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word完整版)《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声律启蒙》四支原文

《声律启蒙》四支原文
《声律启蒙》是清代黄庭坚所作的教授诗歌韵律的篇目,其四支原文如下:
第一支:声有宜硬宜柔,柔声可以绕梁;硬声可以穿破石。
若使一篇文词,只用柔声婉转,则听者反生厌倦之感;若用尽硬声刚劲则令人耳鸣乏味。
是以声之宜柔宜硬,各得其所,乃为工矣。
第二支:韵有宜平宜仄,平声起于肺,沉着而浑厚;仄声发于胸,清越而婉转。
若使一篇文词,只用平声平仄平仄,无论切合而成,听者终有不耐之情;若用尽仄声仄平仄平,则令人口齿生涩。
是以韵之宜平宜仄,各有所长,乃为妙也。
第三支:声韵不捨,一字愈小愈妙。
可用者必须用,不可用者切勿用。
有职躬之词,不得擅变;有数学之词,不得私造。
别人讲究好辞,你也讲究好辞;别人讲究清新,你也讲究清新。
先王作三字经,文句雅正,自然动人。
今人作三字经,常为俗鄙,岂非声韵失准之故乎?
第四支:字有宜早宜迟,宜疾宜徐,疾则不可辨,徐则生暴。
若言欲速则不达,欲徐则不究,则宜早宜迟,宜疾宜徐,各令得宜,则工矣。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上: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①朗:月光明亮。
②(j i)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
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
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 i)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
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
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
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声律启蒙》译文

声律启蒙一东其一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云对雨,雪对风,傍晚的红日对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远去的燕子,回巢的鸟儿对鸣叫的昆虫。
三尺长剑,六钧硬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有乘凉的清暑殿,天上有寂寥的广寒宫。
河岸晨雾缭绕,岸旁杨柳格外青翠;花园里春雨迷蒙,杏花显得分外红。
清早行色匆匆的旅人,两鬓斑白,饱尝风霜之苦;傍晚溪边垂钓的渔翁,穿T牛蓑衣,静坐在烟雨之中。
其二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译文沿袭对革新,迥异对相同启发老翁对黄发儿童。
凉凉的江风对蒙蒙的海雾,放牧的儿童对打鱼的老翁。
颜回居住在陋巷,阮籍痛哭于穷途,冀北对辽东。
池中有供人洗脚的水,门外是顶头的风。
梁武帝经常在同泰寺讲经论佛,汉高祖曾在未央宫设宴作乐。
世事烦心,懒得抚弄七弦名琴;白发满头,羞于再照青铜古镜。
其三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芟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贫穷对富贵赭塞对畅通,山林老翁对溪边幼童。
雪白的鬓发对乌黑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对鲜红的嘴唇。
天空辽阔无边,阳光温暖和煦,佩剑对弯弓。
溪中流水清澈碧绿,树间落花鲜艳通红。
野外渡口烟雾迷蒙,燕子在细柳碧杨中穿梭;园中荷塘香风习习,鱼儿在红花绿叶间嬉戏。
女子的眉毛纤细,额下好像新生了一弯月牙儿;男儿的志向远大,胸中好像涌现着万丈长虹。
声律启蒙二冬其一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蛋。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声律启蒙·注释本<1>》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1、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2、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3、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武帝传》帝常与高僧讲佛经于同泰寺,时天雨宝花而下。
未央宫:《汉书》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绿绮:卓文君琴名。
青铜:镜也。
欧:素丝悲青铜。
曾巩:水面磨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皤:白也。
芰:音忌。
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眉月:《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
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
长虹:雨气也。
《记》气如白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原文及注解 (四)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原文及注解(四)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原文及注解(四)卷三【平仄】平对仄,仄对平。
反切对分明。
有无对虚实,死活对重轻。
上去入声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武法】实对实,虚对虚。
轻重对偏枯。
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五音】寻义理,辨声音。
呼吸对调停。
角宫商徵羽,牙齿舌喉唇。
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辞尽属清。
•三冬:三个冬季,即三年。
《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角宫商徵羽:古乐五声音阶的五个阶名。
也称五音。
【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天地对山川。
清风对皓月,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
【地理】泉对石,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圃,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春对夏,夜对晨。
夏至对秋分。
重阳对七夕,上巳对清明。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上巳: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为汉代节日。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晋齐韩赵魏,吴蜀宋陈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人伦】夫对妇,主对宾。
父子对君臣。
兄弟分内外,朋友别疏亲。
日用三纲扶世道,天常五典叙彝伦。
【宫室】楼对阁,寺对宫。
庭院对垣墉。
千门对万户,屋角对亭中。
画栋雕梁风殿阁,明堂净室月帘栊。
•晋齐韩赵魏:战国时代的几个主要诸侯国名。
吴蜀宋陈梁:三国吴、蜀,南北朝南朝宋、陈、梁。
内外:妻之兄弟称为内兄、内弟。
表兄弟称外兄、外弟。
又同母异父弟也称外弟。
三纲: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
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社会的一套教条。
五典:又称五伦、五常。
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
【器用】书对画,瑟对琴。
笛韵对钟声。
宫箫对塞管,晓角对寒砧。
炳耀斗牛横剑气,清冷山水作琴声。
【鸟兽】莺对凤,雁对莺。
犬吠对鸡鸣。
龙吟对虎啸,社燕对秋鸿。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是清代儿童启蒙读物,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
这本书以四支童谣的形式,通过儿童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授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道德观念。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声律启蒙四支》的全文。
第一支《咏鹅》是一首描写鹅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告诉孩子们要勤奋好学,不要懒惰。
鹅是一种勤劳的动物,它们不仅能吃草,还能吃虫子,对于农田的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支《咏菊》是一首描写菊花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坚强,告诉孩子们要有自信和坚强的意志。
菊花是秋天的花朵,它们在寒冷的秋天依然能够开放,给人们带来美丽和希望。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成功。
第三支《咏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梅花的坚强和纯洁,告诉孩子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
梅花是冬天的花朵,它们在严寒的冬天依然能够开放,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环境如何,都要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德,追求真善美。
第四支《咏松》是一首描写松树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松树的坚强和永恒,告诉孩子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松树是一种长寿的树木,它们在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
通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的全文,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主题是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
这四支童谣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事物,告诉孩子们要有勤奋、自信、高尚和坚定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声律启蒙四支》是一本经典的儿童读物,它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和智慧。
这本书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年人回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声律启蒙》译文

声律启蒙一东其一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云对雨,雪对风,傍晚的红日对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远去的燕子,回巢的鸟儿对鸣叫的昆虫。
三尺长剑,六钧硬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有乘凉的清暑殿,天上有寂寥的广寒宫。
河岸晨雾缭绕,岸旁杨柳格外青翠;花园里春雨迷蒙,杏花显得分外红。
清早行色匆匆的旅人,两鬓斑白,饱尝风霜之苦;傍晚溪边垂钓的渔翁,穿一件蓑衣,静坐在烟雨之中。
其二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译文沿袭对革新,迥异对相同,白发老翁对黄发儿童。
凉凉的江风对蒙蒙的海雾,放牧的儿童对打鱼的老翁。
颜回居住在陋巷,阮籍痛哭于穷途,冀北对辽东。
池中有供人洗脚的水,门外是顶头的风。
梁武帝经常在同泰寺讲经论佛,汉高祖曾在未央宫设宴作乐。
世事烦心,懒得抚弄七弦名琴;白发满头,羞于再照青铜古镜。
其三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贫穷对富贵,堵塞对畅通,山林老翁对溪边幼童。
雪白的鬓发对乌黑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对鲜红的嘴唇。
天空辽阔无边,阳光温暖和煦,佩剑对弯弓。
溪中流水清澈碧绿,树间落花鲜艳通红。
野外渡口烟雾迷蒙,燕子在细柳碧杨中穿梭;园中荷塘香风习习,鱼儿在红花绿叶间嬉戏。
女子的眉毛纤细,额下好像新生了一弯月牙儿;男儿的志向远大,胸中好像涌现着万丈长虹。
声律启蒙二冬其一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
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
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
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原文】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译文】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①。
三弄笛,一围棋②,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③。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④。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
①李苦:李子很苦。
《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
小孩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
小孩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苦涩不能入口。
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
《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
只有当时的名士(jī)嵇康去见他,阮籍才青眼相对。
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
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见于《三国志?蜀志》。
)后世便称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为白眉。
【原文】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⑤一斑之豹:晋时王献之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曰:"南风不竞。
〃门生曰:"此郎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意思是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总之龟:唐殷践猷博览经书,精通典籍,号为五总龟。
【原文】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译文】西晋张骏曾往凉州移植柳树,但都没能成活,只有酒泉宫生有槐树,因此作《槐树赋》。
在众多的杜甫诗中,唯独没有写海棠的诗篇,是因为杜甫的母亲名海棠。
晋人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掷色子,便知胜负,父亲王羲之称赞他为"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唐朝学者殷践猷学识渊博?诗人贺知章称之为"五总之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