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视距自动计算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原始记录表(双面尺法)

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原始记录表(双面尺法)施工单位:合同号:天气:观测: 计算: 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导线平差计算表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高程计算表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导线单站复测检核表*备注:此表用于单站临边复核性检核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单站复测检核表*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水准点、导线点成果表施工单位:合同号:测量:技术负责人: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测量记录示意图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中线点位检查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测量监理工程师: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中(轴)线偏位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日期:*()为或的意思即左、右或纵、横。
应根据需要将不用的划去测量监理工程师: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原地表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测表13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清表后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 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15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16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零横断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填筑材料变化高程测量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18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路基填筑高程、横坡、宽度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路基高程交工验收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路基交工验收中线点位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表21路肩石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钻孔灌注桩桩头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支座垫石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测表25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支座质量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LQ9 监理单位:河北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号: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桥面铺装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LJ15 监理单位:廊坊市交通技术咨询监理公司编号: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搭板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伸缩缝测量检测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测量监理工程师:日期:。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三、四等水准测量2008-10-10 23:27:42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3 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2、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7-11;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2X100m前视距 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前、后视距差 11=9—10 三等≯3m,四等≯5m前、后视距差累积 12=本站11+上站12 三等≯6m,四等≯l0rn②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十K—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十K—8 三等≯2mm,四等≯3mm上式中的K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4.687m或4.787m③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6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 17=15—16±0.100或 17=14—13 三等≯3mm,四等≯5mm高差的平均值 18= 15+16±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反之,取—0.100;3、每页计算校核①高差部分在每页上,后视红、黑面读数总和与前视红、黑面读数总和之差,应等于红、黑面高差之和;对于测站数为偶数的页:23+8—26+7=∑15+16=2∑18对于测站数为奇数的页:∑3+8—26+7= ∑15十16=2∑18±0.100②视距部分在每页上,后视距总和与前视距总和之差应等于本页末站视距差累积值与上页末站视距差累积值之差;校核无误后,可计算水准路线的总长度;∑9—∑10=本页末站之12—上页末站之12,水准路线总长度=∑9+ ∑104、成果整理三、四等水准测量的闭合路线或附合路线的成果整理,首先其高差闭合差应满足表7-10 的要求;然后,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参见第二章有关部分,最后按调整后的高差计算各水准点的高程;若为支水准路线,则满足要求后,取往返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据此计算水准点的高程;5、四等水准采用塔尺进行观测的步骤如下:后上、下、中---前上、下、中----改变仪器高----前中--后中§7-8 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原因:1、丘陵地区和山区,地面高低起伏较大2、水准点位于较高建筑物上;方法: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四等水准测量、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山区图根高程控制实验七四等水准测量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双面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2.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验方法;3.高差的闭合差应≤±6 mm山地,或≤±20mm平地;4.每四人一组,轮换操作仪器;二、仪器准备级水准仪一台,双面尺2根,记录板1块,尺垫2个,测伞1 1.由仪器室借领:DS3把;2.自备工具:计算器、铅笔、小刀、计算用纸;三、方法与步骤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沿线标定待定点转点的地面标志;2.在起点与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尺,然后在两立尺点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①照准后视尺黑面,进行对光、调焦,消除视差;精平将水准气泡影象符合后,分别读取上、下丝读数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1、2、3顺序栏内;②照准前视尺黑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上、下丝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4、5、6顺序栏内;③照准前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7顺序栏内;④照准后视尺红面,消除视差并精平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8顺序栏内;这种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目的是减弱仪器下沉对观测结果的影响;3.测站的检核计算①计算同一水准尺黑、红面分划读数差即黑面中丝读数+K-红面中丝读数,其值应≤3mm,填入记录表9、10顺序栏内;9=6+K-710=3+K-8②计算黑、红面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填入记录表11、12、13顺序栏内;11=3-612=8-713=10-9③计算高差中数,填入记录表14顺序栏内;14= 11+12±0.100/2④计算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100,单位为m,填入记录表15、16顺序栏内;15=1-216=4-5⑤计算前后视距差其值应≤5m,填入记录表17顺序栏内;17=15-16⑥计算前后视距累积差其值应≤10m,填入记录表18顺序栏内;18=上18-本174.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施测其它各站;5.各站观测和验算完后进行路线总验算,以衡量观测精度;其验算方法如下:当测站总数为偶数时:∑11+∑12=2∑14当测站总数为奇数时:∑11+∑12=2∑14±0.100m末站视距累积差:末站18=∑15-∑16水准路线总长:L=∑15+∑16高差闭合差:=∑14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允=±20或允=±6,单位是mm,式中L为以公里为单位的水准路线长度;N为该路线总的测站数;如果算的结果是<允,则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若>允,则应立即进行重测该闭合路线;四、注意事项1.每站观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计算、检核,若有超限则重新设站观测;全路线观测并计算完毕,且各项检核均已符合,路线闭合差也在限差之内,即可收测; 2.注意区别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并记入记录表相应的顺序栏内;3.四等水准测量作业的集体性很强,全组人员一定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相互体谅;4.严禁为了快出成果而转抄、涂改原始数据;记录数据要用铅笔,字迹要工整、清洁;5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 立测杆者: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 司尺者:。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4)将起算数据、Li、hi、L和∑h填入计算表格
BM-A 1.6 +2.331
1 2.1 +2.813
2 1.7 -2.244
3 2.0 +1.430
BM-B
∑
7.4 +4.330
45.286 49.579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3.计算高差闭合差
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的代数和与高差理论值的差值 称为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通常用fh表示。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1.求待定水准点高程的步骤
h1
h2
A
BM1
h3
BM3
hn
hn+1
BMn
B
BM2
①根据已知高程控制点A的高程HA 和高差h1的值 ,推算待定水准点BM1的高程HBM1。
HBM1=HA+h1 ②根据BM1的高程HBM1和高差h2的值,推算待定 水准点BM2的高程HBM2。
HBM2=HBM1+h2
凡观测方向与推算方向相同的,其观测高差即为测 段高差,否则测段高差等于观测高差的相反数。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③依水准路线的推算方向绘制水准路线略图。 略图的水准点要与实地的方位一致,路线用曲线连 接,并要标出水准路线的推算方向,还要在图上注明 各测段的高差、距离(或测站数)及已知水准点的高程 。
+2.331 1.6km 1 BM-A HA=45.286m
高差闭合差是衡量外业观测成果质量的一个重要精 度指标。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1)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式中:
fh=∑h测-(H终-H起)
H起、H终——附合水准路线起点、终点的高程。 ∑h测——附合水准路线测段高差的总和。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 红-红)(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 8)这四步观测, 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黑一黑一红一红 ) ”,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 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 规范允许采用 “后一后一前一前 (黑一 红 一黑一红 ) ”的观测步骤。
2 、 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 7-11 。
① 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 — (2)]X100m前视距 (10)=[(4) — (5)]Xl00m 前、后视距差 (11)=(9) — (10)前、后视距差累积 (12)= 本站 (11)+ 上站 (12)② 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十K — (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 十 K — (8) 三等≯ 2mm ,四等≯ 3mm( 上式中的 K 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 4. 687m 或 4. 787m)③ 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 — (6)或 (17)=(14) — (13)三三等≯ 75m ,四等≯l00m三等≯ 3m ,四等≯ 5m三等≯ 6m ,四等≯ l0rn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 — (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 —[(16) ±0.100]等≯ 3mm,四等≯ 5mm高差的平均值(18)= [ ( 15)+(16) ±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 ,反之,取—0.100。
四等水准测量填写示例及计算说明

班级名称:路线名称:计算者姓名:
四等水准点高程计算表
水准路线示意图
计算说明
1.注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取位,相关取位要求参考表中每个数据取位,这就是正确取位;
2.此路线为闭合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方法为:1
n
h i i
f h ==
∑, 高差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为:限=20L h f ±限h h f f ≤,此次水准路线测量为合格;
3.改正数计算原理是以每个测段路线长度为权,反号分配高差闭合差,改正数计算公式为:
1
n
i h i V f ==-∑ 1
h i i n
i i
f V S S ==-
⋅∑ ,每个改正数要求精确到0.001m ,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舍,经
过取舍和调整,最后一定确保
1
n
i h i
V f ==-∑,这样才说明计算正确;
4.从已知1号点开始计算,最后再次闭合到1号点,确保计算闭合,即等于72.000m
四等水准测量手薄
班级:路线编号:观测者:记录者:
四等水准点高程计算表
班级名称:路线名称:计算者姓名:。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1660 1753 -93 1959 1732 227
6451 6439 12 6647 6518 129
-4
1
-5
-1 1 -2
-90.5
228
后 B A
45
前 A
0 0
0 -2.3
后-前 后 A
0
0
4787 4687 100 4687 4787 -100 4787 4687 100 -99 101 -200 4787 4687 100 101 301 -200 4787 4687 100 301 501 -200 4787 4687 100 501 701 -200 4787 4687 100 701 901 -200 101 -100 201
5978 4998 980 5302 6579 -1277 6520 6124 396 5962 6180 -218 6553 5729 824 7376 5115 2261 6593 5467 1126 7608 7038 570 7038 7608 -570 5196 7223 -2027 5270 6429 -1159 5886 6003 -117 5625 6639 -1014 6714 6129 585 5867 6199 -332
340 80 26 0.7 2089 1697 39.2 0.6 1602 1072 53 0.5 1900 1089 81.1 0.7 1289 596 69.3 1.9 854 4 85 2.5 737 625 11.2 1.3 2385 2317 6.8 3.2 2867 2780 8.7 1.3 2565 2511 5.4 1.2 1729 1559 17 1.3 1745 881 86.4 -2.2 2101 1599 50.2 -1.3 1846 1035 81.1 -3.7 1809 1016 79.3 -1.2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自动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
承建单位: 监理单位: 时间:2014年10月 上丝 后视 尺 下丝 测站编 序号 号 后 视 距 视距差d 1620 0894 ZD6 13 72.6 -0.8 2279 1561 GE314 14 71.8 -2.4 1620 0882 ZD7 15 73.8 0.6 1765 1013 ZD8 16 75.2 3.6 0986 0246 GE313 17 74 3.2 1665 1027 ZD9 18 63.8 -3.4 1669 1023 312B 19 64.6 -1.8 1697 0911 ZD10 20 78.6 0.2 1191 0409 GE312 21 78.2 -0.6 1690 0906 ZD11 22 78.4 0.8 1501 0733 311A 23 76.8 -2.2 1673 0969 ZD12 24 70.4 3 1863 1185 ZD13 25 67.8 -2.4 合同号: 天气: 上丝 前视 尺 下丝 前 视 距 ΣD 1636 0902 73.4 -0.5 2239 1497 74.2 -2.9 1836 1104 73.2 -2.3 1118 0402 71.6 1.3 1683 0975 70.8 4.5 1668 0996 67.2 1.1 1449 0785 66.4 -0.7 1417 0633 78.4 -0.5 1539 0751 78.8 -1.1 1254 0478 77.6 -0.3 1916 1126 79 -2.5 1470 0796 67.4 0.5 1303 0601 70.2 -1.9 成像: 方向及 尺号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标 尺 读 数 K+黑减红 黑 面 1257 1269 -0012 1920 1868 0052 1251 1470 -0219 1389 0759 0630 0616 1329 -0713 1346 1332 0014 1346 1117 0229 1304 1025 0279 0800 1145 -0345 1298 0866 0432 1117 1521 -0404 1321 1133 0188 1524 0952 0572 红 面 6044 5957 0087 6608 6656 -0048 6037 6158 -0121 6074 5545 0529 5405 6019 -0614 6034 6118 -0084 6132 5803 0329 5990 5811 0179 5588 5833 -0245 5984 5654 0330 5905 6209 -0304 6006 5919 0087 6313 5639 0674 0 -1 1 -0.0125 -1 -1 0 0.052 1 -1 2 -0.22 2 1 1 0.6295 -2 -3 1 -0.7135 -1 1 -2 0.015 1 1 0 0.229 1 1 0 0.279 -1 -1 0 -0.345 1 -1 2 0.431 -1 -1 0 -0.404 2 1 1 0.1875 -2 0 -2 0.573 后 B k=4.787 前 A k=4.687 高差中数 备 注 LHLJ-01 第 页
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方法与步骤

实践二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一、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二、仪器和工具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某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设置4站,如图所示。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15)=100×{ ⑴-⑵ }前视距离(16)=100×{ ⑷-⑸ }视距之差(17)=(15)-(16)∑视距差(18)=上站(18)+本站(17)红黑面差(9)=⑹+K-⑺,(K=4.687或4.787)(10)=⑶+K-⑻黑面高差(11)=⑶-⑹红面高差(12)=⑻-⑺高差之差(13)=(11)-[(12)±0.1]平均高差(14)=1/2{ (11)+(12) }每站读数结束( 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18)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 mm ,L 为线路总长(单位: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