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及母乳随访支持组织的职责

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及母乳随访支持组织的职责

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
1、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之产妇如何与本院随访门诊和支持组织保持联系,并填好围产期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时妇产科负责填写产后访视联系卡,将出院产妇转交给支持组织。

3、产妇出院后带保健手册到本院产后随访门诊作产后访视。

4、支持组织有计划地派人到产妇家进行产后访视,详细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4—6月。

5、本院建立热线电话,保持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困难。

6、妇产科、访视门诊、咨询门诊和支持组织要协调做好母乳喂养支持工作。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职责
1、全面掌握出院产妇的一般情况。

2、负责出院产妇的产后访视(产后7天、14天、28天、42天)和三月、四月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解决出院后母乳喂养方面的困难。

3、负责新生儿的访视,指导新生儿的护理。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保障母婴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内所有涉及母乳喂养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产科医护人员(1)负责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方法,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2)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技巧,及时解决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观察产妇的哺乳情况,评估乳汁分泌量和新生儿的吸吮情况,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建议。

2、儿科医护人员(1)负责新生儿的喂养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与产科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实施。

3、营养科医护人员(1)为产妇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保证产妇在哺乳期获得充足的营养。

(2)协助解决产妇在饮食方面可能影响乳汁分泌的问题。

4、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的感染防控工作,确保母乳喂养的安全。

5、医院管理部门(1)负责组织和协调母乳喂养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2)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等。

四、工作内容1、产前教育(1)孕妇在孕期接受至少一次母乳喂养的专题讲座,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好处。

(2)发放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包括母乳喂养的技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2、产后指导(1)产妇分娩后,医护人员应在 1 小时内协助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2)指导产妇按需哺乳,即新生儿饥饿或母亲感到乳房胀满时进行哺乳,不限制哺乳次数和时间。

(3)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如坐位、侧卧位等,确保新生儿能够有效地吸吮乳汁。

(4)告知产妇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如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情况等。

3、乳房护理(1)指导产妇保持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清洁乳头和乳晕。

(2)若产妇出现乳头皲裂、乳房胀痛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处理和指导。

(3)鼓励产妇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母乳喂养是宝宝最自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之一,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免疫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管理母乳喂养,公司制定了本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以确保所有员工在工作期间能够合理安排母乳喂养时间,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配套措施。

第二部分:管理政策1. 给予员工合理的母乳喂养时间公司将给予哺乳员工每天合理的母乳喂养时间,安排在工作时间之中。

具体时间根据宝宝的喂养需要和妈妈的情况而定。

员工可以根据需要提前向主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申请,以便合理规划工作安排。

2. 提供舒适的哺乳条件公司将为哺乳员工提供舒适的哺乳条件,如安静、干净的哺乳室或专用区域。

这些区域将配备舒适的座椅、婴儿床和卫生设施等,并保证充足的私密性,以提供良好的哺乳环境。

3. 支持哺乳员工的需求公司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套措施,以满足哺乳员工的需求。

如提供充足的存放母乳的容器、冷藏设施和清洗设备等。

同时,公司也会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或提供相应的培训,以协助员工进行母乳喂养管理,并提供有关母乳喂养的信息和资源。

4. 保护哺乳员工的合法权益公司将保护哺乳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或不公平对待哺乳员工。

对于因哺乳而受到困扰或受到非理性的负面评价的员工,公司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她们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第三部分:责任与义务1. 哺乳员工的责任哺乳员工应尽力配合公司的工作安排,并提前向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提出母乳喂养的时间需求。

同时,哺乳员工须确保宝宝的喂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营养均衡,并按时进行喂养。

对于因喂养宝宝而导致的工作延迟或其他问题,应与主管进行充分沟通,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 公司的责任公司有责任提供合理的母乳喂养时间和良好的喂养环境,确保哺乳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公司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确保哺乳员工能够获得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设施。

第四部分:培训与宣传为了提高员工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和理解,公司将定期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实施,保障母婴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所有涉及母乳喂养的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在本医院分娩和接受医疗服务的产妇及其家属。

三、职责分工(一)产科医护人员1、负责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和指导,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等。

2、帮助产妇在产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协助产妇解决哺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对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

(二)儿科医护人员1、关注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母乳喂养相关的问题。

2、为产妇提供新生儿护理和喂养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三)医院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完善母乳喂养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2、组织开展母乳喂养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3、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母乳喂养咨询室的设施设备、宣传资料等。

四、工作流程(一)产前教育1、孕妇在孕期接受至少一次母乳喂养的专题课程,内容包括母乳的营养成分、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产后哺乳的准备等。

2、发放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如小册子、海报等。

(二)产后即刻指导1、产妇分娩后,助产士或护士应在 1 小时内协助产妇进行第一次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含接姿势和吸吮方法。

2、观察新生儿的吸吮情况和产妇的哺乳感受,及时给予调整和建议。

(三)住院期间的支持1、责任护士每天至少评估一次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包括哺乳次数、乳汁分泌量、乳房情况等,并记录在护理病历中。

2、对于遇到哺乳困难的产妇,如乳头凹陷、乳汁不足等,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邀请专业的催乳师或哺乳顾问进行指导。

3、提供 24 小时的母乳喂养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咨询电话,方便产妇随时咨询。

(四)出院指导1、产妇出院前,责任护士应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母乳喂养注意事项,包括如何保持乳汁分泌、如何应对常见问题等。

2、提供母乳喂养咨询电话和复诊时间,鼓励产妇出院后遇到问题及时咨询和回院复诊。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母乳喂养是保障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母乳喂养的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所有有关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

三、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推广母乳喂养是最自然、最完美、最经济实惠、最安全、最环保的一种喂养方式。

母乳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均衡、易消化的营养成分,还能够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有利于母婴情感交流和身体健康。

为了推广母乳喂养,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建立母乳喂养知识宣传站,为妇女提供各种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3.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水平;4.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站,为哺乳期妇女提供各种支持帮助。

四、母乳喂养的管理制度1.孕期和分娩期的母乳喂养管理(1)孕期干预和预防。

孕期妇女应该接受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和指导,以提高妇女对母乳喂养的意愿和信心,以及提供必要的营养保障。

孕期妇女应当避免吸烟、喝酒和用药,避免对胎儿和母乳喂养造成不良影响。

(2)分娩期干预和预防产妇在分娩前要准备好哺乳用品,并且在分娩后,应该尽早将新生儿放在母亲的乳头上,进行早产母乳初喂,并鼓励母乳喂养。

医院应当为分娩的产妇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帮助,以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

2.哺乳期的母乳喂养管理(1)哺乳期的饮食准备和补充哺乳期的母亲应该注意饮食和营养的补充,以保证母乳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要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保证母乳的安全和健康。

(2)哺乳性疾病的防治哺乳期的母亲应该注意乳房的卫生和护理,以预防乳房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乳房发炎等疾病,应该及时治疗和处理,以避免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3.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所有哺乳期妇女,应该接受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以保证母乳喂养的效果和质量。

医院和社区应该开展母乳喂养的知识教育和讲座,以提高哺乳期妇女对母乳喂养的了解和理解。

妇幼保健院母乳喂养规定

妇幼保健院母乳喂养规定

妇幼保健院母乳喂养规定
1、本院制定促进母乳喂养的规章制度,并传达到全体工作人员。

大力宣传和执行国际促进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

2、本院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实施母乳喂养规定的技术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

3、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孕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宣传工作,如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方法等。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并进行皮肤接触30 分钟以上。

5、医护人员必须教会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无医学指征,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给新生儿喂代乳品或饮料。

7、无医疗上的需要一律实行24 小时母婴同室。

8、鼓励母亲要不定时、不定量的按需哺乳。

9、一律不要给新生儿用奶瓶及橡皮奶头,不要宣传、馈赠、推荐和使用母乳代用品。

10、母婴出院后,由随访小组负责母乳喂养情况的随访,
设热线电话**,继续为母乳喂养的母亲提供咨询服务。

2023年1月12日。

促进母乳喂养法律规定(3篇)

促进母乳喂养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出生后,在母亲或乳母的哺乳下,直接吸吮母乳的行为。

第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将母乳喂养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母乳喂养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母乳喂养的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母乳喂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母乳喂养宣传教育第六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当制定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大纲,组织开展全国性的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活动。

第七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母乳喂养知识普及活动,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种渠道,提高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第八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孕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将母乳喂养知识纳入孕妇、产妇的常规医疗服务内容,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

第十条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服务机构应当普及母乳喂养知识,鼓励和支持儿童使用母乳。

第三章母乳喂养设施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服务机构,应当设置母婴室,为哺乳期妇女提供方便。

第十二条母婴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独立的哺乳空间,确保哺乳隐私;(二)配备必要的哺乳用品,如哺乳椅、婴儿床、垃圾桶等;(三)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十三条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母婴室,为哺乳期妇女提供便利。

第四章母乳喂养支持第十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建立母乳库,为有需要的婴儿提供母乳。

第十五条鼓励用人单位为哺乳期妇女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和哺乳假,保障哺乳期妇女的合法权益。

母乳喂养规定

母乳喂养规定

母乳喂养规定1、医院工作人员必须支持母乳喂养成功的原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所有接触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医务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18小时,其中包括3小时实习,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医院其余人员只参加培训,不参加实习。

3、在产科门诊、产科病房要向孕妇、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

4、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就开始哺乳,实行早开奶早吸吮。

5、产后6小时内,医务人员必须再次指导产妇哺乳正确姿势及婴儿含接姿势、挤奶手法,保持泌乳,增强产妇的信心。

6、产后实行24小时母乳同室,因治疗和护理母婴分离不得超过一小时。

7、为促使乳汁的分泌,实行早吸吮和勤吸吮,根据婴儿和母亲的需要哺乳,不受时间和次数的限制。

8、产妇哺乳时,除母乳外禁止向新生儿喂水和其他食物,除非有医学指征者。

9、摒弃奶头、奶瓶、奶粉,不用其做安慰物,严禁奶瓶、奶头及代乳品在我院出售、推销、宣传、使用。

10、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利用儿保、妇保、地段、热线电话:对产妇进行随访、咨询。

新生儿病区安全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区安全管理,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三年以上的护士担任,护士必须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

3、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4、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查对制度,确保患儿诊疗、护理安全。

严格限制非本科室工作人员进入,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医疗区。

5、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6、加强病区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管理规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宜兴市和桥医院
社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管理制度
1、帮助社区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明确其职责,并提供培训等技术支持。

2、配合社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做好产妇、婴儿出院后母婴保健服务工作,把即将出院的产妇的分娩信息及时录入《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填写出院个人信息;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向产妇及家属发放《产后访视告知书》,告知其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咨询母乳喂养信息。

3、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有专人负责,帮助产妇解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利用各种形式,为出院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支持服务,设立本机构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并告知出院产妇。

5、支持组织成员于产妇出院后3-7天内上门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随访,帮助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

6、通过对产妇的随访、检查和指导,增加其母乳喂养的信心,督促其坚持母乳喂养,使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得以巩固和提高。

7、加强支持组织管理,爱婴医院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定期对支持组织的母乳喂养支持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奖惩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