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知识易混淆字词辨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易错题剖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易错题剖析一、字音辨析在语文学习中,字音辨析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下面我们对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常见的易错字进行剖析。
1. 亲/侵这两个字的音很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
亲是指亲近、亲人的意思,读音是/qīn/。
侵是指侵犯、侵略的意思,读音是/qīn/。
因此,在辨析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具体的意义。
2. 危/威危和威这两个字的读音非常相近,但意义不同。
危是指危险的意思,读音是/wēi/。
威则是指威压、威严的意思,读音是/wēi/。
在辨析这两个字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是危险还是威压的意义。
3. 流/留流和留这两个字的读音很接近,但意义不同。
流是指水流、东流的意思,读音是/liú/。
留则是指停留、不离开的意思,读音是/liú/。
在辨析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是水流的意思还是停留的意思。
二、字词辨析除了字音辨析外,五年级上册语文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字词易错点。
下面我们对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字词进行剖析。
1. 举/剧举和剧这两个字的读音很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
举是指举起、举行的意思,读音是/jǔ/。
剧则是指戏剧、剧烈的意思,读音是/jù/。
在辨析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是举还是剧的意思。
2. 穷/琼穷和琼这两个字的读音非常相似,但意义不同。
穷是指贫困、困窘的意思,读音是/qióng/。
琼则是指珍贵、美好的意思,读音是/qióng/。
在辨析这两个字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是贫困的意思还是珍贵的意思。
3. 吼/吸吼和吸这两个字的读音相似,但意义截然不同。
吼是指大声喊叫、咆哮的意思,读音是/hǒu/。
吸则是指吸入、吸取的意思,读音是/xī/。
在辨析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是喊叫还是吸入的意思。
三、句子梳理在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句子梳理是一个常见的难点。
下面我们来梳理几个常见的句子结构。
小学语文易混淆常用词辨析

必要一定必要:必不行少的。
例:生活必要。
一定:必定要那样做。
例:一定照办。
暴发迸发暴发:①突然发生。
例:山洪暴发。
②突然发达。
例:暴发户。
迸发:①岩浆迸出。
例:火山迸发。
②突然发生。
例:迸发战争。
长年常年长年:一年到头,全年。
例:长年在野外工作。
常年:①终年,长久。
例:常年保卫。
②平时的年份。
例:常年收成较好。
成规旧规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
例:故步自封。
旧规:不合用的旧规章。
例:旧规恶习。
窜改窜改窜改:用作伪的手段变动或误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例:窜改历史。
窜改:变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例:窜改原文。
制止截止制止:使劲阻挡。
例:革命大水不行制止。
截止:控制,制止。
例:截止激动的感情。
发奋奋发发奋:信心努力。
例:发奋用功。
奋发:抖擞起来。
例:奋发有为。
阻碍阻碍阻碍:阻挡。
例:阻碍交通。
阻碍:有害于。
例:阻碍健康。
分辨辩解分辨:鉴别,剖析差别。
例:分辨真假。
辩解:辩解,解说争辩。
例:就地进行辩解。
扶养抚育扶养:帮助,奉养。
例:由他扶养长大。
抚育:爱惜,修养。
例:抚育儿女。
贯穿贯穿贯穿:头尾连结而相通。
例:这一思想贯穿全书。
贯穿:穿过,连涌。
例:这条路贯穿了5个省。
灌输贯注灌输:浇进,注入。
例:把铁水灌输到模型里。
贯注:①连结,通连。
例:一气贯注。
②(精神、精力)集中。
例:聚精会神。
涣然焕然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解等)全除去。
例:涣然冰释。
焕然:形容有光彩。
例:面目一新。
急流激流急流:湍急的水流。
例:急流险滩。
激流:湍急的水流,受阻而涌起。
例:激流勇进。
简短简捷简短:说话、写文章简洁简要。
例:文笔简短。
简捷:斩钉截铁。
例:说话简捷有力。
坚苦艰辛坚苦:坚毅勤苦。
例:艰辛卓越。
艰辛:困难困苦。
例:奋发图强。
检察检查检察:审察被举报的犯罪事实。
例:检察案情。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专心查察。
例:检查身体。
截止截止截止:(到一按限期)停止。
例: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截止:截止到(某个时候)。
例:报名日期最迟截止本月尾。
小学语文-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一)

小学语文-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一)
停止:不再进行:停止演习。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停滞不前。
推脱:推卸:推脱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推托有事。
题材:构成文学或艺术作品的材料:历史题材。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
委曲:弯弯曲曲的;勉强服从:委曲求全。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平白无故受委屈。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反纪律。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犯法规。
侮蔑:轻视;轻蔑:带有侮蔑的口气。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造谣诬蔑。
鲜明:颜色明亮;分明而确定,不含糊:主题鲜明。
显明:清楚明白:显明的对照。
心酸:心里悲痛:心酸落泪。
辛酸:形容痛苦悲伤:辛酸泪。
效力:出力服务;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这药的效力很大。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效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易混点辨析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易混点辨析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让同学们混淆。
本文将围绕这些易混点展开辨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同音词的辨析1. 也与页: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也表示同样,也是副词;页是动词“翻”的过去式,也可以表示书页或纸页的意思。
2. 花与画:这两个字的发音也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
花指的是植物的开花部分;画是绘画的意思。
3. 红与宏:这两个字的读音非常接近,但意义完全不同。
红是颜色名称,表示一种颜色;宏是指宏大、宏伟,也可做名词使用,表示规模宏大的事物。
二、近义词的辨析1. 合作与协作:合作和协作都表示多个人共同参与完成一项任务,但合作更强调各方之间的和谐与融洽;协作则更强调各方共同努力、协调配合。
2. 海洋与江河:海洋指的是辽阔的大海,是全球各大洲相连通的水域;江河则是指较小的、流经陆地的河流。
3. 感受与领悟:感受强调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领悟则是指通过思考和理解深刻地明白事物的真谛。
三、易混词语的辨析1. 时候与时机:时候是指时间点,表示某一特定的时间;时机则强调某一时刻适合做某事的机会。
2. 小说与故事:小说是一种长篇虚构故事,通常由作者塑造的人物经历一系列的事件和故事情节展开;故事则是指一个相对简短的情节或事件。
3. 诗与歌:诗是一种以抒发感情和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形式;歌则是用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
四、易混字的辨析1. 历史与历史:这两个字形近音不同,但意义不同。
历史指的是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历史是指务必、必然的意思。
2. 足球与足踝:这两个字形近音不同,但易混。
足球是一种球类运动,用脚踢的球;足踝是指连接脚与小腿的关节部位。
3. 丈夫与丈量:这两个字形近音不同,易混。
丈夫指男性的配偶;丈量表示用计量工具测量或衡量。
通过对这些易混点的辨析,相信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会更加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
要注意在写作和阅读过程中,对于这些易混点要多加留意,善于辨析,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以避免错误的理解和表达。
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小学语文最容易混淆词语辨析

有害于。例:妨害健康。
分辨|分辩
分辨:
辨别,分析区别。例:分辨真假。
分辩:
辩白,解释争论。例:当场进行分辩。
扶养|抚养
扶养:
扶助,供养。例:由他扶养长大。
抚养:
爱护,教养。例:抚养子女。
贯串|贯穿
贯串:
头尾连接而相通。例:这一思想贯串全书。
贯穿:
穿过,连涌。例:这条路贯穿了5个省。
灌注|贯注
灌注:
宽待|宽贷
宽待:
宽大对待。例:宽待俘虏。
宽贷:
宽容,饶恕。例:对知法犯法的人,决不宽贷。
蒙眬|朦胧
蒙胧:
两眼半开,看东西模糊。例:睡眼蒙胧。
朦胧:
月光不明,不清楚。例:月色朦胧、烟雾朦胧。
牟取|谋取
牟取:
谋取(名利)。例:牟取暴利。
谋取:
设法取得。例:谋取利益。
旁征|旁证
旁征:
广泛收集。例:旁征博引。
截止到(某个时候)。例:报名日期最迟截至本月底。
界限|界线
界限:
不同事物的分界。例:划清思想界限。
界线:
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例:跨越界线
聚积|聚集
聚积:
一点一滴地累积。例:把闲散的资金聚积起来。
聚集:
集合,凑在一起。例:从四面八方聚集。
考察|考查
考察:
实地观察调查。例:考察水利工程。
考查:
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例:考查成绩。
篡改|窜改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例:篡改历史。
窜改:
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例:窜改原文。
遏止|遏制
遏止:
用力阻止。例:革命洪流不可遏止。
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
1. 迷惘迷惑
“迷惘”指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困惑,不知怎么办。
如:他们俩都有迷惘的、惊恐的、瞪视的眼光,好像已被猫儿威吓住的老鼠。
“迷惑”①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②使迷惑。
如:装有改进了的电子蛙眼的雷达系统,还有可能根据导弹的飞行特性,轻而易举地把真假导弹区分开来,使人们能够及时地截击真导弹而不为假导弹所迷惑。
2. 泯(mǐn)灭消灭
“泯灭”是指形迹、印象等消灭。
如:难以泯灭的印象
“消灭”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消失、灭亡,二是指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如:许多古生物,如恐龙、猛犸象等早已在地球上消灭了。
3. 拟订拟定
二者都有“起草”的意思,但起草的结果不同。
“拟订”指起草初稿,也就是打草稿,并留待以后修改完善。
如:请老刘先拟订一个实施办法的初稿,然后咱们根据这个初稿讨论一下,随后形成一个修订稿,再请有关专家审阅。
“拟定”含有“定下来”的意思:①表示起草制定;②表示揣测断定。
如:如: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应当拟定机构改革后,涉及各单位职能和权利的一些规定,以便今后出现某些问题时有规章可依。
[整理版]易混淆字辨析
![[整理版]易混淆字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51a3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0.png)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5.黯然,不能写作暗然。
6.BP机,是BEEPER的缩写,不要写成BB机;可直接写成寻呼机。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10.辨与辩,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2.们: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
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知识易混淆字词辨析
1.“做”与“作”的区别
(1)用“做”的地方大多数都可以换用“作”,但有的用“作”的地方,却不能用“做”,如:枪声大作、成功之作等;
(2)“作”常常带动词作宾语,如作研究、作分析、作斗争等,也可以带抽象、有书面色彩的名词作宾语,如作文章、作曲、作诗等;“做”常常带具体的、口语色彩的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如做饭、做衣服、做手工等;
(3)二者都有“制作”的意思,但连接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
“作”所连接的多数是贬义的,如作案、作祟、作假等;做”所连接的多数都是中性事物。
如做客、做梦,都无所谓好坏;
(4)“作”可以充当名词,如作品、作业;“做”不可作为名词;
(5)绝大多数情况下,成语中都会用“作”。
2.“在”与“再”的区别
(1)“在”+时间,如在九点钟、在下午、在明天等;“在”+地点,如在家、在学校、在公园里;“在”+干什么,如在放风筝、在写作业、在玩游戏等;(2)“再”表示又、又一次,如再见、再来、再次等;
小试牛刀
选词填空
做作
()为()诗()朋友
()用()生意()笔记
()文合()()出
()()业苦中()乐
在再
1.妈妈在()公司上班。
2.我多想()见到爷爷啊!
3.今天我不想写作业,明天()写吧!
4.小明正()写作业。
5.我()也不想()公园里()见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