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注释及译文

合集下载

礼器碑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原文释文及其译文

礼器碑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原文释文及其译文
[译文]: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秦末汉汉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辅佐王室(刘邦)。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居一方。君之高祖名敏,他举孝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其曾祖名述。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其祖父名凤。曾举孝廉。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有政绩曾得天子奖励)。其父名琫(beng),少年时即州郡闻名,可惜不幸早逝。所以其地位不能与其德相符。
[原文]: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出诚造更,漆不水解,工不争贾。深除玄污,水通四注。礼器升堂,天雨降澍。百姓?和,举国蒙庆。神灵佑诚,谒敬之报。天与厥福,永享牟寿。上及华紫,旁伎皇代。刊石表铭,与乾运耀。长期荡荡,于盛复授。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译文]:修造了祭祀用的礼乐设施,如瑚琏等器具。维修了旧有的屋宇。对宅庙也殷勤照料。朝拜用的车舆庄重而和雅。他真诚敬业,故漆器优良不被水溶,工匠实在不与人争价。彻底清除了水道的清汙泥,使水流通达无阻。礼器摆进了厅堂,天雨亦及时润育着万物。百姓都对欢欣鼓舞,举国都同声庆贺。神灵也保佑其诚心,也是对其竭力敬业的回报。其福齐天,永享大寿。上可达于紫宫,下则及于本朝。现在树石刻铭。当于乾天一样辉煌,长久而又广远,这是上天盛大的授予,其显赫宏大没有尽,其声名将传于千年亿载。
[原文]: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
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戢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和(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退于戍亥闲,兴造城郭。

《礼器碑》注释及译文

《礼器碑》注释及译文

《礼器碑》注释及译文[原文]: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译文]:为鲁相韩敕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原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译文]: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原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思,叹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圣族之亲,礼所宜异。

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孔心。

念圣历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锺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宣抒玄污,以注水流。

[译文]:孔夫子是近代的圣人,他为汉朝定制了发展道路和制度规则。

上自天王皇帝,下至初学的士人,没有不企望、思念(孔子)者,都以他为景仰和学习的模范。

(孔子之母)颜氏的兄弟,(圣舅)其家住在鲁亲里。

孔子夫人并官氏住在安乐里。

孔子的这些亲戚,在礼数上应有些照顾:颜氏和并官氏在乡里应免除其工役和兵役,以此来尊重孔夫子之心。

回想孔子所经历的世道,那时已是礼崩乐坏,又遇到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背弃正路挑衅道德,败坏了(孔子的)车舆抢掠了他的粮食,终于在沙丘遭到灭亡。

韩敕(君)于是制造了许多祭祀用的礼器。

例如奏乐用的音响器具,如钟、磬、瑟鼓之类。

还有盛酒用的罍、觞、觚、爵、角、壶。

切肉用的俎,盛肉用的豆,盛水用的笾,以及承放礼器的棜禁,盛水用的壶等。

又修饰了宅院、庙堂。

还制造了二辆车。

朝客用的车威严而又温雅。

还疏通了河道、清除了黑红色的淤泥,并注入了新鲜的水流。

[原文]:法旧不烦,备而不奢。

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仪。

礼器参考资料碑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原文释文及其译文

礼器参考资料碑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原文释文及其译文

《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乙瑛碑》释文及其译文 2010-5-2《礼器碑》译文[原文]: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译文]:为鲁相韩敕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原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译文]: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原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冀思,叹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圣族之亲,礼所宜异。

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孔心。

念圣歴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锺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宣抒玄污,以注水流。

[译文]:孔夫子是近代的圣人,他为汉朝定制了发展道路和制度规则。

上自天王皇帝,下至初学的士人,没有不企望、思念(孔子)者,都以他为景仰和学习的模范。

(孔子之母)颜氏的兄弟,(圣舅)其家住在鲁亲里。

孔子夫人并官氏住在安乐里。

孔子的这些亲戚,在礼数上应有些照顾:颜氏和并官氏在乡里应免除其工役和兵役,以此来尊重孔夫子之心。

回想孔子所经历的世道,那时已是礼崩东坏,又遇到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背弃正路挑衅道德,败坏了(孔子的)车舆抢掠了他的粮食,终于在沙丘遭到灭亡。

韩敕(君)于是制造了许多祭祀用的礼器。

例如奏乐用的音响器具,如钟、磬、瑟鼓之类。

还有盛酒用的罍、觞、觚、爵、角、壶。

切肉用的俎,盛肉用的豆,盛水用的笾,以及承放礼器的棜禁,盛水用的壶等。

又修饰了宅院、庙堂。

还制造了二辆车。

朝客用的车威严而又温雅。

还疏通了河道、清除了黑红色的淤泥,并注入了新鲜的水流。

东汉·礼器碑(三)

东汉·礼器碑(三)

东汉·礼器碑(三)
东汉·礼器碑(三)
作者:佚名来源:拙风文化网
释文: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
释文:圣人不世期五百载三阳吐图二阴出
释文: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于穆韩君独见
释文:天意复圣二族逴(卓)越绝思修造礼乐胡释文: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
释文:出诚造更漆不水解工不争贾深除玄
释文:汙水通四礼器升堂天雨降澍百姓訢
释文:和举国蒙庆神灵祐诚竭敬之报天与
释文:厥福永享牟寿上极华紫旁伎皇代刊
释文:石表铭与乾运耀长期荡荡于盛复授
释文: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礼器碑》释文+译文 简体+繁体

《礼器碑》释文+译文 简体+繁体

《礼器碑》释文+译文简体+繁体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

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

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

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

四面刻,均为隶书。

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

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

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

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

艺术价值极高。

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

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

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

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

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

”(《平碑记》)此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锋鋩如新,尤其飘逸多姿,纵横迭宕,更为书家所激赏。

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为鲁相韩敕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yūn 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礼器碑碑阴原文及译文

礼器碑碑阴原文及译文

礼器碑碑阴原文及译文
摘要:
一、礼器碑简介
二、礼器碑碑阴原文概述
三、礼器碑碑阴原文详解
四、礼器碑碑阴的翻译
五、礼器碑碑阴的意义与价值
正文:
【礼器碑简介】
礼器碑,位于我国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内,是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彝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 年)所立。

碑文由当时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撰写,用以纪念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

碑身高4.1 米,宽1.2 米,碑文共16 行,每行56 字,全文806 字。

碑阴则为碑文的背面,刻有一些捐助者的名字和题名。

【礼器碑碑阴原文概述】
礼器碑碑阴的原文共有39 行,每行字数不等,主要记录了一些当时捐助碑刻经费的官员、儒生和百姓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职位、籍贯和捐助数量。

碑阴原文中还夹杂有一些对孔子及其教诲的赞美之词,以及对儒家学说的推崇。

【礼器碑碑阴原文详解】
由于碑阴原文主要是人名和题名,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但从碑阴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各界对孔子的敬仰和尊崇,以及对儒家学说的支持。


阴原文中提到的捐助者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官员、儒生,也有百姓,显示了孔子及其学说在当时的影响力。

【礼器碑碑阴的翻译】
由于碑阴原文主要是人名和题名,这里不再提供翻译。

但我们可以从碑阴原文中看到,当时的捐助者们对孔子及其教诲充满敬意,认为捐助碑刻经费是一种对孔子及其学说的尊敬和传承。

【礼器碑碑阴的意义与价值】
礼器碑碑阴记录了当时社会各界对孔子的敬仰和尊崇,以及对儒家学说的支持。

这些捐助者的名字和题名不仅反映了当时孔子及其学说的影响力,还为后世研究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长文预警:《礼器碑》都写了些啥?

长文预警:《礼器碑》都写了些啥?

长文预警:《礼器碑》都写了些啥?临帖是每个书法爱好者都要做的事,但很多小伙伴临帖的时候光顾着临帖,也不知道这帖到底写了啥。

于是咸鱼老师决定写一系列长文帮大家补上这一块,有道是“咸鱼有文化,专治看不懂”。

今天和大家聊聊《礼器碑》,《礼器碑》记载的是东汉时期鲁相韩敕尊崇孔子、翻修孔庙、添造礼器的故事,鲁人为了感谢韩敕,就立了这块碑。

需要说明的是,《礼器碑》不大好懂,因为里面有不少“谶纬”的内容。

所谓谶纬,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东汉人聊儒学喜欢夹杂谶纬的内容,《礼器碑》就是如此,所以有些文字不大好懂,下面选十句难懂的句子,给大家作具体解释。

01释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翻译:永寿二年,丙申,七月初五。

“永寿二年”,永寿是汉桓帝的年号,永寿二年是公元156年。

“青龙在涒(tūn)叹”,青龙在这指太岁,涒叹是太岁纪年法的专有名词,可对应十二地支里的申。

“青龙在涒叹”的意思是太岁运行到了申,事实上,那一年是丙申年。

霜月即七月,灵通令,时令。

“霜月之灵”,即在七月份。

皇极之日,五日。

皇有大的意思,极代表顶端、最高点,所以意译一下,皇极就是大吉大利。

但在《礼器碑》里一般把“皇极之日”理解为五日,因为在一到九这几个数字里,五处中央,所以古人说“五”是皇极之数,那“皇极之日”是五日。

02释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驥思,叹卬师镜。

翻译:孔子近乎圣人,提前几百年就给汉朝定下了制度。

上到皇帝,下到刚上学的,没有不期望、思念、赞叹、敬仰这个偶像的。

“孔子近圣”,这话怪怪的,照说孔子是标准的圣人,为什么这里是“近圣”?于是有人解释“近圣”是“近代的圣人”,又有人解释“近圣”是和前文提到的“伏羲”相比。

“为汉定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所以说孔子给汉定了治理的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就是上到皇帝,下到刚上学的人。

《礼器碑》译文

《礼器碑》译文

《礼器碑》译文[原文]: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译文]:为鲁相韩敕(chì)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原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tūn)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xū)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译文]: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原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冀思,叹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圣族之亲,礼所宜异。

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yáo)发,以尊孔心。

念圣歴(lì)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锺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柤(zǔ)梪(dòu),笾(biān)柉(fán)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宣抒玄污,以注水流。

[译文]:孔夫子是近代的圣人,他为汉朝定制了发展道路和制度规则。

上自天王皇帝,下至初学的士人,没有不企望、思念(孔子)者,都以他为景仰和学习的模范。

(孔子之母)颜氏的兄弟,(圣舅)其家住在鲁亲里。

孔子夫人并官氏住在安乐里。

孔子的这些亲戚,在礼数上应有些照顾:颜氏和并官氏在乡里应免除其工役和兵役,以此来尊重孔夫子之心。

回想孔子所经历的世道,那时已是礼崩东坏,又遇到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背弃正路挑衅道德,败坏了(孔子的)车舆抢掠了他的粮食,终于在沙丘遭到灭亡。

韩敕(君)于是制造了许多祭祀用的礼器。

例如奏乐用的音响器具,如钟、磬、瑟鼓之类。

还有盛酒用的罍(léi)、觞、觚、爵、角、壶。

切肉用的俎,盛肉用的豆,盛水用的笾,以及承放礼器的棜(yù)禁,盛水用的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器碑》注释及译文
[原文]: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译文]:为鲁相韩敕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原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译文]: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原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思,叹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圣族之亲,礼所宜异。

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孔心。

念圣历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锺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宣抒玄污,以注水流。

[译文]:孔夫子是近代的圣人,他为汉朝定制了发展道路和制度规则。

上自天王皇帝,下至初学的士人,没有不企望、思念(孔子)者,都以他为景仰和学习的模范。

(孔子之母)颜氏的兄弟,(圣舅)其家住在鲁亲里。

孔子夫人并官氏住在安乐里。

孔子的这些亲戚,在礼数上应有些照顾:颜氏和并官氏在乡里应免除其工役和兵役,以此来尊重孔夫子之心。

回想孔子所经历的世道,那时已是礼崩乐坏,又遇到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背弃正路挑衅道德,败坏了(孔子的)车舆抢掠了他的粮食,终于在沙丘遭到灭亡。

韩敕(君)于是制造了许多祭祀用的礼器。

例如奏乐用的音响器具,如钟、磬、瑟鼓之类。

还有盛酒用的罍、觞、觚、爵、角、壶。

切肉用的俎,盛肉用的豆,盛水用的笾,以及承放礼器的棜禁,盛水用的壶等。

又修饰了宅院、庙堂。

还制造了二辆车。

朝客用的车威严而又温雅。

还疏通了河道、清除了黑红色的淤泥,并注入了新鲜的水流。

[原文]:法旧不烦,备而不奢。

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仪。

于是四方士仁,闻君风耀,敬咏其德,尊琦大人之意,逴尔之思,乃共立表石,纪传亿载。

其文曰: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

颜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
大一所授。

前闿九头,以什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

制不空作,承天之语。

乾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

圣人不世,期五百载。

三阳吐图,二阴出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

于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逴越绝思。

[译文]:依照旧的格式,简而不繁,各种设施完备,而又不失于奢侈,上面合乎天地中和的原则,下面又不违背朝廷礼仪周全的要求。

于是四方的仁人士夫,听到韩君光辉的风范,都很尊敬、赞美其德行、尊重大人(韩敕)卓越深远的思虑和业绩。

大家愿意共同立石表功。

记载其事迹并传于亿年万载。

其文曰:伏羲(皇戏)治理华胥,承天命而画出《八卦》:颜氏生育孔子于空桑,而著有《孝经》。

他们都是以天帝所居之紫宫为祖本,是最尊贵的天神大一所授予。

人皇兄弟九人,开辟了以十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为教的先例。

后来百王遵循,至有所获麒麟从口中吐出。

他们的制度,都并非没有来源,都是由上天所授予,自开天辟地以来,经过270万年,又经历三皇五帝(八皇)和夏、商、周三代,直到孔子才到达完备地步。

圣人不常有,要等五百年才出一个(指孔子)河图来自阳天,纬书出于阴地。

其制作的意义不易了解,只有等待知其奥妙者。

而可尊敬的韩敕君,独晓此天意,而对颜氏、并官氏二圣族特加关注,想出了此等卓绝的办法。

[原文]: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出诚造更,漆不水解,工不争贾。

深除玄污,水通四注。

礼器升堂,天雨降澍。

百姓和,举国蒙庆。

神灵佑诚,谒敬之报。

天与厥福,永享牟寿。

上及华紫,旁伎皇代。

刊石表铭,与乾运耀。

长期荡荡,于盛复授。

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译文]:修造了祭祀用的礼乐设施,如瑚琏等器具。

维修了旧有的屋宇。

对宅庙也殷勤照料。

朝拜用的车舆庄重而和雅。

他真诚敬业,故漆器优良不被水溶,工匠实在不与人争价。

彻底清除了水道的清汙泥,使水流通达无阻。

礼器摆进了厅堂,天雨亦及时润育着万物。

百姓都对欢欣鼓舞,举国都同声庆贺。

神灵也保佑其诚心,也是对其竭力敬业的回报。

其福齐天,永享大寿。

上可达于紫宫,下则及于本朝。

现在树石刻铭。

当于乾天一样辉煌,长久而又广远,这是上天盛大的授予,其显赫宏大没有尽,其声名将传于千年亿载。

(以上是碑之正文。

以下是主事人韩敕名、字,以及捐款造碑人的官职、籍贯、姓名及所捐钱数)
[原文]:韩明府名敕,字叔节。

颖川长社王玄君真,二百。

河东大阳西门俭元节,二百。

故涿郡太守鲁麃次公,五千。

故会稽太守鲁傅世,千。

故乐安相鲁麃季公,千。

故从事鲁张嵩眇高,五百。

相主簿鲁薛陶元方,三百。

相史鲁周乾伯,三百。

[译文]:韩明府名曰敕,字叔节。

颍川长社人王玄,字君真,捐款二百。

河东郡大阳人西门俭,字元节,捐二百。

故涿郡大守鲁人姓麃,字次公,捐款五千。

故会稽大守鲁人傅世起,捐一千。

故乐安相鲁人麃季公,捐一千。

故从事,鲁人张嵩,字眇高,捐款五百。

鲁相主簿鲁人薛陶,字元方,捐三百。

鲁相史,鲁人周乾,字伯德捐三百。

曲成侯王(),二百。

辽西阳乐张晋()坚,二百。

河南成皋苏汉明,二百。

其人处士,河南洛阳种亮奉高,五百。

兖州从事任城吕育季华,三千。

故下邳令东平陆王褒文博,千。

故颖阳令文阳鲍宫元威,千。

河南洛阳李申伯,百。

赵国邯郸宋()元世,二百。

彭城广戚姜寻孔长,二百。

平原乐陵朱恭敬公,二百。

平原湿阴马瑶元冀,二百。

彭城龚治世平,二百。

泰山鲍丹汉公,二百。

京兆刘安初,二百。

故薛令河内温朱熊伯珍,五百。

下邳周宣光,二百。

故豫州从事蕃加进子高,千。

河间束州齐伯宣,二百。

陈国苦虞崇伯宗,二百。

颖川长社王季孟,三百。

汝南宋公国陈汉方,二百。

山阳南平阳陈汉甫,二百。

任城番君举,二百。

任城王子松,二百。

任城谢伯威,二百。

任城高伯世二百。

相主薄薛曹访济兴,三百。

相中贼史薛虞韶兴公,二百。

薛弓奉高,二百。

相史卞吕松()远,百。

驺韦仲卿,二百。

处士鲁刘静子著,千。

故从事鲁王少初,二百。

故晋邮鲁()辉景高,二百。

鲁曹悝初孙,二百。

鲁刘元达,二百。

故督邮鲁赵辉彦台,二百。

郎中鲁孔宙季将,千。

御史鲁孔翊元世,千。

大尉掾鲁孔凯仲弟,千。

鲁孔曜仲雅,二百。

鲁孔仪甫,二百。

处士鲁孔方广率,千。

鲁孔巡伯男,二百。

文阳蒋元道,二百。

鲁孔宪仲则,百文。

阳王逸文豫,二百。

尚书侍郎鲁孔彪元上,三千。

鲁孔汎汉光,二百。

南阳宛张光仲孝,二百。

守庙百石鲁孔恢圣文,千。

褒成侯鲁孔建寿,千。

河南洛阳王敬子慎,二百。

故从事鲁孔树君德,千。

鲁孔朝升高,二百。

鲁石子重,二百。

行义掾鲁弓如叔都,二百。

鲁刘仲俊,二百。

北海剧袁隆展世,百。

鲁夏侯庐头,二百。

鲁周房伯台,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