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
基于C8051F的便携式无线多支点称重系统设计

C8O5lF
SM4 1—96
RXD TXD
TXD RXD
GND
GND
图3 无线 收发 模块 与单 片机 连接 图
图4 测控 仪表 电路原 理框 图
图5 无线 接牧 中断 处理 流程 图
。 。 I恩H n。 交N .烹 C 通 I
传感 器 将加 载到 称重板 上 的压 力信 号转 换为 电压 信号 ,该模 拟信 号经 信 号调 理 电路处 理后 直接 进 入模 数转 换器 ,模 数 转换 器 将模 拟 电压信 号 转换 为单 片机 可 以识 别 的数字 信号 ,该 信 号被 数 据采 集单 片机 实 时读 取并 处理 ;当数据 采 集单 片机 接收 到 主控单 元发 来 的轮询 信号 后 ,数 据采 集单 片机 通 过无 线收 发单 元将 称重 信息 发送 给 主控 单元 。主控 单元 将收 到 的各数 据 采集 单元 的信 息 进行 综 合处 理后 通过 人机 接 口单 元进 行显 示 或打 印处 理 。该系 统 可以 根据 用户 需 求增 减称 重板 数 量 ,主控 单元 自动搜 索并 连接 数 据采 集单元 。系 统主 要原 理框 图如 图l 所示 。
一
务 。测控 仪表 电路原 理框 图如 图4 示 。 所
系统软件设计
系 统 软件 开发 的 主要 难点 在于 AD 换器 AD lO 换数 据 的 转 79 转
读取 以及 无线通 讯协 议 的设计 。
、
数据 采集单 元
责 任编辑
李
鹏
l Fl I O
图2信 号调 理 与模 数转 换 电路图
技 术 <E NL Y T HOO C G
基 于G8 5 的便 携 式无 线 多 支点 称 重 系 统 设 计 0 1 F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

摘要传统的称重在市场上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我们一直希望紧凑,测量准确,显示直观,便宜的电子称重装置可取代传统的称量工具。
电子称重机便应运而生,凭借称重仪表无法取代传统的功能,如称量方便,准确,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中。
电子称重装置以MCU作为中央控制单元,由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模数转换单元,在配以键盘、显示电路及强大软件来组成。
本选题采用压力传感器来收集由于通过电压放大电路产生的微弱信号的压力变化,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将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器。
经微控制器的适当处理后,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输出,控制器接受来自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物体的实际重量信号,并传送到显示单元。
此外,项目可通过键盘涉嫌价格被设置。
这种高精度智能电子称重器体积小,准确,便于携带,重量函数集的质量和价格计算功能于一体,满足商业贸易和居民家庭的需要。
关键词:电子称重器;单片机;称重传感器AbstractTraditional weighed on the market has failed to meet our needs. We always wanted a compact , accurate measurement , intuitive display, cheap electronic weighing device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weighing tools. Electronic weighing machines have come into being , by virtue of weighing instruments can not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such as weighing convenient, accurate , automatic control , simple operation, widely used in people's live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Electronic weighing means as a central control unit MCU from the load cell through the analog-digital conversion unit configured with a keyboard, a display circuit and powerful software components. The topic using pressure sensors to collect the pressure produced by the change of the voltage amplifier circuit weak signals by A / D converter into a digital signal, the digital signal is fed to the microprocessor .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the microcontroller , the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of the output , the controller receives the digital signal from A / D converter outputs a digital signal is converted to the actual weight of the object signals , and transmitted to the display unit . In addition , the project can be set via the keyboard alleged price . This high-precision electronic weighing devices small smart , accurate, easy to carry , quality and price calculation of the weight function set functions, commercial trade and resid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families .Keywords: electronic weighing devices ; SCM ; weighing sensor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3)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电子称重器介绍 (4)第二章小型称重系统方案设计 (6)2.1系统概述 (6)2.2系统组成 (7)2.2.1 AT89C51单片机 (7)2.2.2 传感器的选择 (8)2.2.3 放大电路的选择方案 (9)2.2.3 数码管 (10)2.2.4 键盘输入 (11)第三章系统硬件的设计 (12)3.1电源电路 (12)3.2晶振电路及复位电路 (13)3.3 LED显示电路 (13)3.4 传感器放大电路 (14)3.5 键盘和显示的设计 (15)3.6 报警电路的设计 (16)第四章系统程序的设计 (17)4.1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17)4.2 电子称重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17)4.3主程序流程图 (18)第五章总结和展望 (20)参考文献 (22)第一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诞生,微芯片应用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
电子秤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摘要智能电子秤是将检测与转换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数字技术等技术综合一体的现代新型称重仪器。
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称量精确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商业、工厂生厂、集贸市场、超市、大型商场、及零售业等公共场所的信息显示和重量计算。
智能电子称主要以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单元,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模数转换单元,在配以键盘、显示电路及强大软件来组成。
该电子称不但计量准确、快速方便,更重要的自动称重、计价功能外,还能自动计算,数字显示,受到广大用户欢迎。
智能电子称由于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系统是针对是电子称的自动称重、自动计价、数据处理进行研究的。
为了阐明用单片机是如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的采集和转换、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关键的中断、计算问题,结果表明通过软件设计实现更完善。
本文在给出智能电子称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电子称的软件控制方法。
由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
关键词电子秤;单片机;A/D转换;称重传感器严正长:电子秤设计AbstractIntelligent electronic balance values detection and the modern new-type names of technical comprehensive one body such as conversion technical, computer technology, message handling and digital technology instrument. Its and our close combination of daily life becomes a kind of convenient, shortcut, weighing accurate tool , is applied extensively in commercial, factory raw factory , gathers trade market, supermarket and large scale market , the message of the etc. public place of retail trade shows and weight calculation.Intelligent electronic name passes through name mainly with single flat machine as central control unit, value sensor to carry out modulus conversion unit , it is matching with keyboard , show circuit and powerful software to form. It is accurate that this electron claims to not only measure , fast convenience, more important automatic name may still realize besides heavy, valuation function to remove the peel , completely / hair turns , calculate voluntarily, figure shows , is welcomed by masses of use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name since carry convenience, it is more and more big to use the simple influence for that people live.This system aims at is the automatic name of electronic name heavy, automatic valuation and data handling carry out research. To expound to use single flat machine , it is to how to carry out handling for sampling data , is for the collection of data and conversion and calculation problem has studied. Have discussed the suspension of the key in single flat machine control system , calculate problem , show as a result that through software design, realization is perfected more. This text is weighing the foundation of hardware design to intelligent electron , has analysed the software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name in detail. Since the electron of single flat machine control weighs structure, is simple, cost is cheap, receive deeply people like , this text will carry out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this.KeywordsIntelligence electronic weighing ; MCU;A/D converter;weighing sensor ;目录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 I 绪论.. (1)1. 智能电子秤系统的概况 (2)1.1 电子秤的发展史 (2)1.2 智能电子秤应用范围 (2)1.3智能电子秤的研究动态 (2)2.智能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4)2.1 智能电子秤性能及技术要求 (4)2.2 工作原理 (4)2.3 基本结构 (4)3 智能电子秤的硬件设计 (5)3.1信号采集电路 (5)3.2 单片机控制系统 (7)3.3键盘显示接口电路 (10)4 智能电子秤的软件设计 (13)4.1主程序设计 (13)4.1.1主程序设计思路 (13)4.1.2 主程序工作原理 (14)4.1.3 主程序流程框图 (15)4.2系统初始化 (16)严正长:电子秤设计4.2.1 AT89C52的初始化 (16)4.2.2 8279的初始化 (18)4.2.3 ICL7109的初始化 (18)4.3 A/D转换结果处理程序 (18)4.3.1 A/D转换过程 (18)4.3.2采样数据处理 (19)4.4 键盘与显示处理程序 (19)4.4.2 键盘模块 (20)4.5数据处理程序 (23)4.5.1 重量输出 (23)4.5.2 置零 (23)5机械部分 (25)5.1设计原理 (25)5.2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27)结论 (28)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一系统主程序 (32)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绪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出售商品品种的增加,需要称量物品的设备也需要更新换代,人们对称重装置的要求也越,电子称重装置推广,从而进入到传感器,电子学和微处理机领域、使得称重装置变成为电子仪器。
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称重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称重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生产制造、商业零售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个称重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实现及相关技术考虑。
本方案旨在实现精准、高效、可靠的称重功能,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2. 系统设计2.1 硬件设备称重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称重平台、显示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
1.传感器:传感器是称重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用于测量物体的重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
2.称重平台:称重平台是放置待测物体的区域,通常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显示器:显示器用于展示物体的重量信息,可以采用LE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等,需考虑显示效果清晰、耐用等因素。
4.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通常包括模拟信号转换、数据放大和滤波等功能。
2.2 软件实现称重系统的软件实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界面设计和用户交互等方面。
1.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控制电路采集到的模拟信号,需要进行模数转换并进行数字滤波、放大等处理,以得到准确的重量数据。
可以使用C/C++、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2.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是用户与称重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环节,需要清晰简洁、易于操作。
可以采用图形界面或命令行界面,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3.用户交互:用户交互功能包括用户输入、数据显示和结果输出等,需要通过软件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以实现称重操作的完成。
2.3 技术考虑在设计称重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技术因素:1.精度:称重系统的精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电路和算法,以确保测量精度达到要求。
同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2.可靠性:称重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称重传感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称重传感器,常见的有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等。
要考虑到被称重物体的最大重量和精度要求,并保证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载体设计:设计合适的载体结构来支撑被称重物体。
载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够保证称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电路设计:设计合理的电路来连接称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
电路应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以确保传感器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供电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可以使用电池供电,也可以使用交流电源供电。
同时,还需设计适合的电源管理电路,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软件开发:1.数据采集与处理:设计合适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通过模数转换器将称重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滤波、校准等处理,得到准确的重量数据。
2.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用户操作和监控界面。
可以采用触摸屏、按钮等形式,方便用户操作。
3.数据存储与传输:设计数据存储和传输模块,将称重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者云平台,方便用户查询和管理。
系统优化:1.精度校准:通过校准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校准,提高称重系统的准确度。
2.故障检测与报警:设计故障检测模块,对传感器故障、电池低电量等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报警提示,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响应速度优化:针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优化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4.系统集成与扩展:根据实际需求,将称重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如计量系统、数据监控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功能扩展。
称重系统的课程设计

称重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称重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质量、重力和测量等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秤、台秤等日常称重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称重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称重设备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认识到精确测量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科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掌握称重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质量、重力、测量、称重系统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物理量的测量2. 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3. 电子秤、台秤等日常称重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力学测量仪器4. 实际称重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力学问题分析与解决5. 动手实践:使用称重设备进行物体质量测量。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验与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基本概念学习,介绍质量、重力、测量及称重系统原理。
第二课时:学习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讲解电子秤、台秤等日常称重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四课时:分析实际称重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第五课时:动手实践,分组进行物体质量测量实验。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有序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掌握称重系统的相关知识。
集成化便携式车辆行驶称重系统的设计

() 1
图 5称 重 板 贴 片 区示 意 图
4
转换的输入 电压 和触发门槛 电压。 采用的供桥电源电压为 9 A V, / D转换 的满量程为 5 所以中间环节放大器 的放大倍数要求为 : v,
X x0 22 通常要求AD转换的输入模拟信号电 l 3。 / 压在AD /
22 集成 化称重 板传 感部件 的设计 .
为便于在野外测量及稽查 ,同时要求对放大器和称重仪进
行 供 电 ,所 以要 将 某 一 电压 通 过 D — C转换 到 6 1V电 压 给 CD V、2
放大器供 电。 将此 1 V电压经稳压电路稳压到 9 2 V电压作为称重 仪的供桥 电压 , 电桥 由于载荷作用输出电压为 。 试验证明 , 在
大大降低了称重板 的高度, 减小 集成化便携式的行驶称重仪的硬件系统测试原理图 , 如图 1 2m , 5 m 与传统的汽车轮重仪相 比,
并且在两边安装导坡 。 在称重板宽度设计 所示。系统硬件主要 由信号检识 、 信号转换和信号处理三大模块 了车辆侧倾及俯仰运动 , , 组成 。 其前置的输入端应变式集成化称重秤台核心为差动全桥电 时候经常考虑载重汽车最不利的情况即双连轴并且双轮胎情况留 韵蓬 板 的宽度时候按照尺寸很大的双轮胎断面宽度来考 路 。轮胎的动态载荷信号经应变式称重板转化为 电压信号 , 设计 因此谢 寸 的集成化称重板各路输 出电压须经过放 大 、滤波 、/ AD采集转换 虑 ,根据实际载重车轮胎尺寸和双连轴并且双轮胎情况可 以计算
★来稿 1期 :0 10 — 4 - 3 2 1- 4 1 k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新技术研究项 目( G 0 3 1 ) B 2 0 0 9
第 2期
郝 亮: 集成化便 携 式车辆行驶 称 重 系统的设 计
关于小型自动称重机的设计探讨

关于小型自动称重机的设计探讨摘要:提高小型自动称重机的设计水平,是增强其使用性能的主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的构成情况,分析了机械的工作原理,强调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其次,重点介绍了总体设计方案,从“系统软件”、“电路”、“硬件”三方面出发,归纳了具体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小型自动称重机设计效果的观察,证实了各项设计方法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型自动称重机;软件;电路;硬件前言:自动称重机的功能,在于对自动化流水线中的物品进行称重,对不同重量的物品进行筛选。
目前,该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到了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为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小型自动称重机的性能,是决定其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如因设计不合理,导致设备性能不达标,极易影响工业生产质量。
可见,为改善生产效果,有必要对小型自动称重机进行优化设计。
1 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1.1 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构成本文所设计的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传感器、驱动器、伺服电机等部分构成。
系统共包括“输入端”、“中央控制端”、“输出端”三大模块。
三大模块的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三者功能的共同发挥,是确保小型自动称重机称重过程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1]。
三大模块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输入端:该模块的功能,在于对工业产品的信息进行采集。
需采集的信息,一般以重量为主。
信息采集所用的技术,以条码技术为主。
产品称重完成后,信息可被立即传输至计算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中,以便于系统对其进行识别以及处理。
(2)中央控制端: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中,中央控制端需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功能在于向不同模块发出指令,使其能够按照指令运行。
(3)输出端: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的输出端,由打印端、粘贴端构成[2]。
打印端的功能,在于对产品的重量标签进行打印。
粘贴端功能,则在于对标签进行粘贴。
1.2 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原理小型自动称重机系统运行过程中,条码识别技术可首先发挥作用,对产品的条码进行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小型称重系统的意义及任务1.1 小型称重系统的概述及意义定义:称重系统——把现有各个生产环节的称重设备有机的组合到一个控制系统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控制和管理。
狭义的称重系统:利用简单的电子衡器(如:电子台秤,大型汽车衡等)增加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称重管理软件实现某个生产环节的自动控制和管理功能。
比如:企业生产中的配料、包装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实现称重数据的保存、管理、打印输出等功能。
广义的称重系统:整个工厂的所有称重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或局域网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它还可以向上位的MRPII或ERP系统提供数据和预留数据接口。
现在,已经有许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应用了称重系统,例如: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水泥制造、电力供应等行业。
电子秤基于PLC的称重系统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称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称重工具已经从过去的“杆秤”、“磅秤”、“度盘指针秤”发展到现在的“电子秤”,以后称重工具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核子技术“非接触测量”的核子秤。
现在利用电子秤的多种智能接口和计算机的应用软件技术就可以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称重系统。
利用这个称重系统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智能化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1.2 虚拟仪器虚拟仪器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仪器.在国外,虚拟仪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由于其很强的灵活性,使得该技术非常适用于现代复杂的测试测量系统中。
近几年,虚拟仪器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收到重视。
成熟的虚拟仪器技术由三大部分组:高效的软件编程环境,模块化仪器和一个支持模块化I/O集成的开放的硬件构架,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功能简单的仪表系统的设计,要在这三个方面上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3 小型称重系统设计的任务利用金属箔式应变片设计一个小型称重装置。
首先在multisim中设计出应变片的仿真模型和测量电路,然后在labview中利用G语言编程设计显示模块,直接显示称重值,最后把设计好的子VI导入到multisim中以完成整个设计。
本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测量电路的原理与设计二:LabVIEW虚拟仪器的设计。
这两部分具体要求和功能如下:一、测量电路的原理与设计1、 在multisim 中设计出应变片的仿真模型和测量电路。
2、 测量电路包括综合电路的设计和综合电路的仿真。
3、 电压V 用来模拟物体质量m 。
二、LabVIEW 虚拟仪器的设计1、在LabVIEW 中用G 语言编程设计显示模块,直接显示称重值。
2、将设计好的子VI 模块图标导入到Multisim 中。
1.4 小型称重系统设计的系统框图本系统总体框图如下:①电桥电路:将电阻变化率RR转换成电压(或电流)。
②仪用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滤去噪声,降低漂移”,反向比例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双端输入变成单端输入并放大电压”。
③比例放大电路:方便调节,并将输出信号反相。
④显示模块:将做好的子VI 模块化,即为综合电路中的XMM1。
电桥电路仪用放大电路 比例放大电路显示模块第二章 测量电路的原理与设计2.1 模型的建立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应变片是由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电阻体,其阻值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金属导体,导体变化率RR∆的表达式为: RR∆≈(1+2μ)ε式中:μ为材料的泊松系数;ε为应变量。
通常把单位应变所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称作电阻丝的灵敏系数。
对于金属导体,其表达式为:K 0=εRR ∆=(1+2μ)所以:RR∆=K 0ε 在外力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化,同时应变片电阻也发生相应变化。
当测得阻值变化为ΔR 时,可得到应变值ε,根据应力与应变关系,得到应力值为: σ=E ε式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量(为轴向应变);E 为材料的弹性模量(kg /mm 2)。
又知,重力G 与应力σ的关系为G =㎎=σs 式中:G 为重力;S 为应变片截面积。
根据以上各式可得到:R R∆=ESK 0mg 由此便得出应变片电阻值变化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即ΔR =ESK 0Rmg 根据应变片常用的材料(康铜),取K 0=2,E=16300kg∕mm 2,s=100mm2,R=348Ω,g=9.8m∕s ,ΔR=[(2×9.8×348)∕(16300×100)]m=4.185×103-m 。
所以,multisim 可用建立以下模型代替应变片进行仿真。
模型如下在图中,R 1模拟的是不受压力时的电阻R ,压控电阻用来模拟电阻值的变化ΔR ,V 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质量m (kg )。
当V 反接时,表示受力相反。
2.2 测量电路的设计及原理此部分包括电桥部分电路原理、放大电路原理、综合电路设计和综合电路仿真。
2.2.1 电桥部分电路原理电阻应变计把机械应变转换成∆R/R 后,应变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小,这样小的电阻变化既难以直接精准测量,又不便于直接处理。
因此必须采用转换电路,把应变计的∆R/R 变化转换成电压或是电流的变化。
通常采用惠斯登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
如图所示的直流电桥中ABCDER1R2R3R4R L I oU o当电桥平衡时,相对的两臂电阻值乘积相等,即: R 1×R 4=R 2×R 3 U o =i 3412111134)/1)(//1()/)(/(U R R R R R R R R R R ++∆+∆设桥臂比n=R 2/R 1,由于ΔR 1<<R 1,分母中ΔR 1∕R 1可忽略,于是 U 0≈U i2n 1n)(+11R R ∆ 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S V =11/R R U o ∆=U i 2)1(n n+ 分析该式发现:1.电桥电压灵敏度正比于电桥供电电压,供电电压越高,电桥电压灵敏度越高;但是供电电压的提高受到应变片允许功耗的限制,所以一般供电电压应适当选择。
2.电桥电压灵敏度是桥臂电阻比值n 的函数,必须适当选择桥臂比n 的值,保证电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由nS V∂∂=0求S V 的最大值,由此得 n U V ∂∂=42)1(1n n +-=0 求得n=1时,S V 最大,也就是供电电压确定后,当R 1 =R 2,R 3=R 4时,电桥的电压的灵敏度最大,此时可得到 U O ≈1141R R U i∆ S V =i U 41由上式可知当电源电压U i 和电阻相对变化11/R R △一定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及其灵敏度也是定值。
且与各桥臂阻值大小无关。
由于上面的分析中忽略了11/R R△,所以存在非线性误差,解决的办法有:1)提高臂桥比。
提高了臂桥比,非线性误差可以减小。
但从电压灵敏度S V ≈i n1U 考虑,灵敏度降低了,这是一种矛盾,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适当提高供桥电压U i 。
2)采用差动电桥。
根据被测试件的受力情况,若使用一个应变片受拉,另一个受压,则应变符号相反;测试时,将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的相邻臂上,成为半桥差动电路,则电桥输出电压U O 为 U O =)(433221111R R R R R R R R R U i +-∆-+∆+∆+若ΔR 1=ΔR 2,21R R =,43R R =,则有 U O =1121R R U i∆ 由此可知,U O 和11/R R∆成线性关系,差动电桥无非线性误差。
此时,电压灵敏度为S V =i U 21,比使用一只应变片时提高了一倍,同时可以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
若将电桥四臂接入4个应变片,即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将两个应变符号相同的应变片接入相对臂上,则构成全桥差动电路,如满足4321R R R R ∆=∆=∆=∆,则输出电压为 U O =RRU i∆ i V U S = 由此可知差动电桥的输出电压O U 和电压灵敏度比用单片时提过了四倍,比半桥差动电路提过了一倍。
因为采用的是金属应变片测量,所以本设计采用全桥电路,能够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并且不存在非线性误差。
2.2.2 放大电路原理放大电路主要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仪用放大电路。
图——仪用放大电路图——比例放大电路该放大电路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比。
它由两级放大器组成,第1级由集成运算放大器A 1和A 2组成,由于他们采用同一型号的运算放大器,所以可进一步降低漂移。
电阻R 1,R 2和R 3组成同相输入式并联差分放大器,具有非常高的输入阻抗。
第2级是由1个运算放大器A 3和4个电阻R 4,R 5,R 6和R 7组成反向比例放大器,将双端输入变成单端输出。
阻值R 1=R 3,R 4=R 5,R 6=R 7。
根据运算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可得到输出电压 U 0=-46R R (1+221R R)(U 1I -U 2I ) 为了方便调节,再加一级比例放大器,同时将仪用放大电路输出 的信号反向,如上图所示。
R W 为调零电阻。
2.2.3 综合电路设计图---基于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全桥电路至此,基于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压力测量电路设计完成,如上图所示。
图中的V 1,V 2,V 3,V 4指代的是同一电压V (考虑到方便电路绘制及保持电路元件符号不能重复,所以分开符号),电压V 用来模拟物体质量m 。
由以上分析可知,采用全桥电路能够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并且不存在非线性误差,所以由4个应变片(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可组成全桥电路,应变片的受拉受压情况如图中标注。
在图中,R 1W 为一调零电阻,用来调节电桥平衡。
由于被测应变片的性能差异及引线的分布电容的容抗等原因,电桥的初始平衡条件和输出特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对电桥预调平衡,图中用了电阻并联法进行电桥调零。
电阻R 5决定可调的范围,R 5越小,可调的范围越大,但测量误差也大。
R 5可按下式确定R 5=max32212r r r ⎥⎥⎥⎥⎥⎦⎤⎢⎢⎢⎢⎢⎣⎡∆+∆R R 式中:△r 1为R 2与R 4的偏差;△r 2为R 1与R 3的偏差。
此处的电阻值应变片的初始值。
在图中,R 2W 为增益调节电阻;R 4W 是放大电路调零电阻。
电路中所选用的放大器是OP07CP ,它是一种低噪声、低偏置电压的运算放大器。
此外,二极管D 3和D 4可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当采用交流电供电时,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这相当于在应变片上并联了一个电容,为消除分布电容对输出的影响,可采用电容调零,为采用阻容调零法的电桥电路,该电桥接入了T 形RC 阻容电路,可调节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2.2.4 综合电路仿真将仪用放大电路的两输入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小值,2W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调到最大,然后调节R,使电路的输出近4W似为零。
放大电路部分调零完成后,再和电桥电路相连,将模拟物体质量的电压源的值设为零,调节R,使电路的输出为零,从而完成1W电桥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