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花鸟画(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花鸟画(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教课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观看课前微课,自主学习。

2.完成学习任务单。

二、学习反馈,导入新课1.抢答游戏(课件出示)①什么是中国花鸟画?②中国花鸟画中“四君子”指什么?③画家为什么喜欢画“四君子”?想表达什么情感?④画菊花的用笔用墨方法?2.展示课前练习作业(板贴)展示不同层次的作业,自己点评一下不满意的地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3.总结学习任务单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我们的学习单最后一个问题是:你画菊花时遇到什么困难或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读了大家的学习单总结归纳了两个问题:问题一:如何调淡墨画花瓣?花瓣的方向掌握不好,形画的不好看。

问题二:叶子的浓淡变化掌握不好,容易洇,叶子画的太散。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学习。

出示课题——《花鸟画——菊花》(板书)三、观看微课,解决疑问1.针对这两个问题,如何画好花瓣和叶子,老师又给大家录制了一段更详细的视频,来解答你们的疑问。

(微课讲解)2.学习反馈,小练习要求:画一朵菊花,添加少许叶子,不用着色。

教师辅导:针对之前出现问题的同学可着重辅导。

展示作品:对比前后作品有什么变化,有哪些改进?四、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名家风范同学们现在对笔墨的技法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相信再来欣赏大师的作品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课件)欣赏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菊花作品。

五、学生实践,创作作品教师为学生准备装裱好的生宣画片。

提出作业要求:请大家自己尝试以菊花为主题,运用所学笔墨方法创作一幅中国写意花鸟画,注意构图方式和落款位置,使画面和谐完美。

六、展示作品,欣赏评价1.那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运用了哪些笔墨技法。

2.在创作时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收获?3.哪位同学想来点评一下别人的作品,或者和自己的作品做个比较。

七、拓展中国画和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密切联系?如:瓷器、服装、家居设计等等,许多领域都融入了中国画的元素,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花鸟画(一)》名师教案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花鸟画(一)》名师教案

《花鸟画(一)》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二、教学方案知识与技能: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以及画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的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画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四、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这美好的情境。

(播放视频)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生答:(鸟语花香、燕语莺声、莺歌燕舞等)鸟语花香——多么令人陶醉的情境呀,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手中的毛笔把它画出来?生集体答: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国画的表现手法来画一画花鸟画。

板书课题----13、花鸟画(一)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一)了解1、了解花鸟画那什么是花鸟画呢?花鸟画是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

花鸟画的范围较广,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包括花卉、蔬果、草虫和禽兽等。

历代花鸟画杰作无数,唐代薛稷的鹤、清代郑板桥的竹子、现代齐白石的花鸟鱼虫等。

2、认识花鸟画出示一题:找一找看哪些作品不属于花鸟画。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花鸟画(一)》是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他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花鸟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作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难点:如何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花鸟画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他们对花鸟画的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墨色、构图等,让学生对花鸟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所学技法,进行花鸟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鸟画作品。

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课后继续创作花鸟画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

花鸟画说课材料

花鸟画说课材料

《花鸟画》(一)说课材料本节课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

属于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根据美术课标的要求,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写意花鸟的知识与笔墨技法,通过观察、分析、表现,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的美感及笔墨情趣。

通过欣赏画家的花鸟作品,感受画家“托物言志”非凡的创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中华艺术的情感。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内容的涵盖很广,绘画技法也较难掌握,因此将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表现特点,初步学会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及笔、墨、色的表现方法,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也始终围绕“中国画技法与感受中国文化”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情境创设,营造氛围。

从学生所处的环境了解身边的花鸟题材,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花鸟画,营造了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课的学习,较好地为新授进行了铺垫。

然后学生探究学习,学生欣赏研究课本中《春风第一枝》和《菊石图》两幅作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和表现技巧。

再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这样一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学生游戏练习的同时,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技法,演示教学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一、学生能够看到教师示范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教师是如何调墨,如何构图,如何出枝布叶,大胆落笔等等。

其二、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对花鸟画的兴趣,以激励他们在课后默默地学习花鸟画。

最后再一次让学生进行实践。

通过再次的自主实践,达成学习传统绘画技能的目的。

画展的举办旨在提高学生继续保持热情高涨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这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虽然本课有明确的笔墨变化方法,但由于学生平时对其接触较少,所以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因此只要使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平时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到花鸟画学习的快乐,以及对祖国优秀艺术文化产生热爱之情,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最新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docx

最新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docx

第十四课花鸟画(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难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国画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课: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1.我们知道花鸟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花卉、鸟类之外,家禽、鱼虫、蔬果、走兽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类的画法。

板书: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2.欣赏《麻雀图》教师作品课件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麻雀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颜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颜色?3.教师讲解(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板书分析:(鸟的画法)以麻雀为例进行分析①麻雀基本造型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4.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步骤: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5.学习练习画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6.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新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教学设计第十三课花鸟画〔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根底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累积和创新。

教学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打算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课件:梅花、菊花的诗配画。

观赏感受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1.探究花的结构课件出示梅花菊花2.探究作品中的梅花枝干。

3.探究技法五色技法4.教师演示侧锋5.引导自学分析菊花和梅花的花头特征。

比照分析,感想其枝干苍劲。

观察调墨技法学习技法自学29页,学习菊花的表现技法。

探究适用的笔墨技巧。

自学中灵敏运用。

艺术实践指导创作试着创作。

将所学知识通过创作反应出来。

展示评价展示作品引导评价展示作品,表达美好感情。

传递美好祝福。

花鸟画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方法,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究与交流。

情意:比照自然中的花鸟,观赏研究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观赏了解花鸟画的根底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观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写意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开展概况;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难点:笔墨的运用。

学习材料:课件、彩带、皱纹纸、彩纸、毛线。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导入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音乐(百鸟朝凤)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拿起手中的笔把刚刚音乐中所听到的动物画下来吧。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花鸟画一》是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图片示范,便于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绘画基础技巧,对于花鸟画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学生在花鸟画的技法和表现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鸟画的技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鸟画作品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构图、色彩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绘画示范,演示花鸟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花鸟画的特点,总结花鸟画的创作规律。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鸟画的重要技法和表现形式。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教学设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花鸟画在实际生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大家能够围绕主题展开积极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在成果分享环节,部分同学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少数同学对某些难点内容存在疑惑。针对这一点,我会在课后及时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反馈,通过个别辅导或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绘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勾勒、赋色、构图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着重讲解和示范这些基本技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花鸟画的分类及特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及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花鸟画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花鸟画是以描绘自然界的花鸟为主题的绘画艺术,它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鸟画(一)》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由过去体验笔墨乐趣,过渡到正式的中国画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进行中国画小品的创作,体验笔墨之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花鸟画的独特内涵,从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学生情况
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接触了中国画的画法,在以彩墨形式进行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用的用墨,用色技巧,为正式学习中国画奠定了基础,但对于正式的中国画创作,如观物取象,用笔用墨,落款等方面的综合性创作与表达还不够成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神,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悟绘画与自然之美
3、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花鸟画基本知识,学习中国画的中锋和侧锋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四、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等学法:观察分析、讨论、操作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配画,激发学生对菊花和梅花情感。

毛泽东《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陈毅的《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探究花的结构
1、为什么自古以来很多中国人喜欢梅花,菊花呢?这两种花有什么独特之处吗?(梅、菊、竹、兰)
2、观察梅花与菊花的花头有什么不同?
梅花的花瓣为圆形,菊花的花瓣为丝状。

研究花的结构,探究与之适用的笔墨技法。

(三)探究中国画作品中的梅花。

中国画作品中梅花的枝干,花朵与生活中的梅花有什么不同?这样画的梅花美在哪儿?这样表现的梅枝干?(似与不似之间,艺术精髓。


(四)探究中国画技法
1、欣赏《春风第一枝》探究技法。

讲解中国画的技法,边讲边演示。

2、指导学生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表现点、线、面元素。

(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以表现出绘画中的各种元素。

)体会笔墨探讨笔墨技法的使用方法,学会创作。

(有法也无定法)
3、中国国的特点:诗、书、画、印入画的特点。

(五)教师演示
用点、线、面表现梅花、菊花的技法。

边演示,边讲解。

启发学生认真观察。

(六)自学研究
指导学生看书第29页,自学菊花的技法。

让学生反复实践,使其技法逐步熟练。

(七)、艺术实践
指导学生创作。

要求:以菊花或梅花为题材,运用所学笔墨方法创作一幅中国画小品,注意落款的位置使画面构图完美。

(五)、展示评价。

同学互相评述,指出地的方面,不足的方面。

自己谈一谈作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掌握了中国画画法的一定技巧。

能够用所学的技法创作中国画,学会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及利用中国画传递美好祝福。

板书设计:
花鸟画(一)
点、线、面
诗、书、画、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