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计算参数

合集下载

支护结构计算之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

支护结构计算之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

支护结构计算之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排桩是指在地基中按一定的排列规律竖向钻孔和灌入浇筑有强度的混凝土,形成一定的桩状体,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地基加固方式。

而地下连续墙是指沿地基深处连续围成一定的围护结构,从而达到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

一、排桩的计算方法:1.确定设计堆载荷和设计基本桩载荷: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计算地基所能承受的荷载大小。

2.计算单桩承载力和桩长:采用极限平衡法,以单桩为单位计算桩的承载力,得到单桩的承载力和桩长。

3.计算点桩的间距和排桩深度:根据桩的承载力和荷载大小,计算相邻桩之间的距离和排桩深度。

4.桩的排列形式: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土层的情况,确定桩的排列形式和间距。

5.计算排桩的承载力:按排桩的排列形式和间距,采用图解法或计算法计算排桩的整体承载力。

二、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1.墙的排列形式和尺寸: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土层的情况,确定连续墙的排列形式和尺寸。

2.确定土的侧压力和角度:根据土的密度、倾斜角等参数,计算土的侧压力和侧压力的作用角度。

3.计算墙的承载力和刚性:根据连续墙的尺寸和挡土高度,计算墙的承载力和刚性。

4.计算墙板的厚度和加固措施:根据土的侧压力和墙的承载力,计算墙板的厚度和加固措施,提高墙的稳定性。

5.计算墙的受力状态:计算连续墙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状态,包括剪切力、弯曲力、轴力等受力。

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的各项参数和设计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进行孔隙水压力和土的变形等方面的计算,进一步确认结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能够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理正多种形式支护(双排桩、搅拌桩、悬臂桩、内支撑)计算书

理正多种形式支护(双排桩、搅拌桩、悬臂桩、内支撑)计算书

第二部分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一、AB段支护本设计标高皆为绝对标高(吴淞高程)。

自然地面标高为12.0m,基坑开挖面绝对标高以底板垫层底标高计为6.7m,基坑挖深为5.3m。

地下水位按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5m考虑。

地面均布超载按20kPa考虑,道路超载按10kPa考虑。

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重要性系数Υ0=1.0。

设计采用灌注桩进行支护。

----------------------------------------------------------------------[ 支护方案 ]----------------------------------------------------------------------排桩支护----------------------------------------------------------------------[ 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内力计算方法增量法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00基坑深度H(m) 5.300嵌固深度(m)7.200桩顶标高(m)-1.000桩材料类型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截面类型圆形└桩直径(m)0.800桩间距(m) 1.000有无冠梁无放坡级数1超载个数2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 放坡信息 ]----------------------------------------------------------------------坡号台宽(m)坡高(m)坡度系数1 1.000 1.000 1.000----------------------------------------------------------------------[ 超载信息 ]----------------------------------------------------------------------超载类型超载值作用深度作用宽度距坑边距形式长度序号(kPa,kN/m)(m)(m)(m)(m)130.000---------------210.0000.00015.00010.000条形---[ 附加水平力信息 ]水平力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是否参与序号(kN)(m)倾覆稳定整体稳定[ 土层信息 ]土层数3坑内加固土否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5.800外侧水位深度(m) 1.000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ㄨ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基坑外侧土压力计算方法主动[ 土层参数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m)(kN/m3)(kN/m3)(kPa)(度)1杂填土0.3018.0---10.0015.002杂填土 5.5018.48.418.0010.003粘性土14.0019.59.5------层号与锚固体摩粘聚力内摩擦角水土计算方法m,c,K值抗剪强度擦阻力(kPa)水下(kPa)水下(度)(kPa) 118.0---------m法 2.28---218.018.0010.00合算m法 2.80---355.044.6016.40合算m法8.20---[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层号土类水土水压力外侧土压力外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名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1调整系数2调整系数最大值(kPa) 1杂填土分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2杂填土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3粘性土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 工况信息 ]工况工况深度支锚号类型(m)道号1开挖 5.300---[ 设计结果 ]---------------------------------------------------------------------- ---------------------------------------------------------------------- [ 结构计算 ]---------------------------------------------------------------------- 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截面计算 ]----------------------------------------------------------------------钢筋类型对应关系:d-HPB300,D-HRB335,E-HRB400,F-RRB400,G-HRB500,P-HRBF335,Q-HRBF400,R-HRBF500桩是否均匀配筋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50桩的纵筋级别HRB400桩的螺旋箍筋级别HPB300桩的螺旋箍筋间距(mm)200弯矩折减系数 1.00剪力折减系数 1.00荷载分项系数 1.25配筋分段数一段各分段长度(m)11.50[ 内力取值 ]段内力类型弹性法经典法内力内力号计算值计算值设计值实用值基坑内侧最大弯矩(kN.m)0.000.000.000.001基坑外侧最大弯矩(kN.m)387.96290.22484.96484.96最大剪力(kN)149.28130.39186.60186.60段选筋类型级别钢筋实配[计算]面积号实配值(mm2或mm2/m)1纵筋HRB40012E224562[4307]箍筋HPB300d8@200503[895]加强箍筋HRB335D16@2000201----------------------------------------------------------------------[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1.00m滑裂面数据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K s = 2.852圆弧半径(m) R = 16.258圆心坐标X(m) X = -0.022圆心坐标Y(m) Y = 9.037----------------------------------------------------------------------[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抗倾覆安全系数:M 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 对于内支撑支点力由内支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

基坑支护双排桩施工计算书[详细]

基坑支护双排桩施工计算书[详细]

C-C剖面双排桩调整方案专家审批人(签字):C-C剖面双排桩调整方案一、调整说明中科院自动化所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平台基坑支护形式东、北侧(A-A、A-1剖面)采用摘帽土钉墙及下部采用桩锚支护的复合支护形式,西、南侧(B-B、C-C 剖面)采用地面成桩的形式,其中局部(C-C剖面)采用双排桩的支护体系.由于南侧场地限制,在双排桩施工中又遇相邻单位锅炉房以前施工的土钉的阻碍和地下-1.70米有一市政水管通过,按原支护设计中,双排桩的桩间距及排距,在施工不能按设计施工,所以此部位双排桩需做调整后施工.二、双排桩理论分析双排桩支护是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护形式,它是由前排、后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桩及桩顶连梁组成的框架式空间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由于不需要架设内支撑,因此有更大的施工空间,挖土方便,具有更大的侧向抗弯刚度,从而能有效的限制侧向变形.三、调整方案确定按原方案排距为1.80米,桩间距为2.40米,在此部位施工时由于有市政水管限制了此设计参数,所以满足不了施工.经重新计算排距、桩间距(排距为1.60米,桩间距为2.20米)本部位双排桩可做相应调整,具体调整如下:1、双排桩按矩形排桩,排桩间距为1.60米,前后排桩间距为2.20米,桩径及桩配筋按原方案执行.2、由于场地限制,预留结构施工工作面为200米米.3、在布放桩位时需反复定位此部位结构外墙线并放出打桩时的桩外皮控制线.4、保证钻机平行支立,钻杆的垂直度.5、双排桩部位的道路恢复:由于市政水管影响,影响长度30米,南侧双排桩部位在施工双排桩时由于施工工作面小 ,为了保证不破坏市政水管,所以在施工时挖至市政水管埋深部位(-1.70米),因此在恢复道路时,此部位需作挡土墙回填土压实后,浇筑20厘米厚C15混凝土.具体做法日下:1)砖砌挡土墙:墙高:1.70米,厚度370米米,米5.0水泥砂浆砌筑.每500米米高通长铺设3φ6.5拉结钢筋,墙与柱连接处预留马牙槎,先退后进,每步槎高不得大于5皮砖.2)构造柱:柱高1.70米,截面370×240米米,c25混凝土,竖向钢筋为6Φ14(下端插至帽梁底),箍筋φ6.5@300米米.3)回填:回填土采用粘性土或砂性土均可,边回填边夯实.其调整模式见附图,设计计算见附计算书.C-C剖面双排桩计算----------------------------------------------------------------------[ 支护方案 ] 双排桩支护--------------------------------------------------------------------------------------------------------------------------------------[基本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 工况信息 ]---------------------------------------------------------------------- 双排桩计算模型:工况参数:[ 设计结果 ]-------------------------------------------------------------------------------------------------------------------------------------------- [ 结构计算 ]---------------------------------------------------------------------- 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 前排桩冠梁选筋结果 ]-------------------------------------------------------------------------------------------------------------------------------------------- [ 后排桩冠梁选筋结果 ]-------------------------------------------------------------------------------------------------------------------------------------------- [ 截面计算 ]---------------------------------------------------------------------- [ 前排桩截面配筋参数 ][ 前排桩内力取值 ][ 后排截面桩配筋参数 ][ 后排桩内力取值 ][ 连梁内力取值 ]---------------------------------------------------------------------- [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Bishop法应力状态: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50米滑裂面数据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Ks = 2.168圆弧半径(米) R = 20.494圆心坐标X(米) X = -1.894圆心坐标Y(米) Y = 12.995----------------------------------------------------------------------[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安全系数:米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 对于内支撑支点力由内支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米G——双排桩自重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米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倾覆弯矩.注意: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工况1:Ks = 1.347 >= 1.200, 满足规范要求.---------------------------------------------------------------------- [ 抗隆起验算 ]----------------------------------------------------------------------Prandtl(普朗德尔)公式(Ks >= 1.1~1.2),注: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冶金部):D(H(tan)e tan(Ntan25.00023.142tan25.000⨯10.662Ks = 4.833 >= 1.1, 满足规范要求.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 >= 1.15~1.25),注: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冶金部):D(H12[)-34tan)45o tan25.0003.142-(45Ks = 5.793 >= 1.15, 满足规范要求.[ 隆起量的计算 ]注意:按以下公式计算的隆起量,如果为负值,按0处理!tan =i h 6.37c)式中δ———基坑底面向上位移(米米);n———从基坑顶面到基坑底面处的土层层数;ri———第i层土的重度(kN/米3);地下水位以上取土的天然重度(kN/米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饱和重度(kN/米3);hi———第i层土的厚度(米);q———基坑顶面的地面超载(kPa);D———桩(墙)的嵌入长度(米);H———基坑的开挖深度(米);c———桩(墙)底面处土层的粘聚力(kPa);φ———桩(墙)底面处土层的内摩擦角(度);r———桩(墙)顶面到底处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米3);=δ = 0(米米)----------------------------------------------------------------------[ 嵌固深度计算 ]----------------------------------------------------------------------嵌固深度计算参数:嵌固深度计算过程:双排桩参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计算嵌固深度: 圆心(-5.126,9.960),半径=13.474米,对应的安全系数Ks = 1.344 ≥ 1.300嵌固深度计算值 h0 = 2.500米嵌固深度设计值 hd = αγ0h0= 1.100×1.000×2.500= 2.750米嵌固深度采用值 hd = 7.000米。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

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

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

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

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一、基本概念(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1)概念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

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4-1)式中:--横向土抗力,kN/m2;--地基系数,kN/m3;--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1)土体性质(2)桩身刚度(3)桩的入土深度(4)桩的截面形状(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1)概念地基系数C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单位为kN/m3或MN/m3。

(2)确定方法地基系数大小与地基土的类别、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地基系数C值是通过对试桩在不同类别土质及不同深度进行实测及后反算得到。

4-桩基础计算

4-桩基础计算
目的:用于检验桩的截面强度和配筋计算(关于配 筋的具体计算方法,见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内容)。
一般方法:要找出弯矩最大的截面所在的位置及相应 的最大弯矩Mmax值。一般可将各深度Z处的Mz值求出后绘 制Z-Mz图,即可从图中求得。
Q 3E 0 IAx M 2E0 IBx (9a)
式中:A x(A 1A x0B 1A 0D 1) B x(A 1B x0B 1B 0 C 1)
同理,将式( 7)分别代入式(3)、(4)、(4-5) 再经整理归纳即可得
z Q 2E 0 IAM E0IB
Mz
Q0
AmM0Bm
(9b) (9c)
QzQ0AQM0BQ (9d)
对于单排桩 ,若作用于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N、H、 My,当N在承台横桥向无偏心时,则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 布在各桩上的,即
Pi N n;Qi H n;Mi M ny 式中:n——桩的根数。
当竖向力N在承台横桥向有偏心距e时,即Mx=Ne, 因此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可按偏心受压计算,即
pi
N Mx yi n yi2
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现行规范认为计算宽度的 换算方法可用下式表示:
b1Kf K0Kb(或 d)
b1Kf K0Kb(或 d)
上式中: b(或d)——与外力H作用方向相垂直平面上桩的宽度 (或直径); Kf——形状换算系数。即在受力方向将各种不同截面形状 的桩宽度,乘以Kf换算为相当于矩形截面宽度,其值见 表4-3 ; K0——受力换算系数。即考虑到实际上桩侧土在承受水平 荷载时为空间受力问题,简化为平面受力时所给的修正系 数,其值见表4-3; K——桩间相互影响系数。
即C=mz。 基于这一基本假定,进行桩的内力与位移的理论公式
推导和计算。

边坡桩基倾覆计算书

边坡桩基倾覆计算书

塔吊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本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一、基本计算参数
1.地质勘探数据如下:
(kN/m3)
(℃)
表中:h为土层厚度(m),为土重度(kN/m3),C为内聚力(kPa),为内摩擦角(℃) 2.基坑挖土深度m。

将桩顶标高以上的土压力转换为均布荷载:
kN/m2
二、桩侧面土压力计算
主动、被动水土压力图
1.作用在桩的主动土压力分布:
2.作用在桩的被动土压力分布:
三、桩侧面土压力产生的弯矩计算
1.主土压力对桩最低点的力矩(梯形转为矩形与三角形计算):
考虑到桩的直径作为计算宽度,D = m.
kN.m
2.被动土压力对桩最低点的力矩(梯形转为矩形与三角形计算):
考虑到桩的直径作为计算宽度,D = 。

m
3.支撑力矩:
k N.m
四、基础稳定性计算
桩式塔吊基础设置在深基坑旁边,除承受上部倾覆力矩 M0外,还要承受基坑两侧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产生的力矩,在必要时候还要增加锚杆或内支撑。

塔吊基础的稳定性计算参照排桩的计算,计算简单图和计算公式如下:
塔吊基础的稳定性计算简图
其中安全系数 K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值。

经过计算得到上式左边的弯矩和为kN.m
上式右边的弯矩和为kN.m。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

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

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

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

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一、基本概念(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1)概念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

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4-1)式中:--横向土抗力,kN/m2;--地基系数,kN/m3;--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1)土体性质(2)桩身刚度(3)桩的入土深度(4)桩的截面形状(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1)概念地基系数C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单位为kN/m3或MN/m3。

(2)确定方法地基系数大小与地基土的类别、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地基系数C值是通过对试桩在不同类别土质及不同深度进行实测及后反算得到。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一、设计示意图二、基本资料1.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几何参数:A = 500 mm H = 600 mme11 = 750 mm e12 = 750 mmL11 = 450 mm L12 = 850 mm3.柱计算数据柱形状: 矩形截面高度h c: 700 mm 截面宽度b c: 7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弯矩M y设计值: M y = 100.00 kN·m弯矩M x设计值: M x = 100.00 kN·m轴力N设计值: N = 1000.00 kN剪力V x设计值: V x = 0.00 kN剪力V y设计值: V y = 0.00 kN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4.桩计算数据桩形状: 圆形直径: 6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5.承台计算数据桩基重要性系数: 0 = 1.00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钢筋级别: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承台底边的距离: a s = 60 mm三、各桩净反力计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3-2)得出N i = F kn±M xk y i∑y i 2±M yk x i∑x i 2其中F k = N2.各桩净反力:桩号0: N 0 = 683.33 kN桩号1: N 1 = 816.67 kN最大桩净反力: N max = 816.67 kN四、弯矩与配筋计算1.计算公式:弯矩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6-1)、(8.5.16-2)计算M x = ∑N i y iM y = ∑N i x i按照简易方法配筋计算A s =γ 0M 0.9 f y h 02.弯矩计算:绕Y轴弯矩:桩1: N 1 = 816.67 kN x 1 = 400 mm绕Y轴弯矩计算结果: M y = 525.00 kN·m绕X轴弯矩:桩0: N 0 = 683.33 kN y 0 = 350 mm桩1: N 1 = 816.67 kN y 1 = 350 mm绕X轴弯矩计算结果: M x = 326.67 kN·m3.配筋计算: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绕Y轴弯矩设计值: M y = 525.00 kN·m绕X轴弯矩设计值: M x = 326.67 kN·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 = 360.00 N/mm2计算截面处承台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X向配筋面积计算结果(总计): A sx = 3000.69 mm2 Y向配筋面积计算结果(总计): A sy = 1867.09 mm2 4.配筋结果:X向:计算面积(总计): 3000.69 mm2采用方案(总计): 15C16实配面积(总计): 3015.93 mm2Y向:计算面积(总计): 1867.09 mm2采用方案(总计): 13C14实配面积(总计): 2001.19 mm2五、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7-1)得出,对于不对称冲切锥体,采用偏安全计算γ 0F l≤ 2 [β ox (b c + a oy) + β oy (h c + a ox)] β hp f t h 0其中:β ox = 0.84 / (λ ox + 0.2) (8.5.17-3)β oy = 0.84 / (λ oy + 0.2) (8.5.17-4)2.冲切计算:计算冲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冲切力设计值: F l = 1000.00 kN冲切荷载计算结果(冲切力设计值×桩基重要性系数): 1000.00 kN计算抗冲切承载力: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p = 1.00柱边至最近桩顶边缘水平距离(取偏安全值): a ox = 141 mm a oy = 500 mm冲跨比: λ ox = 0.26 λ oy = 0.93冲切系数: β ox = 1.82 β oy = 0.75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结果: 3858.93 kN3.验算结果:冲切荷载: 1000.00 kN ≤抗冲切承载力: 3858.93 kN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通过六、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计算公式:矩形承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7-5)得出γ 0N l≤ [β 1x (c 2 + a 1y2) + β 1y (c 1 +a 1x2)]β hp f t h 0其中:β 1x =0.56λ 1x + 0.2(8.5.17-6)β 1y =0.56λ 1y + 0.2(8.5.17-7)2.冲切计算: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N l——冲切力设计值c 1、c 2——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距离a 1x、a 1y——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45度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λ 1x、λ 1y——角桩冲跨比β 1x、β 1y——角桩冲切系数3.验算结果:0号角桩: 冲切荷载: 683.33 kN ≤抗冲切承载力: 1286.27 kN1号角桩: 冲切荷载: 816.67 kN ≤抗冲切承载力: 1286.27 kN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通过七、承台剪切验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8-1)得出γ 0V≤β hsβf t b 0h 0其中:β =1.75λ + 1.0(8.5.18-2)2.剪切计算:1) 左位置剪切面受剪计算:计算剪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最大剪力设计值: V = 683.33 kN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683.33 kN计算抗剪切荷载: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s = 1.1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 0 = 1300.00 mm柱边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水平距离: a = 141 mm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 = 0.30剪切系数: β = 1.35抗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1324.07 kN2) 右位置剪切面受剪计算:计算剪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最大剪力设计值: V = 816.67 kN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816.67 kN计算抗剪切荷载: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s = 1.1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 0 = 1300.00 mm柱边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水平距离: a = 141 mm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 = 0.30剪切系数: β = 1.35抗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1324.07 kN3.验算结果:左位置剪切面: 剪切荷载: 683.33 kN ≤抗剪切荷载: 1324.07 kN右位置剪切面: 剪切荷载: 816.67 kN ≤抗剪切荷载: 1324.07 kN承台剪切验算结果: 通过八、柱局压验算不需要进行柱局压验算!九、桩局压验算不需要进行桩局压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屏明珠苑排桩(地下连续墙)规范计算书
一、计算基本数据本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地质勘探数据如下:
序号h(m) (kN/m3) C(kPa) (°) m(kN/m4)
计算方法土类型
1 8.00 19.00 10.00 15.00 35000 水土合
算填土
2 , 16.00 17.00 27.30 23.70 3500 粉土
表中:h为土层厚度(m), 为土重度(kN/m3),C为内聚力(kPa), 为内摩擦角(°)。

基坑外侧水标高-1.10m,基坑内侧水标高-12.30m。

2.基本计算参数:地面标高0.00m,基坑坑底标高-12.30m,支撑分别设置在标高-2.00m、-5.00m处,计算标高分别为-2.50m、-5.50m、-12.30m处。

侧壁重要性系数0.90。

桩墙顶标高0.00m,桩墙嵌入深度5.70m,桩墙计算宽度1.18m。

桩墙顶标高以上放坡级数为0级坡。

序号坡高m 坡宽m 坡角°平台宽m
3.地面超载:————————序号布置方式作用区域标高m 荷载值kPa 距基坑边线m 作用宽度m 1 均布荷载基坑外侧
0.00 10.00 -- -- ———
二、计算结果——————————————————————计算方法
最大正弯矩kN.m位置(m) 最大负弯矩kN.m位置(m) 剪力(kN) 位置(m)
经典法458.36 -8.11 423.04 -15.15 243.67 -12.30
支撑道号标高(m) 支撑内力(kN)
第1道-2.00 81.42
第2道-5.00 261.01 ——————————————————————————————————
———RichTextBox1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