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账

合集下载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为贯彻煤炭法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强化生产矿井煤炭资源的开采管理,确保矿井采区资源回收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1.资源储量管理必备图纸有:(1)工作面进度或收尺图。

(2)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

(3)全矿井分煤层储量估算图。

(4)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

(5)全矿井“三下”压煤量图。

(6)全矿井“三量”计算图。

2.资源储量管理必备台帐有:(1)矿井储量计算基础台账。

(2)矿井储量增减、注销台账。

(3)分工作面、分月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

(4)全矿井分水平、分煤层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

(5)开采期末的工作面、采区、全矿井损失率台账及开采结束后重新核算的损失率台账。

(6)各种永久煤柱储量及摊销损失量台账。

(7)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量台账。

(8)报损煤量台账。

3.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与方法(1)估算原则生产矿井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须在井田采矿登记范围之内。

各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必须在1:2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采用地质块段法进行。

1)资源块段储量估算公式计算公式为:Q = S*M*D/COSα式中Q ---- 块段储量﹙t﹚S ---- 平面积﹙m2﹚α---- 煤层倾角﹙º﹚M ---- 煤层真厚﹙m﹚D ---- 煤层容重﹙t/m3﹚注:《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第16条规定,当煤层倾角不大于15°时,煤层的厚度及面积均不必进行换算。

2)资源块段可采储量估算公式块段可采储量计算首先判别该块段属于何种类型,不属于可采储量类型的均不计算可采量即其可采量为零。

计算公式:Q采=Q块段储量* K *(1- n)K----设计采区回采率,其取值按照国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

n----地质损失系数,根据《大屯矿区煤炭资源可持续服务年限的研究》资料分别取值。

(2)资源块段平面积、平均厚度与倾角的确定①块段内平面积:在1:2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由计算机依据划定好的块段范围自动计算。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煤炭生产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所有生产煤矿。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细则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提高生产煤矿回采率的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储量管理和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所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省监狱管理局负责所辖(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设计规范,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薄、厚煤层,难采、易采煤层,优质、劣质煤层应进行合理配采。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通过薄、厚煤层,高、低灰煤层配采或地面配选,配采灰分可以达到40%以下、发热量符合要求的煤层也应开采。

第九条生产矿井必须遵循合理开采程序,不得因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对兼并重组后存在“蹬空”的煤层,不得随意弃采;经论证能够进行开采的必须报省煤炭工业厅审查批准。

第十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煤矿地质勘查、煤矿设计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山西省生产矿井回采率实施细则

山西省生产矿井回采率实施细则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煤炭生产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所有生产煤矿。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细则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提高生产煤矿回采率的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储量管理和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所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省监狱管理局负责所辖(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设计规范,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薄、厚煤层,难采、易采煤层,优质、劣质煤层应进行合理配采。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通过薄、厚煤层,高、低灰煤层配采或地面配选,配采灰分可以达到40%以下、发热量符合要求的煤层也应开采。

第九条生产矿井必须遵循合理开采程序,不得因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对兼并重组后存在“蹬空”的煤层,不得随意弃采;经论证能够进行开采的必须报省煤炭工业厅审查批准。

第十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煤矿地质勘查、煤矿设计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15种水文台账模板

15种水文台账模板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二、气象资料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六、矿井突水点台账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十五、矿井工作面采后水文资料台帐十六、采区涌水量台账一、矿井充水性图二、矿井涌水量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一、矿井涌水量台账一、矿井涌水量台账制表:审核:科长:第 1 页二、气象资料台账二、气象资料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四、钻孔(井、泉)水位动态观测成果台账单位:201 年月台账4制表:审核:第 1 页四、地表河流流量、渗漏观测成果台账五、抽(放)水和掘进探放水试验成果台账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五、掘进探放水成果台账六、矿井突水点台账六、矿井突水点台账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帐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帐单位:台帐7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单位:台账8九、水质分析成果台帐九、水质分析成果台帐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制表:审核:科长:第 1 页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制表:审核:填表:年月日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帐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帐单位:台账13制表:审核:科长:第 1 页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十五、矿井工作面采后水文资料台帐矿井工作面采后水文资料台帐制表:审核:科长:第 1 页十六、采区涌水量台账采区涌水量台账制表:审核:科长:第 1 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地测专业各种台帐表模板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地测专业各种台帐表模板

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帐制表:审核:井上下水文钻孔巡查管理台帐编制:审核:观测人:矿井、采区、工作面排水系统台账填表:审核:井上、下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编制:审核:观测者: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台帐填表:审核:日期:井下突水点台帐填表:审核:日期:水质分析成果台账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帐填表:审核:审核:编制:调查人:调查时间: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帐审核:观测人:填表:观测时间: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台帐雨季三防台帐井下突(出)水点台帐审核:填表:矿井周边小煤矿开采情况调查台帐调查:审核:防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帐审核:填表: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制表:审核:科长:煤质、水质、瓦斯及有益矿产化验成果台账填表人:审核人:地温、水温、煤层自燃发火观测记录台账矿井范围内受采动影响土地塌陷情况表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裂缝补偿台账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裂缝治理台账工程标定解算台帐巷道中腰线标定台帐年月日NO:地测员:科长:储量外业专用原始记录本第页记录人:审核人:联系测量台账工作地点制表校对科(队)长仪器登记卡片仪器检校卡片报损煤量台账填表时间:单位:万吨制表:校对: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帐填表时间:分月、分采区、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帐日期:采区:煤层:单位:万吨制表:校对:年分月分工作面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帐制表:日期:工作面:单位:万吨注:1、分工作面每年一张2、按月填一年一累计矿井“三量”计算成果台帐制表:日期:单位:万吨矿井“三下”压煤台帐制表:日期:单位:万吨2、有关变动批准手续记于备注栏中,注明文号、时间。

3、该台帐为储煤7-1、7-2的汇总台帐,两者数据应相吻合。

矿井储量动态数字台帐注:1、水平:指设计生产矿井的各水平(如:第八水平,或一350m水平等)。

2、呆滞可采储量:可采煤量在可采期内不能采出那部分储量(如:石门柱、采区、盘区范围内的各种非永久煤柱)。

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情况台帐制表:日期:单位:万吨备注:块段编号与储量计算块段编号相同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帐日期:制表:单位:万吨矿井永久煤柱及损失量摊销台帐制表:日期:单位:万吨注:1、“逐年摊销量”栏分子为当年数,分母为累计量。

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

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

---------------精品文档---------------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1.矿井涌水量观测基础台账。

2.矿井涌水量成果台账。

3.气象资料台账。

4.地表水文地质成果台账。

5.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台账。

6.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7.矿井突水点卡片和台账。

8.井下水文地质钻孔台账。

9.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10.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11.水源井(孔)台账。

12.封闭不良的钻孔台账。

13.矿井分水平涌水量及泵房排水设施能力汇总台账。

14.其他一专门项目台账。

各类水文地质图纸1.矿井充水性图。

2.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3.综合水文地质图。

4.水文地质柱状图。

5.水文地质剖面图。

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还应具备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以及专门水文地质图(如区域水文地质图、岩溶图、地下水化学图)等。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 1160 更新时间:2010-6-30一、主要危险源1.在工作面迎头收集资料时,顶、帮破碎没有进行“敲帮问顶”。

2.在井下登高作业收集资料时,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3.在探水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钻机。

4.对周边老窑进行调查时,误入盲巷或瓦斯、一氧化碳超限的巷道。

二、使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三、上岗条件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四、安全规定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

生产矿井回采率实施细则13.9.13

生产矿井回采率实施细则13.9.13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煤炭生产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所有生产煤矿。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细则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提高生产煤矿回采率的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储量管理和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所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省监狱管理局负责所辖(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设计规范,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薄、厚煤层,难采、易采煤层,优质、劣质煤层应进行合理配采。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通过薄、厚煤层,高、低灰煤层配采或地面配选,配采灰分可以达到40%以下、发热量符合要求的煤层也应开采。

第九条生产矿井必须遵循合理开采程序,不得因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对兼并重组后存在“蹬空”的煤层,不得随意弃采;经论证能够进行开采的必须报省煤炭工业厅审查批准。

第十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煤矿地质勘查、煤矿设计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矿井地质学第八章 矿井储量管理

矿井地质学第八章    矿井储量管理
三、三量可采期
1.可采期的计算(新建矿井)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移交当时的开拓煤量(万吨)
年设计生产能力(万吨 / 年)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万吨) 平均月设计能力(万吨 / 月)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万吨)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产量(万吨 / 月)
第二节 三量管理
一、三量管理
矿井生产的准备阶段包括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开 切工作面三个阶段,在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 阶段掘进的巷道分别称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 巷道,而由这三种巷道所圈定和构成的可采储量分别 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第二节 三量管理
二、三量划分和计算 1. 三量的划分
Q准-准备煤量(t); L-采区走向长度(m); h -采区倾斜长度(m);
M -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其他同上。
第二节 三量管理
3)回采煤量
Q回=LhMDK
Q回-回采煤量(t); L-工作面走向长度(m); h-工作面倾斜长度(m); M-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m); K-工作面回采率。
第二节 三量管理
(6)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当前不合理,估算基础储量高,可行性一般
第一节 矿井储量分类和特点
二、矿井储量类型与编码
3.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
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 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
(2)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由于地质原因的影响而留设 的煤柱。
(3)护巷煤柱台账。 (4)“三下”压煤量台账。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3)储量的注销 由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煤炭储量的采出,经上级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