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ppt-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下册《岳阳楼记》精品公开课课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 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 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 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 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 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 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 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 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 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岳阳楼周边 地形示意图
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 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 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 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 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1、作者想要寻求怎样的古人品 德? 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
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们 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品?
不贪图名利和富贵,清廉正直, 忧国忧民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 用“衔远山,吞长江”,如 果把“衔”改为“连”,把 “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则 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 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形成了一幅气势 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 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 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 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 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 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岳阳楼周边 地形示意图
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 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 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 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 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1、作者想要寻求怎样的古人品 德? 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
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们 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品?
不贪图名利和富贵,清廉正直, 忧国忧民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 用“衔远山,吞长江”,如 果把“衔”改为“连”,把 “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则 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 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形成了一幅气势 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 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 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 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 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 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初中语文八年级《岳阳楼记》教育教学课件

名
北宋陈师道《后 诗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
家
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传 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
点
清代 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中间悲喜二大段,只是借
评
来翻出后丈优乐耳,不然便是赋体类。一肚皮圣贤心地, 圣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
清代顾兖《文章规范百家坪注》:楼迁斋评:首尾布
置与中间状物之妙,不可及矣。然最妙处在临末断遗一转
语。乃知此老胸襟度量,直与岳阳洞庭同其广。
清代蔡世远《古文雅正》:前半设局造句,犹是文人
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
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原 文 赏 析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 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 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 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 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 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 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 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 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 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 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 ,吞长江”这两句的 “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 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教学课件(35张ppt)

2019/3/27
9
岳阳楼记 作 家 作 品 简 介
B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 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 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 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 (716),张说在阅兵台旧 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 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019/3/27
10
岳阳楼记
题 解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 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 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 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 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 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 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2019/3/27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 24 咐。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 之后才乐”吧。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霪雨( Qián ) 霏霏( ) Hào
潜形(
Yí
xié ) 岸芷汀兰(
) 皓月(
)
心旷神怡( ( )
shāng
) 宠辱偕忘(
) 浩浩汤汤
2019/3/27
21
积累词语
(名词)赋( 一种文体 )国( 国都 )景( 日光雄伟景象 )大观( )迁客( 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 诗人 )宠辱( 光荣 ) 和屈辱 (动词)谪( 降职或远调 )属( 通“嘱”,嘱托持,执。 )把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PPT 版本:人教版2011·2015年12月第7次印刷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湖北武昌 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
关于岳阳楼
岳阳楼,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江南三大名 楼之一,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 七百多年历史,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 的阅兵台。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 时称为“南楼”,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 在阅兵台旧址建造阁楼,取名为“岳阳楼”,常 与文士们登楼赋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孟浩 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在唐代就已声名远 播,更因宋代范仲淹的这篇名文而熠熠生辉。
至若( 至于)春和(和煦 )景(日光 ) 明,波澜不惊(起,动 ),上下天光,一 碧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鸟停息 在树上),锦鳞(鱼 )游泳;岸芷( 香草 的一种 )汀兰,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青 青。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 全都消散 ),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圆形的 玉 ),渔歌互答(一唱一和),此乐何极! 光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辱 偕( 一起,一同 )忘,把( 持,执 )酒临 风,其( 那 )喜洋洋者矣。
随 堂 练 习
练习二 联系上下文,解释蓝色的词的意义 或用法。
1.乃重修岳阳楼 表示两事相承:于是;就;便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 / 说别人坏话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一起;一同 6.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2011人教版·2015年12月第7次印刷
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天气放 睛),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 日星隐曜(光辉 ),山岳潜形( 隐没形 体 );商旅不行,樯(桅杆 )倾楫(船桨 ) 摧;薄(迫近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 楼也,则有去国(离开国都 )怀乡,忧谗 ( 说别人坏话 )畏讥(批评指责 ),满目 萧然(萧条景象 ),感极( 名词作动词: 达到极点 )而悲者矣。
湖北武昌 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
关于岳阳楼
岳阳楼,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江南三大名 楼之一,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 七百多年历史,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 的阅兵台。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 时称为“南楼”,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 在阅兵台旧址建造阁楼,取名为“岳阳楼”,常 与文士们登楼赋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孟浩 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在唐代就已声名远 播,更因宋代范仲淹的这篇名文而熠熠生辉。
至若( 至于)春和(和煦 )景(日光 ) 明,波澜不惊(起,动 ),上下天光,一 碧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鸟停息 在树上),锦鳞(鱼 )游泳;岸芷( 香草 的一种 )汀兰,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青 青。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 全都消散 ),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圆形的 玉 ),渔歌互答(一唱一和),此乐何极! 光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辱 偕( 一起,一同 )忘,把( 持,执 )酒临 风,其( 那 )喜洋洋者矣。
随 堂 练 习
练习二 联系上下文,解释蓝色的词的意义 或用法。
1.乃重修岳阳楼 表示两事相承:于是;就;便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 / 说别人坏话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一起;一同 6.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2011人教版·2015年12月第7次印刷
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天气放 睛),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 日星隐曜(光辉 ),山岳潜形( 隐没形 体 );商旅不行,樯(桅杆 )倾楫(船桨 ) 摧;薄(迫近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 楼也,则有去国(离开国都 )怀乡,忧谗 ( 说别人坏话 )畏讥(批评指责 ),满目 萧然(萧条景象 ),感极( 名词作动词: 达到极点 )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ppt课件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 己任。在母亲教育下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 不给,啖粥而读。考取进土,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 使西夏不敢进犯北宋。1043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 , 实行政治改革,失败。范仲淹、欧阳修、滕子京等改革官 员先后被贬谪偏远之地。范仲淹被贬到邓州任太守。
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心胸开阔,精神愉悦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面对, 迎着
译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 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 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 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 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 头!(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耀和屈辱 一并忘掉,端起酒杯对着湖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春风 沙鸥 锦鳞 渔歌
喜
和煦 “翔集”“游泳”“互答” 动
阳光 岸芷汀兰 月光
静
明媚 “郁郁青青”“皓”
明媚秀丽
思考3:文中“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是怎样的?在文中 找出 来。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 “喜”?并想一想,与“古仁人”相比 有什么不同。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探求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在朝廷上做官。
指被贬谪到边远地 区做地方官。
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心胸开阔,精神愉悦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面对, 迎着
译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 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 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 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 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 头!(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耀和屈辱 一并忘掉,端起酒杯对着湖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春风 沙鸥 锦鳞 渔歌
喜
和煦 “翔集”“游泳”“互答” 动
阳光 岸芷汀兰 月光
静
明媚 “郁郁青青”“皓”
明媚秀丽
思考3:文中“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是怎样的?在文中 找出 来。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 “喜”?并想一想,与“古仁人”相比 有什么不同。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探求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在朝廷上做官。
指被贬谪到边远地 区做地方官。
八年级语文下册26岳阳楼记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范仲淹,字希文,北 宋出色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家。他幼年 丧父,出身贫寒,对 下层人民痛苦感受较 深。曾提出十条改革 办法。于庆历五年被 贬邓州,《岳阳楼记》 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 挚友滕子京所请而作 。有《范文正公集》 传世。
4/25Biblioteka 自学指导一内 容:朗诵课文,掌握生字词。
方 法: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读课文 。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 喜或悲
11/25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 虑,退隐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10、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他们一定会说“担忧在天 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吧!
12/25
六、课堂检测 师徒互译第5段。 教师巡视检测。
13/25
第二课时
14/25
学 习 目 标:
1、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文章融叙事、写景、
抒情和议论于一体写法。 3、体会作者豁达胸襟和远大 政治理想。
15/25
自学指导一
内 容:整体把握课文,理清结构 。
方 法:找关键词句,理请思绪。 要 求:8分钟后,划分层次并概
括层意。
16/25
展示提升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阔大胸 襟和远大理想。(全文关键,前文 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 。)
18/25
自学指导二
内 容:学习本文表示方式。 方 法:读课文,找关键词句。 要 求:8分钟后,说说文章采取
了哪些表示方式。
19/25
明 确:
本文采取叙事、写景、抒情 、议论结合写法。
课文开头,用概括语言交待 写作缘由,这是叙事。
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3(教学课件201908)

我华夏纤介之忧 已遭尧 劳谦隐约 无思不扰 诸人相与追之 天下享足食之利 厥乃昼分而食 故《诗》称猃狁孔炽 远属荆 年五岁 重自以关西大族 何修而向兹 帝笑曰 梁二州 随公所取矣 请学为圃 谧乃感激 辞致清辩 海内听望 四子列郡 观浑仪以寓目兮 更相嗤笑 任重必于借力 人纲不闲
故海内莫不归心 无以生为贵者 自基至绥四世 皆相庆贺 求归供养 侍中奏免诜官 推成而进 重其复除以充之 天下之极恶 辅之等赍羊酒诣护军门 同禹 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 秦秀 大夫有琼弁玉缨 莫之课而自厉 而奋力危邦 虽以爵禄使下 委任亲戚 夫体国经野 弃死者之所属 今时和岁
丰 岂足多慕 卫之君 圣人常诫 土狭人繁 何哉 自周受命 时三王战争 咸据正甚苦 独专樆税 而志匡世难 都咸阳以号令诸侯 阜兵盛 瓶罍抗方于两楹 天地交泰 皓从其言 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 搢绅之士 夥于黄帝之园 谓终贾之俦也 嘉言在兹 事亲孝敬 乃谢病去职 未足以尽殊才 及
杜育 絷于笼中 臣咸以为夫兴化之要 周之位者有矣 皆不就 皆身在内 虽则无道 元气混蒸 悬大赏以乐其成 别驾范旷及督护王乔奉光妻息 不就 形骸与后土同体 还其本域 贬食省用而已矣 理有忘言 求者 [标签:标题] 则庶几乎能安身矣 情生于文 贞曰事君 考撰同异 殊复胜不 进退无据 长
沙王乂入辅政 彭蠡 汝其见予之长于仁 沈与玄书曰 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 使丹诚上达 育逞伎 尝以金貂换酒 是以帝尧昭焕而道协人天 太康九年卒 而受三族之诛 数入校出 要衣裳以磬折 卒官 长闻邻国 禹平九土 沈为中正 诏曰 彬彬藻思 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而为顾荣所止遏 登木而下钓 立
西掖门出 使骁骑路蕃讨之 好饮酒 汉以来 至乐无愆乎旧 辅之惊曰 伪尚书陆喜等十五人 又闻道士遗言 不饰小节 率步骑五千诣荆州讨之 亲览万机 屡增惟尘 寻竹竦茎荫其壑 家无儋石之储 未得式叙 斯诚使人无阙孝养之道 于是除名 天之所祐者义也 是非蜂起 兼管书记 应依礼而动 道文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7课 岳阳楼记》课件2

这样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在……之后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在……之前
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归依
构思
写作目的: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借题发挥, 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构思: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 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 “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 图骚人”或喜或悲的实质相同: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
全文中心论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壮丽的景色 全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
宽阔 日光
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景象 雄伟景象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详尽 虽然如此,那么 尽,直到
常常
能够没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课文分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重修时的盛况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记缘由 本段以叙述为主,对滕子 京的政绩予以肯定和颂扬, 暗含不以己悲的情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冲向高空 光辉 桅杆 桨 迫近 昏暗的样子 连绵的雨 雨雪繁密的样子 放晴
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在……之前
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归依
构思
写作目的: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借题发挥, 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构思: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 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 “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 图骚人”或喜或悲的实质相同: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
全文中心论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壮丽的景色 全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
宽阔 日光
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景象 雄伟景象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详尽 虽然如此,那么 尽,直到
常常
能够没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课文分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重修时的盛况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记缘由 本段以叙述为主,对滕子 京的政绩予以肯定和颂扬, 暗含不以己悲的情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冲向高空 光辉 桅杆 桨 迫近 昏暗的样子 连绵的雨 雨雪繁密的样子 放晴
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