艺废气成分含量按%%/吨产品计5、塑料加工废气:苯系物、非甲烷总烃,可以非甲烷总烃计6、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85%-95%,一般按90%计7、非甲烷总烃美国环保局推荐数据,千克/吨原料。
8、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的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磷、氮和可溶性无机物。
三级处理是高级处理的同义语,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
三级处理是经二级处理后,为了从废水中去除某种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补充增加的一项或几项处理单元;高级处理则往往是以废水回收、复用为目的,在二级处理后所增设的处理单元或系统。
三级处理耗资较大,管理也较复杂,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有少数国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级处理厂。
处理方法①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
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
②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
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
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③生物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
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
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生物流化床等。
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
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分级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一般可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的任务是从废水中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
为此,多采用物理处理法。
一般经过一级处理后,悬浮固体的去除率为70%~80%,而生化需氧量( BOD)的去除率只有25%~40%左右,废水的净化程度不高。
9、SBR、接触氧化法,还要注意是否要脱氮除磷SBR:集水井-格栅-初沉池-SBR 反应池-清水池9、根据美国《能源》(1998年)中有关计算参数,燃烧100万m3液化气,排放的CO为6.3kg,SO2为630kg,NOx 1843.24kg,烟尘302.0kg。
烟尘:1.4Kg/万m3,SO2:1.8Kg/万m3,NO2:17.6Kg/万m3如果是液化石油气,社会区域类登记培训教材中p123中表4-12的数据,烟尘:2.2Kg/万m3,SO2:1.8Kg/万m3,NO2:21.0Kg/万m3。
旅客生活用水: 本项目设标间500个,约1000床位,按照五星级1.9 m3/床·日,则用水量约1900 m3/d。
——员工生活用水:有员工700人,用水量按0.21m3/人.d计,总生活用水量为147m3/d。
——餐厅用水:本项目餐饮楼设中西餐厅,其中中餐厅有餐位800个,按0.25m3/餐位·d计算,西餐厅有餐位320个,按0.16m3/餐位·d计算,则餐饮业用水量为251.2m3/d。
——会议中心用水:其建筑面积为6040 m2,用水量按0.025m3/(m2·d)计,则用水量为151m3/d。
——KTV用水:本项目KTV位于旅业楼A的2-3层,建筑面积为7800 m2按照0.05 m3/m2·日计算,用水量为390 m3/d;——桑拿用水:项目桑拿房共100间位于旅业楼A4-5层,按照0.25 m3/床位·日计算,则用水量为50 m3/d;——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覆盖率78%,绿地面积为146735.16 m2,按(万m3/(k m2·d)计算,绿化用水量约293.4m3/d。
环境影响评价中,除进行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法规规定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评价任务是进行科学性评价,即评价建设项目的布局或生产建设行为的环境合理性。
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保护那些对人类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事物(即敏感保护目标),是评价中最应关注的问题。
一般敏感保护目标是根据下述指标判别的:(1)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海涂、红树林、珊瑚礁、原始森林、天然林、热带雨林、荒野地等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和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重要保护生物及其生境,包括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一、二级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及其生境;列入红皮书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境;地方特有的和土著的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植物及其生境。
重要渔场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地及洄游通道等;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种质资源保护地等。
(2)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主要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旅游度假区;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树名木、风景林、风景石等。
(3)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
如: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如:区、冰川、火山和温泉等自然遗迹,贝壳堤等罕见自然事物;具有地理和社会意义的地貌地物,如分水岭、省、市界等地理标志物。
(4)具有经济价值的保护目标,如:水资源和水源涵养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水产资源、养殖场以及其他具有经济学意义的自然资源。
(5)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具有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
主要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如江河源头区、洪水蓄泄区,水源涵养区、防风固沙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灾害易发区,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山、峡谷陡坡区等。
(6)生态脆弱区。
主要包括:处于剧烈退化中的生态系统,都可能演化为灾害易发区,应作为一类重要的敏感目标对待,如沙尘暴源区、严重和剧烈沙漠化区,强烈和剧烈水土流失区和石漠化地区;处于交界地带的区域,如水陆交界之海岸、河岸、湖岸岸区,处于山地平原交界处之山麓地带等;处于过渡的区域,如农牧交错带、绿洲外围带等。
生态脆弱区具有容易破坏又不容易恢复的特点,因而应作为环评中的特别关注的保护目标。
(7)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
如植物园、动物园、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繁殖基地、种子基地、森林公园、城市公园与绿地、生态示范区、天然林保护区等。
(8)环境质量急剧退化或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域、水域。
(9)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护对象。
如学校(关注青少年)、医院(关注体弱有病的脆弱人群)、科研文教区以及集中居民区等。
工业用水包括主要生产用水、辅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三大部分。
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的水,叫做主要生产用水。
按用途可以分为工艺用水、间接冷却水。
按水的类型分为原水、重复用水、冷却水、除盐水、软化水、蒸汽、废(污)水等。
为主要生产装置服务的辅助生产装置所用的自用水为辅助生产用水,包括机修用水、锅炉水处理站自用水,空压站用水,污水处理场自用水,贮运用水、鼓风机站、氧气站、电修、检验化验等用水。
锅炉和水处理站供给主要生产装置的蒸汽、除盐水、软化水等水的产品不属于辅助生产用水,应属于主要生产用水。
附属生产用水是指在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各种生活用水和杂用水的总称,但基建用水和消防用水不在此列。
绿化用水属于工业用水,工业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也应该包括绿化用水,我的觉得。
废水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属于重复用水,算回用,重复用水为循环使用的。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指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量与外补新鲜水量和循环水利用量之和比,以百分比计。
其计算公式为:水循环利用率(%)=循环水利用量/补充水量+循环水利用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工业用水总量指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量/工业用水总量问:化工行业初期雨水COD浓度请教各位大师们,我想知道化工行业的初期雨水的COD值浓度大概多少我手上的项目的生产金属表面处理剂、清洗剂以及环保涂料的。
不知道这个初期雨水的COD怎么估计啊,我们同事说有700,我咋感觉没那么高呢,初期雨水不就是雨水嘛,虽然是化工厂区的,但雨水是冲刷的车间外面,又不是冲刷车间地板。
答:具体看项目,看初期雨水中COD的来源 500-1000很正常的,化工类行业属于一个大的范畴,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产品类别、生产工艺、处理效率而定。
一般罐区和裸露生产装置区存在初期雨水收集的问题。
按照化工厂要求,一般在此类区域设有围堰,完全通过挡板可以控制。
此时需要有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问题。
对于其它的一般进入雨水管网直接排放即可,若可以的话,一般化工企业要求设置缓冲池,都较大,可以先进缓冲池沉淀一下再排放更好。
当然了,初期雨水的估算和设计要要考虑重现期以及分钟数等内容。
环评新手必须懂的3目的+6原则质量审查与评定,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审查文件是否达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3目的);其二,环评文件是否满足环保局评估中心对项目技术评估的要求(6原则)。
3目的:a、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b、对建设项目环保工程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提供科学依据;c、为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对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6原则:a、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b、厂址选择可行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c、本项目污染物均可稳定达标排放;d、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e、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f、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