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天麻白术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证心得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证心得《本草纲目》记载:“半夏、白术、天麻,子实名气血宣明,助下养肾补精强心,平衡气血安神定志”。
中医认为,这三味药物调和合用可以根据临床症状来调理肾阴亏损,安神调血,提升心脏功能,调节脏腑的功能。
我在临证调理过程中,采用半夏、白术、天麻等多药物调和合用,来调理肾阴亏损,补血安神,以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以及调节脏腑的功能。
首先,我选择用半夏这味药物作为核心药物,来调理肾阴亏损,其中除了有补肾开窍、宣通气血,补肝阴滋阴功能外,半夏还含有芸香素、维生素C以及苯甲醇等有益成份,可以起到解毒祛病、健脾祛风、补虚美容等多种功效。
其次,我选择白术这味药物作为补血安神的药物,对肾虚虚弱有很好的补足效果,它的活性成分以水溶性营养素居多,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铁、钙等,它不仅可以补充肝脏的水谷,而且可以帮助心脏血液的循环,从而提高心脏的功能。
最后,我选择天麻做为调节脏腑功能的药物,天麻具有补中益气、宣肺消痰、止咳平喘、安神定心等功效,可以帮助心脏更好地调节脏腑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在上述三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下,我从根本上治疗肾阴亏损,补血安神,提升心脏功能,以及调节脏腑的功能。
调理肾阴亏损方面,我选择半夏做最主要的药物,同时加入白术和天麻,以增强半夏的补肾补血补虚作用,同时也把三味药物结合得更加完美。
在治疗肾阴亏损的过程中,由于有半夏、白术和天麻三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恢复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并调节了患者脏腑的功能,以达到改善慢性病的效果。
此外,在调理肾阴亏损的过程中,有必要注意膳食的补充。
适当的摄取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多食物,以及每天定时进行中国传统调理肾阴亏损的方法,如清晨空腹喝绿茶、午后走一小时步行等,对于改善肾阴亏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半夏、白术、天麻汤此类中草药的调理肾阴亏损,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过程,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恢复了正常的心脏功能,以及调节脏腑的功能,为改善慢性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来源】《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柏(酒洗)0.6克、干姜0.9克、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耆、泽泻、人参各1.5克,白术、炒神曲各3克,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功用】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
4·癫痫(来源,大医精成网《阳作仁·【原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愈痫证,23年未复发》)
患者,**,男,11岁,1985岁7月18日19点30分诊,患儿在吃饭时突然昏仆,口吐白涎沫,发出一种呼噜呼噜的声响,双目上视,四肢抽搐,数分钟后缓慢苏醒。病史:患者在二岁多时发作过,五岁时又发作,以后每年发作二、三次。
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应用】
1.痰厥头痛: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佛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70-80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2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主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方论】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在词条中共出现在5本医书中,1、《脾胃论》(人卫本)卷下;2、《古今医鉴》卷七;3、《医学心悟》卷三;4、《脾胃论》卷下;5、《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半夏白术天麻汤别名半夏茯苓天麻汤、白术半夏天麻汤、半夏天麻汤、半术天麻汤来源<<脾胃论》(人卫本)卷下。
组成黄柏2分,干姜3分,天麻5分,苍术5分,白茯芩5分,黄耆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术1钱,炒曲1钱,半夏(汤洗7次)1钱5分,大麦糵面1钱5分,橘皮1钱5分。
功效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
主治痰厥头痛,咳痰稠粘,头眩烦闷,恶心吐逆,身重肢冷,不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
现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药禁忌阴盛肝阳上亢引起眩晕头痛者忌用。
用法上(口父)咀。
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带热服。
各家论述1.《脾胃论》: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耆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温甘,除湿补中益气;泽、芩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孽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2.《医略六书》:脾气大亏,痰食滞逆,不能统运于中,故厥逆头痛眩晕不已焉。
苍术燥痰湿以强脾;白术健脾元以燥湿;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固中,天麻法风湿以豁痰;泽泻泻浊阴以却湿;神曲消食积开胃,麦芽化湿和中;茯芩渗脾湿;半夏燥湿痰;橘红利气和胃)生姜快膈散痰;黄柏清湿热,干姜温中气也,使气健脾强,则自能为胃行其津液,而痰厥自平,良远温服,俾痰化气行,则胃气融和而清阳上奉,头痛眩晕无不保矣。
此温凉并济,补泻兼施之剂,为气虚痰厥头痛眩晕之专方。
附注半夏茯苓天麻汤(《卫生宝鉴》卷九)、白术半夏天麻汤(《扶寿精方》)、半夏天麻汤(《杏苑》卷四)、半术天麻汤(《简明医彀》)。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证体会

眩晕最早见 于 《 内经》 称之 为 “ 冒” 眩 。在《 内经》 中对本 病 的 病 因病 机 作 了 较 多 的 论 述 , 为 眩 晕 属 肝 所 主 , 髓 海 不 足 、 认 与 血 虚 、 中 等 多 种 因 素 有 关 。 如 《 问 ・ 真 要 大 论 篇 》 : 诸 邪 素 至 有 “ 风 掉眩 , 皆属于肝” 灵枢 ・ 。《 口问》 “ 篇 上气 不足” 《 枢 ・ ,灵 海论》 篇 “ 海 不 足 ”《 问 ・ 机 原 病 式 ・ 运 主病 》 为 本 病 的发 生 髓 ,素 玄 五 认 是 由 于 风 火 所 致 , “ 火 皆 属 于 阳 , 为 兼 化 , 主 乎 动 两 动 有 风 多 阳 相 搏 则 为 之 旋 转 ” 病 因 论 述 。 汉 代 张 仲 景 认 为 痰 饮 是 眩 晕 的 等 重要致 病因素之一 。《 溪心法 ・ 丹 头眩》 “ 痰则不作眩 ” 有 无 的主 张 , 出“ 痰 为 先 ” 提 治 的方 法 ,景 岳 全 书 ・ 《 眩运 》 出 “ 运 一 证 , 指 眩 虚 者 居 其 八 九 , 兼 火 兼 痰 者 不 过 十 中 一 二 耳 ” 强 调 了 “ 虚 而 , 无 不 能 作 眩 ” “ 以治 虚 ” 主 。《 学 从 众 录 ・ ,当 为 医 眩晕 》 : 盖 风 非 言 “ 外 来 之 风 , 厥 阴风 木 而 言 , 少 阳 相火 同居 , 阴 气 逆 则 风 生 指 与 厥 火 发 , 河 间 以风 火 立 论 。 风 生 必 挟 木 势 而 克 土 , 病 则 聚 液 故 土 而 成 痰 , 仲 景 以痰 饮 立 论 , 溪 以痰 火 立 论 也 。 言 其 虚 者 , 故 丹 言 其病根 , 其实者 , 言 言其 病 象 , 本 一 也 。 理 ” 关 于 眩 晕 历 代 医家 论 述甚 多 , 本病 病 机 属 于 本 虚 标 实 。 本 虚 为 髓 海 不 足 , 气 血 亏 虚 , 窍 失 养 ; 实 为 风 、 、 、 扰 或 清 标 火 痰 瘀 乱 清 空 。 本 病 的 病 位 在 头 窍 , 病 变 脏 腑 与 肝 、 、 三 脏 有 其 脾 肾 关 。肝 乃 风 木 之 脏 , 性 主 动 主 升 , 肝 肾 阴 亏 , 不 涵 土 , 其 若 木 阴 不维 阳 , 阳亢 于 上 , 气 火 暴 升 , 扰 头 目 , 发 为 眩 晕 ; 为 后 或 上 则 脾 天 之 本 , 血 生 化 之 源 , 脾 胃虚 弱 , 血 亏 虚 , 窍 失 养 , 脾 气 若 气 清 或 失 健 运 , 浊 中 阻 , 风 阳 夹 痰 , 扰 清 空 , 可 发 为 眩 晕 ; 主 痰 或 上 均 肾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型的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偏头痛痰浊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
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医治,实验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均接受治疗15 d(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药品安全性。
结果实验组的偏头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5,P=0.0200);实验组的偏头痛脑电图异常率(17.8%)明显低于对照组(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7,P=0.02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0,P=0.0442)。
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型偏頭痛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脑血管阻力及毛细血管畅通性,多种途径、多靶点改善、减轻偏头痛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半夏白术天麻汤;偏头痛;痰浊型偏头痛为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经常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在多种头痛类型中占主要部分,在普通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
头痛是由头部血管舒张收缩能力不稳定及某种身体活性物质短时间变化引起的,基本症状为头痛时常发作,头昏沉重,胸闷不舒、呕吐痰涎,该病的病程长,不发作时一切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不存在异常,属我国中医所述“首风”“头风”“偏头风”范畴,西医诊治此病毒副作用大,如对病患的肝脏造成损伤,长期用药偶出现抑郁症,老年人较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等,中医辨证诊治效果显著[2-3]。
我院对部分痰浊型偏头痛病患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获得较优异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12月本科接收的90例痰浊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痰浊型偏头痛的描述[4],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5例,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9±5.2)岁,平均病程(10.9±4.4)个月。
程钟龄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_张素珍

《 本草 求真 》 论 述 药 物 时
。
,
,
有 一 定 的中 医 理 论 基 础
195 9年
。
,
,
。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根 据
1 8 0 6年
。
清 代 嘉 庆 十 一 年 丙寅 (
本
,
) 绿 圃斋重 刊
。
,
重 校 印行
。
。
并 削 去 原 书 所附 的 图
。
对于
,
,
卷 次亦 略加 整 理
,
5 克 术 各1
生 姜三 片
。
大 枣五 枚
业 引 申用
加赤 芍 白芍 白芷 大 腹 皮 制香 附 各 1 0 克
以 十 倍 量 加 工成 丸 药 如绿 豆 大
,
、
、
,
于 脾肺 肾功 能失 调 的多种 疾病 兹举 例介绍 如 下 例一
4
:
每获 良效
,
每 日二 次
,
,
0 克 每 次1
,
温 开 水 送服
毫米 汞 柱
,
,
如 坐 车船 之 中
。
炮山 甲
、
白芍
。
、
白芷
,
、
大腹 皮
、
制香附
195 1年
前来 我院 就诊
.
血 压 1 1 0/ 8 。
,
益 气通 络而 收 效
西 医拟诊 美 尼 尔 氏综 合 征
,
用安 舌体
。
例三
5
姚某
,
,
男
,
, 5 6岁
教师
,
,
定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经验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经验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半夏白术天麻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经验丰富。
下面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总结:一、方剂组成及功效半夏白术天麻汤包括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甘草五味。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平肝安神、益气健脾、安定情志等功效。
二、加减法1. 加减原则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加减法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但总体来说,需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加减:(1) 如果患者出现烦躁、心烦等症状,则加入龙骨、牡蛎等药物,以安神定志。
(2) 如果患者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则加入枸杞子、菊花等药物,以滋阴清热,降低血压。
(3) 如果患者有消化不良等问题,则需要调整方剂,增加炙甘草、陈皮、焦谷芽等药物,以调理脾胃。
2.加减具体方案(1) 烦躁不安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龙骨、牡蛎、甘草。
(2) 头痛、头晕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枸杞子、菊花、甘草。
(3) 消化不良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炙甘草、陈皮、焦谷芽、枳壳。
三、用药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遵医嘱,确定药物剂量和煎服方法等。
2. 严格控制煎药的温度和时间,确保药效充分释放。
3. 患者在服用期间应注意调节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禁烟限酒,避免剧烈锻炼等。
四、疗效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主要包括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减轻症状等。
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
总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
同时,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体会_姜英彬

2009 NO.10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 医 中 药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引起眩晕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多见于颈椎病、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的发生属于虚证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
其中,痰浊中阻导致眩晕的病症: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笔者采用健脾和胃、祛痰止眩为主的方法治疗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26~65岁,病程1~15年,高血压病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颈椎病5例,脑动脉硬化2例,高脂血症6例。
全部病例的中医诊断以中医内科教材(第5版)的眩晕为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视物旋转,如坐车船,或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昏倒,兼见头重如蒙,苔自腻,脉濡滑。
临床分型为痰浊中阻型。
1.2 治疗方法自术30g,天麻15g,半夏10g,茯苓10g,泽泻10g,木香10g,砂仁6g,炒扁豆15g,苡仁10g,橘红10g。
随证加减:若兼气血不足,加熟地20g,当归20g,阿胶10g;若兼肝肾亏虚,加枣皮l0g,枸杞子6g,上方水煎服,取汁300mL,分3次口服,7剂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病的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痊愈l3例,占43.3%;好转12例,占40.0%;无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
3 典型病例谢某,男,46岁,阵发性眩晕已5年。
2007年5月3日因间断头昏l0d就诊,症见:头晕目眩,胸闷泛恶,周身困重,昏昏欲睡,转动头部则眩晕加重,食少多寐,舌淡苔自腻,脉濡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天麻白术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体会第X卷第X期XXX.XXX.XXX中医学院学报XXXX年X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体会
冷英
(XX医院,XXXXXXXXX)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的高粘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为痰浊中阻者.结果,治疗XX例,切实率达XX.X%.关键词:脂质代谢紊乱;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图分类号:XXXX文献标识码:X编号:XXXX-XXXX (XXXX)XX-XXXX-XX最近几年以来,因为生活水准的提升,一些因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等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多属于痰浊中阻所致,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X临床材料本组XX例,均为XXXX年至XXXX年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在此之中,男XX例,女X例;年龄XX~XX 岁;病程X个月~X年,单纯高粘血症或高脂血症XX例,合并高血压XX例,均经血流变学检查确诊,符合诊断水准.X治疗方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大致方,:天麻各XXX,茯苓,,吐频加代赭石,,菖蒲各XXX;,XXX;血粘高加X芎,赤芍各XXX;血压高加钩藤,石决明各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