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精编版
地形图测绘要求

附件一1:500地形图测绘要求(可根据测绘精度及区域地形复杂程度对部分要求进行取舍,以控制费用)一.基本要求(一)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二)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三)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四)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五)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二.数据采集方法(一)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 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簿。
(二)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三.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二)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三)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四.数据处理将RTK手簿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五.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六.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综述一、地形图要素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
二、测量控制点各等级天文点、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条款规定符号表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的等级控制点均按图式条款符号表示(不含图根点),分别在点名前加级别代号,A、B、C、E;水准点和经水准联测(或代水准联测)的各等级控制点高程注至;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程注至。
三、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墙角如防震加固垛的房屋,以垛外角测绘。
3、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表示,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都应分割表示。
城镇内的老居民区,房屋毗连、庭院套递,应根据房屋形式不同、屋脊高低不一、屋脊前后不齐等因素进行分割表示,所有分割线均用实线绘制。
A、房屋性质注记一般1—2层注“砖”、3—7层注“混”、8层以上注“砼”。
B、房屋层次注记凡楼顶搭建的临时性房屋不记层数;楼顶层阁楼、小型楼梯间低于米的不记层数;房屋地下室不算层数,在房屋性质后加注“D”字。
C、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简单房屋小于时,可用直线连接。
D、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²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E、走廊、悬空走廊及挑楼(多层房屋、上部是楼房、下面是走廊)。
均依《图式》表示。
F、阳台落地的按房屋测绘,不落地的一般阳台宽度在图上大于的依《图式》表示。
不落地阳台距地面高度不足1米的按落地处理。
G、栅房只表示固定的,临时性的不表示。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

地形测量内业作图基本要求一.等高线要求1、等高线必须平滑,反应地形时不可出现间距不一致的情况。
2、等高线不能交叉,当坡度较大时,间距小于0.25m时,首曲线可省略不表示。
3、等高线遇到地物时,应表示到符号的边线。
如4、一般情况下,等高线按比例的划分为0.5m,1.0m.,2.0m的等高距,可视实际情况地形因素而定。
5、等高线线宽:首曲线0.15,计曲线0.3,间曲线0.15.6、等高线不可穿越面状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田等,必须断在地物边线上。
如7、为使图面整洁,山上的土坎可不测不必表示,当遇到加固土坎时,砍高必达到比例所需尺寸,砍长达到15.0m以上才需表示,等高线必断坎上,需注明砍上下高程,等高线连接需合理,还需反应此地的地形要求。
8、等高线注记,根据地形情况,图上每100cm2面积内应有1~3个等高线注记。
9、示坡线表示在谷地,山头上。
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也应表示示坡线。
二.高程点要求1、高程点必须均匀,当遇到明显地物时,需加上高程点,如道路的的交叉口,房屋的角落,水田砍的交叉口,地类线上。
2、水田,湖,鱼塘需注明水面高,水面高注记时,需把高程前面的点除去,1:2000地形图水田不需要水面高。
3、山顶,山脊,山谷底一些明显变坡地方必须注明高程。
4、高程注明时,不可出现点线矛盾的情况,如实地已表示砍高了,等高线值和高程值必须吻合。
三.图面常遇的小问题解决方法1、一个地类图斑里面只能有一种地类符号,以实地最多的地类为准,斜坡和崖上面不需注明地类符号,因他们本省就是一种地类符号,符号要均匀分布,不可多,也不可太少。
2、砍,路,河等都可表示地类线,因两种符号不要同时出现。
3、地类里面需注明种类,如“梨”“橘”等,除非有特定的地类符号注明才不表示,如“竹”“茶”“草地”等。
当遇到林地时,除注明树种以外,高于八米得树种还需注明树高,不知名,不常见的树种用“栎”表示。
一个图斑内只需要一组字表示。
4、画农村道路,机耕道时。
测绘技术中地形图绘制的规范要求

测绘技术中地形图绘制的规范要求地形图是反映地表地貌和各种地貌要素分布的专业地图。
在测绘技术中,地形图的绘制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绘制出准确、详细且可靠的地形图数据。
本文将探讨地形图绘制的规范要求,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
地形图绘制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幅划分、图例设计、符号标注、等高线绘制、色彩运用等。
首先,图幅划分是地形图绘制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地形图以一定的比例尺来绘制,每个图幅应包含完整的地形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地理界限。
图幅划分不仅要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符合,还要考虑地图的布局和美观度。
其次,图例设计是地形图绘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图例是用来解释地图上所绘制要素的符号的图形显示,它起到了让人们迅速理解地图含义的作用。
图例设计应注意到简洁易懂、系统完整、符号鲜明等特点。
通常情况下,地形图的图例应包含地貌要素符号、水系符号、交通符号等重要要素。
图例中各符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要素也需要精确设计,以避免产生误导或混淆。
符号标注是地形图绘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正确的符号标注能够准确传达地理要素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它相关信息。
在地形图绘制中,符号标注要求符合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符号标注的精确性和一致性是地形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符号标注时,需要注意符号的位置准确、标注文字的字体清晰可辨认、大小适中,并避免重叠和混淆。
等高线绘制是地形图绘制中的重要技术。
等高线是用来表示地表上各点的高程差的线。
在地图上,通过绘制等高线,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形起伏和地势变化。
等高线的绘制应遵循规范要求,包括等高线线型、间距和密度等。
等高线的线型多采用点划线,刻度间距要根据比例尺来确定,同时等高线的密度也应适中,以使地势的变化能够清晰表达。
最后,色彩运用是地形图绘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增强地图的可读性和直观性。
在地形图的绘制中,色彩代表地形类型和要素,如山地、平原、水域等。
色彩的选择要符合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准确地传达地势和地貌的特点。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知识讲解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地形测量内业作图基本要求一.等高线要求1、等高线必须平滑,反应地形时不可出现间距不一致的情况。
2、等高线不能交叉,当坡度较大时,间距小于0.25m时,首曲线可省略不表示。
3、等高线遇到地物时,应表示到符号的边线。
如4、一般情况下,等高线按比例的划分为0.5m,1.0m.,2.0m的等高距,可视实际情况地形因素而定。
5、等高线线宽:首曲线0.15,计曲线0.3,间曲线0.15.6、等高线不可穿越面状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田等,必须断在地物边线上。
如7、为使图面整洁,山上的土坎可不测不必表示,当遇到加固土坎时,砍高必达到比例所需尺寸,砍长达到15.0m以上才需表示,等高线必断坎上,需注明砍上下高程,等高线连接需合理,还需反应此地的地形要求。
8、等高线注记,根据地形情况,图上每100cm2面积内应有1~3个等高线注记。
9、示坡线表示在谷地,山头上。
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也应表示示坡线。
二.高程点要求1、高程点必须均匀,当遇到明显地物时,需加上高程点,如道路的的交叉口,房屋的角落,水田砍的交叉口,地类线上。
2、水田,湖,鱼塘需注明水面高,水面高注记时,需把高程前面的点除去,1:2000地形图水田不需要水面高。
3、山顶,山脊,山谷底一些明显变坡地方必须注明高程。
4、高程注明时,不可出现点线矛盾的情况,如实地已表示砍高了,等高线值和高程值必须吻合。
三.图面常遇的小问题解决方法1、一个地类图斑里面只能有一种地类符号,以实地最多的地类为准,斜坡和崖上面不需注明地类符号,因他们本省就是一种地类符号,符号要均匀分布,不可多,也不可太少。
2、砍,路,河等都可表示地类线,因两种符号不要同时出现。
3、地类里面需注明种类,如“梨”“橘”等,除非有特定的地类符号注明才不表示,如“竹”“茶”“草地”等。
当遇到林地时,除注明树种以外,高于八米得树种还需注明树高,不知名,不常见的树种用“栎”表示。
一个图斑内只需要一组字表示。
《地形图技术要求》word版

地形图技术要求:1道路名称注记主次要道路名称注记字高均为1.75;单位名称、住宅小区名称注记字高为1.752房屋注记、性质说明注记字高均为1.253一层房屋应注记层数如:砖1、混1、砼14河流、池塘应注记水面高程及水底高程5 二层以上房屋应适当注记室内地坪高6 老图的图式线形要注意改正,特别注意内部道路、房檐廊、坎、围墙、行树、栅栏、房檐等的线形要改成500图的线形。
941000天然草地、947000草坪的符号也要改。
路灯、加油站等独立地物符号一般也不对。
7 高程点符号注意统一大小尺寸,XYZ比例为0.05,高程注记大小字高1,宽度比例0.7,维思软件默认高程点XYZ比例为0.05,勘测院给的老图高程点XYZ比例为0.5,但大小与软件默认尺寸大小一致,CASS展点的高程点尺寸比维思软件的小。
CASS展点的高程点XYZ比例设置为0.625,与维思软件默认高程点XYZ比例0.05的大小一致。
8 地形图作为管线的底图颜色道路层447000以及道路名称注记A214000层颜色设为”7”(白色),其余为”8”(灰色)9 高程尽量不要压盖、各个符号间也尽量不要压盖,如草地符号与其他注记、符号不应有压盖现象10 单位名称注记字高1.75,宽度比例1。
11 道路人行道边线用地类界表示,路肩也用地类界表示12 悬高注记要求每两个杆位之间都要注记,保留一位小数。
13 高于地面的花坛边线用实线953100表示14 电力边框用虚线表示15 地形分幅图的两端要注记路面材质16 杆上变压器用“516200变压器”符号表示17 高程点密度20米左右一个点。
18 沌口分院要求只在道路的两端加注铺面材质,中间不加注。
19 对于起伏较大的地形处要加注“乱地”20 老图中要素图层很多不对,这可能影响要素的线型,线宽,打印效果等,要注意把这些要素改为正确的图层。
21 绿化带中若有树,一定要把树表示出来。
22 勘测院提供的老图质量很差,即使形状对,也要注意,有可能位置不对,一定要实测一部分点验证精度。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3.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3.1.1大比例尺地形图(指1:500、1:1000、1:2000地形图)是城市规划、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和土地管理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为指导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3.1.2本要求主要对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做出规定,测绘过程的技术要求将在随后的章节详细说明。
3.1.3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在《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规范》和《图式》是我院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依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规范》、《图式》中未作说明的地物,还有部分地物、地形要素的测绘未作详细说明。
为确保大比例尺地形图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和其他用户的要求,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要求,作为对《规范》、《图式》中未详细说明有关事宜的补充。
3.1.4本规定未明确规定的,按如下标准执行1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3.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格太原市大比例尺采用40cm×50cm矩形分幅,图幅按太原市地形图编号方法进行编号。
3.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应执行以下要求。
3.3.1图根点、测站点精度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
3.3.2地形图平面精度地形图平面精度应符合下表3.3.2的规定。
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

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 地形图测绘1.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形图测绘使用的依据。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图根控制点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设定标志,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根据实地情况结合目前的测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本测区图根控制点的平面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导线、GPS 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作为测站点测图。
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支点,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于400米。
1.1.1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施测时的要求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闭合或符合于路线等级控制点上。
当需要加密时,图根控制点不宜超过两次符合;条件受限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3条。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全长小于3000米,平均边长300米,40,不小于1个测回,测角中误差小于±20秒,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小于n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4000。
组成节点后,节点间或节点与起算点的长度不得大于2100米。
1.1.2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基本等同首级GPS控制测量的要求。
区别为标准差计算时固定误差a和比例误差系数b的取值不同,图根控制测量时a取10mm,b的取20mm/km。
测定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时,必须联测6个等级高程控制点用来进行高程拟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地形测量内业作图基本要求
一.等高线要求
1、等高线必须平滑,反应地形时不可出现间距不一致的情况。
2、等高线不能交叉,当坡度较大时,间距小于时,首曲线可省略
不表示。
3、等高线遇到地物时,应表示到符号的边线。
如
4、一般情况下,等高线按比例的划分为0.5m,1.0m.,2.0m的等高
距,可视实际情况地形因素而定。
5、等高线线宽: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6、等高线不可穿越面状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田等,必须断在
地物边线上。
如
7、为使图面整洁,山上的土坎可不测不必表示,当遇到加固土坎
时,砍高必达到比例所需尺寸,砍长达到15.0m以上才需表示,等高线必断坎上,需注明砍上下高程,等高线连接需合理,还需反应此地的地形要求。
8、等高线注记,根据地形情况,图上每100cm2面积内应有1~3
个等高线注记。
9、示坡线表示在谷地,山头上。
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也应
表示示坡线。
二.高程点要求
1、高程点必须均匀,当遇到明显地物时,需加上高程点,如道路
的的交叉口,房屋的角落,水田砍的交叉口,地类线上。
2、水田,湖,鱼塘需注明水面高,水面高注记时,需把高程前面
的点除去,1:2000地形图水田不需要水面高。
3、山顶,山脊,山谷底一些明显变坡地方必须注明高程。
4、高程注明时,不可出现点线矛盾的情况,如实地已表示砍高
了,等高线值和高程值必须吻合。
三.图面常遇的小问题解决方法
1、一个地类图斑里面只能有一种地类符号,以实地最多的地类为
准,斜坡和崖上面不需注明地类符号,因他们本省就是一种地类符号,符号要均匀分布,不可多,也不可太少。
2、砍,路,河等都可表示地类线,因两种符号不要同时出现。
3、地类里面需注明种类,如“梨”“橘”等,除非有特定的地类
符号注明才不表示,如“竹”“茶”“草地”等。
当遇到林地时,除注明树种以外,高于八米得树种还需注明树高,不知名,不常见的树种用“栎”表示。
一个图斑内只需要一组字表示。
4、画农村道路,机耕道时。
需画成等宽道路,路边砍与路间距为
3mm,道路接头处需顺畅,棱角不要突出,当路面结构不同时,交叉口用地类分开,在图面上需注明线宽,材质,表示也有特定的方法。
5、河流,沟需注明水流向,河流还需用水崖线表示水流位置,当
斜坡和水田相接时,也需用水崖线表示。
6、斜坡的表示方法从高差为0处开始,中间需注明砍下高程。
7、图面应统一一个字体,一般常用宋体字。
8、工矿用地,乱掘地,采石场只需注明单独的一颗字,如“矿”
“掘”“石”等。
9、明显的独立地物要用特定的地物符号表示,当遇到单独的坟地
时不用独立坟表示,独立坟是坟高达到3m以上,且能表示方向的地物。
10、竹林,灌木林地一般不用独立灌木丛,独立竹林符号表示。
11、1:500,1:1000测图时,房屋要注明材质,1:500还需注明楼
层。
两种材质如“砖木”“石木”“砖石”等结构出现时,以房屋下部结构为准。
12、1:2000测图时,图内电线杆,电信杆可适当取舍,110kv以上
的电线杆还需连上电线,其余表示方向即可。
13、图面必须有控制点,小面积至少两个两个控制点,可根据图面
大小而定,大面积测图控制点至少两个级别以上。
14、图面表示字体的大小也有具体的规定,详细参照具体的规范要
求。
15、“水池”“鱼塘”“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定,不可统一的用
“水”“鱼”“塘”表示。
16、村界权属线要表示清楚,权属线边线注明权属名称。
17、图面看上去要清晰合理,线与线要交代清楚,路的走向地名要
标注,小地名需准确无误。
地形测量外业基本经验
1:500的地形图外业
1.对于小于0.5m的一般地物可以合理取舍,四点房屋一般是打三个角点或是两点房屋长边和房宽,多点房屋打点就要看能不能画出来,打几个关键的房角再用钢尺量边长。
2.对于陡坎形状变化的地方要打点,对于很直的陡坎要每隔15-20m打一点,而且在打点的地方要量取坎高,太高的陡坎无法量取则在坎下打点高程。
3.对于斜坡和陡坎相似,但是要在斜坡顶上和坡底各打上下两排点。
注意区分陡坎和斜坡,陡坎是坎上和坎下的图面投影宽度小于2mm(即实际1m),反之图面投影大于2mm的要画为斜坡。
4.对于没有任何地物的大山,只需要打地形点,打点的时候可以多人配合:(1)对于平缓的山型在相差5-10m高差的地方各安排一人,每人按照大致的等高线方向前进每隔10-20m打一个地形点,以这种方式可以扫地雷一样打完一面山。
(2)对于较陡的一面山坡,可以在山顶打一圈,在坡脚和山腰也各打一圈,就能完工了。
(3)对于比较复杂的山型,有山沟有鞍部的就不能够节省地形点了,再深的山沟要下,再难爬的地方要上,该打的点还是要打,要有足够的密度。
(4)此外,还要注意在山脊处要在山脊线上打一点,要在山脊线的两边各打一点,对于无法确定山脊线位置的要多打几个
点。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记住要在坡度变化的线上,我这里叫“变坡的地方”每隔10-20m打一点。
5.最后,提醒各位搞外业的朋友,在打点的时候要通报测站镜高是否改变,有多高。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以人为本,可以拒绝到危险的地方打点,如果出现意外可以抛弃手中贵重的仪器,去抓住救命的稻草。
最后一句,内业用什么软件来成图的方式决定了外业是否能够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