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化分析 园林093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建议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如何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建设建议,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现状分析1.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当前,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个城市都有不同规模和风貌的公园、绿地、花园等绿化空间。

这些绿化空间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也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了市民生活质量。

2.存在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城市绿化空间分布不均衡。

一些城市的中心城区和繁华商业区绿化空间不足,而郊区或者新开发区的绿化空间过剩。

其次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品质不高。

由于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品质,导致了绿化空间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绿化空间缺少设计感,缺乏特色。

再次是管理不到位。

一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后,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维护,造成了很多场地的荒废和浪费。

二、建设建议分析1.合理规划城市园林绿化为了解决城市绿化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可以采取合理规划的手段,把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特点,科学的规划绿化空间的位置和数量。

对于中心城区和繁华商业区,可以加大力度的增加绿化空间,提高市民的休闲娱乐条件,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对于郊区和新开发区,可以适度的增加绿化空间,但更要注重绿化品质的提高,形成特色和亮点。

2.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品质为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品质,建议可以加强设计和建设的过程管理。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绿化空间的美感、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景观绿化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监管,杜绝不合格材料和不合格工程,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的品质,形成绿色生态的城市形象。

园林绿化案例分析

园林绿化案例分析

园林绿化案例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分析几个园林绿化的案例,探讨它们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城市中心广场的绿化案例。

这个广场位于城市的商业中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升广场的环境质量,城市规划部门进行了全面的绿化改造。

他们在广场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喷泉,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并在周边设置了休息座椅和遮阳棚。

这些绿化措施不仅美化了广场的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居民小区的绿化案例。

这个小区位于城市的郊区,是一个居住人口较多的社区。

为了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社区委员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

他们在小区内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修建了健身步道和儿童游乐场。

这些绿化措施不仅美化了小区的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工业园区的绿化案例。

这个园区位于城市的工业区,是一个集中了大量工厂和企业的地方。

为了改善园区的环境质量,园区管理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

他们在园区内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树木,修建了绿化带和休闲广场。

这些绿化措施不仅美化了园区的环境,也改善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园区的形象和吸引力。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的环境,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市绿化设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分析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分析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分析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现状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总体发展较好,各地区、各城市都在不断扩建和改善城市公园园林绿化设施。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人民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文化娱乐等的主要场所,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健康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用地有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用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设施不尽完善,有些地方的公园设施老化严重,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导致了公园环境的下降。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不足,一些城市公园园林绿化规划并不完善,与城市环境融合性不强,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问题:城市公园园林绿化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但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用地受到限制,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2.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但一些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如保护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3.社会效益问题:城市公园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实现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1.加强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其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

公园绿化措施

公园绿化措施

公园绿化措施引言公园绿化是指通过在公园内种植各种绿色植物,改善环境,增加植物生物多样性并提供美丽的景观。

公园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园绿化措施,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益处。

1.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公园内的植物种类选择非常重要。

应该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应度高的植物种类。

常见的选择包括树木、灌木、草和花卉。

树木可以提供阴凉的庇护所和氧气,灌木可用于划分区域和增加视觉效果,草地可以提供舒适的草坪活动区域,花卉则给人带来美丽的景观。

2. 适当的水源和灌溉系统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公园绿化需要供水系统。

这可以通过连接供水管线,或者设置水井和水泵来实现。

此外,灌溉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滴灌、喷灌或喷洒等方式进行,以确保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3. 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公园内的植物需要保护和照料,以保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

定期修剪、除草、施肥和喷洒杀虫剂是一些常见的植物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保持植物的生长和美观。

4. 废物管理和土地修复公园绿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得到适当处理。

除了对植物进行剪枝和修剪的废物之外,还应处理来自游客的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公园管理者应设立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处理这些废物。

此外,对于受到破坏或污染的土地,应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

5. 提供适宜的休闲设施除了植物绿化之外,公园绿化还应该考虑到人们的需求。

为了提供更好的休闲体验,公园管理者应提供适宜的休闲设施。

这些设施可以包括长椅、凉亭、跑步道、自行车道、游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让他们在公园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6. 教育和宣传公园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还可以成为教育和宣传的平台。

公园管理者可以在公园内设置教育牌和信息展示板,向游客介绍公园的植物种类和生态意义。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讲座、导览和其他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公园绿地建设中的绿化与景观设计

公园绿地建设中的绿化与景观设计

公园绿地建设中的绿化与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园绿地的建设和规划变得愈加重要。

绿化与景观设计在公园绿地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绿化与景观设计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绿化是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

绿化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平衡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公园绿地的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绿化还能有效地调节气温、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绿化必不可少,是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环。

其次,景观设计的合理规划能够增加公园绿地的美观性和利用率。

景观设计是为了美化环境,使之具有更加艺术和观赏价值,提升人们的心情和生活品质。

在公园绿地中,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景观元素,增加景观层次感和趣味性。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花坛、喷泉、石桥等景点,增加人们参观游览的兴趣。

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以引入多样植物,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使公园绿地更具吸引力。

此外,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通过打造宜人的空间环境,提升人们在公园绿地中的活动体验。

公园绿地建设中的绿化与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园绿地是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公园绿地建设方式通常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导致环境负担加重。

因此,绿化和景观设计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可以通过选择抗旱、自然生态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草坪面积,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手段来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的使用。

通过这些措施,公园绿地建设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公园绿地建设中的绿化与景观设计还需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肺,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和向往。

因此,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绿化与景观设计必须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公园绿化方案

公园绿化方案

公园绿化方案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公园绿化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创建美丽宜人的公园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植物选择公园绿化的核心是植物的选择,不同的植物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

在选择植物时,应综合考虑其美观性、适应性、生长速度等因素。

一方面,可以选择观赏植物,如花卉、花灌木等,以增加公园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选用乔木、防护林等植物,以提供阴凉的栖息地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二、景观规划公园的景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公园的整体布局和环境条件。

可以根据地形地貌,设计起伏的草坪和人工湖泊,增加公园的观赏性和游憩性。

同时,还可以设置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区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场所。

三、水体布局水体是公园绿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通过合理的水体布局可以提升公园的美感和舒适度。

可以设置人工湖泊、小溪、喷泉等水体,增加公园的水景效果。

同时,水体还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四、景观照明景观照明是公园夜间使用的重要设施,可以为公园增添夜间的活力和美感。

可以利用适当的照明技术,点亮公园的主要景点和景观,创造出独特的夜间景观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照明的安全性和能源的节约,选择合适的照明设施和灯光亮度,确保公园的夜间照明效果与白天一样出色。

五、绿化养护公园绿化的建设不仅是一次性的任务,更需要长期的养护和管理。

可以建立专业的园林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绿化养护工作。

包括绿地修剪、植物保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公园的绿化质量和观赏效果。

六、环境保护公园绿化的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可持续的绿化管理方式,如节水灌溉系统、有机肥料的使用等,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

同时,还可以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引导市民养成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

七、参与公众公园绿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意见收集。

浅谈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随着都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开放式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健身、游玩的主要场所。

一些城市开放式公园的绿化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绿地资源过分集中、绿化品种单一、管理不善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就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浅谈。

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绿地资源过分集中。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重点地区的绿地资源往往会过分集中,这样就会造成城市绿地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地区的绿地资源严重不足。

二是绿化品种单一。

一些城市开放式公园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这不仅影响了公园的整体美观度,而且也无法满足市民不同的休闲需求。

三是管理不善。

一些城市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化管理团队,导致公园的绿化工作难以有序进行,甚至存在乱搭乱建、乱涂乱画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要加强城市开放式公园的绿地资源规划管理。

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分配城市绿地资源,使得绿地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分布在城市各个地区,使得每个市民都能够享受到绿色空间的福利。

要加强对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品种的选择和管理。

应该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引入各种形态和颜色鲜艳的观赏植物,打造多样性的植被景观,使城市绿化更加多姿多彩。

要加强对绿化品种的管理,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使公园内的花草树木呈现出良好的绿意。

要加强城市开放式公园的管理工作。

要建立专业的绿化管理团队,定期进行公园内绿化设施的养护和维护工作,保持公园内的绿化环境整洁有序,切实提升城市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水平。

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综合施策,通过科学的规划管理和专业化的绿化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开放式公园的绿化环境,为市民们提供更加美丽舒适的休闲场所。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工作的投入力度,使得城市的绿色空间得以更好地利用和保护。

公园绿化调查报告

公园绿化调查报告

公园绿化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园绿化情况,本报告对某市区内的三个公园进行
了实地调查。

通过对植被种类、绿化覆盖率、管理维护情况等方面的
观察和统计,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公园绿化的建议。

一、公园概况
在调查的三个公园中,公园A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较小,主要以草坪为主,植被少且分布不均匀;公园B地处市区边缘,面积
较大,树木较为密集,但草坪杂草丛生;公园C位于市郊,植被较为
丰富,绿树成荫,整体绿化效果较好。

二、绿化植被种类
三个公园内的绿化植被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在公园A中,乔木种类单一,缺乏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点缀;公园
B内乔木较为杂乱,需要进一步修剪整理;而公园C的植被种类丰富,植物分布均匀,景观效果较好。

三、绿化覆盖率
通过实地测量,发现公园A的绿化覆盖率较低,大片荒凉;公园B
的绿化覆盖率中等,但需清除杂草,整理乔木;公园C的绿化覆盖率
最高,植被茂盛,景观宜人。

四、管理维护情况
在采访园林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得知,公园A的管理维护不到位,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植被保养;公园B的管理稍有改善,但仍存在草坪缺乏修剪等问题;公园C的管理更加规范,有专业园林公司进行周期性养护,绿化效果较为显著。

五、建议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公园A应增加植物种类,加大绿化投入,提升绿化覆盖率;公园B应加强草坪修剪,优化乔木植被,改善整体景观效果;公园C应继续保持管理水平,适时更新植被,保持绿化质量。

通过本次调查,对三个公园绿化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相关部门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公园绿化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休闲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组植物
B组植物为雪松大草坪的中心和主景,植物种类包括雪松、香樟、无患子、枫香、乐昌含笑、北美红杉、桂花、茶 梅、大叶仙茅、麦冬等,是雪松大草坪中物种最为丰富的一组。该组植物岛状点缀于草坪中央,自南侧主路望去,成 为观赏的主景;自草坪东西两头望去,则划分了草坪空间,增加了长轴上的层次,延长了景深。无患子、枫香的秋色 叶为整个草坪空间增加了绚烂的秋色,桂花的香味则拓展了植物景观的知觉层次。该组植物中的北美红杉据说是美 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从美国带来赠送给中国的礼物之一,颇具历史文化价值。为了使该草坪空间增加夏季景观, 在东侧靠近翠雨厅附近的列植雪松间,增添了火棘球与紫薇的组合,丰富了季相景观。
公园绿化
园林093班
梁健生 200910144310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作用
作为园林造景的主要材料,草坪与地被植物也是园林植物群落 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用不同的草坪、地被植物组成风格各异的人 工群落,创造出绿草如茵、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优美环境。 草坪和地被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园要素,与高大的乔木与 建筑相比,低矮的地被与舒展的草坪所营造的更是一种静谧、深远的 意境。绿色的地坪与层次丰富、色彩变幻的地被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为其他植物造景提供基础和背景。同时,草坪和地被的开 阔性、延展性可充分展示园林空间及地形,因此建造草坪和地被也是 植物造景中重要的填充和弥补手法。
结语
总之,大草坪是群众集体性活动的场所,在功能上要求空旷,集 散方便,在植物配置上力求简洁。大草坪开敞,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 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朗的要求,在大草坪内可配置孤立树、 树丛,甚至高低错落,季相丰富的树群,也可配置大片宿根、球根花 卉,组成缀花草地。选用的树种应该具有开展伞状树冠,冬季落叶, 叶面积较小,树体高大,树荫疏朗,生长强健等条件;在观赏方面, 花和叶的色彩要美,分支线条要优美,树木按自然式栽种,疏密相间, 有聚有散,错落有致。林下草坪要耐践踏,最好秋季不枯黄,尽可能 让有人在草坪上多活动,草坪上一般不建园路,林地边缘或林下可栽 植宿根花卉工人观赏。
3.艺术原则 地被植物是一种有生命的立体艺术,种类的选择要考虑景点的高 度、宽度、深度,可通过植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线条来表达三维 空间的美,又加上地被植物的季象变化,更能表现出动态美。地被植 物配置造景时,一方面要注意使植物群落层次分明,必须考虑其与主 体植物的协调,突出主体,从而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 利用地被植物植株高矮、色彩、叶片形状、大小、质感等差异,可以 营造出五彩缤纷、四时各异的植物群落景观。
地被植物的选择原则
1.科学原则
根据园林地被种植的环境去选择合适的种类,这是科学利用园林地被植 物的首要原则。因地制宜是地被植物配置是否得当的关键,了解种植地的光、 温、水、土、气等环境条件及地被植物本身的自然高度、绿叶期、花期、果 期及其适应性和抗逆性,才能实现合理配置。
2.文化原则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通过各种植物配置使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文化气氛, 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 观环境之间的联系,即所谓“情景交融”。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园林景观分析
花港观鱼雪松草坪
• 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面积约16400m2,是花港观鱼公园内最大的草坪活 动空间,也是杭州疏林草地景观的杰出代表。 • 雪松大草坪地形面向西湖内侧微微倾斜,以稳重而高耸的雪松作为主 要的植物材料,与主干道的广玉兰构成宽达150米的景面,在体量上相 互衬托,十分匹配。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 的缓坡地形,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四角种植的方式,既明确限定 了空间,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景观效果与功能都 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 据杭州植物园1978年7月测定,花港观鱼公园草坪上的日气温比延安路 口柏油路面上的低2.3°--4.8℃。而相对湿度却增加12.8%,足见草 坪在炎热的盛夏,对于降温增湿起着良好的作用。
C组植物
C组植物为雪松纯林,植株较其他两组高大,主要是为了体现雪松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其中最大的一株雪 松胸径达72cm,冠幅达16m;最高的一株雪松高达17m。 总体而言,雪松大草坪是非常成功的植物造景实 例,设计者以大量的常绿针叶树种围合空间,奠定了雄浑的气势,体现出南方少有的硬朗,又在局部穿插 具有本地特色的代表树种和观花树种,表现出刚柔并济的植物景观效果,不得不让人为设计师的匠心与 植物的美所折服。
樱花合理的间距与冠幅体现了整体性与连续性,由于樱花的观赏时间较短,故大多数时间仍以 欣赏雪松群植的形体美为主。樱花的平均高度约为雪松平均高度的1/3,上下层次清晰。樱花 间距5-8m,为现有平均冠幅的1倍以上,三三两两的组合彼此呼应,体现了视觉上的连续性,并预 留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在平面图上还可以发现,8株樱花的疏密变化与12株雪松的组合颇为类似,中间紧,两头松,模 拟自然界从密林至林缘的生长模式产生自然的景观效果,并以类似的组合方式使两种植物具 有内在的联系,和谐统一。
2.与建筑的配置
地被植物与园林建筑及假山、景石、雕塑等园林小品相配置,起 到配景和陪衬的作用,丰富了构图,协调了周边环境。建筑前植物配 置应考虑树形、树高和建筑相协调,应与建筑有一定距离,并应和窗 间错种植,以免影响通风采光,还应考虑有人的集散,不能塞得太满, 同时还应考虑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建筑背阴面的植物 配置应选择耐阴植物,如罗汉松、花柏、云杉、冷杉等。
3.与山石、水体的配置 (1)与山石的配置。山石常常会成为重要景点,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应 用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效果,也要突出景点。草坪与地被可作为 背景或点缀,布置时要疏密相间,起伏错落,与坚硬的山石形成刚柔 并济、富有生命力的和谐统一体。 (2)与水体的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自然式的驳岸, 无论是土岸还是石岸,都离水较近,因此宜栽植耐水湿的地被植物, 可以加强水景趣味,如水边植迎春、鸢尾等,既突出季相景观,也富 有野趣。
草坪与地被植物造景
1.与乔灌木的配置
在地被植物选择时,要根据上层林木的郁闭情况,所处地理位置,地被 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等确定种类。如在乔木下选用耐阴、绿色期及花期长的地 被植物作基底,点缀季节特征显著的花灌木,并与其在色彩和姿态上搭配得 当,共同构成极具特色的林下景观,才能生机盎然,体现植物配置的自然美。 疏林下可配置稍耐阴的木本观花植物,下层可配置耐阴的观花或观叶的草本 类。不同类植物的搭配,将会形成错落有致、色彩丰富、三季有花、四季常 青的景观效果。

谢谢观赏
公园草坪与地被植物设计实例分析
在公园的观赏游览区,游览人流量大,停留时间长,有时可成为 公园的主要景区,如杭州的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该类景区要求草坪 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与树木的搭配要突出周围环境季相的变化,可在 中下层配置观赏价值搞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四季有景可观的环境。 树荫下可设置座椅,湖岸边设置亭、坐凳等,便于有人休息、观赏。 下面就以杭州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为例,作园林景观设计的简单分析。
根据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雪松大草坪可基本划分为3组植物,下面分别分析各组植物的景观特色。
花港观鱼雪松草坪平面图
A组植物
A组植物强调公园的休闲性质樱花,鲜花盛开使得春季景观效果突出。雪松深绿色的背景为盛开的樱花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折线状 自然种植的单排樱花恰似一片浮云,蔚为壮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