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精)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程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程序在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高程差和坐标的测量结果。
以下是一个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的程序,示例中使用的是简化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些变量:-P:已知点的高程-D:中间点的读数差-S:视线长度-T:观测仪器常数-L:目标点的高程差-B:倒角仪观测的读数差-C:倒角仪的常数-H:目标点的高程-R:目标点基准高程程序计算的步骤如下:1.计算中间点的高程差:-L=D+((P-D)*S/T)2.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B/100)*C3.计算目标点的绝对高程:-R=P+L+H通过上述计算步骤,可以得出目标点的绝对高程。
下面是示例程序的代码:```python#定义已知点的高程P=100.0#定义中间点读数差D=2.0#定义视线长度S=50.0#定义观测仪器常数T=100.0#定义目标点读数差B=5.0#定义倒角仪常数C=0.6#计算中间点的高程差L=D+((P-D)*S/T)#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B/100)*C#计算目标点的绝对高程R=P+L+H#输出结果print("目标点的绝对高程为:", R)```上述程序中假设已知点的高程为100.0,中间点的读数差为2.0,视线长度为50.0,观测仪器的常数为100.0,倒角仪的读数差为5.0,倒角仪的常数为0.6、通过计算,得出目标点的绝对高程为107.0。
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程序,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计算步骤。
同时,还需要注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与精度要求。
在实际的三、四等水准测量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参数调整,程序的实现也会更加复杂。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6.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1)计算方法 改正后的高差=测段高差hi +高差改正数vi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2)计算改正后的高差及其总和
测段
BM-A~1 1~2 2~3
3~BM-B ∑
测段高差(m) +2.331
高差改正数 (mm)
-8
+2.813
-10
-2.244
-9
+1.430
测段距离 测段高差 高差改正数 水准点高程
0.1 km
0.001 m
0.001 m
0.001 m
测段距离较短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至0.01km。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6.内业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①绘制水准路线略图 ②计算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和高差总和 ③计算差闭合差 ④计算高差闭合差的限差 ⑤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⑥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⑦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2.813 2.1km
-2.244
2
1.7km
3
+1.430 2.0km
BM-B HB=49.579m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2.计算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和高差总和
(1)水准路线长度的计算 水准路线长度L=∑Li
Li ——测段距离,等于测段前、后视距的总和。
本例L=1.6+2.1+1.7+2.0=7.4 km
vi
fh n
ni (山地)
产生高差闭合差是因为高差的观测值存在误差。
高差观测值的误差与测段的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高差改正数应满足下式:
vi fh
由于高差改正数只能取到0.001m,而长测段的误 差相对较大,当上式不能满足时可将余数分配到长测 段对应的高差改正数中。
四等水准测量填写示例及计算说明

班级名称:路线名称:计算者姓名:
四等水准点高程计算表
水准路线示意图
计算说明
1.注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取位,相关取位要求参考表中每个数据取位,这就是正确取位;
2.此路线为闭合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方法为:1
n
h i i
f h ==
∑, 高差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为:限=20L h f ±限h h f f ≤,此次水准路线测量为合格;
3.改正数计算原理是以每个测段路线长度为权,反号分配高差闭合差,改正数计算公式为:
1
n
i h i V f ==-∑ 1
h i i n
i i
f V S S ==-
⋅∑ ,每个改正数要求精确到0.001m ,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舍,经
过取舍和调整,最后一定确保
1
n
i h i
V f ==-∑,这样才说明计算正确;
4.从已知1号点开始计算,最后再次闭合到1号点,确保计算闭合,即等于72.000m
四等水准测量手薄
班级:路线编号:观测者:记录者:
四等水准点高程计算表
班级名称:路线名称:计算者姓名:。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地理和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地表高程。
它常用于大范围的高程控制和工程设计中,具有精度较高、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并从基本公式到误差计算逐一进行阐述。
H1-H2=Δh1-Δh2+ΔH其中,H1和H2为两个相邻测站的高程,Δh1和Δh2为同一测站的相应高差观测值,ΔH为测站之间的水准差。
步骤1:将所有的高差观测值进行平差,得到修正数。
步骤2:将修正数与相应的高差观测值相加,得到修正的高差观测值。
步骤3:根据修正的高差观测值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
步骤4:利用测站高程和测站之间的水准差计算出所有测站的高程。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步骤1:平差高差观测值平差是四等水准测量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消除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常用的平差方法有最小二乘平差和中误差法。
最小二乘平差是基于误差方程的求解方法,可用于综合各种观测误差。
中误差法则是基于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以中误差为准则进行高差观测值的平差。
步骤2:修正高差观测值修正数是通过平差结果与原始观测值相加得到的。
修正数的作用是使观测值与平差结果保持一致。
修正方法有常数法和距离比法,其中常数法适用于程控测量,而距离比法适用于自由网孔的高差观测。
步骤3:计算测站高程根据修正的高差观测值,可以计算每个测站的高程。
对于起始测站,需给定一个已知高程值,然后根据公式H2=H1-Δh1+Δh2计算出第二个测站的高程。
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
步骤4:计算所有测站的高程根据测站之间的水准差,可以计算出所有测站的高程。
假设第一个测站的高程已知为H1,测站之间的水准差为ΔH,那么第二个测站的高程可以通过公式H2=H1-ΔH计算出来,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出所有测站的高程。
以上就是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测量误差的评定和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
常见的误差有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误差等。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表

-1.6 517.8
高差中数合计 高差中数累计
-1.9195 -1.9195
测量:
记 录:
计算:
监理工程 师:
日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双面尺法)
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长沙华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测站编 号
后 上丝 尺 下丝
后视距 视距差d
前 上丝 尺 下丝
前视距 ∑d
30
0
前4687
0
后-前
0
-1.6
后4687
31
0
前4787
0
后-前
0
-1.6
后4787
32
0
前4687
0
后-前
0
-1.6
标尺读数
黑面
(3) (6) (15)
红面
(8) (7) (1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K+黑红
高差中数
(14) (13) (17) (18)
4687 4787 -100
0
-1.6
后4687
51
0
前4787
0
后-前
0
-1.6
后4787
52
0
前4687
0
后-前
0
-1.6
后4687
53
0
前4787
0
后-前
0
-1.6
后4787
54
0
前4687
0
后-前
0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1660 1753 -93 1959 1732 227
6451 6439 12 6647 6518 129
-4
1
-5
-1 1 -2
-90.5
228
后 B A
45
前 A
0 0
0 -2.3
后-前 后 A
0
0
4787 4687 100 4687 4787 -100 4787 4687 100 -99 101 -200 4787 4687 100 101 301 -200 4787 4687 100 301 501 -200 4787 4687 100 501 701 -200 4787 4687 100 701 901 -200 101 -100 201
5978 4998 980 5302 6579 -1277 6520 6124 396 5962 6180 -218 6553 5729 824 7376 5115 2261 6593 5467 1126 7608 7038 570 7038 7608 -570 5196 7223 -2027 5270 6429 -1159 5886 6003 -117 5625 6639 -1014 6714 6129 585 5867 6199 -332
340 80 26 0.7 2089 1697 39.2 0.6 1602 1072 53 0.5 1900 1089 81.1 0.7 1289 596 69.3 1.9 854 4 85 2.5 737 625 11.2 1.3 2385 2317 6.8 3.2 2867 2780 8.7 1.3 2565 2511 5.4 1.2 1729 1559 17 1.3 1745 881 86.4 -2.2 2101 1599 50.2 -1.3 1846 1035 81.1 -3.7 1809 1016 79.3 -1.2
四等水准计算

四等水准计算(1)测站计算根据前、后视的上、下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后视距离:(9)=100×{(1)-(2)}前视距离:(10)=100 ×{(5)-(6)}计算前、后视距差(11):(11)=(9)-(10)对于四等水准测量,(11)不得超过±3m计算前、后视距累计差(12):(12)=上站(12)+本站(11)对于四等水准测量,(12)不得超过±10m后视距离(9)=100×{(1)-(2)}=100 ×(1743 - 1292)=45.1m前视距离(10)=100 ×{(5)-(6)}= 100 ×(2399 - 1943)=45.6m最大视线长度≤100m。
前、后视距差(11)=(9)-(10)= 45.1-45.6 =-0.5m前、后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本站(11)=0 +(-0.5)= -0.5m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3m;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得超过±10m。
(2)水准尺读数检核假设后视红面水准尺K1=4.687m,后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13)=(3)+K1-(4)前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14)=(7)+ K2 -(8) K2 =4.787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读数差不得超过±3mm。
后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13)=(3)+ K1-(4)=1519 +4687-6207 =-1前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14)=(7)+ K2 -(8)=2171+4787-6958 = 0读数差不得超过±3mm。
(3)高差计算与检核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该站高差:黑面高差(15)=(3)-(7)红面高差(16)=(4)-(8)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00】=(13)-(14)对四等水准测量,(17)不得超过±5mm高差中数计算:当上述计算符合限差要求时,可进行高差中数计算:(18)= {(15)+ (16)±100 }÷2在计算(17)时,如果(15) >(16),则+100;反之,如果(15)<(16),则-100。
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与计算

任务
❖ 在校园内布设一条四等水准路线,各小组完成外业 观测和数据计算等任务,上交观测手簿和计算成果。
下丝 距
前尺 前
下丝 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视距差d
∑d
1571
1
1197
后1 前2 后-前
1384 6171
后2
前1 2
后-前
后1
前2 3
后-前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上丝
上丝
测站 编号
后尺 后
下丝 距
前尺
下丝
前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夹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 3.观测人员:仪器操作1人、扶尺2人、记录1人。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 4.一测站上水准仪照准双面水准尺的顺序为:
❖ 照准后视标尺黑面,按视距丝、中丝读数; ❖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中丝、视距丝读数; ❖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视距差d
∑d
1571
0739
后1
1384
6171 0
1197 1
37.4
0363 37.6
前2 后-前
0551 +0833
5239 -1 +0932 +1
+0.8325
-0.2 2121
-0.2 2196
后2
19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前
9
个别考核(判断,若错误请说明原因)
1
四等水准测量操作步骤为后前 前后、黑黑红红?
2
四等水准测量黑面尺只读中丝 读数,红面尺读上中下丝读数?
3
扶尺子时,圆水准气泡可以不 居中,对测量结果不产生任何 影响?
4
前视黑面中丝读数记录在7号 位置?10源自自我评价40分 30分
1、四等水准一个测站的 数据观测,你会了吗?
2、四等水准一个测站的 数据记录,你会了吗?
30分
3、你能和你的组员共同 协作完成一个测站的数据 观测吗?
11
任务实施
如果A点高程已知,如何以四等精度 测 出B点高程?
12
Thanks
塔尺
对尺
4
知识准备
游戏2(两根对尺的不同之处)
对尺
5
知识准备
6
四等水准操作步骤
后后前前
黑红黑红
7
四等水准操作步骤
前尺 后尺
B A
8
四等水准数据记录
后 下丝 前 下丝 测 Andy Design 尺 上丝 尺 上丝 站 点 编 号 后视距 前视距 号 视距差d √d(m) (1) (2) (4) (5) 方 向 及 尺 号 后 前 水准尺读数 Andy Design K+ 黑 平均 (m) 减红 高差 备注 黑面 红面 (mm) (m) (3) (6) (8) (7)
教 学 任 务: 教 学 对 象: 授 课 教 师:
四等水准测量 土建类专业 刘 莎
线桥隧测量
2015年教师微课比赛作品
任务描述:
A、 B两点相距较近,请以四等水准测量精度, 采用DS3微倾式水准仪,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及数据记录。(如下图所 示)。
2
仪器准备
3
知识准备
游戏1(找出塔尺与对尺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