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
程设计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3、亮坝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甲方要求分三段来做,可设计为从通汇桥桥墩至亲水平台为第一段;亲水平台对应水域为中段;亲水平台至亮坝桥为第三段。
每段浮床规格为:40m×10m。
即浮床总建设面积为1200平米。
通汇桥
亲水平台
亮坝桥
4、江尖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从江尖桥桥墩到绿色古建筑可设计成15—20个浮床单元,每个浮床单元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浮床造型可拼装成正方形、菱形、圆形等不同形状,每个单元栽植一个品种,浮床可任意组合排列。
江尖桥
江尖桥桥
绿色古建筑
5、使用的水生植物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
夏秋开花。
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
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
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
现各地广泛栽培。
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
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鸢尾:。
叶灰绿色,剑形或条形,顶端长渐尖。
花茎中空,光滑,花深紫色或蓝紫色,具暗紫色及白色斑纹。
柱状长椭圆形,种。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无锡段保护区划内通沙路跨古运河桥工程建设项目意见的函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无锡段保护区划内通沙路跨古运河桥工程建设项目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1.06.11•【文号】文物保函〔2021〕573号•【施行日期】2021.06.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大运河无锡段保护区划内通沙路跨古运河桥工程建设项目意见的函文物保函〔2021〕573号江苏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大运河无锡段通沙路跨古运河桥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苏文物保〔2021〕257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大运河江南运河无锡段保护区划内实施通沙路跨古运河桥工程建设项目。
一、所报方案尚需作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一)进一步明确现有河堤历史价值和相关文物遗存状况,在不占压具备文物价值的运河河堤的前提下,对方案一进行优化设计。
(二)强化周边绿化遮蔽措施,尽可能降低拟建项目对大运河整体景观风貌的影响。
(三)补充地下开挖、施工振动对大运河本体的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加强项目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大运河监测及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大运河文物安全。
二、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机构对拟建项目相关区域做进一步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必要的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项目需另行填报考古发掘申请书。
三、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全面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并根据以上意见对所报项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后实施。
四、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重要文物遗存,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研提保护措施。
专此函复。
国家文物局2021年6月11日。
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

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对无锡市运河的保护和管理,提升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促进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无锡市运河保护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保护格局。
二、保护目标1. 保护范围:无锡市境内的运河及其相关文物建筑、遗址和环境。
2. 保护内容:包括运河水域、岸线、文物建筑、遗址、文化景观等。
3. 保护原则:依法保护、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公开透明、社会参与。
三、保护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开展运河文化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文化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健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文物建筑和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3. 加强管理监督:加大对运河保护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
4. 促进利用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运河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5. 加强科学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对运河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实施保障1. 加大投入:增加运河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建筑修缮、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方面。
2. 强化监督:建立健全运河保护工作考核机制,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完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运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4. 加强合作:加强与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运河保护工作的开展。
五、保护效果评估1.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运河保护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2. 公开透明: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保护工作。
六、其他事项1. 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运河保护工作,共同守护好这份历史文化遗产。
2.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运河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运河保护的良好氛围。
生态浮岛施工方案

生态浮岛施工方案1.引言生态浮岛是一种利用浮动平台结合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建设而成的陆地扩建项目,旨在解决陆地有限及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原则、施工流程、材料选用等内容。
2.设计原则•生态友好:保护周围海洋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构稳固:确保浮岛结构稳定,能承受风浪等外部环境因素。
•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施工流程1.勘测规划:在选择适宜的海域后对海底地形进行勘测,确定施工方案。
2.基础建设:安装浮动基础平台,并固定在海底,确保稳定性。
3.主体结构搭建:根据设计图纸搭建生态浮岛的主体结构,包括建筑物、植被等。
4.设施配置:根据功能需求配置设施,如照明、供水、排水等。
5.生态植被装置:植被覆盖是生态浮岛的重要特征,需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装置。
6.环境调试:在完成建设后,进行环境调试,确保生态浮岛的稳定运行。
4.材料选用•浮动基础平台:可选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工程塑料或钢材等材料。
•建筑物结构:选择轻质、耐久的建筑材料,确保结构稳固。
•植被种类:选择耐盐碱、耐污染的植被种类,适应海洋环境生长。
5.工期与成本•工期:生态浮岛施工时间取决于项目规模,一般需数月至一年。
•成本:施工成本包括基础建设、主体结构搭建、设施配置、生态植被装置等费用,不能估计。
6.总结生态浮岛作为一种创新的陆地扩建方案,有望有效解决城市陆地紧缺问题,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友好、结构稳固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流程,打造出具有生态价值的浮岛项目。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8.10.29•【文号】文物保函〔2018〕1340号•【施行日期】2018.10.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大运河无锡段进行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物保函〔2018〕1340号江苏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大运河无锡段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苏文物保〔2018〕241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大运河无锡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环城古运河滨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一、所报方案尚需作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一)应细化拟建桥下穿栈道、滨水栈道、新增码头等项目的施工方案和运行管理方案,明确施工尺寸与结构方式,注意兼顾河道行船与行洪需要。
(二)在工程实施前应对相关运河河道采取临时性无损、可逆的加固防护措施,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应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原有传统堤岸等水工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必要的保护加固或临时性保护措施,确保其安全。
(三)应细化将现状建筑改造为驿站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弱化其外观、色彩,力求与大运河及周边景观风貌相协调。
(四)应完善沿河区域景观节点设计,尽量采用当地传统植被,在沿河迎水面营造自然驳岸,保持沿河景观自然、古朴的生态风貌特征,避免园林化设计倾向(五)应全面梳理、完善大运河无锡城区段遗产标识和阐释系统,重点强化沿河区域相关设施,增强公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了解,增强保护意识。
(六)应补充施工及运营期间的文物本体保护措施和监测管理措施,降低拟建项目对大运河遗产本体及其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的影响,并补充相应的应急预案。
(七)应做好施工后期大运河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变化情况记录,并将相应数据、记录等提交相关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平台存档。
京杭运河(无锡段)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可研(简本)

京杭运河(无锡段)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可研(简本)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京杭运河(无锡段)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法人代表:吴燕敏建设地点:无锡京杭运河两岸绿地1.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无锡市政和园林局的主要职能是:(一)承担全市城市道路(桥梁)、供水、生活饮用水(纯净水)、排水、污水(再生水)处理、城市燃气、城市照明(亮化)等市政公用事业,以及城市绿化、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管理的责任。
(二)起草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相关政策;编制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编制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
(三)拟订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市政设施维护和大中修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城市绿化、公园重点工程的建设;负责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负责全民义务植树费的收缴工作;编制市政公用、园林绿化专项经费计划并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责参与编制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使用计划。
(四)负责城市道路、城市排水、城市绿化、城市道路照明(亮化)及附属市政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负责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负责城市绿地和古树名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城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
(五)负责管理市政公用工程和园林绿化养护工程市场。
组织审定城市绿化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依法审查绿地内建设项目的立项和规划;依法对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养护工程业主方、承包方、中介方等市场主体实施监督管理;负责住宅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绿化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六)负责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政执法工作。
开展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设施稽查工作,查处违法违章行为;依法对市政公用和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七)推进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业科技进步工作。
制定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协调开展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负责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指导工作。
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生态浮岛是一种以大型浮动结构为基础,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在水面上的综合利用项目。
生态浮岛工程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城市人民的休闲需求。
本项目选址在某市的城市河道,规划建设一座生态浮岛,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绿化空间,形成一处生态景观。
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愈发凸显。
城市绿地不足、水域污染、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
因此,生态浮岛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三、项目优势1. 利用水域资源:选择在城市河道进行建设,有效利用水域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
2. 绿化环保:生态浮岛可进行多种植被的种植和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
3. 休闲娱乐:生态浮岛可建设公园、休闲广场等娱乐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 创新科技:生态浮岛工程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利用方式,标志着城市建设的创新发展。
四、项目规划1. 生态浮岛设计规划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分为生态绿化区、休闲娱乐区和公共服务区。
2. 生态绿化区:包括湿地植被、水生植物等,形成一片生态湿地,改善周边水域环境。
3. 休闲娱乐区:包括儿童游乐设施、露天音乐舞台、户外健身器材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 公共服务区:包括停车场、景观步行道、休息座椅等,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五、主要工程1. 浮体结构:选择优质环保材料制作浮体,以确保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绿化工程: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进行生态绿化。
3. 娱乐设施:采用环保材料搭建娱乐设施,包括儿童游乐设施、户外健身器材等。
4.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停车场、休息座椅、景观步行道等公共服务设施。
六、生态环保设计1. 生态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周边野生动植物,保持水质清洁。
2. 太阳能利用:在浮岛上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利用太阳能资源,为浮岛供电。
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

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于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陆地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转向海洋开发。
生态浮岛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生态浮岛建设经验,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态浮岛工程建设方案。
二、生态浮岛的概念和特点1.生态浮岛的概念生态浮岛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水面上构筑的一种能够提供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的综合性人工岛屿。
生态浮岛通常由固定在水下的浮体和上面的建筑组成,可以实现动态随波漂移和固定停泊。
2.生态浮岛的特点生态浮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生态浮岛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
由于生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生态浮岛可以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生存空间。
其次,生态浮岛可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比于拥挤的城市环境,生态浮岛的环境更加清新、宜人,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
再次,生态浮岛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在生态浮岛上,可以建设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设施,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生态浮岛工程的建设内容1.浮体的选材和构造浮体是生态浮岛的基础,其选材和构造对于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选材上,应该选择轻质、耐老化、抗腐蚀的材料,如聚乙烯板、玻璃钢板等。
在构造上,要保证浮体的均匀受力,同时要结合海洋环境的特点来设计其形状和结构,从而使浮体对于波浪和风力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2.生态环境的设计和建设生态环境包括岛屿的绿化、水体的治理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内容。
在岛屿的绿化上,可以利用适应性强的绿植,如植被、花卉等,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在水体的治理上,可以采用人工湖泊、水生植物等手段,降低水质污染,保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
同时,要严格控制岛上的建筑密度,保持岛屿的自然景观,提高岛屿的生态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亮坝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甲方要求分三段来做,可设计为从通汇桥桥墩至亲水平台为第一段;亲水平台对应水域为中段;亲水平台至亮坝桥为第三段。
每段浮床规格为:40m×10m。
即浮床总建设面积为1200平米。
通汇
亲水平
亮坝桥
4、江尖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从江尖桥桥墩到绿色古建筑可设计成15—20个浮床单元,每个浮床单元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浮床造型可拼装成正方形、菱形、圆形等不同形状,每个单元栽植一个品种,浮床可任意组合排列。
江尖桥
江尖桥
绿色古建筑
5、使用的水生植物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
夏秋开花。
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
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
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
现各地广泛栽培。
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
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鸢尾:。
叶灰绿色,剑形或条形,顶端长渐尖。
花茎中空,光滑,花深紫色或蓝紫色,具暗紫色及白色斑纹。
柱状长椭圆形,种子红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