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医药常识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猪牙皂用法用量
皂荚治鼻炎有奇效

皂荚治鼻炎有奇效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
皂荚用途广泛,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
皂荚的功效很多,可以祛痰、抑制和杀灭很多细菌和真菌还,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胆囊炎等疾病。
下面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皂荚【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
【别名】皂荚树、皂角、猪牙皂、牙皂、鸡栖子、悬刀、乌犀等。
【性味归经】辛、咸,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祛除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适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等症。
【用量用法】研末服,1~1.5g;亦可入汤剂,1.5~5g。
外用适量。
【选购指南】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外层棕黄色,中间黄白色,中心较软。
气微,有刺激性。
以个小饱满、色紫棕、有光泽、无果柄、质坚硬、肉厚无子、断面淡棕色者为佳。
【贮藏保存】置于低温、干燥、通风、阴凉的缸内贮藏。
为避免虫蛀,可用石灰粉、木炭屑等混匀。
【使用注意】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腹泻。
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
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效验单方】食管异物(骨鲠)取大皂荚30g炒热后,捣碎研为细末,装瓷罐内密封备用。
每次约取皂荚粉末0.3g直接吹入鼻孔取嚏,见效即止。
孕妇及有肺胃出血倾向者忌用。
过敏性鼻炎取皂荚适量研末,取少许吹入鼻中,同时,用皂荚末与食醋调成膏,取豆粒大小敷于双侧鼻旁迎香穴,早晚各1次。
用药5分钟后,可感到鼻部微胀,嚏频作,鼻腔内分泌物较用药前增多,约5~10分钟后症状自然消失。
一般7天为1疗程,两疗程左右即可痊愈。
疳积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色深褐、无虫蛀之皂荚,刷净泥土,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5~10分钟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
煅后放干净土地上,去除其火毒,防止炭化,研为细末,过细筛,装瓶备用。
3岁以下每日1g,3~6岁每日2g,6岁以上每日3~5g,用糖(红糖、白糖均可)拌匀吞服。
血管神经性头痛取皂荚3g(去皮、籽),切碎,蜜水拌,用文火微炒黄,研为细末,每用0.1~0.2g,吹入鼻腔或和水点鼻腔内,每隔4小时吹或点鼻1次。
猪牙皂文档

猪牙皂一、简介猪牙皂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皂,由猪牙骨制成。
它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天然成分而受到广泛青睐。
猪牙皂具有多种功效,如清洁皮肤、保湿、祛痘和舒缓疲劳等。
本文将介绍猪牙皂的制作过程、功效以及使用方法。
二、制作过程猪牙皂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
以下是制作猪牙皂的步骤:1. 准备材料和工具•猪牙骨:新鲜的猪牙骨是制作猪牙皂的关键材料。
你可以从当地的农贸市场或肉店购买新鲜的猪牙骨。
•植物油:植物油是制作皂的基础。
你可以选择椰子油、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
•碱液:碱液是制作皂的必需品。
你可以使用纯碱或氢氧化钠来制作碱液。
•高温容器:用于搅拌碱液和植物油的容器需要能够承受高温。
•搅拌棒:用于搅拌碱液和植物油的工具。
2. 制作碱液首先,将适量的碱液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3. 制作皂基在一个高温容器中,将植物油加热至适当温度。
将碱液缓慢倒入植物油中,并用搅拌棒搅拌。
搅拌的同时,你会注意到混合物开始变得更加浓稠。
4. 加工猪牙骨将新鲜的猪牙骨处理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你可以选择切割猪牙骨,并修整边缘,以确保它们与皂基相适配。
5. 倒模和冷却将猪牙骨放入一个合适的模具中,并将皂基倒入模具中。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皂基冷却完全。
6. 切割和晾干将已经冷却的皂基切割成适当的尺寸,然后晾干。
晾干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
三、功效猪牙皂具有多种功效,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功效:1. 清洁皮肤猪牙皂含有天然植物油,可以有效清洁皮肤上的污垢和杂质。
使用猪牙皂洗脸可以帮助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清洁毛孔,使皮肤保持清爽和健康。
2. 保湿猪牙皂中的植物油可以为皮肤提供充足的滋润和水分。
使用猪牙皂洗澡或洗手可以帮助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防止皮肤干燥和起皮。
3. 祛痘猪牙皂含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皮肤上的细菌和污垢,有效预防和减少痘痘的产生。
使用猪牙皂清洁面部可以改善痘痘肌肤,并减少痘痘的数量和大小。
4. 舒缓疲劳猪牙皂中的天然香气具有舒缓和放松的功效。
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の猪牙皂皂角刺

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の猪牙皂皂角刺
猪牙皂和皂角刺均来源于豆科植物皂荚树,猪牙皂是皂荚树因受外伤等影响而结出的畸形小荚果,而皂角刺为皂荚树的棘刺。
猪牙皂
猪牙皂又名皂荚、皂角,性温味辛咸,有毒,具有通窍、涤痰、搜风、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口噤、头风、喉痹、痰喘、痞满积滞、关格不通、痈肿、疥癞、癣疾、头疮等症。
临床上将猪牙皂放小火上烧烟熏肛门,通过气味的窜透作用,可刺激肠道蠕动,起到通便排气作用,可治疗急性肠梗阻;治中风口噤不开,可将猪牙皂用猪脂涂炙成黄色,研为细末,温酒调服;将其研为细末吹入鼻内,可治鼻窍不通;治咽喉肿痛,将猪牙皂醋炙研末,吹入喉中少许;治脚气肿痛,可与赤小豆同研为细末,酒醋调贴肿处。
注意: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皂角刺
皂角刺又称皂角针、皂荚刺、皂刺,性温味辛,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等症。
《医学入门》记载:“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
临床用于治疗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
注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具有抗癌抑癌活性,对肉瘤、大肠癌可起到抑制作用。
素材:网络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猪牙皂临床应用举隅

是缺 血性 中风还 是 出血性 中风 ,在处 方 中 以猪 牙皂
肌梗死 , 经某医院抢救而愈 。 患者长期服用决明降脂 片、 辛伐他丁钙片 、 复方丹参滴丸等药 , 配合低脂肪
呆滞 , 言略带 蹇 涩 , 语 四肢 均能 微动 而无力 , 缓软 , 脉 舌 质淡嫩 。血压 9 m /0m 5m 6 mHg中医辨 证为气 ,
血络。以苍术 7 , 5g厚朴 7 , 5 陈皮 7 , g 5g制半夏 7 5 g 茯 苓 7 , 首 乌 1 0g 生 山楂 l 0g 泽 泻 l 0 , 5g 制 0 , O , 0 g茵陈 l0g红 曲 10g苦丁茶 7 , , 5 , 0 , 5g猪牙皂 3 , 0g 炙甘草 3 共为细末 , 0g 制成蜜丸。每丸净含药 5g , 每 次 1丸 . 2次/, d 空腹 开水送 服 。上方 服 3个月 , 服 药期 间自觉大小便量增多 , 饮食量虽不减 , 但肚腹减 小, 体重减少 7 g精神较前 大有好转 , . k, 5 血脂检查
绍如 下
1 中 风
2 内伤杂 病
古无肥皂 , 凡洗澡、 洗衣 , 多用皂荚煎水而洗 , 其 起泡沫则去除污垢 。 血脂乃血液中多余的脂质污垢。 古本草记载皂荚善于祛痰 , 中医所指的痰 . 泛指体内
《 本草 逢源 》 :用 治风 痰 , 载 “ 牙皂最 速 ”风痰 病 , 。 指 中风痰 壅 , 即今之 突发性 脑 中风病 。 古人 用猪 牙皂
皆降至 正常 范 围。
虚血瘀证 。 曾用补阳还五汤 , 1 剂无效 。 服 5 我们仍以 补 阳还五汤为基础 。 且加重剂量 , 并加猪牙皂 、 石菖 蒲等药治疗 , 药物组成 : 黄芪 1Og 当归 1 , 2 , 5g川芎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皂角刺与猪牙皂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皂角刺与猪牙皂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
又名:天丁、皂丁、皂针、皂刺。
原植物皂荚多为栽培,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主产于河南、江苏、广西。
本品药材性状: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
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
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
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
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
气微,味淡。
本品味辛,性温;归肝、胃经。
功能: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中医临床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荚有祛痰,抗菌,降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胃肠、胆囊平滑肌痉挛,溶血,抗癌,增强免疫力,体外杀丝虫幼虫等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1)猪牙皂:为皂荚的干燥不育果实;药材呈圆柱形,略扁而弯曲,长5~11cm,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和线状或网状的裂纹,顶端有鸟喙状花柱残基,基部具果梗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中间疏松,有淡绿色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本品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祛痰开窍,散结消肿,中医临床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2)皂荚:为皂荚的成熟果实,又名:皂角、悬刀、大皂角、大皂荚、长皂角、长皂荚,呈扁长的剑鞘状而略弯曲,长15~20cm,宽2~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基部渐狭而略弯,有短果柄或断后柄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摇之有响声,质硬,剖开后,果皮断面黄色,纤维性,种子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光滑,气特异,有强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本品仅在山西、江苏、浙江、江西的个别地区药用,用于中风口眼喎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3)皂荚子:为皂荚的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mm,宽7~8mm,厚约7m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时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形鲜黄色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本品味辛,性温,有毒,用于大便燥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4)皂荚叶:用于洗风疮;(5)皂荚根皮:味辛,性温,无毒,根皮用于风热痰气,杀虫;根用于风湿骨痛,痱子,疮毒及无名肿毒。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皂荚功效与作用皂荚又叫皂荚树、皂角、猪牙皂、牙皂,在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有大量的种植。
大家知道皂荚也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吗?尤其是在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等方面的效果尤为明显。
皂荚的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
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花梗长2-8(10)毫米;花托长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毫米,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毫米;两性花:直径10-12毫米;花梗长2-5毫米;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毫米,花瓣长5-6毫米;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
荚果带状,长12-37厘米,宽2-4厘米,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厘米,宽1-1.5厘米,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厘米;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毫米,宽8-9毫米,棕色,光亮。
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
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1、《本经逢原》: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皂荚zaojia化痰开窍杀虫别名:牙皂、猪牙皂、鸡栖、皂角、大皂荚、长皂荚、长皂角、大皂角、悬刀性味:味辛、咸,有小毒,性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杀虫,化痰,除湿毒,通窍开闭。
1.祛除顽痰(顽痰阻肺,咳喘痰多证)用治顽痰胶阻,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可取单味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如塔荚丸。
2.通窍开闭(中风,痰厥,癫痫,喉痹证)用治痰涎壅盛,关窍阻闭所致的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常配以细辛共研为散,吹鼻取嚏,即通关散;或配伍白矾为散,温水调服,涌吐痰涎,即稀涎散。
3.杀虫止痒(皮癣,疮痒证)用治皮癣,疮痒,可用陈醋浸泡后,研末调涂。
用治疮肿未溃,取本品熬膏外敷即可。
皂荚图片皂荚主治用于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癎、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癖等。
皂荚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主含患荚苷、二十九烷、正二十七烷、豆甾醇、谷甾醇以及鞣质等。
具有祛痰及抗菌等作用。
1.皂荚有祛痰作用。
2.皂荚有罂粟碱样作用,能降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胃肠、胆囊、平滑肌痉挛。
3.皂荚有抗菌作用。
4.皂荚有溶血作用。
5.皂荚有抗癌作用。
6.皂荚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皂荚禁忌孕妇及咯血患者忌服。
儿童忌用。
本品有毒,服用剂量过大可产生全身毒性,致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或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皂荚食用方法-泡水喝的功效日常用量:1~4g,可煎服、外用。
皂荚选方1、治肛门肿痛:皂荚、水粉各等分。
将攻上中药研成细末,热醋搅拌均匀,用布包裹,热敷于患处,频频用温水湿润。
2、治风热牙痛:皂荚、白矾、盐各适量。
将以上3味中药火煅后研成细末,每日用药末擦牙。
3、治疗肿恶疮:皂荚适量,皂荚去皮,酥炙焦,研成细末,加麝香搅匀,涂抹于患处,几天后疮根可拔出。
4、治咳逆上气、唾浊、不能睡卧:皂荚适量。
皂荚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枣膏汤送服。
白天服3次,夜间服1次。
5、治脚气肿痛:皂荚、红小豆各适量。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猪牙皂的常见用法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猪牙皂的常见用法
猪牙皂是一种能止咳平喘的中药材,它来源于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是这种植物的畸形小荚果,多在秋天采收,晒干以后可以直接入药。
下面是对猪牙皂功效与用法的具体介绍,对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点了解一下。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
1、猪牙皂的功效
猪牙皂是一种性质温和,略有毒性的中药材,它味辛而咸能入胃经和大肠经通窍和涤痰以及杀虫是它的主要功效,它对人类的童装和中风以及癣疾还杏钢椎戎⒍加泻艹錾的治疗功效。
2、猪牙皂的作用
猪牙皂具有温肺化痰的作用,它味辛性温具有超强的化痰作用,平时人们出现咳嗽痰多和咳痰不爽时,可以直接服用猪牙皂。
另外猪牙皂还有通窍开闭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痰气不通以及喉中痰鸣等症也有明显预防和缓解作用。
猪牙皂还能抗菌,更能杀虫,它对人体内的蛔虫和绦虫都有很强的消灭作用。
猪牙皂的常见用法
1、治大小便不通的用法
猪牙皂在临床上对人类的大小便不通,有一定治疗功效,治疗方法比较简单,治疗时可以把猪牙皂烧制以后,研成细末,用白粥直接送服,每次服用三钱。
2、治咽喉肿痛的用法
猪牙皂能治疗人类的多种常见病,但它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用法并不相同,他在治疗咽喉肿痛时需要准备猪牙皂50克把它用醋浸泡以后灸制,再研成细末,每次直接取适量的药末直接吹敷咽喉就可以。
3、治疗脚气肿痛的用法
猪牙皂入药以后还能再用它,对人类的脚气肿痛有出色治疗功效,治疗时的具体用法是取猪牙皂和赤小豆各适量,把他们一起研成细末,加白酒和醋,调匀以后直接涂抹患处,每天用药一次症状就能很快减
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猪牙皂用法用量【名称】猪牙皂
【拼音】Zhū Y Zo
【别名】皂荚(《本经》),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猪牙皂角(《海上集验方》),牙皂(《本事方》),乌犀(《纲目》),小皂(《本经逢原》),眉皂、小皂荚(《中药志》)。
【出处】《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已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之果实。
秋末,将成熟的果实采下,晒干。
【生境分部】主产四川、贵州、云南、山东。
此外,陕西、湖北、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荚果呈圆柱形,略扁,弯曲作镰形,长5~10厘米,宽5~12毫米。
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裂纹,腹缝线突起呈棱脊状,背缝线突起不显着而有棕黄色纵纹。
先端有喙状的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柄残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外层棕黄色,中间黄白色,中心较软,有淡绿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与斜向网纹,纵向剖开可见排列整齐的凹窝,很少见种子。
臭微,有刺激性,嗅其粉末则作喷嚏,味先甜后辣。
以个小饱满、色紫黑、有光泽、无果柄、质坚硬、肉多而粘、断面淡绿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猪牙皂果实含皂甙。
【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皂荚,须要赤腻肥并不蛀者,用新汲水浸一宿,铜刀削上粗皮,用酥反复炙,酥尽为度,捶去子,捣筛,(每)皂荚一两,(用)酥二分。
②王好古:凡用皂荚有蜜嵌、酥炙、绞汁、烧灰之异,各依方法。
【性味】辛咸,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咸,温。
②《别录》:有小毒。
③《药品化义》:味大辛,性热。
④《长沙药解》:味辛苦涩。
【功效作用】
功能主治:通窍,涤痰,搜风,杀虫。
治中风口噤,头风,风痼,喉痹,痰喘,痞满积滞,关格不通,痈肿,疥癞,癣疾,头疮。
①《本经》: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
②《别录》: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
③《药性论》:主破坚症,腹中痛,能堕胎。
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毒,兼能止疼痛。
④《日华子本草》: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
治骨蒸,开胃及中风口噤。
⑤王好古:按肝风,泻肝气。
⑥《本草会编》:烧烟,熏久痢脱肛。
⑦《纲目》: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风疠,疥癣。
⑧《本草述》:主治中暑风,喉塞肿痛,风邪痫疾,风涎眩晕,胸膈痞塞,痰逆呕吐反胃,除风湿肿淌,利二便关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冼,研末掺或调敷,吹鼻,熬膏涂,烧烟熏。
【禁忌注意】
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青葙子(一作柏实)为之使。
恶麦门冬。
畏空青、人参、苦参。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本草备要》:年老气虚人忌用。
④《得配本草》:阴虚痰盛,热极生风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