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黄新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第2 2卷 第 1 2期 21 年 1 00 2月
农 业 图书 情 报 学 刊 J un l f irr a d If r t nS in e g i l r o ra o bay n oma o ce c sn A r ut e L n i i c u
Vo . 2 No.2 1 . 2 1
附 件 形 式 出 现 的 , 其 大 致 有 六 种 形 式 . 其 一 是 连 续 档 、技术资 料等 等 。 型 .这 种 类 型 的 随 书 光 盘 通 常 是 书 本 内 容 的 延 续 。它
从 中不 难 看 出 ,随 书光 盘 是对 图书 内容 的说 明 、
与 书的关系极 为密 切 ,光 盘离开 图书就失 去 价值 .同 使 用 、参 考 的重要资 料 。渎者在 阅读过 程 中 ,可 以通
理 解 用 文 字 很 难 表 述 清 楚 的 图 书 而 制 作 的 声 像 或 电子 及源 代码 ;提供 具体 的应用 软件 、程 序 、平 台或仿真 文献 。
模拟 环境 :提供 一些 素材作为 加工 客体而 言 .随 书光盘 是 以 版 、教 学盘 或 演 示 课 件 :及 一 些 参 考 手 册 、说 明文

s me b bi g a hc l aa 2 p p r u l a in o a i l r p ia t ; a e b i t sd n’ t h r h a i l g a hc l a awi n l s d C d s s M e n o d p c o a e t e s meb b i r p ia t t e c o e D ic . a — s o d h wh l i p p ras l sr tst esg i c n e t a e e c o e i t s a e l i u tae in f a c t h n ls d CD i swi a e u l ai n a l y a n er a - eh o l h i h t d s t p p rp b i t sc n p a mo g t e d c h c o h

浅谈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

浅谈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
1 3 独 立 型 .
样 存 在 着 许 多 不 便 ; 者 书 、 不 能 同 时 借 , 分 两 读 盘 要 步 走 , 费 时 间 , 响 读 者 对 随 书 光 盘 的 利 用 , 时 浪 影 同 也增 加 了 图 书 馆 员 的工 作 量 。 3 对 随 书光 盘 管 理 的 几 点 想 法 常 州 轻 工 职 业 学 院 图 书 馆 属 于 高 职 院 馆 , 初 最 将 随 书 光 盘 与 书 一 并 入 库 流 通 , 傲 任 何 著 录处 理 , 不 随 书光 盘 视 为 书 的 一 部 分 , 样 使 得 光 盘 丢 失 、 坏 这 损 现 象 时 而 出 现 ; 来 把 随 书 光 盘 从 书 中 剥 离 出来 , 后 单 独 摆 放 , 随 书 光 盘 视 为 收 藏 品 不 进 行 流 通 , 样 使 把 这 得 光 盘 成 为 了“ ” 源 , 去 了存 在 的 意 义 ; 死 资 失 目前 对 随 书 光 盘 实 行 书 、 分 别 典 藏 和 流 通 , 是 在 实 际操 盘 但 作 中 还 是 存 在 诸 多 不 足 , 由 于 长 期 以 来 的 不 规 范 如 管 理 . 书 无 盘 现 象 比较 严 重 。 者 拿 着 书 找 不 到配 有 读 套 光 盘 ; 者 在 书 库 借 到 书 后 必 须 到 技 术 部 才 能 借 读 阅 光 盘 , 使 用 造 成 许 多 不 便 之 处 。 今 的 图 书 馆 已 为 如 经从 过 去 的 “ 藏 轻 用 ” 念 向 “ 切 为 读 者 服 务 ” 重 理 一 的 理念转变 。以下为笔者 的几点 想法 :
3. 随 书 光 盘 的 分 编 I
这 类 光 盘 能 够 独 立 使 , 所 涉 及 的 内 容 书 中 其 已经提 到 , 盘 的内容是一些 能够独立 运行 的软件 、 光 程序或文本 。

浅谈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流通服务管理

浅谈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流通服务管理
的方式方法 。
【 关键词 】图书馆 ;随书光 盘 ;流 通服务 ;管理
随着计算机 的普及和多媒体 技术 的广 泛应 用 ,图书 馆 随书光 盘 的数量 增长 迅 速 ,以茂名 学 院 图书馆 为例 ,2 0 年 到 20 年三 03 05 年 间 ,随 书光 盘数 量从 9 6 张增 ,8 5 加到3。 6 ;随书光 盘格式渐 10张 7 趋 多样 化 ,有 C D、V D、D D、 C V MP等 ;随 书光 盘 的学 科 覆 盖 面 3 也越 来越 广 ,计 算机 、外语 、文 学 、艺 术 、工 程 技 术 等 均 有 涉 及 。 由于随 书光 盘 是 图书不 可分 割的一部分 ,只有在与图书共同 阅读 时 才能充 分体 现其 使用 价 值 ,且具 有机 读 性 和机 检 性 ,所 以 目前 图 书馆 主要 采用 两 种服 务 管理模式 :一是传统的流通借 阅 服 务管 理 ;二是 网络数 字 化服 务 管理 。前 者 占据 了随书 光 盘服 务 的主导 地位 ,后者 代表 了服务 的 发 展方 向 。笔者 结 合 随书 光盘 的 日常管 理工 作 实 际 ,对 第 一种 服 务 管理 模式 ,即 流通借 阅服务 进 行探讨 。
随书光盘及其图书进行集 中 编 目加 工 处理 ,其 索 书号 与 图 书 的相一致 ,登录号采用 以G 开头 的
条形码号 ,有别 于登录号 以A 开头 的 图 书 。著 录 时 在 图 书 书 目 M R 格 式 当 中 的 25 段 和 A K 1字 95 0字段 揭示随 书光 盘馆藏信 息 , 盘 刻录 复制带 来 的繁琐 ,决定 了 盘出借 ; ( ) 3 读者凭借书证和随 在图 书 的题名 页 上加 盖 “ 光盘 随 书光 盘适 宜采 用 闭架借 阅的流 书光盘登录号借 阅,工作人员根 附 x 张”的图章 。成套的随 书光盘拆 通服务方式 。搞好随书光盘闭架 据登 录 号找 到 对应 的附盘 图 书索

谈我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谈我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 284 -作者简介:杨艺川,女,汉族,福建省南靖县第一中学图书馆,图书馆馆员,本科学历。

谈我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杨艺川(福建省南靖县第一中学图书馆,福建 漳州 363600)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概念,剖析了随书光盘的特点,归纳了随书光盘的类型,并分析各类型随书光盘的作用,探讨了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

最后,结合我校图书馆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办法和合理利用随书光盘的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利用一、随书光盘的特点(一)依附性附盘虽然独立于图书的主体部分——纸质文献,但大多数随书光盘依附在纸质文献后面。

它在出版发行时仍附属于纸质文献,在使用时要依附于纸质文献,一般不能脱离纸质文献独立成书或单独使用。

附盘是对图书内容的解释、补充说明或实例的演示操作等,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更深刻地理解图书的内容,以节省学习的时间。

因此,随书光盘从内容上说是不完整的,从使用上说必须配合图书一起使用,随书光盘的依附性,使随书光盘与纸质文献能更好地达到互补作用。

(二)机读性随书光盘作为一种特殊载体的文献,它的使用必须借助于专门的设备才能顺利读取。

计算机的普及使光盘的机读性特点大大提高,方便读者阅读、下载和复制,方便通过网络传递,实现资源共享。

(三)时效性随书光盘时效性强,尤其是计算机类、语言类、视听教学等学科类的图书,这些图书内容更新快,随书光盘超过一定时间,将失去或者降低它的使用价值。

(四)易损性随书光盘是一种光介质的电子文献,随书包装,非常简单,因没有硬盒保护,盘片极易造成物理性损坏,如挤压断裂、被硬物划伤等,流通多次,也极易损坏,还有随书光盘只是简单地附在书后[1]。

此外,长期的强光照射,以及潮湿的环境都会大大降低光盘的使用寿命。

二、随书光盘的类型和作用(一)并列型该类随书光盘在内容上与图书内容完全相同,意味着随书光盘是整本书的电子文档,是图书的拷贝。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
2 1 年 2月 01 第2 9卷 第 1期
陕西理工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n l f h ax U i ri f eh ooy Sca S i cs ora o ani nv syo c nl ( oi c ne ) S e t T g l e
F b 2 1 e .0 1
程中易损坏。三是随书光盘无法贴磁条 , 易丢失或被替换 。因此 , 这种模式 已逐渐被淘汰。
2 在 电子 阅 览室集 中管理 . 为 了克 服 书 、 盘一 起 流通 的弊 端 , 的 图书馆采 取把 随 书光盘从 图书 中分离 , 上索 书号 , 中到专 有 贴 集
门电子 阅览 室供读 者 查看 , 不外 借 的方法 。其 优点 是 有 利 于光 盘 的管 理 ; 缺点 是 给读 者 的利 用 带来 不 便 , 者借 了附盘 图书后 , 读 还需 去 电子 阅览 室 读取或 者复 帝光 盘 。 9
配合 图书一起使用 ; 使用过程中易损坏 ; 须借助计算机或相关设备 阅读使用 。读 者在 阅读 图书过程 中, 通过 对光 盘 的使 用 , 可加 深 对 书 中 内容 的理解 , 高 阅读 兴趣 , 强 阅读 记 忆 , 到辅 助学 习 的作用 。 提 增 起
二 、随书光 盘 的传 统 管理 模 式及 其 优缺 点
1 光盘 随 书一起 流 通 .
在 附盘 图书 流通 的初 期 阶 段 , 由于随 书光 盘 数量 少 , 部分 图书馆 对 随 书光 盘 不加 工 , 著 录 , 不 随图 书
[ 稿 日期 ]0 00 -1 收 2 1-83 [ 订 日期 ]0 0 1-7 修 2 1—2 0
[ 作者简介 ] 王芳 ( 9 3一) 陕西合 阳人 , 16 , 陕西理工学 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 主要 研究 方 向 : 信息 组织 与管理 , 献计量 文

谈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谈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门读物光盘放置 在光 盘塔 或光盘 库 中提供 检索利用 。这 种
管理方式由图书馆工作人 员操作 , 者不需要借还 光盘 就可 读
二、 目前随 书光盘 常见 几种 管理 方式
1 光 盘 不 加 工 , 书流 通 . 随
以获得 自己所需要 的信 息 , 省去 了光 盘流通 中的诸 多环节 , 避免因为读者直 接接 触光 盘造成 的损 坏 。但需 要光盘塔 或
3 .书和 光盘 一起 保 存
随书光盘是对 图书内容 的说明 、 使用的 帮助。读 者在 阅 读 图书的过程中 , 以通过对 光盘 的使 用 , 可 加深对 书 中内容 的理解 , 起到辅助 学 习的作用 。光 盘与 图书是 一个 整体 , 只 有同时流通、 利用 , 能发挥 其应有 的作 用。 图书 馆收集 到 才 的光盘 图书有 图书附带光盘 、 光盘图 书、 光盘文 献数据库 、 光 盘软件 、 光盘 电影 、 光盘教 学演示 盘等 … , 其来 源 多种多 样 , 管理的形式也不 同。 随书光盘 除了具有 一般 电子 出版物的特 点外 , 主要特 其 点是随书光盘作 为图书 的附件 , 图书 一起 出版发 行 , 内 随 其 容与 图书密不可分 , 一旦随书光盘离开 图书其价值就 大打折 扣, 甚至失去其价 值。随书光 盘 的内容 , 的是对 该 图书 的 有 使用说明 , 这一类 多见计算 机技术 及应 用方 面的 图书 ; 有的 是对 图书的补充 , 是对 图书的进 一步 解说 , 或 目的是 帮助读 者理解 图书内容。
架。
2 分 类 .
2 对 随 书光 盘 进 行 刻 录 .
书和光盘都 由采编部 门加工 , 保存在 同一个 书库 , 并 由 图书借 还人员对 其进 行管 理。这种 管理方 式便 于读者借还 图书与光 盘 , 高光 盘借 阅率 。但 书库 缺少 光盘 的 保存 条 提 件, 光盘的使用寿命 会降低 。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算机 类图书的程序、 软件 、 程 、 教 案例等 ; 有综合
类 图书的 图片 、 声音 、 视频 资料等 等 , 也有外 语 学 习和听 力资料 、 社科类 图书 的阅读盘等等 。 随 书光盘在 运行方 式上也 具有 多样性 , 如有 自带 运 行界 面 的 光盘 , 内含 h t 链接 的 电子文 有 tp 档, 还有仅 为存放文 件的资 料盘 , C VC 用 D、 D、
以其信 大 、 盛垦 使用方便 、 检索速 度快等特点而 切 实做 好宣 传动 员 , 广大 读者和 图书管 理人 让
受 到读 者 的喜 爱 , 因此 得 到迅 速广 泛 的应 也 用。 但是 , 不庸讳言 , 由于随 书光盘 面世 时间不 长 , 多读 者 尚未 习惯 利用 光 碟 , 很 而光 盘本 身
工 、 通 、 线 使 用 于一 体 , 于Mir s f . 流 在 基 co ot
1 更新观念 , 扩大宣传 , 重视管理
现。 如今越 来越 多的图书 销售都 采用 了附赠光 盘 的形式 , 因其有 着单一 的 图书传播所 不可 盖
T 采用 B S / 架构 , 工作 流程 全 各 图书馆 和 图书市 场 有关 业者 都 要 更新 观 NE 环 境开 发 , 念 , 刻认 识 随书 光 盘推 广应 用 的意 义 , 大 部 在WE 页 面上 完成 , 有 良好 的兼 容性 。 深 加 B 具 系
务 的理念 不相符 合 , 因此应 尽 可能将随 书光盘 效 解决 了随书光 盘使用 率低的 问题 。 校图书 我 音频 等类 型资源 的全套加 工和使 用解决方 案。 能提供 给信 息利用者 以全 自定义分 类的接 口,
书 中内容 的理 解与把 握 , 高对书 刊内容 的学 借 给读 者 使 用 。 些 都 需 要 管理 人 员与 时俱 馆 因而能 拥有包括随书 光盘 、 提 这 视频、 论文 、 课件 、 习效 果 , 到辅 助学 习 的作 用 , 起 同时 随书 光盘 进 , 重视管理 , 深刻认 识加快 信息 传递 的意 义 ,

规范随书光盘著录 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

规范随书光盘著录 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
由于这种书 、 盘相结合的出版物类型, 既不同于普通 的图书, 又不同于一般的电子出版物 , 因而成为当前 图书馆著录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试就 此作初步的探讨。 1 光 盘的 M C著 录 AR 11 光盘文献( D R M) A C著 录字段的选取 . C —O M R
源系统需求附注 , 用于著录安装 和使用光盘时所需
维普资讯
20 年 3 06 月
郑立新 : 规范随书光盘著录 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
第 3 总 l1 期( 0 期)
. 的硬件要求与软件环境 , 这些字段从 不同角度揭示 2 2 对光盘 的几种 处理 策略 了 C— O D R M文献的物理形态和某些特殊细节 , 从光 ( ) 盘复 制 1光
原则上应先考虑题名屏 , 再考虑封套 等载体外表 , 当
3x x 附注块对光 盘文献来 说 , 是反 映与 图书著 录不同特征 的常用字段 , 光盘著 录常用 的 3x字段 x
有 30 、0 、2 、3 0来自37 37 37等 ,0 30字 段 用 于 著 录 与 题 名
题名不 同时可在 57 1 字段作说明, 同时生成检索点 , 当责任者不 同时可在 30字段作附注说明。对于题 0
名屏上 出现的诸如 : 程序设计 、 美术设计 、 文字编辑 、 录音、 软件测试等众多责任形式 , 本人认为因对读者
l0 l
屏不 同的责任者 、 出版者附注等 ,0 37字段常用来说 明有别于图书的随书附盘 的 IR S N号 等 , 37字 而 2
段 则用 来分 析 多 片 光 盘 的 细 目 ,3 37字 段 为 电子 资
() 3 资料特 殊细 节项 : 电子资 源特征 ( 3 20字
段)
为了确保 编 目数 据 的规 范 性 和统 一性 , D C— R M文献的著录格式也必须严格 按照 C M R O N A C著 录的要求实施。根据《 D R M 光盘著 录格式》 C-O 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9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September 2012 第17期总第267期
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17T o tal N o .267
谈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黄 新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叙述了目前图书馆界对随书光盘的书盘同地、书盘异地和网络化管理的3种管理模式,并对本馆随书光盘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馆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与随书光盘的宣传、用户使用控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看法,以求最大化的利用随书光盘,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随书光盘;管理;利用;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 25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7—0116—02 在图书馆已有的馆藏资源中,随书光盘这一资源类型是每个图书馆都存有且无法回避、不得不入藏的。

它不同于磁带、软盘、缩微胶片、单独出版的光盘这些资源,各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资金、技术及所服务的读者群的利用率等情况由图书馆决定是否入藏。

而随书光盘是随书配置的,是书的辅助教学或应用工具,是书的扩展或延伸,可以说是与书是一体的。

在各馆订购印刷型图书的同时随图书一同订购了,与图书一起成为图书馆的资源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印刷业、出版界的广泛应用,附盘图书越出越多,几乎覆盖到了各个学科领域。

不入藏附盘图书是不可能的。

“根据本馆情况,如何合理化地管理和利用随书光盘”这一问题在读者服务中就凸现出来成为各图书馆尤其是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 图书馆界随书光盘管理的几种模式
目前,图书馆对随书光盘有书盘同地、书盘异地和网络化3种管理模式。

1.1 书盘同地的管理方式
将随书光盘同书一并入藏流通,供读者同时或分别借阅。

目前我们馆随书光盘采用的就是这种管理方法,即附盘随书入流通部,附盘拿出来单独登记管理。

为了使附盘与书这两部分有对应关系便于查找,在附盘的封套上标注图书部分的索书号作为排架和检索之用。

不足之处是我们没有对附盘图书在
M ARC 书目数据中进行特别标识。

譬如在正题名之后加括号,括号内注明“附光盘”字样。

这样读者在借
阅图书查题名目录时就知道此书附光盘,可以提示读者去
借阅附盘。

为了防止附盘借出不还或丢失,我们馆采用了借附盘要压借书证的办法,附盘归还后再把借书证还给读者。

1.2 书盘异地的管理方式
即书入流通部,附盘入电子阅览室统一管理的
方法。

如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采用的就是此种方法。

虽然采用这种书盘异地管理方式的图书馆通常会通过M ARC 书目数据中相关字段对有附盘的图书加以说明或在附盘图书封面页上加盖“附光盘”、“本书配有光盘、可到电子阅览室借阅”等提示文字,但读者只能在电子阅览室借阅附盘,不方便读者利用。

1.3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目前我所知道的有基于光盘库的网络管理,基于专用软件的网络管理,基于OPAC 的W eb 管理及基于Web 管理的“图书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的管理。

基于光盘库的网络管理成本较高,以3000张平均容量为250M 的光盘为例,如果采用SCSI 设备存储,大约需要设备购置费10万元左右[1]由于费用高,用的馆很少。

基于专用软件的网络管理,如利用博文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管理随书光盘。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用的就是此软件。

基于OPAC 的Web 管理,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他们把方正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博文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以及Go ogle 、Yahoo 等搜索引擎的查询语句整合到OPAC 页面中,同时按需要把OP AC 的书名、ISBN 等字段参数加到查询语句中,以实现与电子资源系统的互查功能[2]。

基于Web 管理的“图书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的管理。

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发了基于Web 管理和利用的“图书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

2008年底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大连外国语学院图书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正式建立了基于该系统的随书光盘馆际共享合作系统[3]。

2 对本馆随书光盘管理的一点想法
尽管现在有图书馆学的专业人员设想通过出版

116・
收稿日期:2012-05-28
作者简介:黄新(1966-),女,内蒙古包头人,助理馆员,从事图书管理工作10年。

 黄新・谈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2012年第17期
商凭借网络技术向读者提供相关数据库链接的办法即用在图书上赠有数据库网址的方式取代“赠送”随书光盘,以此从源头上解决随书光盘的管理。

但这还只是一个设想。

这种把问题转给出版商的方案是否能实现,还需有关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论证。

就笔者个人的看法,此方法即使实现了,由于附盘的成本较低,取消它也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

那么随书光盘的合理化管理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本馆除了为本院教职工、学生服务外还为包钢职工服务,而电子阅览室只对本院职工及学生开放,那么保留目前的光盘管理及借阅方式还是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应考虑引进随书光盘的专用管理软件,使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可在院校局域网上查阅附盘,可做到一盘多人利用,充分发挥附盘的利用率。

由于本馆引用了OPAC系统,可考虑把随书光盘的专用管理软件整合到OPAC系统上,这样做会更便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3 对随书光盘利用的一点想法
3.1 加强随书光盘的宣传
加强对随书光盘的宣传,利用图书馆主页做好随书光盘数据库的宣传工作。

图书馆除做好书目宣传外,还应采取多种途径的宣传措施,如对附有光盘的图书加注标识,使读者了解其信息。

同时,在图书馆的主页中提供随书光盘多途径的检索方式,方便读者查询和下载。

此外,还要做好随书光盘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培训工作,使读者掌握光盘的访问、下载使用方法。

3.2 控制用户使用范围
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随书光盘资料是随书购买的,其版权也融入到图书的版权之中,因此,随书光盘网络传播不当就有可能会造成知识产权争议。

图书馆可以采用控制对校园网用户IP地址访问的方法,严格控制使用用户的范围,实现对来访者访问权限的控制,避免侵权情况的产生。

3.3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提高随书光盘利用率的重要条件
图书馆的阅览服务最终由图书馆员完成,他们是资料员和计算机管理员的统一体。

丰富的学科知识、娴熟的计算机技能、强烈的责任感,都是现代图书馆员必备的品质,从事电子资源服务的图书馆员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以备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面前应对自如,使馆藏电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4 图书馆要利用网络平台全面流通随书光盘,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目前,有的图书馆曾开通了网上共享随书光盘系统,但由于资金不足,已经停止使用;有的图书馆根本就没有条件建立网上共享随书光盘系统,只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使之成为可能。

图书馆领导应与学院领导加强沟通,希望院方能给与更多技术上、资金上的支持,尽量使我们馆的随书光盘实现在学院网上的网络化管理与利用,更好地发挥随书光盘的优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随书光盘还会面临许多的新问题。

如何对这些光盘进行科学管理,是图书馆同行们讨论的话题,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只要我们本着读书至上、物尽其用原则,光盘的作用一定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张梅.随书光盘:载体的过渡性与管理的社会
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20~22.
[2] 王海.基于OP AC的资源整合创新研究与实践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0):74~76. [3] 赵志强,等.随书光盘的合作管理与利用[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68~70.
4
4
4
4

11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