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教案
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法律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
北京年糕杨加工黑幕
在肮脏不堪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连夜把一两年 前卖剩的、已生了霉斑的粽子(或几天前的退货)从 冷藏柜里取出来,剥掉皮、抠出枣子放在糖水里浸泡, 糯米捣碎后回锅加工,然后在这些经过处理的原料里 掺入一些新米,包上粽子叶放进锅里蒸。第二天凌晨, 用这种方式加工出的粽子被成批送往北京不少超市和 商场里的“北京年糕杨”食品专柜……(2002年5月8日报道
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包括国家财产和集体 财产)和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 房屋 、储蓄、生活用品、图书资料、林木、牲畜等) 不受侵犯,是我国各种法律共同承担的重要任务。侵 犯财产罪是我国刑事犯罪数量最多的一类,这类犯罪 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国家和人民有巨大的 危害,因此,运用刑罚严厉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 对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的稳 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
蒋艳萍受贿所得赃款187.4589万元、贪污赃款72.4981万元、 介绍贿赂赃款100万元、违法所得85.69万元和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的财产493.64万元
沈阳腐败大案判决 慕绥新死缓马向东死刑
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被依法判处死刑, 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沈阳市原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马向东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其余14名涉案人员也依法受到惩处。
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问题: 我国法律为何坚决打击破坏经济秩 序的犯罪?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一般都以牟取非法 利益为目的,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果法律 不打击破坏国家经济秩序的犯罪,就不能保护生 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就不能保障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充分体现了法律依靠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重要特征。
八年级政治 第三课 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教案

八年级政治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第二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1教学目标与要求:认知目标掌握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规则。
我国规范经济生活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有关经济建设法律法规的积极性,使之学法、懂法。
在此基础上,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
觉悟目标结合实际,分析经济生活中所有参与者的经济行为,提高对依法规范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只有学习规范保障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才能在将来参与经济活动时自觉遵守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规则,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各种经济行为;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推动依法治国的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⑴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⑵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教学难点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课前准备:⑴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⑵布置预习本框内容。
⑶挑选两名主持。
●教法提示:构建“主动参与”的课堂活动模式,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活动氛围。
本课的流程是从学生表演小品创设情境到全班角色分工感受情境,并进行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探究交流,再到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教学过程:主持:大家好!欢迎各位参与本期的“有话直说”。
今天我们将围绕“经济行为”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众所周知,我们每天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物品都是由生产者生产、销售者销售、我们作为消费者购买而得的。
这整个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是经济行为。
而社会经济生活是在不断循环往复地生产、销售、消费中进行的,所以,经济行为也就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我们进行一下角色分工。
第一组的同学扮演经济活动中的第一环节的主体——生产者;第二组是中间环节的主体——销售者;第三组的同学是消费者;最后一组和老师,一起当评审团,分析一下其中的是非曲直。
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上课讲义

办企业为名,从县化工厂非法以60万元买入国有土地 2160平方米。而后,在未经开放、未有投入的情况下, 于2000年4月,留小然将这些土地以107万元的价格卖 给青田县人民法院和该院离休干部陈某。一买一卖, 留小然从中获得47万元。
的谅解。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于1995年10月7日达成调解协议。1997年1
月22日,巨人高科技集团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在杭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由巨人高科技集团向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开道歉,并履行调解协议中赔偿娃
哈哈集团经济损失义务。
7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否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难以持续、快速、健康地进行。 因此,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向大家介绍一部法律。
法律名称
规范内容
矿产资源法 合同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开发、利用、保护
矿产资源 调整市场经济关系
、 管理国民经
济 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
……
8
再见!
哈儿童营养液”是本公司研制生产的产品,其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 就是香”已经家喻户晓。1995年初,被告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生产了 一种与“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类似的产品“巨人吃饭香”投放全国市场,
并专门印刷了宣传册子,在全国各地的食品、医药等销售单位、消费者中
广为散发。该宣传册子中称“据说娃哈哈有激素,造成小孩早熟,产生许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同由 发此
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展可
是见
政治教案第三课 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政治教案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了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
本框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作为学生他们并不十分了解经济问题,更不理解他们今后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这是本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懂得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一方面要遵守经济活动中各种规则,另一方面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青少年养成依法参与经济活动的习惯,培养遵纪守法观念教学重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教学难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用具: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训练巩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而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消费。
就象进行体育活动、各类游戏活动一样,经济活动要有秩序地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法律在规范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布置作业:教材第45页“探究与实践第二题”(投影出示练习)一、判断题:1、平等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换中要公平。
2、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3、生产产品掺假、掺杂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平的原则,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二、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指()A、生产者B、销售者c、消费者D、领导者2、生产者必须依法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约束生产者经营行为的规定有()A、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B、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c、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D、不得以有奖促销手段推销质次仿高商品教师评析。
3.1《维护秩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维护秩序》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理解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认同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对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学习,增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认同感,认识到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自律、自觉遵守秩序和规则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够保持理性和冷静,尊重他人,积极维护社会和谐。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违反社会秩序和规则行为的监督意识,勇于对不良行为说“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和重要性学生需要准确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并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社会秩序。
深刻认识社会秩序对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作用。
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以及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掌握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不同种类。
理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并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具体地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不同种类社会规则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交通拥堵时车辆和行人无序穿行、公共场所人们大声喧哗、排队时有人插队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场景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感到混乱、不舒服,反映了人们没有遵守秩序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维护秩序。
2.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小镇上,人们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孩子们无法正常上学,商店无法正常营业,交通事故频发。
【学习课件】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第一框题 法律规定经济制度
2003年10月4日
ppt课件
1
1.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智力大冲浪 :(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
(1)法律规范和保障社会经济秩序首先表现为什么? 法律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济 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
……
ppt课件
8
再见!
魾戦餒渃骺唧弌榩韮俜嫅疶誆
駥爭鏑帻坷獛槞滉质骃軱翠薚
鐗檓憴嫓紲齼塕掃怴灠僒挘椌
卹煪景誨甗睿湛詯锱炘耹燋鲤
鋌祍烑凮虡駋莯棭寶谙縥皈傗
橐紒竤咃醖睴队魟铳蜣翐四耒
僽妃妗阯正伐111扥111舫111圂鳶俀蓞心 撗犴籖憱梍巿鞺看谩看煿嚶蝔侖鬔
鷡奈迿秏糌疽耗郓阿棠乇娂荫
(1).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
(2).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 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源泉;
(3).是公民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的物质保障;
(4).关系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优 越性的发挥。
ppt课件
6
3.法律保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诉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3)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pt课件
2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同由 发此
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展可
是见
(5)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地位;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
我: 国公 在有
重要组成部分。
3.1 维护秩序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题维护秩序,本框题设置两目内容“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从而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本节课是单元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感受规则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为后面的遵守规则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四、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2.道德修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3.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5.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五、重点、难点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六、评价设计1.通过议题式教学模式,两个评价任务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具体见教学过程)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给予学生以过程性评价。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k396列车员喊话维护秩序,思考: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总结: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第3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doc

第3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第1框法律规定经济制度教学设计1、轻松一刻[出示漫画](4幅)上述四幅漫画描述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个什么现象?同学们,假使我们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依法保护自己)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第1框法律规定经济制度。
[出示课题]2、直视法律(配乐)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本框介绍我国法律对维护经济秩序作出了哪些规定?介绍了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哪几部法律?[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法律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争当竞争法》]3、智力万花筒考考你刚才同学们对本框我国法律对维护经济秩序作出的规定和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3法律有了了解,下面我们分成四组,进行本课的第一次比赛。
智力万花筒考考你![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成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如何?][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出示数据表格或材料,该数据或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激励同学]4、新闻链接[出示新闻]那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破坏公共财产的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完后各组派一名代表来交流,并注意交流时要用肢体语言或小品形式。
5、SAY YOU SAY ME(配乐)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精彩,希望同学们今后要注意爱护公共财产,因为我们学法的目的是为了知法、守法、更是用法。
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同学学会了用法没有?6、今日说法[新闻链接1][新闻链接2][新闻链接3]近年来,我国经济立法加快。
150多部经济法规使经济活动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入世”,只有法律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7、师生探讨[新闻链接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了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
本框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作为学生他们并不十分了解经济问题,更不理解他们今后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这是本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懂得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一方面要遵守经济活动中各种规则,另一方面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青少年养成依法参与经济活动的习惯,培养遵纪守法观念教学重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教学难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用具: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训练巩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而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消费。
就象进行体育活动、各类游戏活动一样,经济活动要有秩序地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法律在规范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板书)法律是如何规范经济行为的呢?我国法律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规范经济行为:一是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二是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请大家想一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哪些人呢?放映图片:选择山西假酒案;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钱塘江堤塘工程案等图片内容。
请学生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将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思考:在这些案件中究竟是哪些人违反了法律?引出经活动的参与者(板书)有哪些?请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思考回答:[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板书)]大家看了刚才的图片后想一想经济活动中的这些参与者应该怎样开展经济活动呢?思考后回答(要遵守法律规则,依法规范经济行为。
导入下文)(一)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板书)请大家想一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你是一个生产者,你要想赚最多的钱,那么你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销售者,你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你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呢?先请学生讨论,然后分别回答。
请大家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想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各行其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样就会出现录像中大家看到的那种伪劣商品大泛滥,货不真价不实,给国家财产、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等等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回答(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经济活动)我国目前制定了哪些有关的法律?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请学生回答。
1.“平等”(投影)出示一则材料:某地有一家国营家具厂,是当地政府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但其产品规格、样式早已赶不上时代潮流。
因此,这家家具厂的产品常常受到外地名牌产品和本地个体、私营企业优质产品的冲击,导致因其产品卖不出去而利税大减。
当地政府便采取种种措施(如加倍收取管理费用等)压制其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于是,当地消费者不得不买该厂的家具,因为当地的交通非常不便。
问: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想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上述材料中发生的这种现象却让当地消费者买不到它,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因为某个主管部门以非法手段保护其所属企业,而压制其他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教师评价:对,大家再想一想,作为同样一个产品的生产厂家,有的被保护,有的却被限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地位不平等造成的。
这种不平等使我们消费者买不到好的产品。
大家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等,它们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怎样?学生讨论回答:(平等板书)什么是平等呢?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地位、身份的平等,反对非法手段。
[1][2][3]下一页2.“公平”投影出示一则材料:某地为了鼓励当地农民养猪,规定凡外地到本地卖猪肉者,须交10%的管理费。
问:在上述材料中,为什么外地物美价廉的猪肉不能到本地区销售?学生讨论回答:(因为这个地区有特殊规定:外地产品要加倍收取管理费用。
)那么,这种行为公平吗?这种竞争正当吗?经济活动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学生讨论回答:(不是,经济活动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很正确,那么什么是公平(板书)呢?你能归纳出其核心内容吗?投影出示其涵义。
(投影)公平,它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上公平买卖,公平竞争,即时应当等价交换、公平合理,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在市场交易中要兼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坚决反对不公平的交易行为。
谈到等价交换,插入一个小幽默:“老外买鱼”,用来说明经济生活中缺斤短两现象就违背了公平原则。
讨论:目前,国内有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降价促销的手段吸引顾客,例如“彩电大战”“空调大战”等。
一些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苦苦支撑。
同学们认为这种竞争有没有违背“公平”的原则?教师讲:不正当竞争有可能或者已经侵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为己谋取私利,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为法律所。
强调指出:公平、不能有特权。
并举教材上的其他例子简要说明。
3.“诚实信用”(投影)漫画:广告效应(也可以让学生看第38页左上图)(投影)幽默漫画:奇痒药方——虚假广告宣传害死人(投影)诚实信用,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诚实待人,恪守信用,不得弄虚作假,损人利己。
例:湖南省汝县三江口农林牧种源公司,先后将6万余公斤假冒“63系列”杂交稻种,卖给广西、安徽、福建和浙江等区、省的20多个县(市),造成400多公倾良田绝收或欠收。
近几年来,各地热水器致人死地;啤酒瓶自爆伤人;化妆品损伤肌肤;假酒致残害命等产品质量案件不断发生。
据统计,仅1995年,全国消费协会就受理投诉案44万起,共计金额达2000亿—3000亿元。
教师讲:如果经营者违反经济活动的原则,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就会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要求学生阅读第38页辅助文)对,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多大的危害,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被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的事情,有的话请谈谈你的感受。
(请几个有此经历同学谈一谈)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我们深恶痛疾的,那么经济活动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呢?学生回答诚实信用(板书)后教师强调指出:不能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
4.法律规则的作用教师归纳小结:三个规则及其要求,然后请同学结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谈谈法律规则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板书)我们已经知道了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规则,就应该依法办事。
那么我们怎样具体地去做呢?1.生产者投影出示一组图片资料(取自钱塘江堤塘工程事故;山西假酒中毒案的有关电视图片资料)请学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学生讨论回答:(他们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害。
)根据上述材料,大家说说生产者在经济活动应遵循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违法经营者,并谈谈体会。
2.销售者请学生阅读课文,说明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投影出示一组图片资料(重庆綦江虹桥垮塌的现场报道及案件审理情况资料;部分地区学生喝豆奶中毒事故的有关图片;有些商家打出“跳楼价、卖血价等欺骗消费者的照片)请学生说说其中的销售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他们推销劣质产品和过期产品,搞欺骗性销售,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教师评价: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的销售者,其地位非常重要,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哪些要求呢?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它一些要求,举例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违背这些要求的现象,并谈谈对这些现象的认识。
3.消费者结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说明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可请学生适当举例说明消费者受保护的一些例子。
学生讨论[3]下一页回答: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应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教师归纳小结:要求全课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法律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而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既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作斗争。
下一课我们将专门介绍如何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板书)。
布置作业:教材第45页“探究与实践第二题”(投影出示练习)一、判断题: 1、平等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换中要公平。
2、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3、生产产品掺假、掺杂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平的原则,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二、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指()A、生产者B、销售者C、消费者D、领导者2、生产者必须依法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约束生产者经营行为的规定有()A、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B、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C、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D、不得以有奖促销手段推销质次仿高商品教师评析。
(略)答案:一、1、×2、×二、1、ABC2、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