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温度测量电路设计概述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报告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报告1. 引言温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量,对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气候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设计一套稳定、精确的温度采集电路。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设计的温度采集电路,包括电路结构、选择的元器件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
2. 电路结构我们设计的温度采集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温度传感器:选择了AD590型号的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线性输出特性,精度高,并且工作稳定。
2. 放大电路:为了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微小电压信号放大至合适的范围,采用了差动放大器电路。
该放大电路由运放OPA177和电阻网络组成,能够放大来自温度传感器的电压信号。
3. 滤波电路:在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中可能存在少量的高频噪声,为了消除这些噪声,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电路。
该滤波电路由电容和电阻组成,可以滤除高频噪声,保留温度信号。
4. ADC转换电路:为了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我们选择了12位的单片机内置ADC模块。
通过将滤波电路输出的信号输入到ADC模块,可以得到相应的数字温度值。
5. 显示模块:将数字温度值显示出来,我们使用了数码管显示模块。
图1 展示了我们设计的温度采集电路的基本结构。
3. 元器件选择在选择元器件时,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传感器:选择了AD590型号的温度传感器,该型号在-55C 至+150C工作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2. 运放:选择了OPA177型号的运放,该型号具有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和高精度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温度采集电路的放大部分。
3. 电容和电阻:根据滤波电路的需求,选择了适当的电容和电阻值,以满足滤波效果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
4. 数码管显示模块:选择了合适的数码管显示模块,能够满足显示精度要求,并且易于集成到整个电路中。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温度采集电路能够正常工作,能够稳定地采集到温度信号并进行放大与滤波处理。
基于AT89C51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AT89C51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基于AT89C51微控制器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这两种核心组件,结合适当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一个能够准确测量和显示温度的数字温度计。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design of a digital thermometer based on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We will provi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n how to utilize these two core components, 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to achieve a digital thermometer that can accurately measure and display temperature.我们将对AT89C51微控制器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和适用场景。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微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方式、电源电路、显示电路等。
We will provid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including their working principle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scenarios. Then, we will elaborate on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method between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emperature sensor, power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etc.在软件编程方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对AT89C51微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温度数据的读取、处理和显示。
数字式温度计工作原理

数字式温度计工作原理
数字式温度计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测量温度的仪器。
它由一个感温元件和一个信号转换电路组成。
感温元件常用的是热敏电阻、热电偶或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当感温元件与物体接触时,其温度会影响元件的电阻、电势差或电流变化,进而产生一个与温度相关的电信号。
信号转换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感温元件的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该电路通常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显示器等组件。
放大器用于放大感温元件产生的微弱信号,以提高测温的精度和灵敏度。
滤波器则用于去除噪声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温度值能够以数字形式表示。
最后,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度数值,并可以采用数码管、液晶显示屏或LED等形式。
在使用数字式温度计时,当感温元件与待测物体接触后,感温元件将根据物体的温度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信号转换电路将该电信号放大、滤波、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最终将温度数值显示在显示器上。
总结起来,数字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温元件感知物体的温度,产生电信号,再经过信号转换电路的处理和转换,将温度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这种原理使得数字式温度计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温度测量功能。
数字温度计的制作

数字温度计的制作王海林(023815土木工程) 曹正东(指导老师)本温度计是利用AD590电流型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采用非平衡电桥法组装的一台数字式温度计。
和普通热力学温度计相比,它有以下两个优点:(1)温度变化引起输出量的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数字显示,使用简单方便。
【原理】(1)AD590是一种新型的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由多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和电阻组成。
当该器件的两引出端加有某一定的直流工作电压时(一般工作电压可在4.5伏至20伏范围内),如果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升高1℃,则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增加或减少1μA,即它的输出电流的变化与温度变化满足如下关系:I=Bθ+A式中,I为AD590的输出电流;B为其灵敏度,单位为μA/℃;A值与冰点的热力学温度273K 大致对应。
为了验证它的这种线性关系,设计图1所示电路。
图1图2其中取样电阻R为1000Ω,由于AD590温度传感器为两端式,为防止极间短路,故用一端封闭的薄玻璃管保护套保护,并注入少量变压器油,有良好的热传递,再把它放入盛冰水的烧杯里,逐次地向烧杯中加热水可改变水温,电压表上显示相应水温的R两端的电压U,隔一定温差取值,并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对应的水温,U除以R的电阻1000Ω,可以得到通过AD590的电流I。
数据列于下表: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A=275.2μA ,B=0.9951μA/℃ ,相关系数r=0.9995,所以I=0.9951θ+275.2(2)利用上述AD590特性,设计电路图2。
R3与R4组成的分压线路,R3上所得的电压为275.2m V,此电压用来补偿流过AD590的电流275.2m A在R2上形成的压降,以使0℃时电压表示值为零。
按预计,当AD590器件在0℃时,数字电压表示值为0。
当它处于θ℃时,数字电压表示值为θ。
【制作】(1)由电路图2知,此温度计需要一个12V 的直流电压,另外数字电压表需要一个5V 的直流电压提供工作电压。
温度测试设计方案

温度测试设计方案(徐国龙朱丽娜田健董志程)一设计要求数字式温度计要求测温范围为-55~125°C,精度误差在0.1°C以内,LED数码管直读显示。
二、方案论证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DS18B20作为本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单片机AT89C51为测控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选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18B20 能够直接将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省却了采样/保持电路、运放、数/模转换电路以及进行长距离传输时的串/并转换电路,简化了电路,缩短了系统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温度传感器DS18B20把所测得的温度发送到AT89C51单片机上,经过51单片机处理,将把温度在显示电路上显示,本系统显示器用4位共阳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
检测范围-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三、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温度计电路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4位共阳LED数码管实现温度显示数字温度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1、主控制器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2、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4位共阳LED数码管,从P0口输出段码,列扫描用P3.0~P3.3口来实现,列驱动用8550三极管。
3、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1).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设计

目录第1章摘要 (1)第2章设计目的与意义 (2)第3章案论证与确定 (3)3.1系统方案的确定 (3)3.1.1方案一 (3)3.1.2方案二 (3)3.2测量显示方案的确定 (4)3.2.1方案一 (4)3.2.2方案二 (5)3.3 温度传感模块 (5)3.3.1方案一 (5)3.3.2方案二 (6)3.4 数字显示与温度范围控制模块 (9)3.4.1 A/D转换部分 (9)3.4.2 控制温度设定与温度超限判断部分有两种方案: (10)第4章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2)4.1 AD转换 (12)4.2 码制的转换 (14)4.3译码显示 (17)4.4 控制温度设定 (18)4.5 温度超限判断 (20)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第1章摘要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当广泛的测量电路。
本次设计主要运用基本的测控技术知识及其基本的温度传感器知识,从基本的单元电路出发,实现了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思想:一、达到设计要求;二、尽量应用所学知识;三、设计力求系统简单可靠,有实际价值。
温度传感选用高精度摄氏温度传感器LM35进行数据采集,通过UA741芯片构成同相比例器实现放大。
AD转换部分使用集成芯片AD5740;二进制到8421BCD码的转换用EEPROM 281024实现;显示译码部分用4511和七段数码管实现;温度控制范围设定采用数字设定方式,用十进制加计数器74LS160和锁存器74LS175实现;温度的判断比较通过数值比较器74LS85的级联实现。
声光报警利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
温度控制执行部分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加热制冷装置来实现。
此模块的存在,提高了该系统在工业上的实用性。
【关键词】温度测量、A/D转换、温度控制、声光报警、译码显示、555定时器第2章设计目的与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设计、制作等实践动手能力。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3.2 温度检测电路
VCC接高电平,DQ端接单片机的 P3.4口,这里利用了P3.4口双向 I/O口作用,单片机从DS18B20 读取温度和报警温度,此时作为 输入口,当设置报警温度时单片 机向DS18B20内部存储器写入数 据,此时作为数据输出端口。DQ 与VCC之间需要一个电阻值约为 5KΩ的上拉电阻。
单
报警设备
片
机
(ADC0809)
1.2 方案二: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
AT98C51 DS18B20
报警点温度设置
液 晶
感 器
温 度
显
主
示
控
单制 片器 机
报 警 设
备
传
二 系统器件的选择
2.1 单片机的选择
AT89S52为 ATMEL 所生 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 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 程Flsah存储器。
3.3 液晶显示电路
在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中选择具有单 向输出数据功能的P0端口向液晶显示 模块提供数据,P2.5、P2.6、P2.7口 作为控制液晶显示模块的端口,在PO 口上需要外加上拉电阻,才可以使液晶 显示模块正常显示。
3.4 报警电路设计
报警电路中使用P1.4-P1.7作为 控制按键输入端口,P1.0、P1.2 作为报警指示灯端口,P2.3作为 报警蜂鸣器端口,当它们对应的 端口为低电平时就会报警。
主要内容
一:设计方案选择 二:元器件的选择 三:设计过程 四:制作成果
一 设计方案选择
数字温度计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 是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电路,另一种是利用数字温度 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的电路。
1.1 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和制作

► 对 NTC 热敏电阻数字体温计进行检验 通过升温,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的示数和温度传感器的示数,对二者进行比较。
θ(℃) U(mV)
34.1
34.12
U-θ 0.02
- 11 -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和制作 何安珣(09300190088)
五、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
1.测量 AD590 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 确定 AD590 工作电压的范围 按照图 3 连接电路,电阻箱取 5,000Ω。改变电源电压值,记录数据如下:
U0(V) 1.53 3.02 3.51 4.00 4.51 6.00 7.51 9.08 10.52 12.05 13.51 15.00 16.50 18.00 19.52
2.NTC 热敏电阻
► 在恒定电流的情况下,研究 NTC 热敏电阻的零功率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图4 NTC 温度特性测量电路
按图4连接电路,ε取定值,R1和 R2取值相等。通过调节 R3是电压表示数为0,此时 R3
-5-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和制作 何安珣(09300190088) 的值即为 NTC 的电阻值。记录下温度 T 和 R3的值,绘制 Rx-1/T 曲线。 ► 用 NTC 热敏电阻制作量程为35℃~42℃范围的数字体温计。
U-θ -0.12 -0.06 -0.17 -0.16 -0.06 0.05 -0.13 0.05 0.04 0.03 0.05 -0.10
表3
绘制 U-θ曲线:
80
70
60
U/mV
50
40
30
20
20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式温度测量电路设计专业班级:电子 1035班姓名:陈艳时间:1月1日 ---1月12日指导教师:皇甫立群2007 年 1 月 9日数字远程温度测量一. 设计目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所有课程学习后必须接受的一项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系统的,综合的工程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工程的方法,通过一个较复杂课题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通过综合的系统设计,熟悉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思想。
二. 设计要求及课程简介本课题的具体要求即:基本测量范围-50℃-150℃,精度误差小于0.2℃,非线性度小于0.2%,LED数码直读显示,可远距离测量温度.温度传感器类型较多,近年来集成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例如AD590就是一个线性度优良的电流型温度传感器。
使用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后经放大预处理环节后将输出一个温度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三. 设计分析数字式温度测量是采用数码管直接显示出被测温度值,这种数字显示不仅直观,测量精度高而且便于控制.本设计根据课题要求,主控器单元是单片机AT89C51和V/F转换器AD654,选用完全符合测量温度范围要求且价格低廉的AD590作为温度传感器,信号的调理主要由失调电压很低、线性误差极小的高精度仪用放大器AD622(也可以用三个LM324组成的减法器)来完成。
具有温度数码显示(精确到0.1度),超出量程报警(红色LED管或用蜂鸣器)及自动断电等功能;也符合目前对工业现场参数远程监控的要求(用方波传数据,抗干扰强)!经过各项实验测试,该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了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该系统根据需要,稍加改造可方便地移植于对压力、液位、流量等方面的检测,其实就是换一个传感器就可以了!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AD654,用4位共阳极LED数码管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四. 总体设计方案1.设计方案论证⑴方案一: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使用热敏电阻类器件作为感温器件(找了很多这样的器件, 精度达不到要求),然后把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下来,进行A/D转换器转换后,送到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常用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铜、镍、铁等,它具有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等,常用的热电阻如PT100、PT1000等。
这类器件的最大缺点是测温的范围太窄,一般只有-55~+125℃,而且温度的测量精度都不高,好的才±0.5℃,一般有±2℃左右,因此在高精度的场合不太满足用户的需要。
这种设计感温电路麻烦,数据准确度也不高,精度达不到要求,而且我对此了解不多,就放弃了。
⑵方案二:重新考虑用温度传感器,一开始找到了LM92,是美国半导体公司近期生产的一种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内含12 b温度A/D转换器,工作电压:+2.7~+5.5 V;测温范围:-55~+150 ℃;精度:±0.333 ℃(30 ℃时)。
但精度达不到本设计的要求,放弃!查找到AD公司生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X 系列,其内部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10位A/D转换器,精度可达0.25℃,但还是精度不够!找了很多温度传感器,综合考虑,最后还是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价格廉价,精度高,线性优良,使用方便且适于远距离传送!使用温度传感器,然后把变化的电压采集下来,进行V/F转换器AD654转换后,送到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比较上述两种方案,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可以达到要求(主要是精度),故采用了方案二。
2.方案二的总体设计框图温度测量电路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主控器件采用单片机AT89C51或AT89C2051,温度传感器采用AD590,采用一个红色发光二极管(或蜂鸣器)显示超出量程, 4位LED数码管实现温度显示。
图1总体设计方框图五. 硬件电路及设计分析系统整体硬件电路㈠总原理图单片机AT89C51部分,它控制着数据显示、温度数据处理功能。
根据以上各功能模块得到应用电路总原理图。
㈡. 电路分析①温度采集AD590是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 流过器件的电流(m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AD590可测量-55℃~+150℃范围的温度, AD590的电源电压工作范围为4V~30V。
电源电压可在4V~6V范围变化,电流变化1mA,相当于温度变化1K。
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被损坏AD590可用于测量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两点温度差、多点最低温度、多点平均温度的具体电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温度控制场合。
由于AD590精度高、不需辅助电源、线性好,常用于测温和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图4所示是AD590的内部电路,。
R5、R6是薄膜工艺制成的低温度系数电阻,供出厂前调整之用。
T7、T8,T10为对称的Wilson电路,用来提高阻抗。
T5、T12和T10为启动电路,其中T5为恒定偏置二极管。
T6可用来防止电源反接时损坏电路,同时也可使左右两支路对称。
R1,R2为发射极反馈电阻,可用于进一步提高阻抗。
T1~T4是为热效应而设计的连接方式。
而C1和R4则可用来防止寄生振荡。
该电路的设计使得T9,T10,T11三者的发射极电流相等,并同为整个电路总电流I的1/3。
T9和T11 的发射结面积比为8:1,T10和T11的发射结面积相等。
T9和T11的发射结电压互相反极性串联后加在电阻R5和R6上,因此可以写出:ΔU BE=(R6-2 R5)I/3R6上只有T9的发射极电流,而R5上除了来自T10的发射极电流外,还有来自T11的发射极电流,所以R5上的压降是R5的2/3。
根据上式不难看出,要想改变ΔUBE,可以在调整R5后再调整R6,而增大R5的效果和减小R6是一样的,其结果都会使ΔUBE 减小,不过,改变R5对ΔUBE的影响更为显著,因为它前面的系数较大。
实际上就是利用激光修正R5以进行粗调,修正R6以实现细调,最终使其在250℃之下使总电流I达到1μA/K。
首先应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由于AD590为电流输出元件,温度每升高1K,电流就呈线性增加1μA。
当AD590的电流通过一个10kΩ的电阻时,这个电阻上的压降为10mV,即转换成10mV/K,为了使此电阻精确(0.1%),可用一个9.6kΩ的电阻与一个1kΩ电位器串联,然后通过调节电位器来获得精确的10kΩ。
②主控制器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
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集成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③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4个共阳LED数码管,其中一个是显示负号或’1’的,由P1口控制;其他三个共阳LED数码管由P0口控制,进行动态扫描显示!七段显示译码器7448的逻辑功能表④放大器的选择本设计中电压放大器应具有高输入电阻、低噪声、低输入偏置电流、高共模抑制比等要求,采用自制的三运放结构,如图所示,三运放中由A1和A2构成前级对称的同相、反相输入放大器,其输入电阻很高,可获得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和低漂移特性.后级A3为差动输入放大电路,在这个结构图中,要保证放大器高的性能,参数的对称性与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包括外围的电阻元件R1与R2、R3与R4、R5与R6,还包括A1与A2放大器的一致性,因此,要自制高性能的放大器对器件的要求就相当高。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专用的高性能仪用放大器,它的内部核心结构是三运放,但如果采用微电子来解决刚才的参数匹配问题已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
⑤ AD654介绍AD654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一种低成本,8脚封装的电压频率(V/F)转换器。
它由低漂移输入放大器、精密振荡器系统和输出驱动级组成,使用时只需一个RC网络,即可构成应用电路。
AD654既可以使用单电源供电,也可使用双电源供电,且工作电压范围很宽。
输出为频率受控于输入电压的方波。
可用于信号源、信号调制、解调和A/D变换等。
主要技术性能:单电源供电电压:4.5~36V;双电源供电电压: 5~ 18V;输出频率范围:0~500kHz;线性误差:0.06%(250kHz时);输入阻抗:250M ;输入电压范围:单电源 0~Vs-4V;双电源 -Vs~Vs-4V ;静态电流:2.0mA(Vs=30V 时);封装形式:8DIP和8SOIC两种;内部电路结构及引脚排列如图1。
引脚说明:+VIN为输入放大器的同相输入引脚,当模拟输入为正电压时,从该引脚接入;RT为输入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接定时电阻;CT为定时电容引脚,两个CT间接定时电容,与定时电阻一起确定输出频率; FOUT为振荡信号输出引脚;LOGIC COMMON为逻辑地引脚,AD654的逻辑电平可以取在-Vs与+Vs-4V之间; +Vs,-Vs分别为正负电源引脚。
V/F变换器实际上是一个振荡频率随控制电压变化而变化的振荡电路。
其特点是有良好的精度、线性度和积分输入,且电路简单。
图2为微算是器与V/F 变换器及温度传感器的接口电路。
其中V/F变换器采用AD公司的AD654。
通过调整,AD654可输出0~500kHz的脉冲串,将输出与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T1相连进行计数,并用定时器T0进行定时。
通过对所计的数进行计算与转换,便可得到传感器当前温度值。
六仿真图10R 9 1.1.1.1.20七.系统软件算法分析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读出温度子程序,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等。
1主程序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温度的实时显示,温度测量每32.768ms测一次温度!2. T1中断程序框图:3.T0中断程序框图4 .计算温度子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进行BCD码的转换运算,并进行温度值正负的判定,其程序流程图如下:八.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LJMP ST0ORG 001BHLJMP ST1ORG 0030HMAIN: MOV SP, #70HMOV TMOD, #60H ;设定0模0,计1模1MOV TH0,#63HMOV TL0,#18HMOV TH1,#05HMOV TL1,#05HSETB TR0SETB TR1MOV R5,#00HMOV R6,#0AHMOV R7,#00HWAIT: CJNE R5,#00H,OUTR3LJMP W AITOUTR3: CJNE R5,#01H,OUTR0CLR P2.2CLR P2.1 ;选中符号管MOV P1,R3OUTR3T: CJNE R5,#01H,OUTR0LJMP OUTR3TOUTR0: CJNE R5,#02H,OUTR1CLR P2.2MOV P0,R0OUTR0T: CJNE R5,#02H,OUTR1LJMP OUTR0TOUTR1: CJNE R5,#03H,OUTR2SETB P2.2MOV P0,R1OUTR1T: CJNE R5,#03H,OUTR2LJMP OUTR1TOUTR2: CJNE R5,#04H,OUTR2CLR P2.2MOV P0,R2OUTR2T: CJNE R5,#04H,OUTW AITLJMP OUTR2TOUTW AIT: CJNE R5, #00H, OUTR3LJMP WAITST1: CLR TF1PUSH PSWINC R7RETIST0: CLR TF0PUSH PSWMOV A,R5CJNE A,#00H,OUTSIGNJNB TF1,MZDDCLR TF1INC R7MZDD: MOV R0,TL1MOV TL1,#05HMOV A ,R7MOV R7,#00HCLR TR1 ;停止计数器1LCALL CHLSHJMOV A, #0E0HADD A, R0MOV R0, AMOV A, #0D0HADD A, R1MOV R1, AMOV A, #0B0HADD A, R2MOV R2, AMOV R5, #01HMOV TH0,#00HMOV TL0,#00HRETIOUTSIGN: CJNE A, #01H,OUTTENMOV R5,#02HMOV TH0,#00HMOV TL0,#00HRETIOUTTEN: CJNE A, #02H,OUTGVMOV R5,#03HMOV TH0,#00HMOV TL0,#00HRETIOUTGV: CJNE A, #03H,OUTXSHMOV R5,#04HMOV TH0,#00HMOV TL0,#00HRETIOUTXSH: MOV R5,#00HMOV TH0,#63HMOV TL0,#18HSETB TR1MOV TL1,#05HMOV TH1,#05HRETICHLSHJ: CJNE A,#00H,ONEMOV R3,#01HMOV A, #0FFHCLR CYSUBB A,R0MOV B,R6DIV ABMOV R2,BADD A, #19HMOV B,R6DIV ABMOV R1,BMOV R0,ARETONE: CJNE A,#01H,TWOMOV R3,#01HMOV A,#0FFHCLR CYSUBB A,R0MOV B,R6DIV ABMOV R2,BMOV B,R6DIV ABMOV R1,BMOV R0,ARETTWO: CJNE A,#02H,THREEMOV R3,#00HMOV A,R0CLR CYSUBB A,#05HMOV B,R6DIV ABMOV R2,BMOV B,R6DIV ABMOV R1,BMOV R0,ARETTHREE: CJNE A,#03H,FOURMOV R3,#00HMOV A,R0CLR CYSUBB A,#05HMOV B,R6DIV ABMOV R2,BMOV B,R6DIV ABMOV R4,AMOV B ,AADD A ,#05HMOV R1,BMOV A,R4ADD A,#02HMOV R0,ARETFOUR: CJNE A,#04H,FIVEMOV R3,#00HMOV A,R0CLR CYSUBB A,#05HMOV B,R6DIV ABMOV R2,BMOV B,R6DIV ABMOV R1,BADD A,#05HMOV R0,ARETFIVE: CJNE A,#05H,SIXMOV R3,#00HMOV A,R0CLR CYSUBB A,#05HMOV B,R6DIV ABMOV R2,BMOV B,R6DIV ABMOV R4,AMOV A,BADD A,#05HMOV R1,AMOV A, R4MOV A,#07HMOV R0,ARETSIX: CJNE A,#06H,SEVENMOV R3,#06HMOV A,R0CLR CYSUBB A,#05HMOV B,R6DIV ABMOV R2,BMOV B,R6DIV ABMOV R1,BMOV R0,ARETSEVEN: CJNE A,#07H,EIGHTMOV R3,#06HMOV A,R0CLR CYSUBB A,#05HMOV B, R6DIV ABMOV R2, BMOV B, R6DIV ABMOV R4,AMOV A,BADD A,#05HMOV R1,AMOV A, R4ADD A,#02HMOV R0,ARETEIGHT: SETB P2.0 ;?????RETEND九.总结与体会历时两周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我的数字式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设计的要求,但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拟定设计方案,系统设计等一些步骤,还是有很大收获的,毕竟自己的工作能力,绘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高兴之余不得不深思!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虽然以前也做过这样的设计,但这次设计真的让我认识学习到很多,对一些芯片的引脚功能及接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