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生物仿生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生物仿生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生物仿生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适应性,生物仿生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了各种精妙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研究和模仿生物的特点,可以为智能机器人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设计一款具有仿生特点的智能机器人,使其能够在特定环境中完成复杂的任务,并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实验原理(一)生物仿生学原理生物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构建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适应环境的特性,如昆虫的飞行机制、鱼类的游动方式、人类的运动协调能力等。

(二)机器人学原理机器人学涉及机械设计、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精确的控制系统和灵敏的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式完成各种动作和任务。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一)硬件材料1、高强度轻质金属材料,用于构建机器人的骨架和外壳。

2、高性能电机和驱动器,提供动力。

3、各种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

4、微控制器和电路板,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处理传感器数据。

(二)软件工具1、机器人编程软件,用于编写控制程序。

2、三维建模软件,用于设计机器人的结构。

3、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处理实验数据。

五、实验过程(一)生物模型选择经过对多种生物的研究和分析,我们选择了昆虫中的蚂蚁作为仿生对象。

蚂蚁具有出色的感知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特点对于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结构设计1、外形设计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设计了机器人的外形。

机器人的身体采用分段式结构,便于灵活运动。

头部安装了视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2、运动机构设计模仿蚂蚁的六条腿运动方式,设计了机器人的腿部结构和驱动系统。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1]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1]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称机器人聊天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信管12102姓名马雁学号201217020208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第二章硬件设计 (3)2.1 结构设计 (3)2.2电机驱动 (4)2.3 传感器 (5)2.3.1光强传感器 (6)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7)2.4硬件搭建 (8)第三章软件设计 (9)3.1 步态设计 (9)3.1.1步态分析: (7)3.1.2程序逻辑图: (8)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1)第四章总结 (12)第五章参考文献 (13)第一章绪论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 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如汽车制造, 医疗领域, 如远程协助机器人, 微纳米机器人, 军事领域, 如单兵机器人, 拆弹机器人, 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 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 科研勘探领域, 如水下勘探机器人, 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 煤矿利用的机器人。

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 横向上, 应用面越来越宽。

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

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 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

机器人应用无限制, 只要能想到的, 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 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 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 已成为一个新方向, 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 机器人会更加聪明1.2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 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 也可以是仿其他生物的, 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 能够灵活行进, 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 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报告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报告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报告引言智能机器人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它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并进行智能交互,拥有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包括硬件选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

设计与制作过程1. 硬件选型智能机器人的硬件选型对整个设计过程至关重要。

我们选择了一款具备强大计算能力和多传感器支持的单板计算机作为主控,如树莓派。

它的开源特性和强大的社区支持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定义功能。

同时,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来满足不同的交互需求。

2. 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软件开发是建立在硬件选型的基础上的。

我们选择了Python 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因为它具有简洁、易学且功能强大的特点。

我们使用Python 开发了机器人的主控程序,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主要模块。

在感知模块中,我们使用了OpenCV 来处理图像和视频流数据,并实现目标检测和人脸识别等功能。

声音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接收环境的声音和距离信息,以便机器人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机器人的识别能力,并实现自动学习。

在决策模块中,我们使用了逻辑推理和规则引擎来解析和处理感知模块得到的数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我们通过编程和数据训练机器人,使其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在执行模块中,我们使用舵机和电机等执行器来控制机器人的身体动作。

根据决策模块的结果,机器人可以进行移动、抓取、旋转和摇头等动作,以实现与环境的交互。

3. 系统集成在软件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整合到一起,并进行功能测试。

我们使用Raspberry Pi 的GPIO 引脚来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实现硬件与软件的交互。

通过调试和测试,我们最终得到了一个具备智能交互能力的机器人。

结论通过对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了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扫地机器人设计报告(一)2024

扫地机器人设计报告(一)2024

扫地机器人设计报告(一)引言概述扫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室内清扫的智能设备,其设计目的在于提高现代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本文将探讨扫地机器人的设计原理、机械结构、感知与导航系统、清扫效果评估以及安全性能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一、设计原理1.1 理解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1.2 确定扫地机器人的功能需求1.3 选择适合的清扫方式二、机械结构2.1 确定机器人的尺寸和形状2.2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2.3 设计机器人的底盘和吸尘部件2.4 确保机器人的灵活性与稳定性2.5 考虑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问题三、感知与导航系统3.1 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技术3.2 开发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3.3 设计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算法3.4 提升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避障能力3.5 优化机器人的定位与地图生成功能四、清扫效果评估4.1 设计清扫效果评估指标4.2 开展清扫效果测试实验4.3 改进机器人的清扫效果4.4 分析清扫效果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4.5 提高机器人的清扫效率与质量五、安全性能5.1 考虑机器人的碰撞安全设计5.2 防止机器人的触碰伤害5.3 设计机器人的误操作预防系统5.4 优化机器人的电池管理与充电保护5.5 满足机器人的合规与认证要求总结通过对扫地机器人设计的分析与探讨,可以发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原理、机械结构、感知与导航系统、清扫效果评估以及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且安全可靠的扫地机器人。

因此,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持续改进,并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进行不断优化。

通过不懈努力,扫地机器人设计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 CDialog(CVoyTestDlg::IDD, pParent)
{
//{{AFX_DATA_INIT(CVoyTestDlg)
m_nPort = 0;
//}}AFX_DATA_INIT
// Note that LoadIcon does not require a subsequent DestroyIcon in Win32
class CAboutDlg : public CDialog
{
public:
CAboutDlg();
// Dialog Data
//{{AFX_DATA(CAboutDlg)
enum { IDD = IDD_ABOUTBOX };
//}}AFX_DATA
//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
//}}AFX_MSG_MAP
END_MESSAGE_MAP()
/////////////////////////////////////////////////////////////////////////////
// CVoyTestDlg dialog
CVoyTestDlg::CVoyTestDlg(CWnd* pParent /*=NULL*/)
班级
专业
信息工程
组别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刘岩恺 梁景莲
课程设计目的
设计家庭组机器人和机器人行走
课程设计环境
Vc++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用C++语言设计一个颜色识别的程序和一个机器人行走程序
课程设计内容描述:
1.绪论

智能机器人设计报告

智能机器人设计报告
金属探测电路:由电路图可以得出,当有金属被其探测到时,输出端输出一个低电平,即发生一个负向跳变,将这个负向跳变信号用单片机检测出来,借此控制电动机产生相应的动作。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寻迹电路:寻光电路: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电机驱动电路:放音电路:
电路板图:
六、完整程序如下:
;****主程序*****
.声光报警
三、主体设计
车体设计
左右两轮分别驱动,后万向轮转向的方案。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后万向轮起支撑作用。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们经过比较选择了有机玻璃。用有机玻璃做的车架比塑料车架更加牢固,比铁制小车更轻便,美观。而且裁减比较方便!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电机的固定采用的是铝薄片加螺丝固定,非常牢固,且比较美观。
传感器引导法:这种方法核心是单片机通过对传感器信号检测来控制制动电机和电机转向的动作,智能化大大增强,可以用下图形象的表示出来: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管脚分布图: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电路设计及功能:
单片机选用,其内部有字节的,电路设计简单。具体为的、脚接,脚输入信号为伏,脚接地,脚接高电平。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当地下有金属时,金属探测器发出一个低电平,用单片机进行检测。并在数码管显示。
在车头安装有轻触开关(可以接触到障碍物)对障碍物进行检测。
光电传感器接收部分用于采集光信号,通过比较输出信号使车终朝朝输出信号最强的方向行驶。
以上就是完成这个题目的大体思路和方法。
五、设计方法
断扩展法:用锗二极管把中断进行扩展,这样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编程的容易性!
;右退
;左退
;前进
0F;后退
;左传
;右转

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

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报告专业:XXXXXXXXXX班级:XXXXX设计人:XXXXXX学号: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完成日期:2011年11月一、设计目的:1、熟悉MT-UROBOT图形界面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2、熟练掌握平台的输入输出口进行控制。

3、利用机器人平台进行具体的项目实施。

二、设计任务:通过机器人的I/O口控制机器人在迷宫自主行走,并且能够自主寻找火源并实施灭火。

三、设计要求:1、认真阅读教材中第1章和第2章的容,学会工程项目的建立,应用程序的仿真与调试。

2、利用I/O口和传感器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实验步骤和参考程序可参照使用说明中的第3章及第四章4.3节)3、编写程序,使机器人完成给定的任务(实验步骤和参考程序可参照使用说明中的第5章)。

四、系统设计:1、介绍所使用的硬件情况及工作原理。

⑴MT-UROBOT概述MT-UROBOT是英集斯自动化技术设计制作的大学版机器人,它是专门为大学进行课程教学、工程训练、科技创新以及研究服务的新型移动智能机器人。

⑵MT-UROBOT结构图表1—MT-UROBOT结构简图⑶控制按键⑷传感器⑸传感器安装2、介绍编程思路和程序流程框图。

⑴编程思路机器人略向左方前进,遇到障碍后右转一个很小的角度,直到寻找到火源,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此时机器人停止,启动风扇灭火。

⑵程序流程图3、记录调试中的技术问题、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法及效果。

1)在实验过程中,遇见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刚开始设计时,让小车的行使速度为100,当我们拿到场地上去跑时才发现这速度太慢,因我们采取的是碰撞检测障碍,由于速度过低,从而导致不能有效碰撞,后来我们对速度进行了多次改进,最后确定为300,这个速度确保能够有效碰撞,又不至于碰撞过猛。

2)我们总体的思路是沿着一边绕迷宫走一圈,我们选着的是靠着墙壁右边走,我们最初的思路是让小车向右曲线行使,产生碰撞后向左修正方向后再向右曲线行使,这种方法在进入一个大房间是可能会在里面不停转圈,后来我们把向右转弯的半径改大了一点,可以改变在房间里转圈,但在大房间里仍不容易走出来,我后来我们将小车的默认行驶曲线改为直行,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机器人视觉设计报告

机器人视觉设计报告

机器人视觉设计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是机器人实现自主感知和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视觉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旨在为机器人视觉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机器人视觉设计基本原理机器人视觉设计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目标识别三个方面。

1. 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础。

机器人需要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获取外界的图像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和目标识别。

图像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图像采集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分辨率、帧率、灵敏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摄像头类型,如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深度摄像头等。

2.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

机器人需要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取出目标的特征信息,如颜色、形状、纹理等。

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边缘检测、滤波、二值化、形态学处理等。

图像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目标识别和跟踪效果。

因此,在进行图像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优化和调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3. 目标识别目标识别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最终目标。

机器人需要通过目标识别算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大小、方向等信息。

常用的目标识别算法包括模板匹配、特征提取、机器学习等。

目标识别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操作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目标识别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优化和调试,以达到最佳的识别效果。

三、机器人视觉设计应用案例1. 工业机器人视觉导航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需要通过视觉导航技术实现自主移动和操作。

例如,ABB公司的YuMi机器人采用了双目视觉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三维定位和导航,从而实现自主抓取和放置物品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机器人设计报告
参赛者:庆东肖荣于腾飞
班级:级应用电子技术
指导老师:远明
日期:年月日
一、元器件清单:
,,,,,,,蜂鸣器,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电阻、电容若干,超亮及普通发光管。

二、主要功能:
本设计按要求制作了一个简易智能电动车,它能实现的功能是:从起跑线出发,沿引导线到达点。

在此期间检测到铺设在白纸下的薄铁片,并实时存储、显示在“直道区”检测到的薄铁片数目。

电动车到达点以后进入“弯道区”,沿圆弧引导线到达点继续行驶,在光源的引导下,利用轻触开关传来的电信号通过障碍区进入停车区并到达车库,完成上述任务后能够立即停车,全程行驶时间越少越好。

本寻迹小车是以有机玻璃为车架,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加以减速电机、光电传感器、光敏三极管、轻触开关和电源电路以及其他电路构成。

系统由通过口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以及转向。

寻迹由超亮发光二极管及光敏电阻完成,避障由轻触开关完成,寻光由光敏三极管完成。

并附加其他功能:
.声控启动
.数码显示
.声光报警
三、主体设计
车体设计
左右两轮分别驱动,后万向轮转向的方案。

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后万向轮起支撑作用。

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们经过比较选择了有机玻璃。

用有机玻璃做的车架比塑料车架更加牢固,比铁制小车更轻便,美观。

而且裁减比较方便!
电机的固定采用的是铝薄片加螺丝固定,非常牢固,且比较美观。

轮子方案
在选定电机后,我们做了一个万向轮,万向轮的高度减去电机的半径就是驱动轮的半径。

轮子用有机玻璃裁出来打磨光华的,上面在套上自行车里胎,以防止打滑。

万向轮
当小车前进时,左右两驱动轮与后万向轮形成了三点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小车在前进时比较平稳。

电源电路:
采用伏锂离子电池为电机供电,将电压降压、稳压后给单片机系统和其他芯片供电。

电池具有
较强的电流驱动能力以及稳定的电压输出性能。

由于电池的体积较小,在小型电动车上使用极为方便,因此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并且电池的价格比较低。

四、设计思路:
该系统实现了电动车的自动行驶、避障、探测金属、计数、光电引导功能、数码显示、电机控制等功能。

单片机检测出来传感器输出信号从而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工作,在直道区,考虑引导线是白颜色,容易反光,决定利用这一特性选用光敏电阻及超亮度二极管,当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白色引导线上时反射的光被光敏电阻接受,阻值发生变化输出电平发生变化。

这个过程是一个负跳变的过程通过对此信号高低电平的检测就可以使电动车沿着直道区的引导线行进。

当地下有金属时,金属探测器发出一个低电平,用单片机进行检测。

并在数码管显示。

在车头安装有轻触开关(可以接触到障碍物)对障碍物进行检测。

光电传感器接收部分用于采集光信号,通过比较输出信号使车终朝朝输出信号最强的方向行驶。

以上就是完成这个题目的大体思路和方法。

五、设计方法
断扩展法:用锗二极管把中断进行扩展,这样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编程的容易性!
P3.2
P2.1P2.4P2.5
P3.6P3.7
传感器引导法:这种方法核心是单片机通过对传感器信号检测来控制制动电机和电机转向的动作,智能化大大增强, 可以用下图形象的表示出来:
管脚分布图:
电路设计及功能:
单片机选用,其部有字节的 ,电路设计简单。

具体为的、脚接,脚输入信号为伏,脚接地,脚接高电平。


两位数码管
驱动减速电机
位选

寻迹传感器
声控

避障电路 接
寻光传感器 金属传感器 放音电路
CON8
金属探测电路 :由电路图可以得出,当有金属被其探测到时,输出端输出一个低电平,即发生一个负向跳变,将这个负向跳变信号用单片机检测出来,借此控制电动机产生相应的动作。

寻迹电路: 寻光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 放音电路:
电路板图:
六、完整程序如下:
;****主程序*****
:
;金属数目标记位
;转弯角度
;开总允许
;开外部中断中断允许
;中断为高优先级
, $ ;声控启动
;前进
;右边压线
;左退
;左边压线
;右退
$
: ;转弯
;左边没光
0f;左边有光右转
;右边没光
0F;右边有光左转
;有光前进
$
;*****进入中断处理程序******* ;送到口显示
;判断是否到达块
*******运行状态*******
;右退
;左退
;前进
0F;后退
;左传
;右转
*******延时子程序*******
:
:
,$
: ,$
:
:
,$
: ,$
: ,$
*******数码管码表*******
0C,,,,,;,0F,,
七、总结与体会:
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设计与制作,感触颇深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我们遇到许许多多问题,对待问题要多方法处理,多角度处理。

通过设计竞赛,我们不但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而且懂得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无裨益。

20XX-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