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基础知识讲解:尿蛋白定性试验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首先病人需留24小时的尿液,留取方法是早上第一次的尿不要,然后从第二次尿开始收集起来,收集在一个较大的容器里,一直收集到第二天早上的第一次尿,就称之为24小时尿。

24小时尿还要称一下重量,本应用量筒来明确具体尿量,但是大多数病人家里面没有这么大的量筒或量杯,而水的比重和尿的比重差不多,所以称完重量后,可参考水的比重,来计算具体尿量。

将尿液混匀后取一管送医院检查,剩下的尿倒掉即可,测定送检的那一管尿的尿蛋白浓度是多少,然后再乘以尿量,就可测得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这种方法能够避免病人饮食和运动对于尿蛋白的影响。

尿蛋白定性检查

尿蛋白定性检查

尿蛋白定性检查一、磺基水杨酸法【目的】掌握尿蛋白(PRO)定性磺基水杨酸法(SSA)。

【原理】生物碱试剂磺基水杨酸,在酸性的条件下,其磺酸根阴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

【器材】1. 小试管、试管架。

2.滴管、胶洗头。

3. 2ml刻度吸管、吸耳球。

4. pH广泛试纸。

5. 黑色衬纸。

【试剂】 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20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本】新鲜尿液或模拟蛋白尿标本。

【操作】1、调pH 用pH广泛试纸测试尿液酸碱度,如pH不在5—6范围,可加酸或碱予以调节。

2、加尿液取小试管2支,分别加入清晰尿液1ml。

3、加试剂于第1支试管内滴加磺基水杨酸溶液2滴,轻轻混匀;另1支试管不加试剂作为空白对照。

4、判断结果 1min内观察结果,按照书中表格判断阳性程度及大致蛋白质含量。

【参考区间】阴性【注意事项】1、标本①如果尿液呈现明显的浑浊,应先离心或过滤。

②当知患者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含碘造影剂时,应告知结果可能产生假阳性。

③指导患者正确采集中段尿,避免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

2、调pH 本法在尿液偏碱或偏酸时(pH>9或pH<3)可呈假阴性,因此检测前可先测试尿pH,必要时用稀NaOH或5%醋酸进行调节。

3、结果判断(1)掌握好结果判断时间。

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方法进行,判断时间严格掌握在1min,极轻度的混浊并无明显临床意义。

当尿液中含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时,在加入试剂1—2min后可能出现白色点状物,逐渐呈蛛丝状浑浊,缓慢扩散,覆盖于尿液表面,遇此干扰可离心后的尿液上清进行检测。

(2)如果通过镜检发现大量细胞,分析其阳性可能是由于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造成的假阳性,则可用离心后的上清液重新测定,进行验证。

(3)对于微弱阳性的判断,可选用黑色衬纸作背景,以提高分辨力。

4、灵敏度本法灵敏度高,为0.05—0.10g/L。

尿葡萄糖班氏法定性试验【目的】掌握葡萄糖(Glu)班氏定性的方法【原理】葡萄糖含有醛基,在高热、碱性溶液中,能将试剂中的蓝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氢氧化亚铜,出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是检测尿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有:
1.尿蛋白试纸条法:该方法是将一张试纸条蘸取少量尿液,然后放置在特定条件下观察颜色变化,通过颜色的深浅程度来判断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磷酸铁铵法:该方法是将尿液加入磷酸铁铵溶液,在加入硫酸后观察褐色沉淀的产生,根据沉淀的量来估计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3.比重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尿液的比重,并根据比重的值来推算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4.免疫测定法:该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多种技术,通过特定的抗体来测定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
1、尿蛋白定性试验:通常指普通尿常规检查,一般留取一试管的晨尿,晨尿要保证空腹6-8个小时,晨起第一次排尿时取中段尿。

然后用加热醋酸法、磺柳酸法或试纸法检查,如果有尿蛋白即报告阳性,但不能测出尿蛋白的量;
2、尿蛋白定量测定:需要将24小时的尿液完全留下后混合,记录尿量,选取部分标本通过化验检查尿蛋白的浓度,再计算出24小时尿蛋白的总量。

可以帮助诊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尿蛋白量过大,可能需要做肾穿刺活检;
3、尿蛋白电泳分析:也需要取晨尿,取样本尿液,使尿液中的蛋白做电泳,确定是大分子蛋白、中分子蛋白,还是小分子蛋白。

根据蛋白成分的不同,确定肾脏受累部位;
4、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比较建议在空腹6-8个小时以后,留取晨起第二次或第三次的尿液,可以早期发现是否存在尿蛋白的情况。

尿液蛋白质测定(手工法)操作规程sop

尿液蛋白质测定(手工法)操作规程sop

尿液蛋白质测定(手工法)操作规程sop
一、项目名称: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
二、方法:磺基水杨酸法
三、原理:磺基水杨酸为生物碱试剂,在酸性环境下,其阴离子可
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四、试剂:10%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

五、仪器:手工法
六、操作步骤:
1、取试管加尿液3ml。

2、滴加10%磺基水杨酸溶液3-4滴,形成界面。

3、如尿呈浑浊,表示有蛋白质存在,混浊深浅表示含量的多
少。

七、结果判断:
●阴性:尿液外观仍清晰透明,不呈浑浊。

●微量(+/-):轻微浑浊,隐约可见。

●阳性(+):明显的白色混浊,但无颗粒出现。

(++):稀薄乳样浑浊,出现颗粒。

(+++):混浊,有絮片状沉淀。

(++++):絮状混浊,有大凝块下沉。

八、参考范围:正常人为阴性。

九、标本要求:
1、标本应新鲜,并及时送检。

2、尿液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

3、容器应清洁、干燥。

十、临床意义:分为功能性、体位性、病理性蛋白尿,后者见于肾
炎、肾病综合症等。

十一、注意事项:
1、此法比较敏感。

2、如尿液浑浊,应先离心或过滤。

3、强碱性尿可出现假阴性,应加5%醋酸溶液数滴酸化后再做试
验。

4、有机碘造影剂、超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等均可致假阳性。

5、尿中含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时,可呈假阳性。

十二、参考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十三、
编写者: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科主任对规程认可:。

尿蛋白的定量检测原理

尿蛋白的定量检测原理

尿蛋白的定量检测原理
尿蛋白的定量检测原理一般采用免疫测定法,主要包括免疫沉淀定量法和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免疫沉淀定量法:
该方法基于免疫反应原理进行定量。

首先,将待检尿液样品加入经过预处理的抗体反应剂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通过沉淀技术将复合物从尿液中分离出来,并定量测定所沉淀的尿蛋白。

最常用的免疫沉淀定量法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硝酸盐法。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该方法利用酶标法原理,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固定在试验板上,然后将标记有酶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尿液样品中的尿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经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加入酶底物,使酶催化底物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通过测量产物的颜色强度来确定尿蛋白的浓度。

以上两种方法均依赖于抗原和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通过测量特定反应产物的含量来定量测定尿蛋白浓度。

这些方法准确度高、敏感性强,广泛应用于尿液检测和临床诊断。

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定性检查

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定性检查

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定性检查
原理:磺基水杨酸是一种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磺基水杨酸的磺酸根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沉淀,沉淀生成的程度可反映蛋白质含量。

器材:小试管、滴管、吸管、黑色衬纸及PH广泛试纸。

试剂: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20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操作:1、取小试管2支,各加清晰尿液1ml
2、于第1支试管内加磺基水杨酸溶液2滴,轻轻混匀;另1支试管不加
试剂作空白对照,1min内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1、该法灵敏,极轻微反应无意义。

判断结果应及时,否则会使阳性增高。

2、尿内含尿酸或尿酸盐过多,可出现假阳性,但反应较为缓慢,15s
后出现浑浊,由弱渐强;或于加试剂1min后渐呈蛛丝状浑浊,
缓慢扩散,覆盖于尿液的表面,加热或加碱可消失。

3、含碘造影剂、大剂量青霉素等也可使反应呈假阳性,但其反应与
蛋白尿不同,应仔细观察并结合用药情况综合分析。

4、要求在1min内观察并判断结果。

尿蛋白测定方法

尿蛋白测定方法

尿蛋白测定方法
尿蛋白测定方法
尿蛋白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应存在于尿液中的蛋白质。

通过尿蛋白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定身体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病变。

目前,常用的尿蛋白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尿液常规检查、尿蛋白蓝染色法和定量检测法。

第一种方法是指通过常规尿液检查,来初步发现蛋白质是否异常。

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是在发现异常蛋白质时,无法确定具体的蛋白类型或浓度。

第二种方法是指采用尿蛋白蓝染色法。

此方法适用于初筛法,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异常蛋白质的类型和数量,并可定性分析蛋白质的来源。

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难度较大,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而且结果容易受操作人员水平的影响。

第三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定量检测法。

此方法通过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蛋白质。

常用的尿蛋白测定方法包括比
浊法、免疫测定法、电泳法等。

其中,比浊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但灵敏度不高;免疫测定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较好,但成本较高;电泳法可以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但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和操作
技术。

总体上,目前的尿蛋白测定方法已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来测定尿蛋白,以更好地发现和治
疗慢性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蛋白尿的过筛试验。

1.试带法
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

本法对清蛋白较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且可漏检本周蛋白。

尿液pH增高可产生假阳性。

本法快速、简便、易于标准化,适于健康普查或临床筛检。

2.加热乙酸法
为传统的经典方法,特异性强、干扰因素少。

能同时检出清蛋白及球蛋白尿,但敏感度较低,一般在0.15g/L左右。

本法能使含造影剂尿液变清,可用于鉴别试验。

3.磺基水杨酸法
又称磺柳酸法。

操作简便、反应灵敏、结果显示快,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等均能发生反应;敏感度高达0.05~0.1g/L,因而有一定的假阳性。

被NCCLS作为干化学法检查尿蛋白的参考方法,并推荐为检查尿蛋白的确证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