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

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课程设计II”任务书

综合课程设计II

项目总结报告

题目:卧式升降台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

学号

班号1208108

指导教师

填报日期2015年12月16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

2014年11月

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4

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4

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4

3.1确定转速系列4

3.2确定结构式4

3.3绘制转速图、传动系统图及核算误差5

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5

4.1确定转速系列5

4.2绘制转速图6

4.3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及定比传动副带轮直径8

4.4绘制传动系统图10

4.5核算主轴转速误差10

4.6传动轴的直径的确定11

4.7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12

4.8选择带轮传动带型及根数13

5.技术指标分析14

5.1第2扩大组的验证计算14

5.2传动轴2的验算16

5.3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18

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1

参考文献22

1.项目背景分析

铣床系指主要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 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简单来说,铣床可以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的机床。

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本设计机床为卧式铣床,其级数12Z =,最小转数

min 28/min

n r =,转速公比为

41.1=?,驱动电动机功率 5.5N kW =。主要用于加工钢以及铸铁有色金属;采用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材料做成的刀具。

第一周:准备图版等工具,齿轮和轴的计算完成,进行初步计算并开始画展开草图。

第二周:完成截面草图,验算、加粗。 第三周: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

3.1确定转速系列

根据已知要求的公比,查表得到系统转速系列:

28 40 56 80 112 160 224 315 450 630 900 1250 r/min

3.2确定结构式

13612322=??

3.3绘制转速图、传动系统图及核算误差

图1 传动系统图

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

4.1确定转速系列

已知最低转速为28r/min ,公比?=1.41,查教材表标准转速系列的本系统转速系列如下:

28 40 56 80 112 160 224 315 450 630 900 1250 r/min 则转速的调整范围64.4428

1250

min max ===

n n R n 4.1.1传动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

12=4?3 12=3?4 12=3?2?2 12=2?3?2 12=2?2?3

前两个方案虽然可以减少轴的数目,但有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传动副。若采用一个四连滑移齿轮,则会增加轴向尺寸;若用两个双联滑移齿轮,操纵机构必须互锁防

止两滑移齿轮同时啮合。故不采用。

对于后三个方案,遵循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选取方案12=3?2?2

4.1.2确定结构式

12=3?2?2方案中,因基本组和扩大组排列顺序的不同而有以下6种扩大顺序方案:

63122312??=, 61222312??=, 16222312??= 36122312??=, 21422312??=, 12422312??=

方案1,2,3,4的第二扩大组26x =,2p =2,则2r =

max )12(68r ==-??是可行的。方案5,6中,2x =4,23p =,则2r =

max )

13(416r ?=-??,不可行。 在可行的1,2,3,4方案中,为使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最小,采用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一致的传动方案1,13612322=??。 综上所述,结构式13612322=??

4.2绘制转速图

4.2.1选定电动机

确定电机功率为5.5KW 。参照相关手册选择Y132S-4型电机。 Y132S-4型电机主参数如下: 额定功率 5.5KW 满载转速 1440r/min 同步转速 1500/min 起动转矩/额定转速 2.2 最大转矩/额定转矩 2.2 确定传动轴的轴数和各转速

按从主轴向电机分配传动比,并按照升二降四、先快后慢原则分配;同时考虑铣床主轴的飞轮效应,第三级传动副应选最大降速比,以使主轴上大齿轮直径较大,适应断续切削;考虑定比传动使用带轮传动,降速比不能太大,故尽量提高各传动轴转速。

由于第二扩大组的变速范围为8)12(6=-??,可知两个传动副的传动比必然是极限

值:

,/14/141?==c u ,1/1/222?==c u

于是,可以确定轴Ⅲ的六种转速只能是

112 160 224 315 450 630r/min

轴Ⅱ各转速确定

第一扩大组的级比指数为3,在传动比极限范围内,轴Ⅱ的转速最高可为450 630 900r/min ;最低转速可为160 224 315r/min 。为了避免升速,又不使传动比太小,可取

,/18.2/131?==b u 12=b u

于是就确定了轴Ⅱ的转速为315 450 630r/min 轴Ⅰ各转速确定 同理,轴Ⅰ可取

,/12/121?==a u ,/141.1/12?==a u 13=a u

于是就确定了轴Ⅰ的转速为630r/min 。

电动机与轴Ⅰ之间为定比传动,传动比为630/1440≈1/2=21/? 分配总降速传动比分配如下(转速图)

2 转速图

4.3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及定比传动副带轮直径 4.3.1确定带轮直径

根据电机功率为5.5KW ,电机类型为Y 型电机,执行机构类型为金属切削机床,设每天工作8-16小时。可得设计功率为:

KW P K P A d 6.65.52.1=?==

其中: KA 为工况系数,查GB/T 13575.1-1992取1.2 P 为电机功率

根据Pd 和n 在下图中选择带型和小带轮直径,摘自《机械设计手册》。

a b

c

1250 630 900 450 315 224 160 112 40 56 80 28 (r/min)

参照GB/T 10412-2002普通V 带直径优选系列选择A 型带小带轮直径90mm 。则大带轮直径为:

mm n n d

D 6.201)02.01(630

144090)1(21=-?=-=ε D 应取200mm

其中: ε为转速损失率

但此时转速误差较大,故d 取90mm ;D 取200mm 。 4.3.2确定各齿轮副齿数 变速组a :

变速组a 有三个传动副,传动比分别是11=a u ,41.1/12=a u ,2/13=a u 由参考文献【1】表5-1查得:

取72=Z S ,查表可得轴I 主动齿轮齿数分别为:24,30,36。则可以算出三个传动副齿轮齿数为48/241=a u ,42/302=a u ,36/363=a u 变速组b :

变速组b 有两个传动副,同理可得第一扩大组的齿数和84=Z S ,查表可得轴Ⅱ主动齿轮齿数分别为22,42。可以算出传动副齿轮齿数为62/221=b u ,

42/422=b u 。 变速组c :

变速组c 有两个传动副,可取95=Z S ,查表可得轴Ⅲ主动齿轮齿数分别为19,63。可以算出传动副齿轮齿数为76/191=c u ,32/632=c u 。 4.4绘制传动系统图

图2传动系统图

4.5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按各个转速实现所需的传动路线核算,过程及结果:

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要求不超过1.4)1(10

=-?%。下表为主轴转速误差与规定值之间的比较:

标准转速r/min 实际转速r/min 主轴转速误差 在标准值范围之内 28 28.7 2.5% 合格 40

41.1

2.75% 合格

传动轴的直径可以按照扭转刚度进行初步计算:

4

]

[91?j n P d =

式中 d ——传动轴直径

P ——该轴传递的功率

j

n ——该轴的计算转速

][?——该轴每米长度允许扭转角,取值为m /1?

主轴的计算转速:

由参考文献[1]表5-2中所述,min /801

3

min r n n z

==-?

各个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由转速图可以得到I 、II 、III 轴的计算转速分别为630, 315, 112r/min 。 各轴直径计算:

I 轴:

I

d mm 82.271

6305

.5914

=??

=

II 轴:

II

d mm 08.331

3155

.5914

=??

=

III 轴:

III

d mm 84.421

3155

.5914

=??

=

表3 各传动轴直径初算值

主轴轴颈尺寸的确定

根据参考文献[1],主轴前轴轴颈取190D mm =,后轴颈直径

21(0.70.85)6376.5D D mm =-=-,取270D =mm 。

4.7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4.7.1齿轮计算转速的确定

a 变速组内最小齿轮齿数是z=24,只有一个转速630r/min ,取为计算转速

b 变速组内最小齿轮齿数是z=22,112r/min 是III 轴的计算转速,所以该齿轮的计算转速为450r/min 。

c 变速组内的最小齿轮齿数是z=19,80r/min 是主轴的计算转速,所以该齿轮的计算转速为315r/min 。 4.7.2模数的计算

要求每个变速组的模数相同。

齿轮材料初选45钢调质+表面淬火(硬度约45HRC ),按较高可靠度选择安全系数为1.25,得:

lim

1120[]8961.25H H H

MPa

MPa

S σσ=

=

=

同一变速组中的齿轮取同一模数,选择负荷最重的小齿轮,按简化的接触疲劳强

度公式进行初算: 其中: j

m ——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齿轮模数 u ——大小齿轮的齿数比

d N ——电动机功率kW ,KW N

d

5.5=

j m =

m φ——齿宽系数,取8=m φ

1z ——小齿轮齿数

][j σ——齿轮传动许用接触应力,取[]MPa j 1370=σ

j

n ——计算齿轮计算转速(r/min )

变速组a :

mm m a 87.1630

1370

)24/48(2485

.5)124/48(163383

2

2=?????+?

= 变速组b :

mm m a 15.2450

1370)22/62(2285

.5)122/62(163383

2

2=?????+?

=

变速组c :

mm m a 60.2315

1370)19/76(1985

.5)119/76(163383

2

2=?????+?

= 故取 mm m a 5.2=mm m b 3=mm m c 4=

4.7.3齿数的验算

套装在轴上的小齿轮还考虑到齿根圆到它的键槽深处的最小尺寸应大于基圆齿厚,以防断裂,则其最小齿数应为:

式中 D ——齿轮花键孔的外径(mm ),单键槽的取其孔中心至键槽槽底的尺寸的两倍; m ——齿轮模数(mm )

根据《实用机床设计手册》,I 轴D 为36.6mm ,d 为30mm ,II 轴D 为40mm ,d 为36mm ,III 轴D 为50mm ,d 为46mm ,I 轴Z min =22,II 轴Z min =19,III 轴Z min =17,均符合要求。

4.8选择带轮传动带型及根数

根据前文所述已选择A 型带,皮带根数由下列公式确定:

11()d

L

P z P P K K α=

+?

式中 z 皮带根数

Pd 设计功率KW ,6.6KW

P1 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按GB/T 13575.1-992选择1.92KW

1

P ? 传动比导致的额定功率补偿,按GB/T 13575.1-992选择0.134KW

K α

小带轮包角导致的修正,由于中心距未定,无法计算小带轮包角,故忽略此项 L

K 皮带长度导致的修正,由于中心距未定,无法计算皮带长度,故忽略此项

计算得z=6.5,取为7。

5.技术指标分析

5.1第2扩大组的验证计算

第2变速组的最小齿轮齿数为

119

=z ,与之相啮合的大齿轮齿数为276z =.由参考

文献[1],对于传递一定速度和功率的一般驱动用齿轮,第1,2级变速组选用7级齿轮,主轴选用6级齿轮

5.1.1小齿轮的弯曲强度验算

对于直齿圆柱齿轮,弯曲应力需要满足下式:

[]5123219110(MPa)s j

K K K K N zm BYn ωωσσ?=≤

式中:N----传递的额定功率(kW ),d N N η=;

d N ----电动机功率(kW ),取5.5kW ;

η----从电动机到所计算齿轮的传递效率,取η=1;

j n ----计算转速(r/min ),由上可得:315r/min ;

n K ----转速变化系数,取0.93; N K ----功率利用系数,取0.79; v K ----材料强化系数;

3K ----工作状况系数,考虑载荷冲击的影响,主运动取1.2~1.6;

2K ----动载荷系数,取1.012; l K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取1.045;

计算可得:

[]5123219110(MPa)131.49MPa 336MPa s j

K K K K N zm BYn ωωσσ?==≤=

满足弯曲疲劳强度。

5.1.2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验算

对于直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为:

j j σσ??=

≤?? 式中:

m----初算的齿轮模数(mm ); B----齿宽(mm ); z----小齿轮齿数;

u----大齿轮齿数与小齿轮齿数之比1u ≥,“+”号用于外啮合,“-”号用于内啮合;

s K ----寿命系数:

s T n N q K K K K K =

T K ----工作期限系数:

T K =由计算得:T K =2.097

T----齿轮在机床工作期限(s T )内的总工作时间(h ),对于中型机床的齿轮取

15000~20000s T h =,同一变速组内的齿轮总工作时间可近似地认为/p S T T =,p 为该

变速组的传动副数;

1n ----齿轮的最低转速(r/min );

0C ----基准循环次数,钢和铸铁件:接触载荷取7010C =,弯曲载荷60210C =?;

m----疲劳曲线指数,钢和铸铁件,接触载荷m=3;弯曲载荷时,对正火、调制及整体淬硬件取m=6,对表面淬硬取m=9。 Y----齿形系数;

j σ????----许用接触应力(MPa ); []ωσ----许用弯曲应力(MPa ); 计算可得:

431.26MPa 1260MPa j j σσ??=

=≤=?? 满足接触疲劳强度的要求。

5.2传动轴2的验算

齿轮传动轴的抗弯刚度验算,包括轴的最大挠度,滚动轴承处及齿轮安装处的倾角验算.其值均应小于允许变形量[]y 及[]θ,允许变形量见参考文献[3]上910页表3.10-7,得

[]0.00050.00053510.1755y l mm ==?=

[]0.014rad θ=

由参考文献[1],对于传动轴II,仅需要进行刚度计算,无须进行强度验算。 5.2.1传动轴2的最大挠度计算

为了计算上的简便,可以近似地以该轴的中点挠度代替最大挠度,其最大误差不超过3%。

由参考文献[1],若两支承的齿轮传动轴为实心的圆形钢轴,忽略其支承变形,在单在弯曲载荷作用下,其中点挠度为:

334(0.75)

(/)171.39()

a b l N x x y y mm D mzn -=

式中:l ——两支承间的跨距(mm),对于轴II,351l mm =.

D ——该轴的平均直径(mm),本轴的平均直径44D mm =.

i

a x l =

,i a ——齿轮i z 的工作位置至较近支承点的距离(mm)

a y ——输入扭矩的齿轮在轴的中点引起的挠度(mm )

b y ——输出扭矩的齿轮在轴的中点引起的挠度(mm )

其余各符号定义与之前一致。

对于输入的三个驱动力,计算其分别作用时对于轴中点的挠度值

对于1a Q ,其输入位置1125a a mm =,故125

0.356351

x ==

3314351 5.5(0.750.3560.356)

171.390.06444 2.548315

a y mm ???-==???

对于2a Q ,其输入位置272a a mm =,故72

0.205351

x =

= 3324

351 5.5(0.750.2050.205)

171.390.03344 2.542450

a y mm ???-==??? 对于

3

a Q ,其输入位置398a a mm =,故98

0.279351

x =

= 3334

351 5.5(0.750.2790.279)

171.390.03644 2.536630

a y mm ???-==??? 故1a Q 引起的中点挠度最大,在计算合成挠度时使用1a a Q Q =,10.064a a y y mm ==进行计算。此时轴II 转速为315/min r ,同理: 对于1

b Q ,其输入位置148b a mm =,故

10.027b y mm =

对于2b Q ,其输入位置2140b a mm =,故

20.123b y mm =

2

b Q 引起的中点挠度最大,在计算合成挠度时使用2b b Q Q =,20.123b b y y mm ==进行计

算.

由参考文献[1],中点的合成挠度h y 可按余弦定理计算,即:

()

h y mm =

式中:h y ——被验算轴的中点合成挠度(mm);

β——驱动力a Q 和阻力b Q 在横剖面上,两向量合成时的夹角(deg),2()βδαρ=-+

δ——在横剖面上,被验算的轴与其前、后传动轴连心线的夹角(deg),按被验算的轴的旋转方向计量,由剖面图上可得δ值.啮合角20α=?,齿面磨擦角 5.72ρ=?,得

2()02(20 5.72)51.44βδαρ=-+=-+=-?

代入计算,得:

0.097[]h h y mm y ==<

满足要求。

5.2.2传动轴2在支承处的倾角计算

由参考文献[1],传动轴在支承点A,B 处的倾角,A B θθ时,可按下式进行近似计算:

3()h

A B y rad l

θθ=-=

代入0.097h y mm =,351l mm =,得430.097

8.2910()[]351

A B rad θθθ-?=-==?≤

满足要求,故不用计算其在齿轮处的倾角. 5.3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5.3.1计算条件的确定 (1)变形量的允许值

验算主轴轴端的挠度[]c y ,目前广泛采用的经验数据为:

[]0.0002()

c y l mm ≤

式中:l ——两支承间的距离,在本主轴中,310l mm =.故取[]0.062c y mm =

由参考文献[1],对对于工作台宽度为320mm 的卧式铣床,其主轴前端静刚度为

120/N m μ.

根据不产生切削自激振动的条件来确定主轴组件的刚度.

由参考文献1,(1)、(2)、(3)可以任选一种,进行判定.此处,选用验算主轴轴端的挠度[]c y 切削力的确定

最大圆周切削力t P 须按主轴输出全功率和最大扭矩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4295510()d

z j j

N P N D n η∏???=

式中:d N ——电动机额定功率(kW),此处 5.5d N kW =.

η∏——主传动系统的总效率,1

n

i i ηη∏==∏,i η为各传动副、轴承的效率,取1η∏=。

j n ——主轴的计算转速(/min r ),由前知,主轴的计算转速为80/min r .

j D ——计算直径,对于铣床,j D 为最大端铣刀计算直径,由参考文献[1],对于升降台宽度为3201250?的卧式铣床,其端铣刀的计算直径及宽度分别为200j D mm =,60B mm =. 将参数值带入(5-8)式,得6565.6t P N =

验算主轴组件刚度时,须求出作用在垂直于主轴轴线的平面内的最大切削合力P .

对于升降台式铣床的铣削力,一般按端铣计算,不妨设本铣床进给系统的末端传动

副有消隙机构,应采用不对称顺铣,则各切削分力与t P 的比值可大致认为

0.956237.32V t P P N

==,

0.241575.74H t P P N

==,

0.53282.8a t P P N

==.

0.986434.29t P P N =≈=, 1.17222.16t P P N ∑≈=,即P ∑与水平面成60?角,P ∑在

水平面的投影与H P 成65?角.

(2)切削力的作用点

设切削力P 的作用点到主轴前支承的距离为s ,则

()s c w mm =+

式中:c ——主轴前端的悬伸长度,此处95c mm = w ——对于普通升降台铣床60w B mm == 代入,切削力P 的作用点到主轴前支承的距离为155s mm = 5.3.2两支承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为了计算上的简便,主轴部件前端挠度可将各载荷单独作用下所引起的变形值按线性进行向量迭加,由参考文献[1]其计算公式为: (1) 计算切削力P 作用在s 点引起主轴前端c 占的挠度csp y

2322

3()()[]()63csp

c B A sc c lsc l s l c sc y P mm EI EI C l C l

-++=+++ 式中:E ——抗拉弹性模量,钢的62.110E MPa =?

c I ——为BC 段惯性矩,对于主轴前端,有

44

44

6455128(1(

))

(1)

12812.7281064

64

c d I mm ππα??--=

=

=? I ——为AB 段惯性矩,有

44

4

4

642880(1(

))

(1)

80 1.981064

64

d I mm ππα??--=

=

=?

其余各参数定义与之前保持一致.代入计算,得0.01387csp y mm = 沿P 方向,75.8p α=?.

(2)计算力偶矩M 作用在主轴前端c 点产生的挠度ccM y

22

(

)()23ccM C B A c lc l c c

y M mm EI EI C l C l +=+++ 式中各参数定义与之前保持一致.力偶矩

200

1575.74157.5742

21000

j H

D M P N m ==?

=??

代入,得:

61.10910ccM y mm -=?

其方向在H 平面内,180M α=?

(3)计算驱动力Q 作用在两支承之间时,主轴前端c 点的挠度cmQ y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 黄建青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能源学院 班级: 1302402 设计者:黄建青 学号: 1130240222 指导教师:焦映厚陈照波 设计时间: 2015年06月23日

凸轮机构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1,机构的原始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机构运动简图 表1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计算流程框图: 2. 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2.1 确定凸轮机构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 设定角速度为ω=1 rad/s (1) 升程:0°<φ<50° 由公式可得 )]cos(1[20 ?π Φh s -=

)sin( 20 1 ?π ωπΦΦh v = )cos(20 2 2 12?π ωπΦΦh a = (2) 远休止:50°<φ<150° 由公式可得 s = 45 v = 0 a = 0 (3) 回程:150°<φ<240° 由公式得: ()()22 0000200000002200000 0,2(1)(1)1,12(1)(1),2(1)s s s s s s s s s Φhn s h ΦΦΦΦΦΦn Φn ΦΦn h n s h ΦΦΦΦΦΦn Φn n ΦΦΦn hn s ΦΦΦΦΦn Φn ??????'?=---+<≤++?'-? ???''-? =----++ <≤++???'-??? ?'---?'=-++<≤++'-?? 201 00000010002001 000 00n (),(1)(1)n ,(1)(1)n (1),(1)s s s s s s s s Φh v ΦΦΦΦΦΦn Φn ΦΦn h v ΦΦΦΦn Φn n ΦΦΦn h v ΦΦΦΦΦn ΦΦn ω??ω??ω??'=- --+<≤++?'-? ?''-? =- ++<≤++?'-? ?'---'?=--++<≤++''-??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7号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题目三齿轮机构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作业3 齿轮传动设计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15 745 25 30 37 2 3 3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 i ,输出转速为n o1,n o2,n o3,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pmax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vmax ,定轴齿轮传动每对齿轮的最大传动比为i dmax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135.2037 74511=== o i n n i

833.243074522=== o i n n i 8.2925 74533=== o i 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 实现。设带传动比为i pmax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pmax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i v2和i v3,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ax 1= f v p i i i i 2m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max 3v v i i ==4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365.2max max 3 == v p f i i i i 则得滑移齿轮的传动比 041.3max 11=?= f p v i i i i 750.3max 22=?= f p v i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N=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 d =3365.2=1.332≤i dmax =4 3、齿轮齿数的确定 由于实现的传动比较大,为保证齿轮传动精度和增加强度,故三对滑移齿轮均按角度变位齿轮设计。 则 3 109287165cos cos ) (cos cos )(cos cos ) (a a Z Z a a Z Z a a Z Z +=+=+ 又由于 750.365=Z Z 041.37 8=Z Z 000.4910=Z Z 结合齿轮变位系数线图,按如下设计: Z 5=13 Z 6=39 a 1=25.19° x 1=0.500 x 2=0.629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

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2. 数字调制与解调器的设计 3. 特殊信号产生器的设计 4. 同步信号提取 5. 编码译码器

综合课程设计

可用C++(Visual C++ 6.0),JA V A(JSP,STRUTS),C#(https://www.360docs.net/doc/2e5990355.html, ,Visual Studio 2005),试题目而定。 1、综合购物频道(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是一个在线销售系统,是一个B-C模式的电子商务系统,由前台的B/S模式购物系统和后台的C/S模式的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该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实现会员注册、浏览商品、查看商品详细信息、选购商品、取消订单和查看订单等功能,前台系统的详细功能。目的:了解项目开发的一个基本流程以及如何运用现行的框架搭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型系统2、某大型企业内部OA(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采用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快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节省大量的办公费用,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该企业内部OA系统采用模型组件与WEB技术结合的方式,具有强大的功能,广泛的适用性、可靠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目的:学习运用当前热门的前台技术。 3、产品展示厅(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当您想客户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最好的方式是拥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来传播和展示您的产品信息。产品展示系统,为客户详细介绍自己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 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用户可以方便迅速掌握系统的操作。 4人事管理系统(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人事档案完整资料、人事分类管理(员工户口状况、员工政治面貌、员工生理状况、员工婚姻状况、员工合同管理、员工投保情况、员工担保情况)、考勤管理、加班管理、出差管理、人事变动管理(新进员工登记、员工离职登记、人员变更记录)、员工培训管理(员工培训、员工学历)、考核奖惩、养老保险等几大模块。系统具有人事档案资料完备,打印灵活,多样、专业的报表设计,灵活的查询功能等特点。 主要技能:掌握项目的开发流程: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测试等;熟悉VC的多文档的开发技能和技巧;利用ADO技术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掌握数据库的开发和操作技能。 5、即时通讯系统(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系统采用UDP协议,具有:收发在线和离线消息、添加/删除好友、服务器端存储好友列表、在客户端存储好友资料和聊天记录、添加/删除好友组、可以群发消息、收发文件等功能。 主要技能:掌握项目的开发流程: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测试等;熟悉VC的网络通信的开发技能和技巧,包括:TCP和UDP协议、线程等;利用ADO技术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 6、推箱子(限最多3人选) 【规则】本游戏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箱子都推到目标位置上。箱子只能推动而不能拉动。一次只能推动一个箱子。 经典的推箱子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古老游戏,目的是在训练你的逻辑思考能力。在一个狭小的仓库中,要求把木箱放到指定的位置,稍不小心就会出现箱子无法移动或者通道被堵住的情况,所以需要巧妙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和通道~! 7、贪吃蛇(限最多3人选) 【规则】: A 用键盘的方向键控制蛇的上下左右移动。 B 游戏分为三种难度,SLUG为慢速,每吃一朵花得1分;WORM 为中速,每吃一朵花得2分;PYTHON为快速,每吃一朵花得3分。 C 游戏目标:操纵屏幕上那条可爱的小蛇,在黑框中不停吃花,而每吃一朵

最新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1.1 电动机的选择 1.1.1 选择电动机类型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其结构为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 V。 1.1.2 选择电动机容量 根据设计数据,工作机的有效功率为 从电动机到工作机输送带之间的总效率为: 式中,、、、分别为联轴器、轴承、齿轮传动和卷筒的传递效率。由表9.1取=0.99、=0.99、=0.97、=0.97,则 所以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1.1.3 确定电动机转速 按表2.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而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为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1000r/min和1500r/min三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 r/min的电动机。 根据电动机类型、容量和转速,查表15.1选定电动型号为Y132S-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满载转速 /(r/min) Y132S-6 3 90 2.0 2.0

型号H A B C D E FxGD G K b b1b2AA HA L1 Y132S 132 216 140 89 38 80 10x8 33 12 280 210 135 60 18 475 1.2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 总传动比为 分配传动比 考虑润滑条件,为使结构紧凑,各级传动比均在推荐值范围内,取,故 1.3 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及动力参数 1.3.1 各轴的转速 I轴: II轴: III轴: 卷筒轴: 1.3.2 各轴的输入功率 I轴: II轴: III轴: 卷筒轴: 1.3.3 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T d为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一个运用c++设计一个个人的记账软件具体过程。实现了添加、查询、删除、修改等功能。能够大致的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情况。 开发背景 个人理财在中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金融机构的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情。人们对个人理财的重视程度,与我过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金融产品的日趋丰富以及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上升等等是分不开的。可是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理财观念还远远不足。 可是理财并不困难,并非非要靠个人理财专业人士的建议才能身体力行。只要了解收支状况、设定财务目标、拟定策略、编列预算、执行预算到分析成果这六大步骤,便能够轻松的达成个人的财务管理。至于要如何预估收入掌握支出进而检讨进则有赖于平日的财务记录,也就是需要一款便于记账的软件。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记账的习惯。家庭、个人的收入支出结构在日益变化,单纯的靠本子记录收入支出无法满足对于收入支出结构的统计分析,因此以个人用户为目标的记账软件应运而生。相应的各种面向家庭以及个人的理财软件也越来越多。可是众多个人理财软件操作专业,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功能过于强大,分析

数据用语也不易理解。因此开发一个操作简便、统计结果直观并对个人用户理财有参考价值的记账软件无疑能为广大个人用户提供方便。 总而言之,在不久的将来家庭使用理财软件也将成为国内家庭的必须品。能提供简单明了的功能以及操作的记账软件更是被广泛需要。这种软件也会为提升人们的胜过品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技术背景 C语言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这样一门c程序课程更是有必要。此次课程设计我所采用的环境是vc++,使用基本控制结构,如循环和选择,着重实现管理系统的增删改以及查询等典型的功能。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译,更多的是要上机去调试,虽然初学时很麻烦,可是养成习惯后我相信受益匪浅。 开发环境 Vc++,win7. 设计目标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本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 记录日常收支情况,查找某天的收支情况,插入忘记的收支功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大作业20无错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作业 ——齿轮传动系统20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系统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5 设计者: 学号: 115 指导教师:陈 设计时间: 2017年6月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1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 轮最大 传动比 模 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20 970 30 35 40 ≤2.5 ≤4 2 ≤4 3 ≤4 3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输出转速min /30=n /35=min /40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333.3230970 1=== n i 714.2735 022=== n i 250.2440 3===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则总传动比 f v p f v p f v p 令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425.24 *5.2250 .24max max 3=== f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333.5425 .2*5.2max 11== = f p v i i i 571.4425 .2*5.2714 .27max 22== = f p v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42,8,41,9,40,10======1=h ,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20=α,实际中心距 mm a 50'=。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高度变位齿轮,其齿数:。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h 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1'=。圆锥齿轮15和16 29,17==1=h ,径向间隙系数,分度 圆压力角为(等于啮合角α)。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二级齿轮

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一)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送装置 1.设计数据及要求: 设计的原始数据要求: F=2200N ; d=250mm ; v=s 机器年产量:小批量; 机器工作环境:清洁; 机器载荷特性:平稳; 机器最短工作年限:6年2班。 2.传动装置简图: (二)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根据参考文献[2],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 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V 。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工作机的有效功率为: KW kW Fv W 98.11000 9 .000221000 P =?= = 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传送带间的总效率为:

2421234ηηηηη∑ = 式中:1234ηηηη、、、分别为联轴器、轴承、齿轮传动、卷筒的传动效率。联轴器选用弹性联轴器,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齿轮为8级精度齿轮,由参考文献[2]表取 。则: 所以电动机所需要的工作功率为: 3.确定电动机转速 按参考文献[2]表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而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为: 所 以 电 动 机 转 速 的 可选范围为 :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 r/min 、1000 r/min 、1500 r/min 三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r/min 的电动机,另需要其中电机工作所需额定功率:ed d P P ≥。 根据电动机类型、容量和转速,由参考文献[2]表以及有关手册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满载转速 /(r/min) 起动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Y132S-6 3 960 由参考文献[2]表查得电动机的主要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如下: 型号 H A B C D E F ×GD G K Y132S 132 216 140 70 38 80 10×8 33 12 --- b b b h A BB H L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

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课程设计II”任务书

综合课程设计II 项目总结报告 题目:卧式升降台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 学号 班号1208108 指导教师 填报日期2015年12月16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 2014年11月

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4 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4 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4 3.1确定转速系列4 3.2确定结构式4 3.3绘制转速图、传动系统图及核算误差5 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5 4.1确定转速系列5 4.2绘制转速图6 4.3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及定比传动副带轮直径8 4.4绘制传动系统图10 4.5核算主轴转速误差10 4.6传动轴的直径的确定11 4.7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12 4.8选择带轮传动带型及根数13 5.技术指标分析14 5.1第2扩大组的验证计算14 5.2传动轴2的验算16 5.3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18 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1

参考文献22 1.项目背景分析 铣床系指主要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 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简单来说,铣床可以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的机床。 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本设计机床为卧式铣床,其级数12Z =,最小转数 min 28/min n r =,转速公比为 41.1=?,驱动电动机功率 5.5N kW =。主要用于加工钢以及铸铁有色金属;采用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材料做成的刀具。 第一周:准备图版等工具,齿轮和轴的计算完成,进行初步计算并开始画展开草图。 第二周:完成截面草图,验算、加粗。 第三周: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 3.1确定转速系列 根据已知要求的公比,查表得到系统转速系列: 28 40 56 80 112 160 224 315 450 630 900 1250 r/min 3.2确定结构式 13612322=??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第3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1208103 完成者: xxxxxxx 学号: 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

工业大学 凸轮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 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 ??-= 512cos 1601ππωv ; ?? ? ??= 512sin 1442 1?π 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 ≤≤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 14π ?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 5'0π= Φ,6 s π =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9cos 125π?s ; ()π?ω--=59 sin 451v ; ()π?ω-=59 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 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14*pi/9; s=25*(1+cos(9*(t-pi)/5));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卧式升降台铣床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项目总结报告题目:工作台面积320×1250mm2 卧式升降台铣 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 学号 班号 指导教师韩振宇 填报日期2014年12月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

2014年4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 1.1. 综合课程设计II的目的 1.2. 金属切削机床在国内外发展趋势 2. 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2.1. 设计任务 2.2. 进度安排 3. 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 4. 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 4.1.机床的规格及用途 4.2.运动设计 1.确定极限转速: 2.确定结构网或结构式: 3.绘制转速图: 4.绘制传动系统图 1)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 2)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4.3.动力设计 1.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2.传动轴直径初定 3.主轴轴颈直径的确定 4.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4.4.结构设计 4.5.零件的验算 1直齿圆柱齿轮的应力计算 2齿轮精度的确定 3传动轴的弯曲刚度验算 4主轴主件静刚度验算 5.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6. 技术指标分析 参考文献

1. 项目背景分析 1.1.综合课程设计II的目的 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送和变速的结构方案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金属切削机床在国内外发展趋势 机床作为加工的母机,总是要保证和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机床也相应地不断发展与更新,如性能参数的提高、功能的扩大、切削功率的加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床动态性能的不断改善,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基础元件的不断创新,控制系统的更新等等。 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局对振兴我国机床工业的设想,要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限制和压缩落后机床的生产,要化大力气发展高性能、高效率、高水平的适合国民经济需要的“高档”产品,改善机床品种的构成比。重点发展机、电、仪结合的产品。注意在冲压、电加工、激光、等离子加工中应用数控技术。 国外机床工业的发展,特别讲究机床的精度、效率,讲究机床制造工艺技术水平,试验分析与理论研究。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已普遍推广使用数控机床。日本和美国已建成柔性自动化生产车间和柔性自动化工厂,整个机床制造的技术水平和自动检测控制技术已有大幅度提高。 2. 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2.1.设计任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综合课程设计II”,是以车床和铣床主传动系统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电动机的选择 选择电动机类型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其结构为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 V。 选择电动机容量 根据设计数据,工作机的有效功率为 P w= Fxv 1000 = 2130Nx1.1m s ? 1000 =2.343Kw 从电动机到工作机输送带之间的总效率为: η∑=η12η24η32η4 式中,η1、η2、η3、η4分别为联轴器、轴承、齿轮传动和卷筒的传递效率。由表取η1=、η2=、η3=、η4=,则 η∑=η12η24η32η4=0.992x0.994x0.972x0.97=0.86 所以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P d= P w η∑ = 2.343kW 0.86 =2.72kW

确定电动机转速 按表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 ∑′=8~40,而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为 n w =60x1000xv πd =60x1000x1.1 πx240 r min ?≈88 r min ?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 d =i ∑‘n w =(8~40)x88r min ?=(704~3520) r min ?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 、1000r/min 和1500r/min 三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 r/min 的电动机。 根据电动机类型、容量和转速,查表选定电动型号为Y132S-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电动机的主要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如下表: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总传动比i∑为 i∑=n m n w = 960 88 =10.91 分配传动比 i∑=i I xi II 考虑润滑条件,为使结构紧凑,各级传动比均在推荐值范围内,取i I=1.4i II,故 i I=√1.4i∑=√=4 i II=i∑ i I = 12.08 4.11 =2.73 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及动力参数各轴的转速 I轴:n I=n m=960r min ? II轴:n II=n I i I =960r min ? 4 =240r min ? III轴:n III=n II i II =240r min ? 2.73 =88r min ? 卷筒轴:n W=n III=88r min ?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大作业20无错版复习过程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大作业20无错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作业 ——齿轮传动系统20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系统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5 设计者: 学号: 115 指导教师:陈 设计时间: 2017年6月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1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 轮最大 传动比 模 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20 970 30 35 40 ≤2.5 ≤4 2 ≤4 3 ≤4 3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min /970r n =,输出转速min /3001r n =, n /3502mi r n =,min /4003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5.2m 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 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ax =d i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333.3230970 011=== n n i 714.2735 970 022=== n n i

250.2440 970 033=== 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 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 ax 1= f v p i i i i 2m 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 4max 3==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425.24 *5.2250 .24max max 3===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333.5425 .2*5.2333 .32max 11== = f p v i i i i 571.4425 .2*5.2714 .27max 22== = f p v i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343.1425.2max 33 =≤===d f d i i i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42,8,41,9,40,101098765======z z 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 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 c ,分度圆压力角0 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0'=。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 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 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统本通信1403班 姓名:庞盟 学号:14611006150041 完成时间:2015年10月21日

一、课程实训目的 该课程安排LTE网络优化实训模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LTE的关键技术以及从事网络优化需要具备的实操能力。让学生利用MAPINFO将基站信息进行地图可视化的,并制作专题地图等相关图层,同时进行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实际工作的应用。掌握路测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并进行4G网络的实战测试,进一步加深网络优化测试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网络问题的分析判断,并撰写相应的优化方案。掌握EXCELL函数(VLOOKUP、MID、数据透视、分裂等)在网络优化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够进行基站信息的整合,网络指标曲线走势图、对比柱状图的制作。 二、课程实训要求 1、实习期间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2、实习期间应服从带队老师的管理。严格遵守纪律,每个学生必须遵守实训场所的相关规章制度,听从实习教师的安排。遵守实习场所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在实习地应听从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在实习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违规操作。 三、课程实训地点 通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华为HALP 四、课程实训过程 本次实训课程主要针对4G无线网络优化进行安排。对LTE网络的空中接口原理、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实际工作中LTE网络的射频优化方法、单站验证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EXCEL、MAPINFO、PIONEER等常用优化工具进行了着重介绍,使我们能够对LTE网络的优化方法、优化流程、优化工具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具备基本的优化技能。其中,PIONEER是集成了多个网络进行同步测试的新一代无线网络测试及分析软件,是世纪鼎利公司结合长期无线络优化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具备完善的GSM、CDMA、EVDO、WCDMA、TD-SCDMA、LTE网络测试功能。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推出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它提供定位,制作和处理的电子地图,数据/信息的地理化标注等功能,是地理信息系 统的代表作之一。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号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号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3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i 3 =1450/17=85.294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 =2.8,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 ,i v2 和i v3 ,令i v3 =i vmax =4.5, 则定轴的传动比为i f =85.294/(4.5*2.8)=6.769,从而i v1 =48.333/(6.769*2.8) =2.550,i v2=3.326。定轴齿轮每对的传动比为i d ==1.89。 三、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几何尺寸及重合度: 经过计算、比较,确定出三对滑移齿轮的齿数,其分别为:z 5=17,z 6 =44, z 7=14,z 8 =47,z 9 =11,z 10 =50。变位系数的确定:x 5 =x 6 =0; x 7 ≥ ha*(17-14)/17=0.176,取x 7=0.18,x 8 =-0.18;x 9 ≥ha*(17-11)/17=0.353,取 x 9=0.36;x 10 =-0.36。各对齿轮的具体参数如下。 表一滑移齿轮5和6几何尺寸及重合度 序号项目代号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1 齿数齿轮5 z 5 17 44 齿轮6 z 6 2 模数m 2 3 压力角α20° 4 齿顶高系数h a * 1 5 顶隙系数c* 0.25 6 标准中心距 a 61mm 7 实际中心距a’61mm 8 啮合角α ’ 20° 9 变位系数齿轮5 x 5 齿轮6 x 6 10 齿顶高齿轮5 h a5 h a5 = h a * m=2mm h a6 = h a * m=2mm 齿轮6 h a6 11 齿根高齿轮5 h f5 h f5 =m*(h a *+c*)=2.5mm h f6 =m*(h a *+c*)=2.5mm 齿轮6 h f6 12 分度圆直径齿轮5 d 5 d 5 =m*z 5 =34mm d 6 =m*z 6 =88mm 齿轮6 d 6 13 齿顶圆直径齿轮5 d a5 d a5 =d 5 +2*h a5 =39mm d a6 =d 6 +2*h a6 =93mm 齿轮6 d a6 14 齿根圆直径齿轮5 d f5 d f5 =d 5 -2*h f5 =29mm d f6 =d 6 -2*h f6 =83mm 齿轮6 d f6 15 齿顶圆压力 角 齿轮5 α a5 α a5 =arccos(d 5 *c osα/d a5 )=32.51° α a6 =arccos(d 6 *cosα/d a6 )=27.23° 齿轮6 α a6 16 重合度ε[z 5 *(tanα a5 -tanα’)+z 6 *(tanα a6 - tanα’)]/2π=1.792

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基于CAN总线的直流电机速度组态监控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B电气101 学号 完成日期 盐城工学院电气学院

内容提要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可靠的新型多功能器件和一些先进的控制理论不断出现,使得控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iCAN 教学实验开发平台涉及:CAN-bus 网络通信、iCAN 协议、基本的输入、出功能控制、PC 软件编程等技术内容;该实验开发平台涉及的范围广泛,合不同技术,体现分布式网络控制的优越性。典型的直流电机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来改变电机在负载条件下的转动角速度。以iCAN 教学实验开发平台为基础,利用组态软件编写一上位机软件,实现以CAN总线为基础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利用模块iCAN4400 输出电压变化,改变电机转速;电机的起、停控制由iCAN2404功能模块完成。 本设计是一个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iCAN模块、电机驱动器模块、光电隔离模块、步进电机等多个模块组成的控制系统。本文通过单片机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检测,并根据所测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本系统基本实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通过CAN总线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步进电机运动到指定位置的功能。采用CAN总线通信在可靠性、时实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关键字:单片机;步进电机;CAN总线

目录 1.概述 2.系统总体设计 2.1 信号采集电路 3.CAN总线接口电路 3.1 模拟量输出接线方式 3.2 主要技术指标 3.3 Ican-4400模块上线 4.程序代码及组态界面图 5.课程设计体会 6.参考文献

哈工大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最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1拨叉的用途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宽度为30mm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30mm的面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1.2拨叉的技术要求

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形状、结构比较简单,通过铸造毛坯可以得到基本形状,减少了加工工序,又节约了材料。除了拨叉上表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等车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拨叉上表面虽然加工精度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以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1选择毛坯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 能优良,考虑到零件需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 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无交变载荷,又属于间歇工 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 求及生产要求。 零件形状简单,因此毛形状需要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 近,又因内花键较小,因此不可直接铸出。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1.1 公差等级 选取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中表2.2-3可查得金属型铸造毛坯件的公差等级为7~9级,取为CT=9级。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中表2.2-1可查得尺寸公差为CT=2.2mm 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5查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级。 对所有的加工表面取同一数值,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4查得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级,得RAM数值为2.0mm。 2.2.2 铸件重量 已知机械加工后波插件的重量为0.84kg,由此可初步估 计机械加工前铸件毛坯的重量为1kg。 2.2.3 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均大于等 于1.6 m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连杆的运动的分析 一.连杆运动分析题目 图1-13 连杆机构简图 二.机构的结构分析及基本杆组划分 1.。结构分析与自由度计算 机构各构件都在同一平面内活动,活动构件数n=5, PL=7,分布在A、B、C、E、F。没有高副,则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5-2*7-0=1 2.基本杆组划分 图1-13中1为原动件,先移除,之后按拆杆组法进行拆分,即可得到由杆3和滑块2组成的RPR II级杆组,杆4和滑块5组成的RRP II级杆组。机构分解图如下:

图二 图一 图三 三.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图一为一级杆组, ? c o s l A B x B =, ? sin lAB y B = 图二为RPR II 杆组, C B C B j j B E j B E y y B x x A A B S l C E y x S l C E x x -=-==-+=-+=0000 )/a r c t a n (s i n )(c o s )(?? ? 由此可求得E 点坐标,进而求得F 点坐标。 图三为RRP II 级杆组, B i i E F i E F y H H A l E F A l E F y y l E F x x --==+=+=111)/a r c s i n (s i n c o s ??? 对其求一阶导数为速度,求二阶导数为加速度。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yC=-350; A0=xB-xC; B0=yB-yC; S=sqrt(A0.^2+B0.^2); zj=atan(B0/A0); xE=xB+(lCE-S)*cos(zj); yE=yB+(lCE-S)*sin(zj); a=0:0.0001:20/255; Xe=subs(xE,t,a); Ye=subs(yE,t,a); A1=H-H1-yB; zi=asin(A1/lEF); xF=xE+lEF*cos(zi); vF=diff(xF,t); aF=diff(xF,t,2); m=0:0.001:120/255; xF=subs(xF,t,m); vF=subs(vF,t,m); aF=subs(aF,t,m); plot(m,xF) title('位移随时间变化图像') xlabel('t(s)'),ylabel(' x')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