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经典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答案:ABC3.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造纸术是汉朝的发明)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
答案:夏朝2.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外患”主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列强的侵略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首先,通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实现了土地的国有化,解放了广大农民。
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再次,实施了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了国民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
最后,通过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洞察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巩固统一?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推行科举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项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A. 世袭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宗法制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新大陆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统一做出了哪些贡献?A. 统一台湾B. 修建故宫C. 编纂《四库全书》D. 推行新政答案:A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结束了封建制度B. 推翻了清朝统治C.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D. 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B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 国内经济危机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下列哪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战场?A. 东北抗日联军B. 八路军C. 新四军D. 国民党军队答案:B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7年C. 1949年D. 1978年答案:A9. 以下哪项不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三大改造?A. 土地改革B. 手工业改造C. 农业合作化D. 工业私有化答案:D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引进外资B. 建立经济特区C. 扩大对外贸易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和____。
答案:货币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答案:唐太宗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成功平定了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影响。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行省制D. 宗法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其中哪一科是选拔文官的主要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明法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贸易往来D. 探险发现答案:A4. 清朝乾隆年间,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字狱”?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答案:C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谁被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陈独秀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一战结束D. 新文化运动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哪一块是最大的?A. 陕甘宁边区B. 晋察冀边区C. 苏北抗日根据地D. 东北抗日联军答案:A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的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 1949年B. 1950年C. 1954年D. 1956年答案:C9.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A. 土地改革B. 人民公社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集体化答案:C10. 1997年,中国恢复对哪个地区行使主权?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西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首都最初设在______。
答案:南京3.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
答案:溥仪4. 五四运动爆发的日期是______。
答案:1919年5月4日5. 1950年,中国进行的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
高中世界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世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地区?A. 尼罗河流域B. 印度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A2.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君士坦丁答案:B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A. 意大利B. 法国C. 西班牙D. 英国答案:C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哪个世纪?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答案:B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A. 萨拉热窝事件B. 普法战争C. 柏林墙事件D. 古巴导弹危机答案:A6.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在哪一年份?A. 1939B. 1941C. 1943D. 1945答案:B7.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被称为什么?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冷战D. 热战答案:C8. 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45B. 1950C. 1960D. 1970答案:A9. 冷战结束后,哪个国家解体了?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答案:B10. 21世纪初,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A. 互联网B. 工业革命C. 农业革命D. 能源革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_______。
答案:古巴比伦2.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年。
答案:17893.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_______国。
答案:英国4. 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和平条约是_______。
答案:凡尔赛条约5. 冷战时期,美国提出的对抗共产主义的政策是_______。
答案:杜鲁门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倡导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和对现实世界的探索。
高中历史试题卷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统一了文字B. 统一了度量衡C. 统一了货币D. 统一了语言答案:D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找宝藏C. 贸易往来D. 建立殖民地答案:A4. 清朝时期,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要求开放贸易B. 中国禁止鸦片贸易C. 法国要求开放贸易D. 英国要求割让领土答案:B5. 辛亥革命推翻了哪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B6.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A. 1911年B. 1919年C. 1921年D. 1927年答案:B7. 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孙中山答案:D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7年C. 1931年D. 1945年答案:A9.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3年D. 1957年答案:A10.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49年10月1日B.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C.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
答案:郡县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设立,使得______阶层有了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
答案:庶民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______。
答案:临时大总统6. 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是“______”。
答案:外争国权,内惩国贼7. 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反对封建礼教。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封建社会以土地为基础B. 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C. 封建社会中,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D. 封建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封建社会中,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所有权,而是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进行耕作,向地主缴纳租金。
2.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D解析:苏轼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而非唐朝。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
答案:泉州解析:明朝时期,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泉州等少数港口进行。
2. 清朝末期,________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南京条约解析: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简答题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而且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包括:土地私有制,封建等级制度,皇权至上,以及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这些特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土地私有制导致了土地兼并和农民贫困,封建等级制度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皇权至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则对中国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影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高中历史学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3. 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A. 纸币的广泛流通B. 夜市的兴起C. 行会组织的出现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海禁政策对中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限制了对外贸易B. 阻碍了文化交流C. 保护了国内经济D. 以上都是答案:A、B5.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维护封建统治B. 避免外来侵略C. 保护国内经济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2. 唐朝的______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答案:科举3. 宋朝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出现在四川地区。
答案:交子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著名将领______在东南沿海地区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答案:戚继光5.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机构。
答案:南书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清朝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政策的意义。
答案:雍正帝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中,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简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答案: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海上远航活动,它不仅展示了明朝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航海技术,而且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航海史和文化交流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论述唐朝开元盛世的成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万历D. 崇祯答案:A4.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武帝和汉景帝B. 汉文帝和汉景帝C. 汉高祖和汉景帝D. 汉文帝和汉武帝答案:B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答案:魏、蜀、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
答案:郡县制3.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哪位皇帝统治的?答案:唐玄宗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5.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其中“康”指的是________皇帝。
答案:康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有哪些特点?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什么?答案:“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考试试题-----------------------作者:-----------------------日期:⏹更多资料请访问.(.....) ../我的文件夹/...../⏹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资料请访问.(.....)2009年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历史试卷(此答案仅代表本人意见)本试卷共8页,70 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C.加强皇权 D.扩方权限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这一法典的生产源自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的先河。
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与马克思共同起草该宣言的是A.列宁 B.恩格斯 C.欧文 D.傅里叶6.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A.布尔什维克党B.公社委员会C.共产主义者同盟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7.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关于中国新主义革命,下列说确的是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1954年宪法的颁布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 C.平反冤假错案D.政企分开1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联D.美国和英国13.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14.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是A. B.周恩来C.D.15.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A.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1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时期D.隋唐时期1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18.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A.法国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19.近代西欧列强在殖民扩中进行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
被贩卖的奴隶主要来自A.亚洲 B.美洲 C.欧洲D.非洲20.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21.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来自A.杜鲁门 B.丘吉尔C.凯恩斯 D.马歇尔22.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之初,大都照搬联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偏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C.企业自主权过大 D.地方工业管理权过大23.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联改革的领导人是A.列宁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4.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顺利发展 B.严重倒退 C.停止不前D.曲折前进25.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A.开发、开放浦东 B.设置经济特区C.开发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26.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货币是A.英镑 B.欧元 C.法郎D.美元27.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实际起着国际组织的作用。
它后来演变为A.世界银行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28.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特点的是A.装 B.四合院 C.西装 D.花轿29.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庄子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30.右图所示的“、周、吴、”四个字是A.甲骨文 B.隶书C.楷书 D.行书31.汉代表性的文学题材是A.诗B.词 C.赋 D.小说32.“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作者是A.格拉底 B.卢梭 C.但丁 D.普罗泰(塔)戈拉33.16世纪欧洲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英国34.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于A.新文化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3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航天时代 D.信息时代36.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它首先诞生于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联37.19世纪末诞生的传播媒介是A.报纸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38.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39.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40.21世纪初,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论成果是A.思想 B.理论C.新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A.汉武帝 B.宋太祖C.明太祖 D.清雍正帝42.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这些规定表明该国A.实行君主立宪制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C.皇帝统而不治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43.据下列材料推断,“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A.资产阶级政权B.工人阶级政权C.军国主义政权 D.政教合一政权44.右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
该徽章纪念的是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金田起义 D.起义45.“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确的是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46.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47.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A.加入社会主义阵营B.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C.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D.组建经济区域集团48.古书记载,南宋城“自大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49.“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50.“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
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
”“我公司”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军事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51.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52.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这表明俄将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5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C.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能够继续保留人民公社体制54.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
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区域集团化趋势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现象55.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5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学习西方57.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