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

合集下载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中文摘要:在过去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世界潮流蓬勃发展进步合作地位历史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万朝膜拜的泱泱大国,在世界大舞台中永远是霸者风范。

但是,闭关锁国的几年,让中国这样一个引领世界潮流的舞者逐渐与世界脱轨,中国在世界舞台完美谢幕。

1949年,一个沉睡许久的雄狮终于苏醒了,中国不再任人宰割,不再被英国人用大烟牵着鼻子走,八国联军侵华的耻辱,抗日战争的血战,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让中国人真正的醒来,几十年东亚病夫的称呼我们已经烦了,中国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世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与带领下,现在的中国已经不一样了,世界已不能小觑了我们。

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竟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中美关系走向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反反复复的合作与背叛,似乎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因为那就是真正的政治。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中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及现实启示

中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及现实启示

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及现实启示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所在。

一、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各个民族经历了磨难与困苦,但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首先体现在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国际地位上。

一个中华民族团结昌盛的国家形象,能够极大地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还在于传承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

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唯有站起来的民族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传统,为国家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还体现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各民族的团结和合作,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到我国发展的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二、我国民族站起来的现实启示我国民族站起来的意义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民族团结与和谐的重要性。

唯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一心,才能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我国民族站起来的现实启示还告诉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与认同。

我们应当坚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坚定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尊重我国。

我国民族站起来的现实启示还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我们应当抱着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吸收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总的来看,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启示,不仅点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更指引着我们不断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只有紧密团结,坚定信心,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我国民族站起来的重大意义及现实启示,深刻影响着当今我国的发展进程和民族团结建设。

中国近30年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近30年国际地位的变化

班级:************ 姓名:*** 学号:*********中国近30年国际地位的变化论文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历来是个大国。

但自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一个久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四分五裂的弱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趋势得到扭转,国际地位逐步提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与对外交往发生了质的变化。

关键词:国际地位改革开放对外交往国际事务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与对外交往在三个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中国从一个地区性大国逐渐变成一个新兴的世界大国;二是中国的国际角色已从主流国际体系的外部走向内部;三是中国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1、中国由地区性大国变为新兴世界大国,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抓住国际战略格局转型机遇期,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条件,加快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约10%的年均增长率二这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史上实属罕见,在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上是一项空前的成就。

这一成就推动中国由农业社会迅速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让数亿中国人只用了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就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和相对富裕的生活,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连续十几年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许多国际观察家惊叹,中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多年才一走完的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给中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使中国的国际影响由个别领域向众多领域拓展,由地区范围向世界范围伸展,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

此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显著特征之一。

2、中国对外交往方式的深刻转变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使中国融入到国际体系当中。

在过去30年,改革和开放一直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双引擎。

中国内部的改革使中国解放了思想观念,更新了现有体制,改善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为实施对外开放创造了必要条件。

2023盛世中国朗诵稿

2023盛世中国朗诵稿

2023盛世中国朗诵稿2023盛世中国朗诵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见证2023盛世中国的壮丽画卷。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时刻,我谦卑地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悟。

伟大的祖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经历了磨难与奋斗,从底层崛起,走向了全球舞台的中央。

2023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与地位不断提升。

这一切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我们伟大祖国的坚持与努力,更离不开亿万中国人民的辛勤付出。

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世界睁大眼睛,惊叹不已。

在2023年的盛世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们的教育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我们的孩子们在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学问,更有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将为中国的未来做出更多宝贵的贡献。

科技创新更是成为盛世中国的一张名片。

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已经实现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突破,让我们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无论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中国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繁荣是盛世中国的重要支撑。

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创新驱动得到深入推进。

我们的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级企业,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我们的农民工也获得了更多的保障与尊重,他们在城市里享受到了与城市人民同等的权益。

文化繁荣,是盛世中国的又一璀璨之处。

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的奇迹从一座座古老的文化遗址中延伸出来。

我们的艺术家们登上了世界舞台,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为世界贡献了许多经典作品。

我们的文化产业也持续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盛世中国并不只是指标上的成绩,更是我们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我们的人民不再胁于任何困境,他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形势政策——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

形势政策——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

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摘要: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表现在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体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都少不了中国的参与。

关键字: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正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60多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

中国正在稳步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在经济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跃升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典范、经济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这与西方发达经济体形成强烈反差。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近几十年来最广受关注、最富有戏剧性、最引人入胜的经济发展过程。

她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这时才真正的标志着中国的经济跨上了世界的舞台。

2008年从美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幷不断蔓延以来,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和衰退,随后由希腊债务引发的欧债危机波及全欧洲,继续导致全球经济经一步恶化。

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事例

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事例

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事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事例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

中国的崛起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更在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具体事例。

一、经济领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引领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革,推动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海尔、华为等一批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走出国门赢得了广泛赞誉。

二、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随着中国电影的崛起,中国电影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大放异彩,一部部优秀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影评人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三、科技领域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在国际舞台上显现出来。

中国的网络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已经成为全球知名企业,中国在人工智能、航天、高铁等领域也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引领了全球科技发展的潮流,为人类的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体育领域中国在体育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体育赛事中频频斩获金牌,塑造了中国人民勇敢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中国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如北京奥运会、亚洲杯等,为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起或主持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业,推动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进步。

中国正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奋斗,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与责任。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的围堵作文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的围堵作文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的围堵作文中国前所未有的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衷心希望成为世界舞台中心演员的中国,正在稳步前行,任凭外界分吹浪大,纵然西方不断围堵,我依然自信,依然阔步前行,走向世界,走向复兴。

吉布提美军基地司令官库尔特·桑塔格对中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存在表现出“难以接受”的反应。

他明确指出,美军完全依赖吉布提政府来确保任何带有敌对性质的力量被隔离。

随着中国吉布提补给基地建设的快速推进,美国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大肆炒作,企图借此营造中国威胁氛围拉拢更多国家向中国施压,以达到遏制中国目的。

美国主导展开对华舆情攻势中国吉布提补给基地建设主要是出于履行国际义务需要,没有任何军事扩张意图,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公开声明,但美国却不这么认为。

近期以来,美国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广泛造势大肆渲染中国海外军事基地建设。

五角大楼公开宣称今后10年,中国可能在阿曼塞拉莱港、塞舌尔群岛、巴基斯坦卡拉奇等建设系列军事基地。

五角大楼指出,中国正在加速推进海外军事存在秀肌肉的味道十分明显,系列行动表明中国决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这应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美国十分清楚中国吉布提补给基地的功能,深知中国很难通过该基地实现所谓的军事扩张。

但美国也明白,伴随海外利益不断拓展融入国际不断加深,中国急需增强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

一直以来,美国都把控制马六甲海峡等海上战略要道,扼控中国海外利益等当作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不会甘心中国通过建设海外军事补给基地摆脱其控制。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美两国基地隔海相望仅有13公里之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吉布提的军事存在监视美国军事行动。

美国军事专家指出,很明显中国加速海外军事基地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采取攻势行动,谋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进而获取更多海外利益。

个别美国媒体还指出,在吉布提建设军事基地凸显中国雄心,虽然中国从未公开透露海外军事存在的兴趣,但已经成为地区大国的中国不会甘于现状,建设海外补给设施是中国执行战略任务的关键一步,中国将把其打造成为首个海外军事前哨,中国的军事力量将势不可挡的走向世界各地。

2024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下5.1《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

2024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下5.1《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

2024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下5.1《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走向世界大舞台”,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念和民族自豪感,但对于国际事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生活学习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外国文化越来越多,但对于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际事务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就如何看待文化差异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下》2.课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案例、不同文化差异的案例3.视频资料:有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报道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报道,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总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案例的理解。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院:韩朝学院专业:应用韩语班级:Z1102姓名:刘骁妮学号:024*******内容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历过历史长河的考验和洗礼,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宝贵财富。

自改革开放来,中国不多的发展,不断的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我国在世界舞台日益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文化也向世界迈开更加自信和坚实的步履。

关键词: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发展Chinese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broad and profound, experienced the history test and the test of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is a precious wealth.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 is not much progress, continue to show the world a unique charm.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world stag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get more confident and strong.Key words: world stage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中华文化的根源与发展(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横向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质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

它体现在四个方面: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的独特性;科学技术的独特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地域性)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表现在: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包容性涵盖两层意思: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二) 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带者。

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

我们不能坐待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同类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

中国既然已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期,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方面1 汉语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Confucius Institute),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孔子学院总部(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

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为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汉办”,孔子学院就是由“汉办”承办的。

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加拿大中文协会会长陈山木先生是本计划的最早倡议者。

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许多孔子学院的授牌挂牌仪式都有国家相关领导人参加,2009年习近平副主席亲自参与挂牌仪式的就有3个,未来中国向世界出口的最有影响力的产品不是衣服鞋子彩电汽车等有形物,而是中国文化及国学。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2 春节随着地球村步伐的加快,很多西方的节日传入了中国。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春节也走向了国外。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1)欧洲:政府协力办年庆近些年,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欧洲各国政府纷纷鼎力支持庆典活动,表现积极的各国政要们也早已准备进入春节时刻。

(2)伦敦的中国春节庆典已成为中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英国政要们向华人拜年也已成为春节期间的节日惯例,很多机构都会举办“中国周”、“中国月”等活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在向华人拜年时感言:“中国春节使我们有机会回顾华人社团对英国的繁荣、文化和社会多样性所做的贡献。

”(3) 寒冬中的“时尚之都”巴黎同样有着吸引世界游客的金字招牌――庆春节彩妆大游行。

每年的巴黎市政府都会在彩妆游行前做好详细的部署和规划,以确保庆祝活动的顺利进行。

斯特拉斯堡、法国总统发贺信、巴黎市长为彩龙点睛、持续十多年的春节彩妆大游行,在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春节热”持续升温法兰西。

(4) 北美:春节已成“众乐乐”又一个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北美各地跃动着中国的“春”意,中国年已成为各国越来越不能忽视的节日。

美国邮政总局自1993年开始发行中国生肖邮票。

2001年,美国财政部开始发行“吉利钱”,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

2010年12月15日,美国财政部推出了两款面值分别为1美元和10美元的兔年“吉利钱”,编号均以8888开头,非常讨巧。

在纽约州,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是全州的法定假日,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也在每年这个时刻亮起红黄亮色的彩灯,庆祝这一节日的到来。

在北美,总统、总理发布新春致辞,与华人共庆新年更是必不可少。

1月19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发表农历新年贺词,向全国华人拜年。

加拿大《明报》报道,1月7日,加邮政总局正式发行兔年生肖邮品,包括首日封、纪念封、国内及国际邮票等。

(4) 亚洲:“兔”气扬眉迎新年在亚洲,除了中国,还有12个国家把农历新年法定为公共节日,这些国家过春节的人口加上中国的人口,比过圣诞节和其他节日的人口多很多。

在马来西亚,自新世纪始,全国新春大团拜活动每年都会举行,活动期间,由华语和马来语共同组成的“恭喜拉雅”的祝福声不绝于耳,意为“恭祝节日快乐!”国家最高元首、首相等领导人也会在活动现场出现,与国民欢聚,共享“中华文化大餐”。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自从2002年政府决定把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后,印尼每年都会举办春节庆祝活动,而且,上自总统、副总统、政府官员和国会领导人下至各界人士都会和华人一道观看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龙舞狮表演、武术表演、灯笼展览和民族乐器演奏等节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不断向世界展示大国的魅力。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区域的文明将融入人类现代文明的共同河流中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梦溪教授同记者谈到,文化的传播与国力有关,同时也与学者对自己文化的诠释成果有关,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文本经典进行转注、转释和转译。

他认为,中华文化存在于不断的诠释中,在同异质文化相斥、相融、相嫁接的过程中获得生命。

新加坡著名作家、教授周颖南先生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充满信心。

他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他以对《诗经》的研究为例,说明海外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很重视,国内的研究气氛也很活跃,并且都取得了很多成果。

他说,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将是持久而强大的。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人民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