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注释版)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五歌注释

声律启蒙五歌注释

声律启蒙五歌注释声律启蒙五歌的原文如下: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

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

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

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

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声律启蒙五歌的注释如下:1. 烟萝:像轻烟一样飘动着的藤萝。

2. 枯荷:枯萎的荷叶。

3. 盘:此指荷叶。

4. 柳线:柳条,因其细长如线,故称。

5. 欹(qī):歪斜。

6. 观棋不觉烂樵柯:据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见晋陶潜《搜神后记》卷六。

后以“烂柯”指世事变幻,人生短促。

樵(qiáo)柯:斧柄。

7. 宏敞:宽敞明亮。

8. 万顷:形容江面宽广无边。

9. 遥临:远道来到,指江楼地势较高,俯视远近景象。

声律启蒙五歌的译文如下:山与水相对,海与河相对,雪中的竹子与烟雾中的藤萝相对。

新欢与旧恨相对,痛快饮酒与高声歌唱相对。

再弹琴曲,重新磨剑,娇媚的柳枝与枯萎的荷叶相对。

荷叶在雨中得到清洗,柳条任由微风吹动。

饮酒哪里知道自己的帽子歪斜了,观看下棋不知不觉中斧柄已经腐烂了。

清幽的寺庙坐落在高高的山岭上,宽敞的楼阁正对着万里江水。

繁复与简单相对,少与多相对,百姓的诗与路人的歌相对。

做官的情况与漂泊的状态相对,银制的鹿与铜制的骆驼相对。

声律启蒙五歌的赏析如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同时它又是增进常识,扩大知识面的好教材。

以其内容的丰富性而论,《声律启蒙》又是代古典文化的小百科全书之一。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一一东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

’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本为虚构,后遂以为月中仙宫名。

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白叟,白发老人;黄童,儿童,幼童发色黄,故称。

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渊,又名颜回,孔子弟子。

阮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濯:洗涤。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书·武帝纪下》:“大通元年三月,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后常在同泰寺讲经,传有天雨宝花而下。

寺在金陵,今不存。

未央宫:西汉宫殿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末毁。

《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色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叟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文档模板范本注:以下是对《声律启蒙》全文的详细注释,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解。

第一章:生理篇1. 为什么说声音和呼吸是成人的基本元素?答:声音和呼吸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它们在成人的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人体哪些部位参与发声?答:发声的主要器官有声带、喉咙、鼻腔等。

3. 什么是声音的共鸣?答:声音的共鸣是指发声器官共同参与振动产生共振效应,使声音更加响亮、清晰。

……第二章:音律篇1. 什么是声音的音高?答:声音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2. 音高和音调有何区别?答:音高是声音的物理属性,音调是声音在音乐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文采篇1.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采的基础?答:语言是文采的基础,因为只有掌握了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运用文采。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采?答: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可以通过运用这些手法来提升文采。

……第四章:训练篇1. 如何进行声音的训练?答:声音的训练包括声带的张力调节、发音的准确性训练等。

2. 如何进行音律的训练?答:音律的训练包括音高的掌握、音符的准确演奏等。

……结尾:1、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声律启蒙原文(全文)附件2:声律启蒙音频(配套训练用)附件3:声律启蒙练习题册2、如下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著作权法(指保护作家及创作者的著作权法律)注释:著作权法是一项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作家及创作者的著作权益。

法律名词2:版权法(指制定著作权法的法律)注释:版权法是制定著作权法的法律,它规定了著作权的获得、行使和保护等问题。

3、如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困难1:理解复杂的音律术语解决办法:提供详细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困难2:实践中发现声带损伤问题解决办法:提供声带保护指南,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以上是对《声律启蒙》全文的注释范本,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理解和指导。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上: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①朗:月光明亮。

②(j i)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

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

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 i)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

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

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

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注:本文为《声律启蒙》一书的全文注释版,旨在深入解析并解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

以下为详细注释内容:)第一章:西京夜行船本章主要描写了一位来自西京的少年乘船晚归的情景。

通过对少年沉思的描绘,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同时,文章使用了多种声律和修辞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表达效果。

第二章:游园不值本章以游园的形式,描绘了园中景物如何凋敝、人们如何浮躁的现象。

同时,通过对照凋零的花木和将要离世的人们,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寻求永恒的思量。

第三章:杂诗本章是一系列独立的杂诗,题材广泛,包括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情世故的嘲讽和对人生的感悟等等。

每首诗都借助不同的手法和情感刻划出了各自独特的意境。

第四章:暮江吟本章主要描述了夜晚江边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通过描绘江水的流淌、月亮的升起以及人们的欢笑声,表达了对夸姣生活的憧憬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第五章:滁州西涧本章以滁州西涧的景色和传说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通过描写自然体面和描绘历史故事,营造出一种寓意深远的氛围。

第六章:重九登高本章主要描写了作者登高过程中所见所感。

通过描绘登高的艰辛和登峰造极的欢喜,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坚持和对困境的克服。

第七章:夜泊牛渚怀古本章以夜泊牛渚为背景,通过怀古的手法,展示了对逝去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传承的思量。

文章通过对牛渚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今日繁华的疑惑。

第八章:望海潮本章主要描绘了作者远眺海潮的景象和所引起的情感波动。

通过描绘海潮的浩渺和自然界力量的壮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思量。

第九章:登岳阳楼本章以登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楼上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愁思和情感纠结。

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和传说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生的疑问。

第十章:怀江南本章以怀念江南的心情为主线,通过描绘江南的风景和特色,展示了作者对江南的钟爱和对忧伤故国的思念。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车万育所著。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以下是对《声律启蒙》的详细注解与译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注解:“云”和“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相互对应。

“雪”与“风”也是气候的不同表现。

“晚照”指傍晚的阳光,“晴空”则是晴朗的天空,二者形成对比。

“来鸿”是飞来的大雁,“去燕”是离去的燕子,一去一来。

“宿鸟”是栖息的鸟儿,“鸣虫”是鸣叫的虫子,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状态。

译文:云对应着雨,雪对应着风,傍晚的阳光对应着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应着离去的燕子,栖息的鸟对应着鸣叫的虫子。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注解:“三尺剑”指的是古剑长约三尺,“六钧弓”表示拉力强的弓。

“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的表述。

“清暑殿”是古代帝王的避暑宫殿,“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

译文: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岭北对应着江东。

人间有清暑殿,天上有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注解:“两岸”指河流的两边,“晓烟”是清晨的雾气,“杨柳绿”描绘了杨柳的颜色。

“一园”指一个园子,“春雨”即春天的雨水,“杏花红”展现了杏花盛开的景象。

译文:河流两岸清晨的雾气中杨柳呈现出翠绿的颜色,一个园子在春天的雨中杏花绽放得红艳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解:“两鬓风霜”形容人的两鬓历经沧桑,“途次”指旅途中的停留之处,“早行之客”指早早出行的人。

“一蓑烟雨”指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晚钓之翁”是傍晚钓鱼的老翁。

译文:两鬓斑白、饱经风霜,是旅途中清晨就出发的过客;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是溪边傍晚钓鱼的老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全文-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注释版)作者:(清)车万育撰,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武帝传》帝常与高僧讲佛经于同泰寺,时天雨宝花而下。

未央宫:《汉书》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绿绮:卓文君琴名。

青铜:镜也。

欧:素丝悲青铜。

曾巩:水面磨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皤:白也。

芰:音忌。

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眉月:《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

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

长虹:雨气也。

《记》气如白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冯妇:见孟子。

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

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

蛩:音穷。

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

雍雍:《诗》雍雍鸣雁。

秦岭:《韩愈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又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

迢递:远也。

嵯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奁:音廉,镜也。

笥:音肆,衣箱。

杵:用以捣物者。

舂碓也。

灼烁:光皎貌。

蒙茸:草乱貌。

《苏子后赤壁赋》披蒙茸。

戏马:《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晋书》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

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

鹤氅:《晋书》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

李青莲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

三姑石:《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注释】雪花:《坡公咏雪诗》天巧能开顷刻花。

云叶:《史记》黄帝与蚩龙战于涿鹿之野。

常有五色云止于帝上,金枝玉叶,有花之像。

陈后主:《纲鉴》后主叔宝,字元秀。

在位七年为隋灭。

汉中宗:《纲鉴》讳询,武帝曾孙,在位二十五年,崩,谥宣帝。

绣虎:《魏志》曹植七步成章,人号绣虎。

雕龙:《梁书》刘勰字彦和,撰《文心雕龙》十五篇,论古今文体,沈约善之。

慵:懒也。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注释】蓉裳:《楚辞》集芙蓉以为裳。

蕙帐:《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

斝:音贾,酒器。

《诗》洗爵奠斝。

釭:灯也。

幔:帐也。

碧油幢:军幕也。

金缸:《汉书》醢酒千缸。

注:长颈瓮。

荆公:岂惟闲伴倒金缸。

马武:字子张。

仕后汉,鸣剑抵掌,从光武破王寻,击郡贼,列名云台。

龙逄:《纲鉴》夏桀失道,龙逄直谏,遂见杀。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注释】九泽:《广舆记》吴越之间具区:楚云梦,秦杨纡,晋大陆,郑圃田,宋孟诸,齐海隅,燕巨鹿,并昭余祁,为九薮。

薮即泽也。

三江:《禹贡》三江既入。

蔡沈注:三江在震泽下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

韵府:三江乃钱塘、扬子、松江。

一云松江、钱塘、浦阳,一云在苏州。

倒戈:《武成》前徒倒戈。

盖纣士卒无心敌武王而倒其戈也。

系剑:《纲鉴》汉刘邦元年冬月,王子婴素车白马系剑于道旁以降。

婴,始皇孙也。

垒:燕巢也。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注释】华岳:《广舆记》西岳华山,在陕西西安府华阴县。

湘江:《广舆记》潇湘、蒸湘、湘源为三湘。

禁:宫禁。

青琐:《后志》给事黄门侍郎掌青琐,户边琐镂刻为连琐文而涂青也。

闼:宫门。

栖鸾:《汉书》仇览字季智,又名香。

先为蒲县亭长,后为主簿。

王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

展骥:《蜀志》庞统字士元,初令耒阳,不治。

鲁肃荐于先主曰:士元非百里才,使处治中别驾间,乃得展其骥足。

按治中、别驾,皆府佐名。

牧羊:《汉书》苏武陷匈奴,不降。

乃牧羊北海,单于置武于雪中,不与饮食,武卧啮雪,毡毛并啖之。

活鲋:《庄子》市辙中鱼曰:岂无升斗之水活我乎?庄子曰:我待决西江之水而活汝。

四、支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注释】四目:《姓氏谱》苍颉,上古人,生而神圣,有四目。

一足:《孔丛子》鲁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子曰:昔重犁举夔而进,欲求人佐焉。

舜曰:一夔足矣。

非言止一足也。

公曰:善。

鸲鹆:《左》鸲鹆来巢。

按:今八哥鸟。

菡萏:《诗》有浦菡萏。

注:菡萏:荷华也。

荼蘼:《清异录》荼蘼曰白蔓郎,以开白花也。

吞炭:《史记》越襄子杀知伯,豫让欲为主报仇,乃吞炭漆身,使襄子不备。

堕泪:《晋书》羊祜字叔子,武帝时镇荆州,甚得民心。

死葬岘山,百姓望其碑辄流涕,时人称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注释】毛锥:《五代史》张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大剑长枪,若毛锥子奚用哉?毛锥子谓笔也。

汾水鼎:《纲鉴》汉武帝得宝鼎于汾水,改元元鼎元年。

岘山碑:见前。

探枣:《汉书》王吉东家枣垂吉庭,吉妇探取以啖吉,吉知之,逐去其妇。

东家闻之,欲伐树,乡里止之,请吉还妇。

拔葵:《古事苑》公仪休相鲁,食于舍,茹葵而美,且见妻织布,曰: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因拔园葵,出其妻。

橹:所以行舟者。

咿轧:橹声。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注释】青眼:《晋书》阮籍能为青白眼,对礼法之士以白眼,惟稽康造之,乃见青眼。

白眉:《蜀志》马良字季常,眉有白毫,弟兄五人皆有才名,并以常为字。

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海棠睡:《太真外传》杨太真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耶?柳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名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槐树赋:《凉录》初,河右无柳,张骏之取于秦陇,植之皆死,独酒泉宫西北隅有槐生焉,因著槐树赋。

海棠诗:《王禹偁诗话》杜陵无海棠诗,以母名海棠也。

陆放翁云: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必失传耳。

一斑豹:《晋书》王子猷数岁,门生辈曰:此郎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五总龟:《唐书》殷践猷博通经籍,号五总龟。

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注释】边衣:汉唐以来四边多事,故从征者众。

当秋寒,妇念其夫,则寄征衣。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灼灼:《诗》灼灼其华。

依依:《诗》杨柳依依。

三尺剑:见前。

戎衣:《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注释】虎节:节,所以示信者。

《周礼》山国用虎。

注:山多虎,故铸虎于节。

龙旗:《诗》龙旗十乘。

白简:《晋书》传性急,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坐以待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