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课件
合集下载
《中暑》PPT课件

使用空调或风扇
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可以降 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补充水分和盐分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里,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 水分。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约2 升)。
适量补充盐分
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 盐分,如喝一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使用遮阳帽和遮阳伞
提升中暑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的中暑救治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 死亡率。
普及中暑防治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媒体传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 识和防治意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中暑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更加精准的中暑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和 发布中暑风险。
推动中暑防治科研创新
肾脏受损,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 或无尿、水肿等。
肝功能衰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肝脏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表现为黄疸 、肝性脑病等。
全身微血管体系损伤,凝血活化,导致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出血、血栓栓塞 、各脏器功能受损等。
05
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
儿童中暑防治策略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通风
在等待救援期间,可继续实施降 温措施,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
04
中暑并发症及危害
热射病
01
02
03
高热
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摄 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无 汗。
意识障碍
出现谵妄、昏迷等中枢神 经系统症状。
多器官受损
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受 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热痉挛
肌肉疼痛
01
四肢肌肉和腹壁肌肉出现疼痛性痉挛。
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可以降 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补充水分和盐分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里,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 水分。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约2 升)。
适量补充盐分
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 盐分,如喝一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使用遮阳帽和遮阳伞
提升中暑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的中暑救治能力,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 死亡率。
普及中暑防治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媒体传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 识和防治意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中暑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更加精准的中暑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和 发布中暑风险。
推动中暑防治科研创新
肾脏受损,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 或无尿、水肿等。
肝功能衰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肝脏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表现为黄疸 、肝性脑病等。
全身微血管体系损伤,凝血活化,导致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出血、血栓栓塞 、各脏器功能受损等。
05
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
儿童中暑防治策略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通风
在等待救援期间,可继续实施降 温措施,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
04
中暑并发症及危害
热射病
01
02
03
高热
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摄 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无 汗。
意识障碍
出现谵妄、昏迷等中枢神 经系统症状。
多器官受损
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受 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热痉挛
肌肉疼痛
01
四肢肌肉和腹壁肌肉出现疼痛性痉挛。
中暑健康宣教PPT课件

中暑的定义:当体温过高时,机体无法 通过正常散热来恢复体温平衡,引发一 系列症状。
中暑的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肌肉抽搐、体温升高、意识丧失等。
了解中暑
中暑的分类:中暑主要分为热 衰竭和热射病两种类型。
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
热天出行要注意:避免在炎热的中午时 段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选择阴凉 处活动。
总结
总结
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在高 温环境下要特别注意预防中暑。 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避免暴露 在高温环境下、穿戴适宜的衣物、 合理饮水等,可以降低中暑的风险 。
总结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 急救措施,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中暑健康宣教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引言 了解中暑 预防中暑 中暑的急救处理 总结
引言
引言
我们的身体对高温环境有一定的适 应能力,然而,在过度炎热的环境 下,我们容易遭受中暑的威胁。
中暑是一种热应激病,当我们的体 温调节机制无法有效应对高温时, 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时甚至会 危及生命。
了解中暑
了解中暑
衣着要适宜:穿戴宽松、透气的衣物, 选择明色,避免过于暗色的衣物吸收更 多的热量。
预防中暑
补充水分:炎热天气中要增加水分 摄入,避免脱水,饮用清凉饮料, 如水果汁和咖啡因含量较低的饮料 。
小心户外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时要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如果出现中 暑症状,应及时停止活动并寻求帮 助。
预防中暑
提醒他人:对于老人、儿童等易受中暑 威胁的人群,及时提醒他们注意中暑预 防措施。
中暑的急救处 理
中暑的急救处理
及时转移到阴凉环境:首先要 将中暑人员转移到阴凉环境, 避免进一步受热。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中暑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等严 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中暑 ppt课件

(常见诱因包括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疲劳、肥胖、
饮酒、饥饿、失水、失盐、水土不服、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血管病等等)
3
中暑的分类
PPT课件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症中暑
热痉挛 热衰竭 热射病
4
PPT课件
临床症状
先兆中暑
缺氧表现: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 眼花、耳鸣、胸闷、心悸
失盐失水:口渴、过量多汗 体温变化: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8 ℃
中暑(HEAT ILLNESS)
PPT课件
1
西青医院
董建
PPT课件
中暑的定义
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 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 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 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又称急性热致疾患。
2
PPT课件
病因
1. 环境温度过高 2. 产热增加 3. 散热障碍 4. 汗腺功能障碍
颈动脉、腋窝等处放置冰袋,但注意避免局部冻伤。全身
降温可采用冰毯、冰水或酒精擦拭、冰水擦浴等方法。
3)体内中心降温:适用于重度中暑、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 盐水200ml注入胃内或灌肠;或用4℃5%葡萄糖盐水1000~2000ml静 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应稍慢,30~40滴/分,患者适应低温后再 增快速度,但应密切观察,并同时检测血压,以免发生急性肺水
热射病(HEAT STROKE)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 温度≥41℃)和神志障碍。
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 (1)劳力性热射病 (2)非劳力性热射病
10
护理计划
PPT课件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与中暑高热有关。
饮酒、饥饿、失水、失盐、水土不服、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血管病等等)
3
中暑的分类
PPT课件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症中暑
热痉挛 热衰竭 热射病
4
PPT课件
临床症状
先兆中暑
缺氧表现: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 眼花、耳鸣、胸闷、心悸
失盐失水:口渴、过量多汗 体温变化: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8 ℃
中暑(HEAT ILLNESS)
PPT课件
1
西青医院
董建
PPT课件
中暑的定义
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 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 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 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又称急性热致疾患。
2
PPT课件
病因
1. 环境温度过高 2. 产热增加 3. 散热障碍 4. 汗腺功能障碍
颈动脉、腋窝等处放置冰袋,但注意避免局部冻伤。全身
降温可采用冰毯、冰水或酒精擦拭、冰水擦浴等方法。
3)体内中心降温:适用于重度中暑、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 盐水200ml注入胃内或灌肠;或用4℃5%葡萄糖盐水1000~2000ml静 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应稍慢,30~40滴/分,患者适应低温后再 增快速度,但应密切观察,并同时检测血压,以免发生急性肺水
热射病(HEAT STROKE)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 温度≥41℃)和神志障碍。
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 (1)劳力性热射病 (2)非劳力性热射病
10
护理计划
PPT课件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与中暑高热有关。
《中暑的护理》课件

中暑的症状
1 头晕
中暑时会出现头晕、眩晕等头部不适症状。
2 恶心呕吐
中暑时常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
3 皮肤热红
中暑时皮肤会变得热红,甚至出现烧伤样的红肿。
初步急救措施
1 迅速降温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块敷于颈部和腋下等降温部位。
2 补充水分
及时给予中暑者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盐水或葡萄糖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皮肤对紫外线的暴露。
3
注意补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多吃水果和 蔬菜。
结论和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疾病。通过了解中暑的定义、症状、急救措施、 护理原则,以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暑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中暑的护理》PPT课件
通过介绍中暑的定义、原因,中暑的症状和表现,初步急救措施,中暑的护 理原则,常用药物和疗法,预防中暑的方法,以及结论和总结,本课件将带 领您全面了解中暑的护理知识。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由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身体失去过多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一种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高温天气、高 温环境和剧烈运动。
口服补液剂
通过口服摄入,补充中暑者体内 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局部冷敷
用冷敷布或冰袋敷于中暑者的额 头、颈部等部位,缓解热量。
中成药
某些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解表 透疹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 轻度不适。
预防中暑的方法
1
及时避暑
避免在高温季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做好防晒
2
选择凉爽的室内环境。
外出时使防晒霜、帽子等防晒措施,减少
3 休息休息
让中暑者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助于身体恢复。
中暑的护理原则
《中暑的急救及护理》课件

严重中暑病例需寻求医生或救援人员的帮助。
降温
使用冷毛巾敷于头部、颈部和手腕,帮助降低 体温。
清凉食物
食用清凉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等,帮 助降低体温。
中暑的急救方法
移至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凉爽 的地方休息,避免进一步 受热。
松开紧身衣物
解开中暑者的紧身衣物, 方便热量散发和降低体温。
呼叫急救
若症状严重,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并告知对方中暑的 情况。
中暑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暑,避免进一步受热。
2
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体液,饮用适量的清凉饮料,避免脱水。
3
降低体温
使用冷水敷湿皮肤,或者将身体浸泡在凉水中降低体温。
中暑的护理措施
防晒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保护 皮肤和眼睛。
保持水分
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预防中暑。
中暑事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在户外运动时,因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 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工地上的工人由于高温下的重体力劳动, 出现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
总结和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
要及时观察身体状况,发现中暑症状及时处理。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如防晒、补水、避免长时间暴晒等。
求助专业人员
《中暑的急救及护理》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暑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中暑的发生。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导致体温调节失常, 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中暑的症状和原因
1 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脱水等。
2 原因
长时间暴晒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不能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降温
使用冷毛巾敷于头部、颈部和手腕,帮助降低 体温。
清凉食物
食用清凉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等,帮 助降低体温。
中暑的急救方法
移至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凉爽 的地方休息,避免进一步 受热。
松开紧身衣物
解开中暑者的紧身衣物, 方便热量散发和降低体温。
呼叫急救
若症状严重,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并告知对方中暑的 情况。
中暑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暑,避免进一步受热。
2
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体液,饮用适量的清凉饮料,避免脱水。
3
降低体温
使用冷水敷湿皮肤,或者将身体浸泡在凉水中降低体温。
中暑的护理措施
防晒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保护 皮肤和眼睛。
保持水分
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预防中暑。
中暑事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在户外运动时,因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 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工地上的工人由于高温下的重体力劳动, 出现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
总结和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
要及时观察身体状况,发现中暑症状及时处理。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如防晒、补水、避免长时间暴晒等。
求助专业人员
《中暑的急救及护理》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暑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中暑的发生。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导致体温调节失常, 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中暑的症状和原因
1 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脱水等。
2 原因
长时间暴晒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不能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中暑ppt课件

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如需进行户 外活动,应尽量选择阴凉处并携带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补充水分
在高温天气下,应定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防止脱水。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 解质的饮料。
03
中暑的急救措施
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口渴、心跳加快、面 色苍白、皮肤湿冷等。
02 中度中暑
在轻度中暑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意识障碍、脱 水症状等。
03 重度中暑
高热、昏迷、抽搐、休克等,病情危急,需要及 时救治。
02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中暑的诱因
天气炎热
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或曝晒时间过 长都可能导致中暑。
身体状况
中暑课件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 中暑的急救措施 • 中暑的预防措施 • 中暑的防治误区与正确做法 • 中暑的相关知识拓展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度、缺乏通风等不良环境下,人 体因体内热量过度蓄积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 病理过程。
病因
中暑主要是由于体内热量产生过多,而机体无法有效散 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常见病因包括高温、高湿 度、缺乏通风、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等。
给孩子做好防晒措施。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身体较为虚弱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
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
预防中暑的宣传教育
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 导致热衰竭、热痉挛等,因此应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中暑教学课件__PPT

包括休克、颅压升高、循环及呼吸衰竭,以及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
预
后
中暑病死率在20%~70%之间,热射病是中
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者中80%在50岁以上, 但亦有一定数量的年青人,尤其是剧烈运动者、 孕产妇。有些中暑患者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 乱,严重肌肉损伤者可持续数周肌无力,重症热
射病患者往往留有永久性脑损伤。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2)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
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
荷加重。此外,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
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 时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 少而影响散热。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3)呼吸系统: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 毒,且Pa02并不升高;肺血管内皮由于热 损伤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热 射 病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痉挛
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故称热痉
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
见。
热痉挛常发生于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
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 年轻人。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衰竭
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较急, 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 温场所即清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冷汗, 脉弱或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
实验室检查
热射病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钾、高钙、血液 浓缩,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肌酐、尿素氮、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乳酸脱氢酶 (LDH) 、肌酸磷酸激酶 (CPK) 增高,蛋白尿、管型尿及肌红蛋白尿、酸中毒, 心电图可呈现各种心律失常和 S—T 段压低、 T 波 改变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中暑的招法
• 10.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 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 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 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 11.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等。 • 12.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中暑的急救
• 立即将病人转送至医院,最好用空调车转送.
谢 谢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正在服药的人 •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 人也会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 碍,容易中暑。
预防中暑的招法
• 1.喝水:喝的时候要 慢慢喝,不要渴了就 猛喝;要喝温开水, 不要喝冰水;要定时 饮水,不要等口渴时 再喝;要喝烧开过的 水,不要喝生水;要 喝新鲜温开水,不要 喝“陈”水;还可以 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感染性疾病 •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 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 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 热而容易中暑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营养不良的人 • 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 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 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预防中暑的招法
• 7.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 最为透气。 • 8.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 9.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 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预防中暑的招法
•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 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 人
中暑的急救
•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老年人 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 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孕产妇 •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 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 就容易中暑。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婴幼儿 • 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 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中暑的表现
•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 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 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 轻度中暑 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 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 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 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 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 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 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中暑的急救
•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 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中暑的急救
• 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 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 降温。
中暑的急救
• 四、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 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 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 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心血管病患者 •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 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 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 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容易中暑的8种人
• 糖尿病患者 • 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 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 却出现得较晚,引起中暑。
夏日炎炎防中暑
一 定义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 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 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 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 症。
西安持续高温2人中暑死亡
沙漠探险者被困1人中暑身亡
什么情况下容易中暑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 则极易发生中暑;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 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 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 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 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 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 导致中暑发生。 •
预防中暑招法
• 2.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 咖啡因和香烟。
预防中暑招法
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 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4.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 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 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 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