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154页PPT
合集下载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PPT课件

波束形成天线采用智能天线, 基站的智能天线形成多个波束覆盖 整个小区,智能天线可定位于每个 MS。
MS MS
BTS MS
41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一、蜂窝理论 二、网络结构 三、多址技术 四、概念辨析
42
a)话务量概念
话务量的严格定义应该叫做话务强度,是电 话系统业务多少的度量,它与单位时间(一般取 忙时1小时)内的呼叫次数n及呼叫占用信道的平 均时间(T)成正比。
• 在分配成语音信道后,基站和移动台就会同时地连续不断地发射 • FDMA通常是窄带系统,TACS为代表,每信道25kHz带宽 • FDMA比TDMA简单,同步和组帧比特少,系统开销小
• FDMA需要精确的RF滤波器,需要双工器(单天线)
• 非线性效应:许多信道共享一个天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会产生交 调频率(IM),产生额外的RF辐射
18
无线传播模型和校正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对通信质量要求的提高,网络规划、 覆盖预测已不可能靠手工运算来完成。通过计算机应用传播模 型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模型进行预测能够得到误 差在10dB以内的路径损耗的本地均值。
·移动通信中用到的传播模型有很多,常见的有:
● Hata-Okumura模型 ● Walfisch-Ikegami模型 ● Planet通用模型 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39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
址
频率
时间
码字
CDMA
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编码获 得业务信道
40
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空分多 址
MS MS
BTS MS
41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一、蜂窝理论 二、网络结构 三、多址技术 四、概念辨析
42
a)话务量概念
话务量的严格定义应该叫做话务强度,是电 话系统业务多少的度量,它与单位时间(一般取 忙时1小时)内的呼叫次数n及呼叫占用信道的平 均时间(T)成正比。
• 在分配成语音信道后,基站和移动台就会同时地连续不断地发射 • FDMA通常是窄带系统,TACS为代表,每信道25kHz带宽 • FDMA比TDMA简单,同步和组帧比特少,系统开销小
• FDMA需要精确的RF滤波器,需要双工器(单天线)
• 非线性效应:许多信道共享一个天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会产生交 调频率(IM),产生额外的RF辐射
18
无线传播模型和校正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对通信质量要求的提高,网络规划、 覆盖预测已不可能靠手工运算来完成。通过计算机应用传播模 型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模型进行预测能够得到误 差在10dB以内的路径损耗的本地均值。
·移动通信中用到的传播模型有很多,常见的有:
● Hata-Okumura模型 ● Walfisch-Ikegami模型 ● Planet通用模型 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39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
址
频率
时间
码字
CDMA
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编码获 得业务信道
40
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空分多 址
无线通信基础ppt课件

无线网络应用
面向语音的无线网络应用围绕着连接PSTN的无线 网络,这些业务进一步形成局域网应用和广域网 应用。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 交换电话网络,一种常用旧式电话系统。
面向数据的无线网络应用围绕着Internet和计算 机通信网络。这些业务进一步分为宽带局域与 Ad-hoc(点对点)应用和广域无线数据应用。
无线传输的电磁频谱
无线频谱的分配
频率统一分配(FCC/ITU_R/各个国家)
根据信息类型分配频谱(AM/FM无线电台、TV、 蜂窝电话…)
工业科学医学频段(ISM)
可自由使用但限制功率 专用于非许可的商业用途
救护车、出租车、无线遥控玩具、无线电家用设备等
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提纲
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网络-应用 无线网络-发展 无线网络-拓扑
无线蜂窝系统
蜂窝概念 蜂窝系统
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传输技术
多路复用 无线传输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路信号沿同 一信道传输而互不干扰的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
例如,
在户外,树木和路标都会导致移动电话信号 的散射。
在室内,椅子、书籍和计算机都会导致无线 Lan信号的散射。
反射、衍射和散射
无线通信的衰减(fading)
衰减(fading):传输介质或路径使得接收信 号的能量发生变化
在固定环境下,大气层条件的变化
低频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 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发射器需要更大的功率,
全向传播与定向传播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1页/共68页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L Pt
当G
t=G
r=
1
时,
L
4d
2
Pr
分贝式
L 32.45 20 log f 20 log d
接收换算
Pr (dBm) 10 log Pr (mW )
Pr (dBW ) 10 log Pr (W )
第2页/共68页
电波传播机制
• 反射(Reflection) • 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发生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
• 基本概念 实现不同地点、不同用户接入网络的技术
• 多址接入与信道 信道:传输信息的通道
无线信道:(f,t,C,S)
• 分类: 频分多址 (FDMA),频道划分,频带独享,时间共享 时分多址 (TDMA),时隙划分,时隙独占,频率共享 码分多址 (CDMA),码型划分,时隙,频率共享 空分多址 (SDMA),空间角度划分,频率/时隙/码共享
第20页/共68页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 移动通信网的区域覆盖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小 容量的大区制;另一类是大容量的小区制。
• 大区制是指一个基站覆盖整个服务区。为了增大 单基站的服务区域,天线架设要高,发射功率要 大。但是这只能保证移动台可以接收到基站的信 号。反过来,当移动台发射时,由于受到移动台 发射功率的限制,就无法保障通信了。
S K N
• 共同使用全部可用频率的N个小区叫做一簇。如果簇在系 统中共同复制了M次,则信道的总数C,可以作为容量的 一个度量:
C MKN MS
• 其中,N叫做簇的大小,典型值为4、7或12。
第26页/共68页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节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一、发射机 在无线通信中,发射机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功率足够大的高频振荡送给发射天线,通过天线转换成空间电磁波传送到接收端。如图2-2所示,主要有音频放大器(话音处理电路)、调制、变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一)各部分功能
典型的移动通信电台组成图
第八节 无线电波的传播
一、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与频率(周期)、波长的关系如下: λ=C*T=C/f (2-106) 这是电磁波的一个基本关系式。知道了频率,利用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波长λ。
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波段,各有不同用途:广播电台使用的频率在中波波段;电视台使用的频率在超短波段;用来测定物体位置的雷达、无线电导航等使用的频率在微波段。 表2-4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采取调制的方法。用所要传送的基带信号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个参数(如幅度、频率或相位),即把基带信号“附加”到高频振荡上,使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带通信号,这一过程就是调制,通常将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波,加载了基带信号的高频带通信号称为已调波信号。
第七节 解 调
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载波上去的过程,解调则是从已调波上取下传送的信息的过程。调幅波的解调通常称做振幅检波,简称检波,完成检波作用的电路称为检波器;调频波的解调通常称作频率检波,简称鉴频,完成鉴频作用的电路称为鉴频器。 从频谱关系上来看,调制过程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已调波由载波分量和反映调制信号的上下边带分量所组成,同样解调也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输入的是已调波,而输出只是原低频调制信号。
(一)对无线电接收机的主要技术要求
1.应工作于规定的波段和采用适当的解调方式,并应根据系统设计与实际情况决定。 2.应具有高的接收灵敏度。 3.应有好的选择性。 4.应有好的保真度。 5.应有高的工作稳定度。
一、发射机 在无线通信中,发射机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功率足够大的高频振荡送给发射天线,通过天线转换成空间电磁波传送到接收端。如图2-2所示,主要有音频放大器(话音处理电路)、调制、变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一)各部分功能
典型的移动通信电台组成图
第八节 无线电波的传播
一、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与频率(周期)、波长的关系如下: λ=C*T=C/f (2-106) 这是电磁波的一个基本关系式。知道了频率,利用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波长λ。
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波段,各有不同用途:广播电台使用的频率在中波波段;电视台使用的频率在超短波段;用来测定物体位置的雷达、无线电导航等使用的频率在微波段。 表2-4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采取调制的方法。用所要传送的基带信号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个参数(如幅度、频率或相位),即把基带信号“附加”到高频振荡上,使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带通信号,这一过程就是调制,通常将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波,加载了基带信号的高频带通信号称为已调波信号。
第七节 解 调
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载波上去的过程,解调则是从已调波上取下传送的信息的过程。调幅波的解调通常称做振幅检波,简称检波,完成检波作用的电路称为检波器;调频波的解调通常称作频率检波,简称鉴频,完成鉴频作用的电路称为鉴频器。 从频谱关系上来看,调制过程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已调波由载波分量和反映调制信号的上下边带分量所组成,同样解调也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输入的是已调波,而输出只是原低频调制信号。
(一)对无线电接收机的主要技术要求
1.应工作于规定的波段和采用适当的解调方式,并应根据系统设计与实际情况决定。 2.应具有高的接收灵敏度。 3.应有好的选择性。 4.应有好的保真度。 5.应有高的工作稳定度。
无线通信技术课件.

电磁波波谱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 简称地波。绕射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 天波:利用天空的电离层折射和反射而传播的 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 电波,也叫天空波。电离层只对短波波段的电 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 磁波产生反射作用,因此天波传播主要用于短 决定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 波远距离通信。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传播距离 响,可靠性高。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 远,同时产生中间静区地带,二是传播不稳定, 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 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短波通信 利用地波传播。 要经常更换波段,以保证质量。
2. 通信系统
可以分为电话、电报、传真通 信系统,广播电视通信系统, 实现信息传送过程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等;
3. 分类
(1)按传输的信息的物理特征分。 (2)按信道传输的信号传送类型分。 (3)按传输媒介(信道)的物理特征分。
可以分为模拟和数字 通信系统;
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利用导线传送信息; 无线通信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送信息; 光纤通信系统—利用光导纤维传送信息。 在无线模拟通信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各种设 备中。无线电通信、广播、雷达、导航等都是利 用高频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尽管它们在传递信 息形式、工作方式及设备体制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但设备中产生和接收、检测高频信号的基本电路 大致相同。
所谓“高频”,广义上讲就是适于无线电传 播的无线电频率,通常又称“射频”。为什么无 线电传播要用高频?
绪论z
1.1 线性电路与非线性电路 1.2 无线电通信系统
1.3 收音机电路
本讲导航
无线通信基本技术PPT课件

3.2 信道编码
3.2.1
1. 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 的噪声及干扰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抗干扰技术和方法。它根据一 定的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加入一些必要的监督码元。在 接收端利用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规律,发现和纠正 差错,以提高信息码元传输的可靠性。待发送的码元称为信息 码元,人为加入的多余码元称为监督码元。信道编码的目的是 试图以最少的监督码元为代价,以换取最大的可靠性的提高。
以最简单的(7,3)线性分组码为例,其信息码元每3位 一组进行编码,即输入信息位长度k=3,编码器输出码组长度 n=7,监督位长度n-k=7-3=4,因此编码效率为 k 3 。
n7
(1) (7,3)
设输入信息为
输出码元为
u=(u0 u1 u2)
c=(c0 c1 c2 c3 c4 c5 c6)
解: 系统可用的语音信道的带宽=0.9×(826-810)= 14.4 MHz,用户数=1150
14.4 MHz 最大的语音信道带宽= 1150 ≈12.5 kHz
频谱效率=1.68 (b/s)/Hz
最大的信道数据率=1.68×12 500 b/s=21 kb/s FEC编码比率=0.5
最大的净数据率=21×0.5 kb/s=10.5 kb/s 这样,需要的语音编码器的数据速率等于或小于10.5 kb/s
美国TDMA蜂窝系统(IS-54)运用8 kb/s的VSELP语音 编解码器,将模拟系统(AMPS)的容量提高了3倍。 CDMA蜂窝系统(IS-95)中所采用的是CELP(码激励线性 预测编码)方式。由于CDMA系统内部具有抗干扰能力和扩 展带宽的能力,所以可以运用低比特率语音编解码器,而无 需考虑对于传输误差的影响。表3-1给出的是部分移动通信 系统中所采用的语音编码类型和它所输出的数据比特率。
无线通信技术原理 ppt课件

2020/12/2 广州公司 网络优化中心
第6页
6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移动通信的特点
➢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 输;
➢ 电波传播特性复杂; ➢ 干扰多而复杂; ➢ 组网方式多样灵活; ➢ 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
用,对手机的主要要求是体积小、重量 轻、省电、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无线通信技术原理
2007年12月2日
2020/12/2 广州公司 网络优化中心
第1页
1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原理 • 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2020/12/2 广州公司 网络优化中心
第2页
2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断作得大些,这样一个隔断可容纳几对交谈者。但大家交谈有一个原则:只能 同时有一对人讲话。如果再把交谈的时间按交谈者的数目分成若干等分,就成 为一个TDMA(时分多址)系统。这种系统受容量的限制很大,即一个隔断中有 几个人是确定的,如果人数已满,则无法进入。
CDMA数字通信系统:采用CDMA(码分多址)技术。可以想象一个宽
2020/12/2 广州公司 网络优化中心
第9页
9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移动通信系统概论
通信系统网络的分类
通信网
核心网 接入网
2020/12/2 广州公司 网络优化中心
有线接入 无线接入
第 10 页
光纤接入: PON、APON
FTTB/C/H/R
混合光纤同轴网 Cable Modem DSL(ADSL、HDSL)
2020/12/2 广州公司 网络优化中心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PPT

蓝牙协议的最初版本为IEEE802.15.1,对应于蓝牙1.1实现, 速度为1Mbps,由SIG负责开发,后期又发展了多个版本。
- 21 -
1.3.1 蓝牙技术——特点
蓝牙工作在2.4GHz的 ISM频 段,全球大多数国家ISM频段 的范围是2.4-2.4835GHz。
蓝牙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技术,支持异步数据信道、三路 语音信道以及异步数据与同步语 音同时传输的信道。
网络的融合化
包括核心网、接入技术,以及业务的融合 核心网的融合表现为移动与固定网络,通信、计算机与广 电网,以及信息通信网与基于传感器和RFID的物联网融合。
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个人化
移动智能终端将是移动智能网与IP技术的进一步融合
无线通信技术的跨行业创新应用
多个学科,如健康、生物、环境、信息之间彼此关联
越洋通信、中距离通信、地 下岩层通信、远距离导航
船用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 移动通信、中距离导航 远距离短波通信、国际定点 通信 电离层散射、流星余迹通信、 人造电离层通信、对空间飞 行体通信、移动通信 小容量微波中继通信、对流 层散射通信、中容量微波通 信 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数字 通信、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 微波接力通信、波导通信
- 27 -
1.3.2 WiFi技术——特点
IEEE802.11b的无线电波覆盖半径最 远可达300米,Vivato公司推出的新型 交换机能把目前WiFi无线网络的通信 距离扩大到约6.5公里。 覆盖范围广 传输速度快 IEEE802.11b速度为11Mbps, IEEE802.11a/g为54Mbps, IEEE802.11n为300Mbps。
- 20 -
1.3.1 蓝牙技术——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