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自我心理学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自我心理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自我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分支学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哈特曼、费顿、埃里克森。

继承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划分,但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强调人格结构中自我的功能,而不强调本我的作用。

将自我和自我的功能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自我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受潜意识冲动或性本能的影响。

这一派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将注意从本我和本能转向自我发动的过程,认为自我能够使人适应外界或对外界作出调整。

因此无须对本我的潜意识内容作长期分析,便可以完成深层心理的重要工作,达到治疗的目的。

他们已提出一些短程疗法,如危机干预法。

1939年,哈特曼《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学派的建立。

此后数十年间,有了新的发展。

其主要观点:(1)自我是个体的一种内部控制机构,能发展、组织个体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合与和谐,综合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个体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引导心理性欲朝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自主性,决定个体的命运。

(2)自我有许多正面的特性,如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等。

凡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能成功地解决人生发展中每一阶段产生的问题。

(3)自我同一性包含四个不同的方面:即个体性(individuality),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感,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存在;整体性(wholeness)和整合性(synthesis),指潜在地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有意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性(socialsolidarity),指具有团体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若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即同一性危机。

(4)对“我”(I)、“自己”(self)和“自我”(ego)作出区

分:“我”是我感到的我的一切经验的觉知中心;“自己”是“我”的对象,是前意识的,可被体验或觉知为包括身体、人格和扮演的角色等各种“自己”,也可以是这些经验的复合物,如我认为我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我”是把个人的各

种经验统一起来,保证其一致性和连续性,是潜意识的,是人格发展的中心过程。

人能意识到“自我”的工作,却永远意识不到“自我”。埃里克森还区分了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和自己同一性(selfidentity)。

前者指个人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人格的一种综合力量;后者是个人对自身的意象或经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