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内能专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冰块B.乙吸收热量C.甲内能增加D.乙内能减少答案:B解析:由图知道,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

故选B。

2、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答案:B解析: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位于医用口罩中层的过滤层是由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制成,能够吸附飞沫。

下列事例的原理与熔喷无纺布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吸起碎纸屑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答案:B解析: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利用的是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因为与头发的摩擦带上电,可吸起碎纸屑,利用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利用的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利用的是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内能

初中物理-内能

第二讲内能【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常见的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

如: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就含有1021个水分子。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2)热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之间的的和同时存在,处于正常状态的固态物质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基本平衡,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物体受到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更为显著。

(3)当物体受到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作用更为显著。

要点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1、固体: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既有一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

2、液体:液体中,分子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体积。

3、气体:气体中分子离得较远,且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要点三、物体的内能1、内能:(1)叫作分子动能;叫作分子势能。

(2)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与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有关外,还与物体的、、等因素有关。

2、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外界对物体做功,或者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物体的内能,反之,物体的内能将。

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内能和机械能、化学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般说吸收或放出“热量”,而不能说具有“热量”。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4、热传递:(1)实质:。

(2)条件:。

(3)方向:。

(4)结果:。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例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初中物理内能练习题

初中物理内能练习题

初中物理内能练习题一、内能选择题1.生活和自然中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焚烧越充足,热值越大B.指南针所指的南极就是地理地点的正南方向C.为地球带来光明和活力的太阳能是不行重生能源D.汽车发动机采纳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征【答案】 D【分析】【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征,它只与燃料的种类相关,与燃料的质量、焚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焚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没关,故 A 错误;B、指南针所指的南极在地理南极邻近,其实不指在正南方,故 B 错误;C、太阳能是能够络绎不绝的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属于可重生能源,故 C 错误.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比较,高升同样的温度,水汲取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用水作为工作物质,故 D 正确;应选 D.【剖析】利用以下知识剖析判断:(1) 1kg某种燃料完整焚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类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征,它只与燃料的种类相关,与燃料的质量、焚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焚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没关;(2)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其实不重合,存在必定的夹角,该夹角是磁偏角.(3)①能够重复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断,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可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② 短期内不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增补的能源叫不行重生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等.(4)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比较,汲取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高升或降低的少;高升或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汲取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剖析.2.《村居》诗中“少儿散学回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少儿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放风筝的少儿在奔跑中惯性会消逝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少儿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微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答案】D【分析】【解答】解:A、惯性大小的独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少儿在奔跑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A 不切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 不切合题意;C、少儿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经过增大接触面的粗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 不切合题意;D、线对风筝的拉力微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向来线上,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互相作使劲, D 切合题意。

初中物理知识点:内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内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当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效率为40%.已知汽车整车质量为1500kg,油箱容积为50L.(汽油热值q=3.3×107J/L,g=10N/k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汽车匀速前进受到的阻力是1200NB. 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6×104WC. 牵引力做的有用功1.65×109JD.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550km【答案】 C【解析】【解答】解:A、汽车匀速前进受到的阻力:f=0.08G=0.08mg=0.08×1500kg×10N/kg=1200N;故A正确;B、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1200N,汽车行驶的速度:v=108km/h=30m/s,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 = =Fv=1200N×30m/s=3.6×104W;故B正确;C、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Vq=3.3×107J/L×50L=1.65×109J,因为汽车的效率η= =40%,所以牵引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ηW总=40%×1.65×109J=6.6×108J,故C错误;D、根据W=Fs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 = =5.5×105m=550km.故D正确.故选C.【分析】(1)根据G=mg和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求出阻力的大小;(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小,又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根据P= = =Fv求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知道汽油的热值和油箱容积,可利用公式Q放=Vq计算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又知道汽车的效率为40%,可利用公式W有用=ηW总计算出牵引力做的有用功;(4)利用公式W=Fs的公式变形计算出汽车行驶的路程.2.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收音机B. 电烤炉C. 电风扇D. 电视机【答案】B【解析】【解答】解:A、收音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B、电烤箱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明确各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3.现在节约能源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在香港的一家健身馆,在地面上就装有压电材料,利用健身者对地面的压力来产生电能,并为室内照明供电.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化形式是:()A. 电能----机械能----光能和内能B. 机械能----光能和内能----电能C. 电能----光能和内能----机械能D. 机械能----电能----光能和内能【答案】D【解析】【解答】健身者的运动具有机械能,通过在地面上的压电材料产生电能,电能再照明供电,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所以过程为:机械能----电能----光能和内能.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由此分析解答.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B.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 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 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答案】 A【解析】【解答】解:A. 为使冷却效果好,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故A正确;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错;C.汽油是一次能源,不能循环使用,故C错;D.热机的使用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故D错。

物理初中物理内能练习题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内能练习题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内能练习题及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 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答案】 C【解析】【解答】解:A、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A正确;B、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向上的浮力小于向下的重力,故B正确;C、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的多少,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故C错误;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故选C.【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2)上浮的茶叶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所以茶叶上浮;(3)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4)从一侧看,玻璃杯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一个放大镜.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水>c煤油、ρ水>ρ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 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B.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 B【解析】【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由公式m= 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AC不符合题意;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V= 知,水的体积小于煤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103J/(kg•℃)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砂石铝铜比热容4.22.4 2.10.142.10.920.880.39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C.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比水银的比热容大。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初中内能、内能的利用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初中内能、内能的利用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内能、内能的利用知识梳理常规知识点一、内能1.分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

(2)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②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③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注: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块同时又很硬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于铁丝中。

2.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J。

注: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2)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注:对于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例如:烧开水;②做功,例如: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和热专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注: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③温度升高同时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④温度升高但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不敢大口咬热气腾腾的汤包,是因为汤包含有的热量多B.正在熔化的冰块,内能不断增大,温度保持不变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内能和温度有关,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2、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C.阳光下路面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3、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一段时间,两个透明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B.通电一段时间,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不同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有关C.若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右侧透明容器中应接入阻值是5Ω的电阻D.若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右侧透明容器中应接入阻值是10Ω的电阻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麦浪起伏B.尘土飞扬C.花香四溢D.大雪纷飞7、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大B.密度大C.体积大D.内能大多选题8、用四个加热器分别给a、b、c、d四杯水加热,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同一杯水,单位时间吸收热量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时物体里所有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 D.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火箭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这表明()
A.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了 B.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了,内能增大了
C.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内能增大了,所以总内能增大了D.物体内部分子的距离增大了,物体的机械能增大了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5.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空气引火
6.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7.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8.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
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 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出去。

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甲)水和水蒸气吸热,内能增加;(乙)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传给水和水蒸气;(丙)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11.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1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2 B.2:1 C.2:9 D.9:2
13.下列选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14.下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15.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A.小轿车 B.载重卡车 C.远洋轮船 D.吊车
16.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7.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18.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某工厂的工人想了以下一些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B.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C.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D.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19.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B.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D.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
20.甲、乙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结果甲、乙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一过程中甲物
体内能增加了100J ,则 ( )
A .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J
B .乙物体放出100J 内能,热量减少100J
C .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J
D .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相等 二、实验题
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小于)
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2.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31.810J/(kg C)⨯⋅︒,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C)⋅︒.
3.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 ;其原因是: .
4.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
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5.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31.810J/(kg C)⨯⋅︒,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C)⋅︒. 6.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 .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 .使用相同的烧杯 三、计算题
1.小红同学家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上,现需要将初温为10℃、质量为 80kg 的水加热到60℃,则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 水=4.2×103 J/(kg ·℃)
2.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
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的水?
3.现有一壶水要烧开需要吸收 1.38×108
J 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克煤油?(煤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若实际燃烧了5千克的煤油,则该煤油炉的效率是多少?
90 100


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