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色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叟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声律启蒙》一东(全)

《声律启蒙》一东(全)

央 宫 ” , 二 宫 连 成 一 片 , 宫 名 相 联 成 义 “ 长 乐 末 央 ” , 即 永 乐
汉 高 祖 刘 邦 先 修 葺 秦 “ 兴 洛 宫 ” 而 改 名 “ 长 乐 宫 ” , 后 又 兴 建 “ 未
汉 皇 置 酒 未 央 宫
——
尘 虑 萦 心 懒 抚 七 弦 绿 绮
霜 华 满 鬓 羞 看 百 炼 青 铜

门池 外中 打濯 头足 风水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 头风——冯梦龙《醒世恒言》
在 寺 中 过 起 僧 人 生 活 , 人 称 为 “ 和 尚 皇 帝 ” 。
后 四 次 舍 身 到 同 泰 寺 为 僧 , 脱 下 皇 帝 龙 冠 莽 袍 , 穿 上 僧 衣 ,
首 刹 之 誉 。 梁 武 帝 经 常 到 寺 里 说 法 讲 经 , 听 众 逾 万 , 并 曾 先
来 空云 鸿 。对 对 雨 去 , 燕 雪 , 对 宿 风 鸟 , 对 晚 鸣 照 虫 对 。 晴 。
《 声 律 启 蒙 》 一 东






晚 照 晴 空

去 燕

来 鸿
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宿 鸟 鸣 虫

《史记· 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 天下,此非天命乎?”
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 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 观之。
《 江 南 春 》 杜 牧 唐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
梁 帝 讲 经 同 泰 寺
· ·
疆 ” 四 字 , 可 说 是 “ 未 央 宫 ” 涵 义 之 注 脚 。
不 尽 之 谓 。 清 康 熙 间 , 曾 在 未 央 宫 遗 址 立 有 一 石 碑 , 上 刻 “ 万 寿 无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校对排版打印版)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校对排版打印版)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方育龙目录一东 (1)二冬 (2)三江 (4)四支 (6)五微 (8)六鱼 (10)七虞 (13)八齐 (15)九佳 (17)十灰 (19)十一真 (21)十二文 (23)十三元 (26)十四寒 (28)十五删 (30)一先 (33)二萧 (35)三肴 (38)四豪 (40)五歌 (42)六麻 (44)七阳 (46)八庚 (48)九青 (50)十蒸 (52)十一尤 (54)十二侵 (57)十三覃 (59)十四盐 (62)十五咸 (66)一东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及歌词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及歌词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及歌词《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一东1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完整版)《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

(完整版)《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

“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原文】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一东(全)电子版本

《声律启蒙》一东(全)电子版本

江 东
人 间 清 暑 殿
天 上 广 寒 宫
两 岸 晓 烟 杨 柳 绿
满 园 春 雨 杏 花 红
两 客途鬓
次风 早霜 行 之
一 溪蓑 边烟 晚雨 钓 之 翁
霜 尘 未梁 池 东颜 江 童沿 《 华 虑 央帝 中 。巷 风 。对 声 满 萦 宫讲 濯 陋 对 革 律 鬓 心 。经 足 , 海 , 启 ,, 同水 阮雾 异 蒙 羞懒 泰, 途, 对 》 看抚 寺门 穷牧 同 一 百七 ,外 ,子 , 东 炼弦 汉打 冀对 白 青绿 皇头 北渔 叟 铜绮 置风 对翁 对 。; 酒。 辽。 黄
可 以
清 兮
濯可
我以
足濯

屈缨
原沧
·
鱼浪
门池 外中 打濯 头足 风水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 头风——冯梦龙《醒世恒言》
在后首《
寺四刹江
中次之南
过舍誉春
起身。》
··
僧 人 生 活
到 同 泰 寺
梁 武 帝 经
杜 牧

, 人 称
为 僧 ,
常 到 寺
南 朝
为 “ 和
脱 下 皇
里 说 法
四 百 八
尚帝讲十
——
汉 皇 置 酒 未 央 宫
尘 虑 萦 心
懒 抚 七 弦 绿 绮
霜 华 满 鬓 羞 看 百 炼 青 铜
男 女 芰野 半 弓天 鬓 童贫 《 儿 子 荷渡 溪 。浩 皤 。对 声 气 眉 风燕 流 浩 对 富 律 壮 纤 。穿 水 , 眉 , 启 ,, 杨绿 日绿 塞 蒙 胸额 柳, 融, 对 》 中下 雨千 融齿 通 一 吐现 ,树 ,皓 , 东 万一 芳落 佩对 野 丈弯 池花 剑唇 叟 长新 鱼红 对红 对 虹月 戏。 弯。 溪 。;

一东古诗全文

一东古诗全文

一东古诗全文《一东》是《声律启蒙》的第一篇,其原文如下:原文:云y ún 对du ì雨y ǔ,雪xu ě对du ì风f ēn ɡ,晚w ǎn 照zh ào 对du ì晴q ín ɡ空k ōn ɡ。

来l ái 鸿h ón ɡ对du ì去q ù燕y àn ,宿s ù鸟ni ǎo 对du ì鸣m ín ɡ虫ch ón ɡ。

三s ān 尺ch ǐ剑ji àn ,六li ù钧j ūn 弓ɡōn ɡ,岭l ǐn ɡ北b ěi 对du ì江ji ān ɡ东d ōn ɡ。

人r én 间ji ān 清q īn ɡ暑sh ǔ殿di àn ,天ti ān 上sh àn ɡ广ɡu ǎn ɡ寒h án 宫ɡōn ɡ。

两li ǎn ɡ岸àn 晓xi ǎo 烟y ān 杨y án ɡ柳li ǔ绿l ǜ,一y ì园yu án 春ch ūn 雨y ǔ杏x ìn ɡ花hu ā红h ón ɡ。

两li ǎn ɡ鬓b ìn 斑b ān 白b ái 翁w ēn ɡ媪ǎo 会hu ì,双shu ān ɡ鬓b ìn 斑b ān 中zh ōn ɡ笑xi ào 语y ǔ同t ón ɡ。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光照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远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鸣叫的昆虫相对。

三尺长的剑和六钧重的弓相对,岭北和江东相对。

人间有乘凉的清暑殿,天上却有寂寥的广寒宫。

河岸晨雾缭绕,岸旁杨柳格外青翠;花园里春雨迷蒙,杏花显得分外红。

清早行色匆匆的旅人,两鬓斑白,饱尝风霜之苦;傍晚溪边垂钓的渔翁,穿一件蓑衣,静坐在烟雨之中。

声律启蒙一东注音注释及译文

声律启蒙一东注音注释及译文

yīdōng一东注音:云yún 对duì雨yǔ,雪xuě对duì风fēng,晚wǎn照zhào 对du ì晴qíng空kōng。

来lái鸿hóng 对duì去qù燕yàn,宿su 鸟niǎo 对duì鸣míng 虫chóng。

三sān 尺chǐ剑jiàn,六liù钧jūn 弓gōng,岭lǐng 北běi 对duì江jiāng东dōng。

人rén间jiān 清qīng暑shǔ殿diàn,天tiān上shàng 广guǎng寒hán宫gōng。

两liǎng岸(àn 晓xiǎo 烟yān 杨yáng柳liǔ绿lǜ,一yī园yuán 春chūn雨yǔ杏xìng花huā红hóng。

两liǎng鬓bìn 风fēng霜shuāng,途tú次cì早zǎo 行xing 之zhī客kè;一yī蓑suō烟y ān雨yǔ,溪xī边biān 晚wǎn 钓diào 之zhī翁wēng。

沿yán 对duì革gé,异yì对duì同tong,白bái 叟sǒu 对duì黄huáng 童tóng。

江jiāng 风fēng 对duì海hǎi雾wù,牧mù子zǐ对duì渔yú翁wēng。

颜yán 巷xiàng 陋lòu,阮ruǎn 途tú穷qióng,冀jì北běi 对duì辽liáo东dōng。

池chí中zhōng 濯zhuó足zú水shuǐ,门mén 外wài 打dǎ头tóu风fē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原文】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

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沿对革,异对同①。

白叟对黄童②。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③。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④。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⑤。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⑥。

【注释】
①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②黄童:即儿童。

黄:指黄口。

(chú)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③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

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下联出自《晋书•(ruǎn)阮籍传》。

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

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原文】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译文】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④(zhuó)濯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

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⑤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yǎn)衍。

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

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

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⑥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

萦:缠绕。

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

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

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原文】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
【译文】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谈佛,汉高袓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

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

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①。

天浩浩,日融融②。

佩剑对弯弓③。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④。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
①皤:白色。

绿:这里指青色、黑色。

皓:白色。

【原文】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译文】贫穷和富有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

鬓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

②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

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③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④(jì)芰:菱角的一种。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原文】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天空广阔无边,日光和煦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的丛林落英缤纷。

乡村渡口,杨柳新绿,燕子穿飞在柔软纤细的枝条中,犹如在雨中翻飞。

绿色的池塘里,清秀的荷花随风舞动,鱼儿欢快地在荷叶、菱叶下游来游去。

女子蛾眉纤细,额下似挂着一弯新月; 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着凌云壮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