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信息103K-中国科学院大学
挑战杯历届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作品

国家历届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作品第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清华大学于1989年承办:清华大学摘得“挑战杯”一等奖获奖名单如下:北京大学刘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清华大学陈邕涛等中华学习机CAI软件开发工具清华大学吴丹策等电脑照相及微机图像处理系统清华大学金龙文等竹草木漂白系列新工艺的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吴敏等建筑方案“将居民安置在发种种的小镇中”新疆石河子医学院王惠民门脉系的内分泌学意义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浙江大学于19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摘得“挑战杯”一等奖获奖名单如下:浙江大学微机遥感图像显示操作及处理系统郑州大学方兴未艾福利企业国防科技大学Hyperview(v1.01)系统北方交通大学铁道部及各地区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上海交通大学光纤中自然聚焦光场的环形结构上海医科大学他莫昔芬枸橡酸新工艺的研究及其原理的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农村民居建筑调研华中理工大学微量泄漏检测仪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简繁五笔汉字系统及其为通道汉卡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母板自动测试系统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93年承办:北京大学获得“挑战杯”一等奖获奖名单如下:北京大学基于具有更佳频率分辨率的正交子波变换及自适应VQ技术的图像压缩北京大学危机与出路.....从九二深圳股市看中国B股清华大学铁基合金薄膜中铁原子磁矩的反常增大等作品获奖东北大学超级电子档案系统吉林大学镧系离子荧光探针探测天花粉蛋白结构和分子间能量传递武汉大学信安-I型计算机网络信息保护系统浙江大学PLT陶瓷期间合金电极成型新技术四川师范大学四川西部蝶类资源调查天津财经学院建立会计逻辑学体系的构想北方交通大学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铁路的探讨中国科技大学本原矩阵指数的一个猜想证明上海交通大学浦东开发区环境调查及综合防治上海医科大学Z曲线显示和分析DNA系列的直观工具南京理工大学激光全息场再现图像的离子自动检测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中超细粒子形成过程研究及产物形态控制华中理工大学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花园齐齐哈尔工学院黑龙江省甜菜糖业产品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机器人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化电力电容在线检测仪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武汉大学于1995年承办:复旦大学摘得“挑战杯”一等奖获奖名单如下:复旦大学载能束合成新型共价氮化碳超硬材料研究河北大学BaZrXTil-03固溶体的合成,结构与物性武汉大学高性能镍/金属氢化物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暨南大学物体三维形貌测试技术的研究等作品获奖北京大学物体三维形貌测试技术的研究云南大学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中山大学《劳动法》与外来工的权益保障北京大学光WDM(波分复用)中的激光波长控制清华大学高速中西文激光打印/照排控制器北京师范大学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南京理工大学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北京科技大学双拇指型多指手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CAI教学软件包华中理式大学新型宜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系统——开目CAD华北师范大学松树花粉的培养和它萌发时营养万分的变化吉林工业大学梁的大挠度强迫振动的非线性响应的分析的新方法苏州丝绸工学院真丝新村料的研制及产品开发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遥控多用途空中飞行平台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京理工大学于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摘得“挑战杯”一等奖获奖名单清华大学《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清华大学蛋白质去折叠与折叠机制的研究清华大学基于界面设计的多层膜技术获得新型合金清华大学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语音语音识别系统北京大学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北京大学股市中操纵市场行为及防范的法律对策北京大学 Runge—lenz矢量与升降算子武汉大学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南京理工大学小波变换中的视觉门限模型和图像的层次分割优生权编码复旦大学通用工件识别系统生成工具VisionExport南京大学水煤奖添加剂NDF上海交通大学柔体机器人(组件)云南大学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翼面微型无人驾驶验证机国科学技术大学酶反应的理论研究——方法及在葡萄糖异构酶中的应用四川联合大学利用红矾母液和铬酐下脚料生产蒙囿吸收铬鞣粉剂石油大学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层及恐龙绝灭原因初探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吉林工业大学轿车车身焊装用微机控制自动螺柱焊机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重庆大学于1999年承办: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一、二等奖获奖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鱼类运动仿生研究及其柔体舰艇模型东北大学微型足球机器人系统江苏理工大学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复旦大学指间区纹的进化和遗传南京大学体内可降解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大连海事大学椭圆波导中的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α和β环糊精与苯衍生物之间的包含驱动力及包合结构的新模型上海交通大学面向软件无线电的数字发射机(激励器部分)东南大学中文个人数字助理(ASICPDA-2000)北方交通大学大规模发展交通仿真及公交智能调度指挥平台开发重庆大学 AV-100S型双面表格自动阅读机苏州大学真丝新材料-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的研制与产品开发北京大学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哈尔滨理工大学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国立华侨大学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定价试探华中理工大学基于针式传感器的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装置南京大学电动自行车综合测试仪吉林工学院轿车深冲件应用国产冷轧IF钢板研究江苏理工大学 4LGT-130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制重庆大学虚拟式小波变换信号分析仪重庆医科大学手握(傻瓜)式纯水检测仪华东理工大学清洁化生产取代芳胺磺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性能研究吉林工学院汽车内饰件粘合剂的研制同济大学茶多酚提取新工艺及其系列产品开发无锡轻工大学 UASB-CAAS系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程技术无锡轻工大学维生素在光滑球拟酵母发酵生产丙铜酸中的关键作用广西师范大学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及开发利用研究重庆大学心肌收缩能力的一种无伤性检测和评估方法研究山西大学 Hie Senberg 方程的换算表示复旦大学国内首家微波硫灯的研制桂林工学院 NETWARE高级编程接口及未公开的核心技术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二维条码自动识别应用技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速分组无线网长沙铁道学院空调客车状态参数集中管理系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网上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中文实时语音技术的有声电子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圣林3.0》实时三维图象引擎武汉大学系列安全容错智能卡应用系统重庆邮电学院多链路中国NO.7的信令分析仪华中理工大学基于LAN/INTERNET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控光阀及其在防弧光领域的应用清华大学细菌基因快速鉴测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油气资源储量评价系统华东理工大学无规共聚高分子相平衡的研究武汉大学新型固相微萃取探针复旦大学智能酒气电子鼻山东工业大学弹性管束热交换器的结构、动态特性及自动控制过程仿真重庆建筑大学新型高效掺合料北京大学社区的构成清华大学走近21世纪的中国环境技术中国人民大学面对挑战,中国对外经济的立足点北京师范大学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西南政法大学典权的过程分析及性质研究山西大学刚玉之路河海大学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结发展模式探讨中国药科大学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杭州商学院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湖南财经学院买方市场:高教与经济增长—发展高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几点思考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01年承办:复旦大学和东南大学获得“挑战杯”特等奖北京大学锆基固体电解质纳米晶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微结构与电学性质研究清华大学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立体电视其计算机成像系统南开大学发光锌纳米分子复旦大学上海越族后裔与台湾高山族的渊源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看法的调查报告东南大学 OSC2001微型掌上数字存储示波器东南大学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山东大学换热器动态仿真及智能控制系统山东大学紫外倍频晶体K2AL2B207的生长技术汕头大学 LCD生产过程的基板自动对位贴合及ITO、SPACER自动检测系统电子科技大学考虑交易费用与风险情况下移动平均交易规则的检验四川大学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重庆大学“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渝州大学绿色贸易壁垒及重庆之应对贵阳中医学院《针穴II》虚拟三维教学系统西安交通大学金纳米球壳微粒的空腔谐振吸收特性)西安交通大学一种适用于小C臂X光机的数字成像系统一等奖北京大学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形翼飞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弹射座椅地面综合测试仪及其嵌入式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机器鱼协调及机器鱼的机动性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喷丝板自动检测系统北京科技大学灵丘贫锰银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哈勃常数的实验估计北京理工大学发动机润滑系统仿真软件包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反馈、学生的归因模式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一项行动研究及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真茵寡聚糖诱导子诱导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过程模型的研究天津理工学院缔合色心型X线影像板河北大学陆马峰的发育与筑巢行为的研究河北科技大学 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的合成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民事举证责任倒置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船舶运动控制试验平台大连理工大学冰柜监控管理系统大连理工大学单金属、双金属催化剂表面CO氧化反应的模拟模型大连理工大学医学层析图象三维几何重建与可视化仿真东北大学般若企业互联网络综合应用平台吉林工学院溶液法银纳米微粉的光化学制备哈尔滨理工大学地下管线定位仪东华大学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复旦大学转动基板的激光测温复旦大学知识产权新课题——基因专利复旦大学以企业信息化迎接B2B挑战华东师范大学 GSEEK码路天使——中西文著者号码自动生成系统上海财经大学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上海交通大学全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上海师范大学如何在中国农村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济大学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系统(简称MTS)东南大学均压型行波形超声波电机苏州大学真丝调拒水拒油防污多功能整理新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苏州大学非接触式高精度数字图像面积测量仪苏州大学激发型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产品开发扬州大学 Xa21基因导入水稻广亲和恢复系SWR20提高白叶枯病抗性中国药科大学脆壁克鲁维酵母菌乳糖酶的开发与应用浙江大学基于综合推理的集成化智能书法创作合肥工业大学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语音合成芯片郑州工程学院王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郑州工程学院袁少勇在WTO框架下: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谈广义M集的演化及其在图形防伪中的应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全球古大陆再造软件开发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Windows变速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数字水印新技术华南农业大学车八岭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木兰科植物种群及其群落特征的研究中山大学中国南沙群岛海域浮游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富裕农村主观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华南热带农业学院蝗虫霉菌的培养及致病性初步实验西南石油学院油藏压裂模拟设计与分析软件系统重庆大学可穿戴式计算机——Netdaily云南大学便携式高精度数字燃油流量计云南大学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个案研究长安大学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o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单片机模糊控制软件仿真和生成平台西安理工大学 Sn02:F透明电热膜加热管兰州大学纳米微阵电极组装体系的制备和初步研究宁夏大学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宁夏大学历史上固原地区人地关系的两次转型对生态建设的启示新疆大学维-汉-英三向背单词系统、电脑词典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2003年承办: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永久纪念碑一座一等奖获奖名单北京大学司法判决书中“双高”现象并存的另一种解释进路北京大学贫困学生怎么上大学?——中国高校学生贷款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及其国际比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飞翼布局飞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器清华大学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中国农业大学 AISCR-1-100微机控制全自动智能除雪机器人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融资条件与产品市场竞争双重约束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报告天津大学桩基承台前方设挡土结构的大型码头结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杏树新害虫---JT虫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防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货币需求中的认知因素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基于元胞自动机和Penna模型的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吉林大学国有经济控制力及控制方式新探吉林大学兽疫链球菌突变株产生的透明质酸的纯化及表征北华大学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中药复方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复旦大学手晃电子显示棒上海财经大学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对周边地价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上海交通大学新型水葫芦打捞船上海交通大学基于 Inter PXA250的无线个人客户端的开发(wireless personal client)同济大学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仿真系统开发同济大学城市之桥—上海世博会人行过江“花”桥的结构概念设计同济大学四轮独立驱动燃料电池微型汽车东南大学通用手持概念仪器东南大学江苏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查研究报告南京大学一种新型的磁力吸盘南京大学他们怎样生存——三峡移民迁前生存状况调查南京工业大学绿色紧凑的冷冻式空气干燥机南京理工大学鱼类旋涡射流推进理论及其应用南京师范大学稀土有机配合物生态转光剂的制备南京师范大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对策研究——苏南、苏北若干典型乡镇机构改革的比较分析南京邮电学院基于动态路由控制的高性能IP宽带接入网关中国矿业大学花生收获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仿生波动推进器绍兴文理学院组织的镶嵌、链接和整合——中国轻纺城地方商会个案分析浙江工业大学“AH-Assemble”汇编语言集成开发平台浙江师范大学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的角色转换——以浙江省昌镇村委会选举为个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σ键超共轭作用在丙烯旋转能垒中的重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下的R宇称破坏机制对CERN LHC上轻子对产生过程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cl-rambo β的发现和功能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甘蔗近缘属植物斑茅的杂交利用与抗逆性评价福州大学基于评价方法属性层次的组合评价研究华侨大学三维自然纹理的反求设计与制造厦门大学从“三农”问题透视乡镇政权——以福建省枫亭镇和大济镇为例山东理工大学竹红菌甲素--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研究郑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诚信缺失徂源及对策——转型期大学生信用行为分析湖北大学论诚信的劣变与对教育理性的质问----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反思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武汉大学绿色铅酸蓄电池及其生产工艺武汉化工学院水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涂料研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求解动态TSP问题的新型演化算法国防科技大学新概念路标系统与无人驾驶汽车模型湖南大学 RSY-1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湖南大学入世过渡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比较分析与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湖南师范大学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来自深圳民工的调查中南大学三峡移民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湖南岳阳地区新市、杨林两地三峡移民为样本分析的调查报告中南大学基于等离子体聚合膜技术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广州大学岭南城市广场与公园热环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新型高分子点阵发光显示屏华南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自然分类系统及其汉拉英名称对照广东商学院 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与银色产业开发四川大学通过分子复合实现聚乙烯醇的吹塑成膜西南石油学院现代试井分析技术及软件系统第三军医大学以纳米金为报告系统的病原体快速检测基因芯片第三军医大学抑制胆固醇合成对乳腺癌细胞离子跨膜流动、细胞骨架形成及细胞通讯功能影响的研究重庆工学院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农”问题——重庆市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微波加热技术在催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长安大学环保型野生植物杀虫剂的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种机械量测试系统西安交通大学透平叶片型线设计及优化软件西安交通大学金纳米棒状微粒的吸收光谱宁夏大学数字显微镜模拟目镜及病理远程诊断系统新疆大学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复旦大学于2005年承办: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复旦大学以总分420分的最高分夺得第九届“挑战杯”;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等20所高校捧得“优胜杯”;清华大学由于累计3次捧杯,获得“挑战杯‘永久纪念杯’”。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复杂疾病的分子网络模型研究王吉光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平均曲率流的奇点分析及其应用孙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拓扑绝缘体系统和一种新的Z2拓余睿物理研究所扑数的计算方法几种层状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超郭建刚物理研究所导电性研究受限系统中量子相干传输和特殊石弢理论物理研究所凝聚体的光学性质纳米润湿中力电耦合的拓扑界面袁泉子力学研究所动力学冕洞内矢量磁场的分布和演化杨书红国家天文台新型混合工质的汽液和汽液液相董学强理化技术研究所平衡研究高性能有机单晶光电材料与器件江浪化学研究所的研究苯及苯酚绿色高效加氢反应的研刘会贞化学研究所究新型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冯旭利化学研究所成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界面合成Janus纳米结构材料梁福鑫化学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的Triton X-114调刘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控构建和转移方法及环境污染物分离检测应用研究基于多糖的新型纳微药物载体:设魏炜过程工程研究所计、构建和应用基于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特征空唐荣林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间的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方法研究新疆北山镁铁-超镁铁岩的成岩过苏本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程、成矿作用及对东天山-北山构造演化与早二叠世地幔柱的制约基于COSMIC星群掩星观测的电何茂盛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离层若干结构研究热带印度洋对西北太平洋和东亚胡开明大气物理研究所夏季气候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内蒙古草原植物化学计量生态学庾强植物研究所研究密度制约对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陈磊植物研究所维持重要性研究胚胎干细胞与iPSC 的多能性研赵小阳动物研究所究局部生物运动信息的加工特异性王莉心理研究所及其功能Tudor结构域识别和结合甲基化刘海萍生物物理研究所精氨酸机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拟南芥中组蛋白甲基化动态调控陆发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分子机理研究稻属基因组多位点同源区域的比鲁非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较分析数字集成电路时序偏差的在线检鄢贵海计算技术研究所测和容忍基于学习的视觉显著计算李甲计算技术研究所单模大功率低发散角光子晶体刘安金半导体研究所VCSEL研究星载TOPSAR模式研究徐伟电子学研究所视频中行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张天柱自动化研究所生物自发荧光三维断层成像方法刘凯自动化研究所研究新型铁基超导体探索及其线带材齐彦鹏电工研究所制备研究大气压空气中重复频率纳秒脉冲章程电工研究所气体放电特性的研究太阳定日镜的误差分析和聚光性郭明焕电工研究所能评价方法研究耦合化学间冷的化学链燃烧与甲张筱松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醇重整氢电联产系统研究行星际扰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李晖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响研究磁层-电离层大尺度电流体系研究唐斌斌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型国防战略设张兆垠中国科学院大学计与实现路径研究仿生智能单纳米通道的非对称设侯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计及研究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覃俊杰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学研究方法和应用基于集成优化模型的软件成本估吴登生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算及其风险分析整体柱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在蛋白王方军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质组分析中的应用石墨烯的化学剥离法可控制备与吴忠帅金属研究所应用探索划伤对690TT合金腐蚀和应力腐孟凡江金属研究所蚀行为的影响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生物丁家旺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传感中的应用四极子DNA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在李涛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传感分析和分子逻辑中应用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郭少军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及相关的电催化和传感应用III-V族半导体纳米线生长机理与舒海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性质调控的理论研究基于超短超强激光的离子加速与吉亮亮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极端光场产生纳米光电氧化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吕旭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太阳能应用研究新型有机小分子调控自吞噬的机夏宏光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制及其与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硫肽类抗生素Thiostrepton生物廖日晶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成机制的研究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始性李滨忠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DNA甲基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胆固醇吸收过程中新蛋白的鉴定葛亮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作用机制研究β-Arrestin1与G蛋白偶联受体在岳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血液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的胡文钦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爆发和传播机制Th2细胞高量表达分子ECM1和李振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Dec2的功能研究果蝇嗅觉环路中兴奋性中间神经黄菊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元的功能研究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鉴定和黄学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在胚李翔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胎干细胞和胚胎中功能及机制的研究神经网络电活动长期增强调控突彭懿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触稳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基于聚磷酸酯的脑靶向给药系统张鹏程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新颖无机碘酸盐二阶非线性光学孙传福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脱羧交叉偶联反胡鹏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应和烯烃交叉偶联反应构建苯环的研究基于细胞膜表面电势的土壤重金汪鹏南京土壤研究所属生物有效性/毒性预测模型及其适用性研究等离子体技术合成碱性阴离子交胡觉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换膜及机理研究多夹层盐矿油气储库水溶造腔夹施锡林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层垮塌机理与控制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阈上电离的康会鹏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实验研究基于朊蛋白自组装的多功能纳米门冬武汉病毒研究所线及超灵敏生物传感乌桕抵御昆虫策略研究黄伟武汉植物园南海低频内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谢晓辉南海海洋研究所作用华南尾叶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动吴建平华南植物园态和碳汇功能研究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李刚广州能源研究所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几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王洪根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学研究基于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金属结徐挺光电技术研究所构的纳米光学器件及光刻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因组时代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吴东东昆明动物研究所探讨适应性进化机制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谭正洪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碳平衡汞矿区陆地生态系统硒对汞的生张华地球化学研究所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与制约聚星和星团中相接双星的观测与刘亮云南天文台研究物参共路干涉显微理论和实验研究郜鹏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王云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IRFL-CSR上A=2Z-1短寿命核质量测量涂小林近代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及其东北缘晚第四纪环境演化:年代学与驱动机制隆浩青海盐湖研究所脉冲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研制及应用荣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金贤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点光学性质的经验赝势计算龚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活动星系核窄铁Ka发射线和类星体吸收线系统中类银河系尘埃姜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纤维宏观组装体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梁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新导向基拓展的Pd催化C-H键官能团化肖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稳态垂直无碰撞激波中的粒子加速杨忠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中东部中生代埃达克质岩成刘盛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及高温镁同位素分馏的地球化学研究鱼腥蓝细菌异形细胞分化调控关赵梦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键蛋白质的结构与调节机制研究二维流场中板状柔性体与流体相贾来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互作用的研究基于激光干涉技术的微纳结构制黄金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造研究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热发李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系统的数值优化及实验研究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重排序研究田新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决策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规吴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划问题研究原位XAFS新方法及其功能材料姚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动力学的研究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强化生物与刘贤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催化。
李金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金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79年6月出生于陕西安康。
李金华地质微生物学和生物地磁学专业。
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2013年留在该所从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研究员,2017年起任研究员。
曾于2012-2014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矿物学、材料物理与宇宙化学研究所(IMPMC,CNRS-UPMC)做访问学者研究。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研究。
近年来,以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为基本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岩石磁学、微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和同步辐射等方法,重点研究了:(i)趋磁细菌生物矿化过程和机制,实验揭示了趋磁细菌磁铁矿合成及磁小体链组装的动态过程,发现了子弹头形磁小体独特的多阶段晶体生长模式,提出了子弹头形纳米磁铁矿是最可靠化石磁小体判据的新观点;(ii)磁小体链复杂磁性机制,实验模拟研究了磁小体链的微观磁结构及其磁各向异性和颗粒间静磁相互作用,厘定了单磁畴磁铁矿的晶型和空间排列对几个重要岩石磁学参数的系统影响,提出了化石磁小体识别的新参数δ图;(iii)微生物矿化与微化石形成和保存,实验模拟研究了微生物矿化和微化石的形成过程,发现微生物矿化能显著提升微化石的保存能力,提出了将实验埋藏学与地质样品相结合研究微化石的新思路。
上述研究为理解生物响应地磁场机制和利用化石磁小体记录开展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已经发表SCI文章40篇。
李金华其中第一作者12篇(其中包括EPSL文章2篇,G-cubed文章2篇,GJI文章1篇,ChemicalGeology邀请综述文章1篇等)。
文章共被SCI引用304次,他引172次。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SCI他引86次。
PIV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

第39卷第1期2021年1月海洋科学进展A D V A N C E S I N MA R I N E S C I E N C EV o l .39 N o .1J a n u a r y,2021研究论文P I V 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李 超1,2,3,蒋暑民1,2,3,马洪余1,2,3,戴德君1,2,3*,黄传江1,2,3(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3.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收稿日期:2019-09-21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两洋一海 区域超高分辨率多圈层耦合短期数值预报系统研制(2017Y F C 14040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束星北青年学者人才项目(2018S 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卷波破碎致湍流混合的实验室实验研究(41376036)作者简介:李 超(1993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关键过程科学实验与分析方面研究.E -m a i l :l i c a h o 1@f i o .o r g.c n *通信作者:戴德君(1973 ),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内波与混合方面研究.E -m a i l :d j d a i @f i o .o r g.c n (李 燕 编辑)摘 要:利用计算机仿真粒子图像精确控制仿真粒子亚像素位移,讨论不同窗口下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㊂针对粒子均匀移动的理想情况,发现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的匹配精度随匹配窗口的增大而提高,而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几乎不随匹配窗口的增大而改变,两种算法匹配精度均在0.1个像素内㊂分析存在理想涡旋的粒子图像发现: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的匹配精度约为0.2个像素,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约为0.05个像素㊂以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为例,探讨了粒子大小和浓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匹配窗口越大,最合适的粒子浓度范围就越大,这与不同匹配窗口包含的粒子图像灰度值信息量不同有关㊂在粒子大小方面,不同匹配窗口下,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时误差均较小,表明P I V 实际使用时,选择大小为3个像素的粒子为宜㊂将2种亚像素匹配算法应用到水槽实验获取的P I V 影像分析中,均能得到较好的效果㊂关键词:亚像素匹配精度;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基于梯度的亚像素位移算法;仿真粒子直径与浓度中图分类号:O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47(2021)01-0009-11d o i :10.3969/j.i s s n .1671-6647.2021.01.002引用格式:L IC ,J I A N GS M ,MA H Y ,e t a l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m a t c h i n g a c c u r a c y ofP I Va n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pa r t i c l e s i z e 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i n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2021,39(1):9-19.李超,蒋暑民,马洪余,等.P I V 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J ].海洋科学进展,2021,39(1):9-19.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V e l o c i m e t r y,P I V )是采用高速C C D 相机㊁激光器等设备对流场进行成像,再通过对相邻两幅流场图像加以互相关分析获取测量区域的流速和流向的方法[1]㊂相较于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P I V 技术具有多点同时测量㊁非接触测量㊁瞬时性和高分辨率等优点㊂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P I V 技术被A d r i a n 等学者提出以后迅速发展[2-5],并被应用在多个方面,如燃烧的火焰场㊁内燃机㊁微血管㊁飞机机翼复杂的外形流动以及火炮发射口流场测量等㊂在应用P I V 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待测流场中均匀散播示踪粒子,这些粒子应具备如下特性:反光性良好㊁跟随性良好㊁不改变流体性质,各个示踪粒子之间互不影响等[6-8];然后,利用脉冲激光或连续激光片光源照亮待测量的流场区域,高速C C D 相机摄取激光面上的粒子分布,在极短的时间内记录粒子图像帧序列;最后,选定合适的窗口针对粒子图像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和亚像素算法分析,计算得出2帧图像中相对应的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获得测量区域的瞬时速度场[9-10]㊂在这个过程中,图像匹配是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示踪粒子直径的大小和粒子的浓度对整个测量结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㊂10 海 洋 科 学 进 展39卷相邻图像的相关分析或图像匹配是P I V 技术获取流场信息的关键,对原始图像的相关分析[12-13]通常分为2步:1)通过相关搜索匹配获得整像素位移,2)在整像素位移基础上进行亚像素的位移匹配㊂整像素位移很容易获得,但在实际流场中,所选匹配区域的位移值一般不会恰好为像素的整数倍,所以整像素的位移精度在实际应用中远远不够[14]㊂为了提高P I V 的测量精度,通常采取3种方法:1)提高高速C C D 相机的分辨率,但是由于当前相机技术限制,C C D 相机的分辨率有限,很多时候并不能满足需求;2)提高摄像系统的放大倍数,但放大倍数的增加意味着可测量面积的减小;3)采用亚像素位移匹配算法,亚像素位移算法在高精度P I V 测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5-16]㊂本文比较了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和基于梯度的亚像素位移匹配算法,给出2种算法的匹配精度和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评估了匹配窗口的大小㊁示踪粒子的直径和粒子的浓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㊂相关结果对于合理使用P I V 技术开展实验和测量结果误差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1 数据与方法1.1 计算机仿真粒子图像为了比较不同的亚像素定位算法精度且找到合适的粒子大小和粒子浓度,必须采用能够精确控制位移的粒子图像㊂本文采用Z h o u 和G o o d s o n [17]提出的算法,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分布的高斯光斑来模拟粒子的分布,并精确控制粒子的移动距离㊂仿真粒子图像的生成函数可表示为I 1(x ,y )=ðsk =1I 0e x p -(x -x k )2+(y -y k )2a 2éëêêùûúú,(1)I 2(x ,y )=ðsk =1I 0e x p -[x -(x k +әu )]2+[y -(y k +әv )]2a 2{},(2)式中:x ,y 为仿真粒子图像每个像素灰度值所对应的位置;I 1,I 2分别是原始仿真粒子图像和精确移动后的仿真粒子图像灰度值;әu ,әv 为原始图像仿真粒子移动的位移分量;s 为仿真粒子的数目;I 0为仿真粒子的中心光强;x k ,y k 为仿真粒子在原始图像中的中心位置;a 为仿真粒子的直径㊂利用式(1)㊁式(2)生成2幅仿真粒子图像,如图1所示:其中,仿真粒子图像大小为128像素ˑ128像素;仿真粒子数目为300个,中心光强为255,直径为4个像素㊂图1a 为原始仿真粒子图像,图1b 是在图1a 基础上所有粒子向右移动1.5个像素后的仿真图像,即әu =1.5且әv =0的情况㊂图1 仿真粒子图像F i g .1 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s s i m u l a t e db y c o m pu t e r 1.2 亚像素位移匹配算法1.2.1 互相关匹配算法获取整像素位移亚像素位移的获取首先通过互相关匹配获得整像素位移,然后再基于整像素匹配结果进行亚像素匹配㊂1期李 超,等:P I V 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11互相关匹配需要2幅粒子图像,在前一时刻粒子图像中选取匹配窗口f (x ,y ),在后一时刻粒子图像中选取同样大小的匹配窗口g (i ,j )进行匹配,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窗口位置即可视为2帧照片的整像素位移量㊂本文整像素位移的获取采用W i l l e r t 和G h a r i b [18]在1991年提出的相关函数:R (i ,j )=ðmx =1ðny =1f (x ,y )㊃g (x +i ,y +j )ðmx =1ðny =1f (x ,y )㊃ðmx =1ðny =1g (x +i ,y +i ),(3)式中,R (i ,j )为相关系数;(x ,y )为前一时刻匹配窗口内灰度值对应位置坐标;i ,j 为后一时刻匹配窗口相对于前一时刻窗口的整像素移动位置,一般选择窗口大小为32像素ˑ32像素或64像素ˑ64像素;通过上述相关函数获取整像素位移之后,需要进一步通过亚像素位移匹配算法来提高测量精度㊂本文比较了曲面拟合法和基于梯度的亚像素位移算法㊂1.2.2 曲面拟合法实际计算中常用的曲面拟合法为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拟合的参量为获取整像素位移时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㊂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需要先选定拟合窗口,通常选取拟合窗口为3ˑ3,即根据整像素位移结果及其周围相近8个点的相关系数组成3ˑ3的相关系数矩阵,利用二次多项式拟合为连续曲面,找出此曲面的极值点所对应的位置即为最佳匹配结果㊂二次多项式的解析方程为C =k 1x 2+k 2y 2+k 3x +k 4y +k 5x y +k 6,(4)式中,C 为曲面拟合相关系数,(x ,y )为以整像素位移匹配结果为中心点建立坐标系中的坐标点,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待定系数k i ,进而可求得极大值点,该极大值点对应位置即曲面拟合法获得的亚像素精度的位移值㊂1.2.3 基于梯度的亚像素位移算法鉴于在P I V 测量过程中,粒子位移量不大,假设位移前后同一点的灰度值相同,则:f (x ,y )=g (x +әx +x 0,y +әy +y 0),(5)式中,f (x ,y )和g (x ,y )分别为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所对应的匹配窗口内的灰度值;әx ,әy 为整像素位移值;x 0和y 0为亚像素位移值㊂将式(5)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并舍去高阶小量,可得:f (x ,y )-g (x +әx ,y +әy )=x 0∂g (x +әx ,y +әy )∂x +y 0∂g (x +әx ,y +әy )∂y,(6)假设匹配窗口m ˑm 内各个像素点的位移都相等,就有m ˑm 个式(6),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推导出:x 0y 0éëêêùûúú=ðð(∂g ∂x )2ðð∂g ∂x ∂g ∂y ðð∂g ∂x ∂g ∂yðð(∂g ∂y )2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1㊃ðð(f -g )∂g ∂x ðð(f -g )∂g ∂y 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7)式中,∂g ∂x ,∂g ∂y 为后一时刻所对应匹配窗口的一阶灰度梯度㊂从式(7)中可以看出,求得亚像素位移值x 0,y 0的关键是计算出灰度梯度∂g ∂x 和∂g ∂y的值㊂本文采用计算结果比较精确和稳定的B a r r o n 算子计算灰度梯度,B a r r o n 算子[19]可以写为∂g (x ,y )∂x =112g (x -2,y )-812g (x -1,y )+812g (x +1,y )-112g (x +2,y )∂g (x ,y )∂y=112g (x ,y -2)-812g (x ,y -1)+812g (x ,y +1)-112g (x ,y +2)ìîíïïïï,(8)求得亚像素位移值x 0和y 0并结合整像素位移即可获得精度较高的位移值㊂12海洋科学进展39卷2结果与分析2.1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精度对比前文介绍了曲面拟合法和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下面将对这2种亚像素算法的匹配精度和特征进行对比㊂首先针对粒子均匀移动的理想情况进行分析,所谓均匀移动指的是图像中的所有粒子移动大小和方向完全一致㊂利用的仿真粒子图像大小为128像素ˑ128像素,仿真粒子数目为1000个,仿真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㊂图像互相关匹配时的匹配窗口大小为32像素ˑ32像素㊂图像互相关匹配前进行简单的滤波,并不会影响仿真粒子的直径大小㊂图2给出了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及特征㊂注:图b,d中黑色线为平均位移误差,红色线为对应的标准差图2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亚像素匹配结果及误差对比F i g.2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s a n de r r o r sb y u s i n gq u a d r a t i c p o l y n o m i a l s u r f a c e f i t t i n g a n d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 g r a yg r a d i e n t图2a和图2b为使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得到的结果,图2c和图2d为使用基于梯度的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结果㊂针对选定的真实位移量,通过选取不同的图像对和在前一时刻图像中选取不同窗口位置,在下一时刻图像中进行匹配,获得多个匹配结果,进而进行误差分析㊂图2为针对每个选定的真实位移量, 100次匹配实验结果: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整像素位移时的误差较小,约为0.02个像素,而在非整像素位移时误差比较大(图2a),且平均误差值随着粒子真实位移的改变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图2b),但均在0.08个像素内;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在整像素时的误差为0,所有误差也在0.08个像素左右(图2c,图2d)㊂多次匹配实验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分析(表1)可以看出: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和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在相同匹配窗口时x方向和y方向的匹配精度差别不大㊂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的计算精度随匹1期李 超,等:P I V 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13配窗口的增大而提高,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在不同匹配窗口下的平均绝对误差大致相同㊂在匹配窗口为16像素ˑ16像素时,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要优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的匹配精度;匹配窗口为32像素ˑ32像素时,2种算法的匹配精度大致相同;匹配窗口为64像素ˑ64像素时,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要优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㊂表1 不同窗口大小下两种亚像素匹配平均绝对误差比较T a b l e 1 M e a na b s o l u t e e r r o r s o f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sb y u s i n gq u a d r a t i c p o l y n o m i a l s u r f a c e f i t t i n g an d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 g r a ygr a d i e n t f o r d i f f e r e n tw i n d o ws i z e s 窗口大小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x/像素y/像素x/像素y/像素16像素ˑ16像素0.06260.07630.02250.029032像素ˑ32像素0.02840.01790.02490.028464像素ˑ64像素0.00840.00720.02810.02722.2粒子浓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注:黑色线为平均位移误差,红色线为对应的标准差图3 亚像素匹配误差随仿真粒子浓度变化图(16像素ˑ16像素)F i g .3 V a r i a t i o no f s u b p i x e l d i s pl a c e m e n t e r r o r s w i t h p a r t i c l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16p i x e l s ˑ16p i x e l s)在P I V 测量流体过程中需要向流体中撒播示踪粒子,粒子浓度对P I V 的测量精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㊂利用准确控制仿真粒子图像的位移和不断改变生成粒子的数目,可以找到合适的粒子浓度范围,对实际实验过程中的P I V 测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图3给出了采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时不同粒子浓度对匹配精度的影响,采用的仿真粒子图像大小为128像素ˑ128像素,仿真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仿真粒子真实位移为向右和向上分别移动1.5个像素㊂选择合适的匹配窗口大小,通过选取不同的图像对和在前一时刻图像中选取不同窗口位置,在下一时刻图像中进行匹配,获得100个匹配结果,进而统计得到误差分析结果㊂图3给出了匹配窗口为16像素ˑ16像素时,匹配误差随仿真粒子浓度的变化,这里粒子浓度指仿真粒子个数与仿真粒子图像总像素值的比值㊂从图中可以看出:匹配窗口为16像素ˑ16像素时,粒子浓度0.04~0.36最为合适㊂改变匹配窗口大小后,最合适的仿真粒子浓度区间也发生改变,匹配窗口为32像素ˑ32像素时,最合适的粒子浓度区间为0.008~0.440,匹配窗口为64像素ˑ64像素时,最合适的粒子浓度区间为0.002~0.530㊂也就是说,匹配窗口越大,其包含的灰度值信息越多,最合适的粒子浓度范围也越大,建议在实际实验时,同时考虑所研究科学问题对流场空间分辨率的要求(匹配窗口的大小)和实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粒子浓度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粒子浓度是仿真粒子个数与仿真粒子图像总像素值的比值㊂在利用计算机生成仿真图像时,设置了避免粒子重合的算法,但也只是保证仿真粒子中心位置不会重合,导致在生成的仿真图像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粒子边缘重合现象㊂因而本文给出的结果对于实验中所14 海 洋 科 学 进 展39卷需的最低粒子浓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2.3 粒子直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P I V 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粒子的选择对测量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首先粒子的密度必须与所测量流体的密度接近,这样选取的示踪粒子才能具有较好的跟随性,能很好地反映流场信息,粒子直径大小对测量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㊂我们利用精确控制仿真粒子的大小并采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来分析测量误差的变化,进而确定适合的粒子大小㊂仿真粒子图像大小为128像素ˑ128像素,仿真粒子的数目为1000个,对应的粒子浓度为0.061,仿真粒子位移为向右和向上分别移动1.5个像素㊂通过选取不同的图像对和在前一时刻图像中选取不同窗口位置,在下一时刻图像中进行匹配,获得100个匹配结果,进而统计得到误差㊂注:黑色线为平均位移误差,红色线为对应的标准差图4 不同匹配窗口下亚像素匹配误差随粒子直径变化图F i g .4 V a r i a t i o no f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e r r o r s w i t h p a r t i c l e d i a m e t e r f o r d i f f e r e n tw i n d o ws i z e s图4给出了不同匹配窗口下不同粒子直径时的误差大小㊂在匹配窗口为16像素ˑ16像素时,粒子直径为2个像素和3个像素时误差较小,其中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时误差最小㊂当匹配窗口为32像素ˑ32像素时,粒子直径合适的范围为3~5个像素,在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时误差最小,其误差值在0.02个像素内㊂当匹配窗口变为64像素ˑ64像素时,粒子直径合适的范围为3~6个像素,粒子直径在5个像素时匹配精度最佳,其中粒子直径为3,4,5个像素时的误差值在0.02个像素内㊂总之,随着匹配窗口的增大,粒子直径合适的范围也在扩大㊂从整体来看,在这3种匹配窗口下,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时的匹配误差均可接受㊂一般来讲,粒子直径越小,其跟随性越好,尤其是在测量湍流流场条件下,对粒子的跟随性的要求更高㊂3 理想涡旋流场下的误差分析前文在亚像素匹配精度分析时均采用粒子均匀移动的图像,匹配窗口内部位移相同,其运动方式较为简单,而在P I V 的现实应用中很少会出现这种理想流动情况㊂因此,采用存在理想涡旋的粒子图像,分析其亚像素匹配误差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下面对这种复杂的流场情况进行分析㊂仿真粒子图像大小为256像素ˑ256像素,仿真粒子数目为3500个,对应的粒子浓度为0.053,仿真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仿真粒子的位移采用线性增加的方法,即距离旋涡中心越远,粒子的位移越大且方向垂直于旋涡中心指向该点的矢量㊂粒子图像互相关匹配时的匹配窗口大小为16像素ˑ16像素,图5为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粒子影像及反演涡旋流场图,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不大,都能很好的表征涡旋的流场情况㊂图6给出了使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和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误差分析结果,由图6可见:使用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误差比使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得到的误差要小,使用二次多项式曲1期李超,等:P I V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15面拟合法的匹配误差基本稳定在0.2个像素以内,使用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误差基本在0.05个像素以内㊂在粒子沿直线运动时,且匹配窗口为16像素ˑ16像素情况下,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匹配精度高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㊂在复杂的流动状态下,匹配窗口内部存在粒子的相对位移时,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也明显优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㊂图5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涡旋流场F i g.5 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a n d t h e v o r t e x f l o wf i e l do b t a i n e db y u s i n gq u a d r a t i c p o l y n o m i a l s u r f a c e f i t t i n g a n d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 g r a yg r a d i e n t图6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误差对比F i g.6 E r r o r sb y u s i n gq u a d r a t i c p o l y n o m i a l s u r f a c e f i t t i n g a n d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 g r a yg r a d i e n t f o r t h e i d e a l i z e dv o r t e x f l o w16 海 洋 科 学 进 展39卷4 P I V 在水槽实验中的应用2012年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建设了风-浪-流多功能实验水槽,水槽长45.0m ,宽1.0m ,高1.8m ,实验时水深一般设为1.2m ,为实现平稳出流,水槽两端各设增压腔一个㊂利用该水槽开展了波湍相互作用等实验研究㊂图7为风-浪-流多功能实验水槽玻璃段的示意图(玻璃段长32.4m ),造波机安装在水槽的首端,消波板安装在水槽尾部㊂在开展波-湍相互作用实验时,利用格栅振动产生湍流,采用P I V 和A D V(A c o u s t i cD o p p l e rV e l o c i m e t r y )测量水体速度,激光片光源平行于水槽,振动格栅位于测量区域的下方[20]㊂图7 风-浪-流多功能实验水槽玻璃段示意图F i g .7 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r a mo fw i n d -w a v e -f l o w m u l t i f u n c t i o n a l t a nk 图8 水槽格栅振动产生湍流实验P I V 粒子影像及反演流场F i g .8 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a n d t h e f l o wf i e l do f g r i d -ge n e r a t e d t u r b u l e n c e i nw a v e t a n k 图8给出的是格栅在水面以下26~31c m处上下振动(频率为3H z ,振幅为5c m )时垂直采样得到的P I V 影像㊂P I V 测量时,以激光脉冲作为光源,采用高速C C D 相机记录粒子图像,每两帧粒子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m s ,采样频率为14.5H z ,即每两对粒子图像之间时间间隔为0.069s ,粒子图像分辨率为1192像素ˑ1600像素,对应的物理空间约为9.5c mˑ12.8c m ,P I V 影像的上端距水面约为4c m ㊂以其中一对粒子图像为例进行分析,对所选择的两帧粒子图像进行简单的滤波后识别出粒子直径的平均大小为2.96个像素,粒子直径不是整数,主要原因在于所用的示踪粒子在原始物理形态上就难以保证大小均匀,另外在利用图像识别粒子大小时,采用先识别每个粒子的面积,再假设每个粒子为圆形计算得出的粒子直径大小㊂P I V 影像中粒子个数约为10600个,对应粒子浓度为0.0056㊂互相关匹配窗口选取64像素ˑ64像素,利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和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进行亚像素匹配,结果如图8所示㊂2种算法反演得到的速度场除了个别点有差别之外,大部分区域都几乎一致㊂我们选取了格栅振动试验中测得的200对1期李超,等:P I V亚像素匹配精度及粒子大小和浓度的影响17连续的粒子图像,比较了2种算法所得速度场㊂图9给出了某一点(距水面14.720c m,距测量区域左侧4.576c m)2种亚像素算法所得速度的对比图,u为水平方向流速,v为垂直方向流速㊂互相关匹配窗口为64像素ˑ64像素,两种亚像素算法所得流速变化趋势与量值基本一致,在使用合适的粒子大小和浓度时,2种亚像素算法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㊂图9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速度对比F i g.9 C o m p a r i s o n s o f v e l o c i t i e s o b t a i n e db y u s i n gq u a d r a t i c p o l y n o m i a l s u r f a c e f i t t i n g a n d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 g r a yg r a d i e n t5结论本研究利用计算机仿真P I V粒子图像,通过精确控制粒子位移,讨论了不同匹配窗口下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的匹配精度;进一步讨论了粒子浓度和直径大小对P I V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合适的粒子浓度范围和最佳的粒子直径大小;进而分析了理想旋涡流场下2种亚像素算法的误差,最后将2种算法应用到实际水槽实验P I V影像分析中㊂具体结论如下:1)比较了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与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2种方法,给出了不同窗口下二者的匹配精度㊂针对粒子均匀移动的理想情况,在相同匹配窗口时,x方向和y方向的匹配精度差别不大㊂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匹配精度随着匹配窗口的增大而提高,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匹配精度几乎不随窗口变化,但两种亚像素算法的匹配精度均在0.1个像素内㊂2)匹配窗口为16像素ˑ16像素时,最合适的粒子浓度区间为0.040~0.360;匹配窗口为32像素ˑ32像素时,最合适的粒子浓度区间为0.008~0.440;匹配窗口为64像素ˑ64像素时,最合适的粒子浓度区间为0.002~0.530㊂匹配窗口越大,最合适的粒子浓度范围越大㊂在不同的匹配窗口下,粒子直径为3个像素时的误差均较小,为保证粒子跟随性,建议在P I V实际使用过程中,选择直径为3个像素的粒子为宜㊂3)针对理想旋涡的粒子图像,利用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得到的误差比利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得到的误差要小,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法的匹配误差基本稳定在0.2个像素内,而基于梯度亚像素位移算法18海洋科学进展39卷得到的误差基本在0.05个像素以内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 A D R I A N RJ.T w e n t yy e a r s o f 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v e l o c i m e t r y[J].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F l u i d s,2005,39(2):159-169.[2] C U IH.R e s e a r c ho n2DP I Vo f l i q u i d[D].D a l i a n: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2006.崔恒.流体二维图像测速技术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3] T A N G Q,S H E NGX.P r o g r e s s i nw h o l e f i e l dm e a s u r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f l u i d v e l o c i t y[J].A d v a n c e s i nM e c h a n i c s,1997,27(1):106-121.康琦,申功炘.全场测速技术进展[J].力学进展,1997,27(1):106-121.[4] L I N D K E N R,R O S S I M,G R O S S E S,e ta l.M i c r o-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v e l o c i m e t r y(m i c r o P I V):r e c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 s,a n dg u i d e l i n e s[J].L a bo naC h i p,2009,9(17):2551-2618.[5] A D R I A N RJ.S c a t t e r i n gp a r t i c l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i r e f f e c t o n p u l s e d l a s e rm 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f l u i d f l o w:s p e c k l e v e l o c i m e t r y v s p a r t i-c l e i m a g e v e l o c i m e t r y[J].A p p l i e dO p t i c s,1984,23(11):1690-1691.[6] S C A R A N OF,O U D H E U S D E NB W V.P l a n a r v e l o c i t y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a t w o-d i m e n s i o n a l c o m p r e s s i b l ew a k e[J].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F l u-i d s,2003,34(3):430-441.[7] Y A NJ,Y A N G XL,D E N G W Q,e t a l.A n a l y s i s o n f o l l o w i n g o f t r a c e r p a r t i c l e s[J].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M a c h i n e r y,2005,36(6):54-56.严敬,杨小林,邓万权,等.示踪粒子跟随性讨论[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6):54-56.[8] M I R S E P A S S IA,R A N K I N DD.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v e l o c i m e t r y i nv i s c o e l a s t i c f l u i d s a n d p a r t i c l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e f f e c t s[J].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F l u-i d s,2014,55(1):1-7.[9] L O N G XJ.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v e l o c i m e t r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w a v e i n f l u m e[D].T i a n j i n: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2009.龙晓警.粒子图像测速(P I V)技术在水槽波浪中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10] M E L L I N G A.T r a c e r p a r t i c l e sa n ds e e d i n g f o r 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v e l o c i m e t r y[J].M e a s u r e m e n t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1997,8(12):1406-1416.[11] L U YJ,D O N GSP.A p a r t i c l e i m a g e v e l o c e m e n t r y s y s t e mf o r t w od i m e n s i o n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J].J o u r n a l o f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e c h a n i c s,2001,16(3):338-346.陆耀军,董守平.二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的研制[J].实验力学,2001,16(3):338-346.[12] P E T E R S W H.D i g i t a l i m a g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i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r e s s a n a l y s i s[J].O p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1982,21(3):427-431.[13]S U T T O N M A,M C N E I LSR,H E L MJD,e t a l.A d v a n c e s i nt w o-d i m e n s i o n a l a n d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a l c o m p u t e rv i s i o n[J].T o p i c s i nA p p l i e dP h y s i c s,2000,77(1):323-372.[14] P A NB,X I E H M,X U BQ,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u b p i x e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s r e g i s t r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 s i nd i g i t a l i m a g e c o r r e l a t i o n[J].A d-v a n c e s i n M e c h a n i c s,2005,35(3):345-352.潘兵,谢惠民,续伯钦,等.数字图像相关中的亚像素位移定位算法进展[J].力学进展, 2005,35(3):345-352.[15]S T A N I S L A S M,O K AMO T O K,KÄH L E R CJ.M a i n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f i r s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I Vc h a l l e n g e[J].J o u r n a l o f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2003,123(3):297-300.[16]S T A N I S L A S M,O K AMO T O K,KÄH L E RCJ,e t a l.M a i n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e c o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I Vc h a l l e n g e[J].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F l u-i d s,2005,39(2):170-191.[17] Z HO U P,G O O D S O N K E.S u b p i x e ld i s p l a c e m e n ta n dd e f o r m a t i o n g r a d i e n t m e a s u r e m e n tu s i n g d i g i t a l i m a g e/s p e c k l ec o r r e l a t i o n(D I S C)[J].O p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001,40(8):1613-1620.[18] W I L L E R TCE,G H A R I B M.D i g i t a l p a r t i c l e i m g e v e l o c i m e t r y[J].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F l u i d s,1991,10(4):181-193.[19] H O R E NBKP,S C HU N C KBG.D e t e r m i n i n g o p t i c a l f l o w[J].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1980,17(1-3):185-203.[20] MA H Y,D A IDJ,Q I A OFL,e t a l.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u r b u l e n c e g e n e r a t e db y o s c i l l a t i n gg r i d s i naw a v et a n k[J].H a i y a n g X u e b a o,2017,39(12):12-19.马洪余,戴德君,乔方利,等.波浪水槽中振动格栅湍流特征的实验研究[J].海洋学报,2017,39(12):12-19.。
2013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额初选-中国科学院大学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1
铜参与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
储玲玲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2
铁性序演化及其热效应
李昺
金属研究所
23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电解质及相关界面物理化学的研究
白羽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4
基于二元光学元件的三维聚焦光场整形技术
余俊杰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5
过渡金属催化下多氟芳烃化合物的直接官能团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彭志龙
力学研究所
11
超导电缆力学性能及绞制工艺研究
秦经刚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2
Ni和Eu在固/水界面作用机制研究
盛国栋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3
反物质氦4原子核的实验观测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薛亮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4
多夸克强子态研究
吴佳俊
高能物理研究所
15
InSe系列光电转化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建军
樊士璐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6
吲哚及吲哚啉多环结构的不对称高效构建方法研究
蔡泉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7
高分子主体材料与磷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邵世洋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8
扩展稠环酰亚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岳晚
化学研究所
29
新颖四元硫化物的合成与二阶非线性光学研究
陈梅春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0
新型结构胶体光子晶体的制备与表征
动物研究所
41
外来入侵植物防御昆虫能力的进化—以乌桕为例
王毅
武汉植物园
42
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物群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奖获得者培养环境及其学术成长分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奖获得者培养环境及其学术成长分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作者:熊文曹一雄张淑林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年第5期熊文曹一雄张淑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26)收稿日期:2012-07-06作者简介:熊文(1968—),女,安徽宿松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职员.曹一雄(1964—),男,安徽泾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办副主任,副研究员.张淑林(1956—),女,安徽阜阳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摘要: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培养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对其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至2010年间62位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奖获得者为例,对其培养环境和学术成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科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培养环境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一篇优秀博士论文其选题应立足于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1]。
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举措[2]。
本文对2004年至2010年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获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中科院优博)的62位作者成长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博士生的培养环境与其学术成长的关系,这对于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中科院优博评选的历史缘起及中国科大获奖情况从200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开展了中科院优博论文评选工作。
该项评选活动旨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激励博士研究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打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品牌,并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奠定基础[3]。
根据《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科院优博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优秀博士论文不超过50篇,自2004~2010年间共7年,已评选出349篇中科院优博,其中中国科大共获62篇,占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的17.7%[4]。
九年级化学下册 张青莲的成长经历和贡献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张青莲的成长经历和贡献素材人教新课标版张青莲(1908-2006),无机化学家、教育家。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
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士0.003,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
1、经历张青莲于1908年7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的一个小康家庭。
14岁时考入苏州桃坞中学,即圣约翰大学附中,曾在校内中、英文竞赛中名列榜首。
1926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原可免费直升该大学,但由于1925年该校美籍校长侮辱中国国旗,爱国师生纷纷愤而离校并组建私立光华大学。
这一爱国行动得到张青莲的支持,他放弃圣约翰免费入学的机会而考入光华大学。
他考虑到化学系毕业后除可在中学谋职外,还可以搞小型化学工业,因而选择了化学。
在光华大学他只用三年半的时间,就读完了所需的学分,毕业时以第一名获得银杯奖。
大学毕业后,张青莲曾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一年。
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当时,他看到中国无机化学人才缺乏,遂选择了无机化学专业,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稀有元素领域的论文三篇,分别为无机合成、分析鉴定和物化测量三个方面。
最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庚款公费出国留学。
鉴于美国早期的化学家中不少曾留学于德国,所以他决定到德国深造。
1934年秋进入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
由于他在国内大学已经读过13个学期的课程,按德国的规定只需注册学习3个学期。
他师从无机化学家李张青莲森菲尔特。
当时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尤莱因发现重氢并制得重水,引起国际化学界很大震动。
李森菲尔特根据张青莲已有的科研基础,建议他以重水的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他在购得挪威生产的第一批重水商品后,立即开始了重水临界温度的测定研究。
当时用的是微量法,石英玻璃毛细管内径0.3毫米,恒温器温度要达645K,管内压力达20兆帕以上。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机构知识库

In this research, two chaperones (protein disulphide isomerase, pdi1 and HSP70 family chaperones, bip1) were overexpressed and a polyketide synthase (PKS65172) was knocked out respectively in QM6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methods could improve the cellulase production of QM6a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fference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between PKS65172 gene knockout strain and wild-type QM6a were also analyzed,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mechanisms are worthy of being studied.
感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提供的科研学习平台,感谢中丹 学院提供我赴丹麦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机会,感谢研究所各位领导给予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99篇)
论文题目作者单位
复杂疾病的分子网络模型研究王吉光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平均曲率流的奇点分析及其应用孙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拓扑绝缘体系统和一种新的Z2拓
余睿物理研究所
扑数的计算方法
几种层状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超
郭建刚物理研究所
导电性研究
受限系统中量子相干传输和特殊
石弢理论物理研究所
凝聚体的光学性质
纳米润湿中力电耦合的拓扑界面
袁泉子力学研究所
动力学
冕洞内矢量磁场的分布和演化杨书红国家天文台
新型混合工质的汽液和汽液液相
董学强理化技术研究所
平衡研究
高性能有机单晶光电材料与器件
江浪化学研究所
的研究
苯及苯酚绿色高效加氢反应的研刘会贞化学研究所
- 1 -
究
新型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
冯旭利化学研究所
成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界面合成Janus纳米结构材料梁福鑫化学研究所
功能纳米结构的Triton X-114调
刘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控构建和转移方法及环境污染物
分离检测应用研究
基于多糖的新型纳微药物载体:设
魏炜过程工程研究所
计、构建和应用
基于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特征空
唐荣林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间的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方法研
究
新疆北山镁铁-超镁铁岩的成岩过
苏本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程、成矿作用及对东天山-北山构
造演化与早二叠世地幔柱的制约
基于COSMIC星群掩星观测的电
何茂盛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离层若干结构研究
热带印度洋对西北太平洋和东亚
胡开明大气物理研究所
夏季气候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
内蒙古草原植物化学计量生态学庾强植物研究所
- 2 -
研究
密度制约对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
陈磊植物研究所
维持重要性研究
胚胎干细胞与iPSC 的多能性研
赵小阳动物研究所
究
局部生物运动信息的加工特异性
王莉心理研究所
及其功能
Tudor结构域识别和结合甲基化
刘海萍生物物理研究所
精氨酸机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拟南芥中组蛋白甲基化动态调控
陆发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的分子机理研究
稻属基因组多位点同源区域的比
鲁非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较分析
数字集成电路时序偏差的在线检
鄢贵海计算技术研究所
测和容忍
基于学习的视觉显著计算李甲计算技术研究所
单模大功率低发散角光子晶体
刘安金半导体研究所
VCSEL研究
星载TOPSAR模式研究徐伟电子学研究所
视频中行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张天柱自动化研究所
- 3 -
生物自发荧光三维断层成像方法
刘凯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
新型铁基超导体探索及其线带材
齐彦鹏电工研究所
制备研究
大气压空气中重复频率纳秒脉冲
章程电工研究所
气体放电特性的研究
太阳定日镜的误差分析和聚光性
郭明焕电工研究所
能评价方法研究
耦合化学间冷的化学链燃烧与甲
张筱松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醇重整氢电联产系统研究
行星际扰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
李晖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响研究
磁层-电离层大尺度电流体系研究唐斌斌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型国防战略设
张兆垠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与实现路径研究
仿生智能单纳米通道的非对称设
侯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计及研究
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
覃俊杰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学研究方法和应用
基于集成优化模型的软件成本估吴登生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4 -
算及其风险分析
整体柱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在蛋白
王方军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质组分析中的应用
石墨烯的化学剥离法可控制备与
吴忠帅金属研究所
应用探索
划伤对690TT合金腐蚀和应力腐
孟凡江金属研究所
蚀行为的影响
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生物
丁家旺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传感中的应用
四极子DNA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在
李涛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传感分析和分子逻辑中应用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
郭少军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及相关的电催化和传感应用
III-V族半导体纳米线生长机理与
舒海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性质调控的理论研究
基于超短超强激光的离子加速与
吉亮亮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极端光场产生
纳米光电氧化物材料的设计制备
吕旭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与太阳能应用研究
新型有机小分子调控自吞噬的机夏宏光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5 -
制及其与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
硫肽类抗生素Thiostrepton生物
廖日晶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合成机制的研究
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始性
李滨忠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DNA甲基化发生机制的研究
胆固醇吸收过程中新蛋白的鉴定
葛亮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与作用机制研究
β-Arrestin1与G蛋白偶联受体在
岳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血液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的
胡文钦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爆发和传播机制
Th2细胞高量表达分子ECM1和
李振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Dec2的功能研究
果蝇嗅觉环路中兴奋性中间神经
黄菊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元的功能研究
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鉴定和
黄学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在胚
李翔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胎干细胞和胚胎中功能及机制的
研究
- 6 -
神经网络电活动长期增强调控突
彭懿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触稳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基于聚磷酸酯的脑靶向给药系统
张鹏程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
新颖无机碘酸盐二阶非线性光学
孙传福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过渡金属催化的脱羧交叉偶联反
胡鹏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应和烯烃交叉偶联反应构建苯环
的研究
基于细胞膜表面电势的土壤重金
汪鹏南京土壤研究所
属生物有效性/毒性预测模型及其
适用性研究
等离子体技术合成碱性阴离子交
胡觉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换膜及机理研究
多夹层盐矿油气储库水溶造腔夹
施锡林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层垮塌机理与控制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阈上电离的
康会鹏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实验研究
基于朊蛋白自组装的多功能纳米
门冬武汉病毒研究所
线及超灵敏生物传感
- 7 -
乌桕抵御昆虫策略研究黄伟武汉植物园
南海低频内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
谢晓辉南海海洋研究所
作用
华南尾叶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动
吴建平华南植物园
态和碳汇功能研究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
李刚广州能源研究所
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几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王洪根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学研究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金属结
徐挺光电技术研究所
构的纳米光学器件及光刻技术的
应用基础研究
基因组时代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吴东东昆明动物研究所
探讨适应性进化机制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
谭正洪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碳平衡
汞矿区陆地生态系统硒对汞的生
张华地球化学研究所
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与制约
聚星和星团中相接双星的观测与
刘亮云南天文台
研究
- 8 -
物参共路干涉显微理论和实验研
究
郜鹏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层的空间分
布与影响因素王云强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
心
HIRFL-CSR上A=2Z-1短寿命核
质量测量
涂小林近代物理研究所
青藏高原及其东北缘晚第四纪环
境演化:年代学与驱动机制
隆浩青海盐湖研究所
脉冲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研制及应
用
荣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金贤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点光学性质的经验赝势计算龚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活动星系核窄铁Ka发射线和类星
体吸收线系统中类银河系尘埃
姜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纳米纤维宏观组装体的制备及功
能化研究
梁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新导向基拓展的Pd催化C-H
键官能团化
肖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非稳态垂直无碰撞激波中的粒子
加速
杨忠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9 -
中国中东部中生代埃达克质岩成
刘盛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因及高温镁同位素分馏的地球化
学研究
鱼腥蓝细菌异形细胞分化调控关
赵梦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键蛋白质的结构与调节机制研究
二维流场中板状柔性体与流体相
贾来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互作用的研究
基于激光干涉技术的微纳结构制
黄金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造研究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热发
李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电系统的数值优化及实验研究
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重排序研究田新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决策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规
吴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划问题研究
原位XAFS新方法及其功能材料
姚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动力学的研究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强化生物与
刘贤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催化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