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ppt课件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空间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长半轴 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优点:与对地观测数据结合紧密,使用方便,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2000系:CGCS2000,6378137.0,1/298.257222101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务院批准,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1984.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的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框架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具体实现。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构成:☐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完成的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获得的在ITRF97框架下的近5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ITRF97框架下平差后获得的近10万个三、四等天文大地网点。
按精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的连续运行基准站,其坐标精度为毫米级。
☐(2)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除了CORS站以外的所有站。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提供的地心坐标的精度平均优于±3 cm。
国家大地坐标系

0.00344978650678 返
回
9.7803253361
主 菜
单
9.8321849379
9.7976432224
纬度45度的正常重力值γ45°(伽) 9.8061977695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国家大地坐标系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v (一)模型选择
PPT文档演模板
国家大地坐标系
v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2.5-1:10万DEM数 据库转换
a、按照比例尺对应图幅分块,在需补充内容的 邻接边各增加一个相应比例尺图幅;
b、考虑椭球变换及相应的比例尺图幅的X、Y坐 标平移量,求得X、Y坐标改正值;
c、根据坐标改正值进行图幅坐标平移,同时, 参考像素分辨率确定起算坐标进行数据重采样;
v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v 自转角速度 ω=7.292l15×10-5rad s-1
PPT文档演模板
国家大地坐标系
v 其它参数见下表:
短半径b(m) 极曲率半径c (m) 第一偏心率e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第二偏心率e’
第二偏心率平方e’2 1/4子午圈的长度Q(m) 椭球平均半径R1(m) 相同表面积的球半径R2(m) 相同体积的球半径R3(m)
PPT文档演模板
国家大地坐标系
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 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 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 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 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 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 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 残余的全球旋转,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2.5-1:10万 DRG数据库转换 获取图幅对应比例尺图幅图廓角点的X、Y 坐标平移量,根据平移量计算图幅定位坐标, 修改数据头文件;然后按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 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1:2.5-1:10万DRG数 据库转换的b~e步骤进行。 转换后数据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 1980年西安坐标系分幅。
返 回 主 菜 单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一)模型选择 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 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 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 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 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但 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 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 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 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 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 4 个 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 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 Z 轴由原点指向历 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 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 1984.0的初始指向 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 残余的全球旋转,
3、按无固定分幅分区建立的图形数据库
按无固定分幅分区建立的图形数据,根据坐
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 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 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 ω=7.292l15×10-5rad s-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7
二、坐标系实现(天文大地网)精度低且不均匀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随天文大地网边布设 边平差建立起来的,没有经过整体平差, 因而精度不均匀,个别地区误差可能达到 几m,甚至10m。 1980西安坐标系是在椭球重新定位的基础 上,通过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建立起来的, 全网精度比较均匀,在西北和西南边沿地 区,误差大约 1m。
36
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好处
第五、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推动卫星导航 产业,进而推动陆、海、空交通运输业的 发展。
第六、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世界大地坐 标系的统一,进而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化, 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37
我国已具有采用地心坐标系的条件
近十年来,在测绘、地震和科学院有关单位的 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了全国规模的 一、二级 GPS网, A、B级GPS网,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 测网络。这些网络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精度GPS 点大约2500个。我国高等级空间大地网已具相 当规模,实现地心坐标系的条件已经具备,这 表明采用地心坐标系是可行的。
30
四、更大的问题是:它们都是局部坐标系,坐标 系的原点与地心有较大偏差
ZBJ54
XBJ54
地心
参考椭球中心
160 1954年北京坐标系原点偏差 m
YBJ5
4
31
五、严重后果是:在空间时代局部坐标系不好用了
首先,自上世纪50年代卫星上天,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大地测 量也进入空间时代,现在大地测量是以GPS为代表的空间时代。 时代变了,测量手段也变了。以前用经纬仪和测距仪;现在则用 GPS,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与坐标系没有关系,而GPS测量与坐标 系有直接关系。用GPS进行控制测量时,地面点坐标应参考于地 心坐标系,不可参考于局部坐标系。 其次,在卫星导航日益普及的今天,与导航配套使用的地图也应 采用同卫星导航一致的坐标系。否则,卫星导航的有效性将受到 严重影响。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地形图为例,导航位置与图上 位置之差可以达到100多米,这样大的误差是不允许的。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0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0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2009年05月27日19:47中新网6月27日电据中国测绘局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
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
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背景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
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
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国标2000 坐标系

国标2000 坐标系
(最新版)
目录
1.国标 2000 坐标系的定义与概述
2.国标 2000 坐标系的特点与应用
3.国标 2000 坐标系的优势与不足
正文
一、国标 2000 坐标系的定义与概述
国标 2000 坐标系,全称为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 WGS84 椭球参数,以全球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数据为基础,利用现代测绘技术,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坐标系统。
二、国标 2000 坐标系的特点与应用
1.特点:国标 2000 坐标系采用了 WGS84 椭球参数,椭球长半轴为6378137m,扁率为 1/298.25。
其原点为我国新疆的喀纳斯,采用了地心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以地球赤道面为基准面。
2.应用:国标 2000 坐标系广泛应用于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地震等领域。
它为我国的国土测绘、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提供了统一、准确的空间基准。
三、国标 2000 坐标系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国标 2000 坐标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 WGS84 椭球参数,具有全球一致性,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坐标转换。
此外,该坐标系采用了地心坐标系,有利于减少地球自转对坐标测量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
2.不足:尽管国标 2000 坐标系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精密工程测量、卫星导航系统等,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这
些领域,我国还需要继续研究和发展更先进的坐标系统。
综上所述,国标 2000 坐标系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具有全球一致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谷风详析]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谷风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fcd7508a1284ac950435f.png)
特制分析
27
二、坐标系实现(天文大地网)精度低且不均匀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随天文大地网边布设 边平差建立起来的,没有经过整体平差, 因而精度不均匀,个别地区误差可能达到 几m,甚至10m。
维持,坐标系的精度和时效性得以与时俱进。
特制分析
40
CGCS2000的定义
CGCS2000符合IERS(国际地球旋转和参考 系服务局)ITRS(国际地球参考系)的下列定 义:
原点在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长度单位为米(SI),这一尺度与地心局部框 架的TCG(地心坐标时)时间坐标一致;
定向在1984.0时与国际时间局(BIH)定向一致;
定向随时间的演变由整个地球水平构造运动无 整体旋转(no-net-rotation)的条件保证。
特制分析
41
CGCS2000的定义
以上定义对应一个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它的原点 和轴定义如下:
原点在地球质量中心;
Z轴指向IERS参考极方向;
X轴为IERS参考子午面与通过原点且同z轴正交的赤 道面的交线;
ZBJ54
XBJ54
地心
参考椭球中心
1954年北京坐标系原点偏差
特制分析
160 m
YBJ5
4
31
五、严重后果是:在空间时代局部坐标系不好用了
首先,自上世纪50年代卫星上天,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大地测 量也进入空间时代,现在大地测量是以GPS为代表的空间时代。 时代变了,测量手段也变了。以前用经纬仪和测距仪;现在则用 GPS,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与坐标系没有关系,而GPS测量与坐标 系有直接关系。用GPS进行控制测量时,地面点坐标应参考于地 心坐标系,不可参考于局部坐标系。
云南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部分ppt课件

CGCS2000与WGS 84的比较
相同历元不同框架坐标比较
相同历元不同框架点位坐标差异,下表以武汉站为例
ITRF2000 -2267749.1620
5009154.3250 3221290.7620 1997
ITRF97
-2267749.157
5009154.333 3221290.747 1997
云南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培训
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坐标系有何不同
坐标系类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现行坐标系 (54北京系、西安80系)
参心坐标系
椭球定位方式 与全球大地水准面最密合
局部大地水准面最吻合
原点位置
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 质量中心
与地球质量中心有较大偏差
坐标系维数
ITRF2005 -2267749.276 ITRF2000 -2267749.2595
5009154.338 3221290.752 2000 5009154.3019 3221290.7263 2000
结论:不同框架在在同一历元下的点位坐标差异一般在3~5cm。
16
CGCS2000与WGS 84的比较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ITRF是ITRS 的具体实现,是由IERS 中心局IERS CB 利用VLBI-甚长基线干涉、LLR-激光测月、SLR-卫星 激光测距、GPS和DORIS-卫星轨道跟踪和定位等空 间大地测量技术的观测数据分析得到的一组全球站坐 标和速度,进行Co-location协同定位。
-1281255.565
5640746.0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建立 我国新一代国家坐标系定名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又称2000中国大地坐 标系。英译: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缩写:CGCS2000
39
大地坐标系的三个方面
一个大地坐标系,包括定义坐标系、实现坐标 系和维持坐标系三个方面:
30
四、更大的问题是:它们都是局部坐标系,坐标 系的原点与地心有较大偏差
ZBJ54
XBJ54年北京坐标系原点偏差 m
YBJ5
4
31
五、严重后果是:在空间时代局部坐标系不好用了
首先,自上世纪50年代卫星上天,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大地测 量也进入空间时代,现在大地测量是以GPS为代表的空间时代。 时代变了,测量手段也变了。以前用经纬仪和测距仪;现在则用 GPS,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与坐标系没有关系,而GPS测量与坐标 系有直接关系。用GPS进行控制测量时,地面点坐标应参考于地 心坐标系,不可参考于局部坐标系。 其次,在卫星导航日益普及的今天,与导航配套使用的地图也应 采用同卫星导航一致的坐标系。否则,卫星导航的有效性将受到 严重影响。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地形图为例,导航位置与图上 位置之差可以达到100多米,这样大的误差是不允许的。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我国现有大地坐标系存在问题
26
现有大地坐标系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一、参考椭球不是最佳椭球
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长半轴a=6378245m;扁率f=1:298.3), 与IUGG推荐的 GRS80椭球 (a=6378137m,f= 1:298.257222101)相 比,a长了108m, 1/f大了约0.043
36
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好处
第五、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推动卫星导航 产业,进而推动陆、海、空交通运输业的 发展。
第六、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世界大地坐 标系的统一,进而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化, 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37
我国已具有采用地心坐标系的条件
近十年来,在测绘、地震和科学院有关单位的 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了全国规模的 一、二级 GPS网, A、B级GPS网,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 测网络。这些网络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精度GPS 点大约2500个。我国高等级空间大地网已具相 当规模,实现地心坐标系的条件已经具备,这 表明采用地心坐标系是可行的。
32
再次,航天器测控和武器制导一定在地心坐标系进行。 使用局部坐标系,将会引入很大测控误差。局部坐标系 不支持空间科学和远程武器对大地测量的要求。 总之,在空间时代,局部坐标系已制约测绘本身的发 展,已制约测绘的众多应用,特别是空间、航天和武器 的应用。局部坐标系已变得过时。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局部坐标系在空间时代毫 无用处(例如,对于不涉及空间测量的局部工程建设, 旧坐标系的地形图仍然好用)。
33
现代大地坐标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现代大地坐标系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① 地心;
② 三维;
③ 高精度;
④ 定义符合IERS(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协议。
这四点也是现代大地坐标系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现代大地坐标系的科学性、 先进性和统一性。
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显然不具备这些特性,因而都算不上 现代大地基准了。
定义坐标系是指规定坐标系的原点、坐标轴的指 向和尺度,以及使用的参考椭球和正常椭球。
我们的结论是:为了适应空间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发
展,适应大地坐标系的发展趋势,我国大地坐标系应当更新换代,应当现代
化。
34
我们的基本选择:
地心大地坐标系
35
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好处
第一、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充分享用空间技术 的成果,具体而言,能方便使用GPS。 第二、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助于推动大地测量以至 整个测绘科技的发展。 第三、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 的发展。 第四、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航天技术与武器的 发展。
大地测量导出常数如下: 大地测量导出参数有很多,常用的有:椭球短半 轴b、几何扁率f((a-b)/a)等
10
11
12
13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建国以来,我国使用两个大地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它是1942普尔柯夫坐标系在 中国的延伸。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 1980西安坐标系。在参考椭球定位基础上,由天 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建立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 颁布使用。
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IAG-75椭球(长半 轴a=6378140m;扁率f=1:298.257),与 GRS80椭球相比,a长了3m, 1/f小了约 0.000222。
27
二、坐标系实现(天文大地网)精度低且不均匀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随天文大地网边布设 边平差建立起来的,没有经过整体平差, 因而精度不均匀,个别地区误差可能达到 几m,甚至10m。 1980西安坐标系是在椭球重新定位的基础 上,通过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建立起来的, 全网精度比较均匀,在西北和西南边沿地 区,误差大约 1m。
28
三、测量标志遭到严重破坏
解放以来,我国共建测量标志90余万座, 到2007年7月为止,被毁坏的测标已达54% (见2007年7月17日《中国测绘报》 )。 实际上,天文大地网只存在于纸面上,在 物理上已经不完整了。这无疑给用户带来 极大困难。
29
以上三个问题,并不是致命性的,并不构 成坐标系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 那么,什么是致命性问题呢?还有什么是 比这更大的问题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2014.3
1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 年7月起,我国启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
我国为什么启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3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4
5
6
7
8
9
往下讲之前讲几个名词概念:
大地测量基本常数四个如下: 1.地球赤道半径a; 2.地球动力学形状因子J2; 3.地心引力常数GM,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M 是地球的陆、海和大气质量的总和; 4.地球自转角速度ω。 前两个称为大地测量基本几何常数,后两个称为 大地测量基本物理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