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易混淆的重要用法

合集下载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的书写位置:一般均占一格,点在格内的左下侧,挨近文字的右边偏下。

如:你到动物园去,看见过猴子吗?它坐着、躺着、吃东西时候的姿势,和人是多么的相像啊!如果一句话正好结束,符号就点在紧靠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边,不要点到下一行的开头。

第二、引号、括号的书写位置:引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上侧,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上侧。

括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侧,括号的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侧。

例如“五谈”(表明)等。

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一行的末尾;如果句子末尾的最后一个字恰好在一行的末尾时,引号和括号的后半边必须紧跟句子,不能移到下一行的开头。

引号和括号经常和其它的标点符号连用,书写时,它们的前半边和后半边可以和其它的符号共同占一格。

例如:小明问老师:“明天下雪还去上学吗?”第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边线:这两种符号书写时都必须占到两格,边线在格子的中间。

它们可以放到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到每行的结尾,但无法把一个符号分为两半。

如果一个句子结束了,只剩下一个空格了,就要不够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位置,就要将前面的字略略拼紧一些,在腾出一个空格来。

第四、书名号、间隔号的书写位置:书名号的书写和括号相同。

间隔号书写占到一格,点在中间,否则很难被看作时顿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x0d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的书写位置:\x0d一般均占一格,点在格内的左下侧,挨近文字的右边偏下.\x0d如:你到动物园去,看见过猴子吗?它坐着、躺着、吃东西时候的姿势,和人是多么的相像啊!如果一句话正好结束,符号就点在紧靠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边,不要点到下一行的开头.\x0d第二、引号、括号的书写位置:\x0d引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上侧,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上侧.括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侧,括号的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侧.如“五讲”(说明)等.\x0d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一行的末尾;如果句子末尾的最后一个字恰好在一行的末尾时,引号和括号的后半边必须紧跟句子,不能移到下一行的开头.\x0d引号和括号经常和其它的标点符号连用,书写时,它们的前半边和后半边可以和其它的符号共同占一格.如:小明问老师:“明天下雨还来上学吗?”第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这两种符号书写时都要占两格,位置在格子的中间.它们可以放在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每行的开头,但不能把一个符号分成两半.如果一个句子结束了,只剩下一个空格了,就要不够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位置,就要将前面的字略略拼紧一些,在腾出一个空格来.\x0d第四、书名号、间隔号的书写位置:书名号的书写和括号相同.间隔号书写占一格,点在中间,否则很容易被看成时顿号.。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一、引言标点符号作为书写的辅助工具,在文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还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本篇文章将介绍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写法,以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逗号(,)逗号是最为常见的标点符号,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例如,“他带来了水果、蛋糕和鲜花。

”2. 用于分隔相对独立的成分:例如,“我在下午四点等你,如果你有时间。

”3. 用于修饰性插入语之前后:例如,“请注意,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4. 用于连接并列句子时,需要与连词配合使用: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

”三、句号(。

)句号标志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并表示陈述或断言。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出现在陈述句末尾:例如,“我喜欢你。

”2. 出现在祈使句末尾时,表示命令或请求:例如,“请开灯。

”3. 出现在特殊疑问句中,表示陈述:例如,“你怎么会迟到呢。

”四、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并传递询问的意义。

以下是相关的用法:1. 出现在一般疑问句末尾:例如,“你明天来吗?”2. 用于反复提问或表达怀疑:例如,“这是什么东西?”五、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调、惊讶或喜悦的情感。

以下为其应用场景:1. 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陈述句:例如,“真不敢相信!”2. 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或请求具有强烈的口气:例如,“快点过来!”六、分号(;)分号一般作为连接具有紧密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之间的标点符号。

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被使用:1. 用于连接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例如,“他很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2. 用于连接同时包含并列分句的复合句:例如,“我们去了北京;游览了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七、冒号(:)冒号主要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总结之前的内容。

以下为其主要使用场景:1. 用于引述对话或说明陈述的来源:例如,“他对我说:‘加油吧!’”2.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或详细列举:例如,“有三种动物是羊:山羊、绵羊和骆驼羊。

关于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关于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关于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标点符号可以使标题更加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提高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吸引力。

本文将就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探讨。

一、逗号的使用逗号在文章标题中使用较为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列举:用逗号将多个项目分隔开,构成一个列表。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学、美食、艺术”。

2. 并列含义:用逗号将同一类或相同意义的词语进行组合。

例如:“幸福与快乐,人生的秘诀”。

3. 修饰性短语:用逗号将修饰性的短语与主题关键词分隔开。

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冒号的使用冒号在文章标题中主要用于引导、解释或总结。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情况:1. 引导:用冒号引导一个说明、解释或例证。

例如:“自信的力量:战胜困难的关键”。

2. 分类、总结:用冒号将主题和子主题进行分隔、总结。

例如:“大自然的奇观:山水、森林、湖泊”。

三、破折号的使用破折号在文章标题中常用于引起注意或强调。

以下是几种常见用法:1. 引起注意:用破折号引起读者关注某个问题、观点或现象。

例如:“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

2. 强调:用破折号强调或解释某个观点或论证。

例如:“爱与责任——家庭关系的紧密纽带”。

四、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问号和感叹号在文章标题中用于引起疑问或强调情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用法:1. 疑问:用问号引起读者的疑问或思考。

例如:“幸福到底是什么?”。

2. 强调情感:用感叹号强调情感的强烈程度。

例如:“痛苦!失去亲人的痛楚”。

五、引号的使用引号在文章标题中用于引述他人的观点、言论或引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情况:1. 引述他人观点:用引号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思想。

例如:““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名人名言”。

综上所述,标点符号在文章标题中的使用是为了更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逗号可以用于列举、并列含义和修饰性短语的分隔;冒号可以用于引导、解释或总结;破折号用于引起注意或强调观点;问号和感叹号用于引起疑问或强调情感;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观点、言论或引用。

公文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公文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公文常见标点符号用法公务活动中易用错读错的标点和字词一、公文中易误用的标点1.顿号的误用。

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混用。

在完整的句子里,顿号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逗号是单句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或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是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句号是陈述句末尾用的点号。

这4个点号在句子中是循序渐进的,通俗地说,句号管分号、逗号、顿号;分号管逗号、顿号;逗号管顿号。

行政机关公文问题通常出在:⑴混用顿号和逗号;⑵混用逗号和分号;⑶分号内部用句号。

如“要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表示方位时,“东、西”可用顿号隔开(二者是并列关系),也可以不用顿号隔开,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但“东西方”不能用顿号隔开(“东”和“西方”不是并列关系),类似的还有“上、下午,前、后台”等,都不正确。

二是表示概数不应用顿号隔开。

如“参加培训班大概有七、八十人。

”这句话中“七八十”是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三是表示结构层次序数的阿拉伯数字后面应为圆点,不是顿号。

这个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在题序后面误用顿号。

例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等,顿号(、)应改为逗号(,)。

(一)、(二)、(三)、(1)、(2)、(3)、①、②、③、等等,这些序号既然用了括号,就不能再加顿号及其他标点。

1、2、3、A、B、C、a、b、c、等等,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作序号时后面不用顿号,应该用下脚圆点号“.”(只有中文数字序号后面才使用顿号如“一、二、三、等”)。

2.冒号“:” 误为比号“︰”。

3.破折号误为两个一字线“——”或一个化学单键号“—”,破折号应为“——”。

把“——”改为“——”的方法是:将其刷黑再选择成黑体,两个一字线就连在一起了。

4.表示数量范围的数字之间误用了一字线“—”或半字线“-”,应该用浪纹线“~”,如11月1日~11月5日,2~3天,20~30人,等等。

浪纹线“~”可在插入菜单中的特殊符号里查找,也可在新罗马字体下按Shift+~。

标点符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易混淆的重要用法

标点符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易混淆的重要用法

标点符号(引号、破折号、感叹号)易混淆的重要用法标点符号的用法——引号,破折号,感叹号编写人王海燕审核人崔珍珍考点解析近几年标点符号题又开始在高考题中出现,而且与以前考查角度不太一样。

以前山东卷基本是判断标点使用对错,现在考查同一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以前是只给出一句话判断标点对错,现在是给一段话作为情境来判断标点的用法。

现在的考查是针对一种标点,对其不同用法做细致区分,考查更精细化、深入化。

几种重要的标点:引号,破折号,感叹号。

一、引号的作用1、表示具有特殊含义2、表示特定的称谓3、表示引用4、表示强调5、表示反讽高考真题1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障壁”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巩固训练一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

()3、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你真是个“话匣子”,连上课时也有那么多话说。

()5、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考查的意义在于规范使用,因此要求熟悉各类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

一般考查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此标点的复习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

同时,其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不可轻视。

1.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尽管有16种可考查的标点符号,但中考并非不分主次、平均用力。

其中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等为考查重点。

2.设误热点集中突出。

在规定的考查范围内,试题对考查重点错误类型的设置往往较为突出,测试点常为标点知识的易混易错处。

方法指津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与备考,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辨认识别上。

首先应弄清楚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知道哪几种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易错,然后选择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通过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

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功用。

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独特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掌握它们的用法,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2、揣摩语气。

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

如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只能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3、分析结构。

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

如单句内部不能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同样,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4、紧扣语境。

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有一些变通的用法。

如:①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①句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

②句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5、理解句意。

审视标点的正误要和正确理解句意结合起来。

如: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稍等”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几种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几种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几种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引号和其他标点连用:1.假如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

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自豪使人落后。

”2.假如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别处。

如:大革命尽管失败了,但火种犹存。

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揩洁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连续斗争了”。

[前引号处假如是冒号,后引号用在其他标点别处。

否则,后引号用在其他标点前面。

——前冒后内,前无后外]括号和其他标点连用:1.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前括号前不用点号),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别处(后括号内不用标点)。

如:唐朝懿宗的时候,有一个“优人”||(相当于外国的fool),名字叫李可及,最会说见笑。

这一个见笑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敷”和“夫”同音,“而”和“儿”同音||(唐朝妇女自称为“儿”-)。

第二部分……2.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补充假如与前文关系专门紧密,用法相同于句内括号;假如与前文关系不是专门紧密(作为一个单独的句子存在),前括号前用标点,后括号内用标点。

如:然而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因此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

文字流传到各地,在长远的期间发生了区域性的差别。

(例如在今天广东还有“冇”字和“乜”字之类。

)[前有后内,前无后外。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①省略号前假如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冒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应保留。

如: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

然而,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②省略号前假如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要省掉。

如: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用法
——引号,破折号,感叹号
编写人王海燕审核人崔珍珍
考点解析
近几年标点符号题又开始在高考题中出现,而且与以前考查角度不太一样。

以前山东卷基本是判断标点使用对错,现在考查同一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以前是只给出一句话判断标点对错,现在是给一段话作为情境来判断标点的用法。

现在的考查是针对一种标点,对其不同用法做细致区分,考查更精细化、深入化。

几种重要的标点:引号,破折号,感叹号。

一、引号的作用
1、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2、表示特定的称谓
3、表示引用
4、表示强调
5、表示反讽
高考真题1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障壁”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巩固训练一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
2、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

()
3、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
4、你真是个“话匣子”,连上课时也有那么多话说。

()
5、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
巩固训练2——青岛市2020年高三学期初调研考试
1、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那样搜出枯肠去变形变态,可以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

2、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3、风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4、我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5、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二、破折号有十几种用法,常用和不易区分的用法如下:
1、解释说明:(包括解释概念、解释原因、补充说明)
2、总结上文:
3、语意跳跃:在同一话题下,思维的跳跃。

4、转换话题: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

5、语意转折: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

……
高考真题2——2020全国新高考一卷(山东卷)
我决定步行回家。

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语意)
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巩固训练二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传统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

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

A.这边的事我早晚是要走的。

——太太,说不定今天要辞掉我。

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D.——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巩固训练三
A、解释说明
B、总结上文
C、语意跳跃
D、转换话题
E、语意转折
1、“今天真冷——你怎么来了?”李主任猛一抬头。

2、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3、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4、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注意:破折号的解释说明与括号的解释说明区别:
1、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临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儿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的把握住丝毫不动。

(破折号使用正确,双破折号内的句子需要读出来告诉读者,读者才能明白适当的地点指的是哪)
2、我不是个大馋鬼,我也不是身边都吃。

我只是个行为艺术家——指着前面的食物——我在完成我的作品。

(双破折号改成括号,括号里的内容表示“我”的动作,不读出来也不影响句子意思表达。


三、感叹号
1、用于强烈的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语气。

2、用于强烈的祈使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

3、用于强烈的反问句末尾,表示反问语气。

试题回顾——专题分类练三3
下列各句中的叹号和文中的叹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富氢组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A、我说,这怕难吧,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B、那800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江城河景象!
C、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儿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儿吧!
D、宝玉也不知道是何缘故,忙赶来时,假证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
巩固训练五
1、这是一个多么平静的原野!
2、世界上哪有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3、起立!
4、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5、祥林嫂,你放着吧!
6、哪里有唱得这样感人的!
几种标点符号常见用法答案
高考真题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

A
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B 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

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 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

D 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

分析可知,B 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

故选B 。

巩固训练一
1、(特定称谓)
2、(引用)3(反讽)4、(特殊含义)5、(强调)巩固训练二
1、(强调)
2、(反讽)
3、(特定称谓)
4、(强调)
5、(引用)
高考真题二
18.文中:语意跳跃 A .解释说明 B .语意跳跃 C .语意转折 D .补充说明
巩固训练三
总结上文 A.另起话题 B.另起话题C解释说明 D.总结上文
巩固训练四1、(话题转换)2、(解释说明)3、(总结上文) 4、(语意转折)试题回顾——专题分类练三3
祈使语气A、感叹语气B、感叹语气C、祈使语气D、感叹语气反问语气
巩固训练五
1、表感叹
2、表反问
3、表祈使
4、表感叹
5、表祈使
6、表反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