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词五首复习(八下)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复习诗词曲五首

八年级下复习诗词曲五首
复习 《诗词曲五首》
复习目标:
1、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抓要点复习诗词曲。 2、本课重点句子的理解赏析。
一、检查背诵
二、自我复习
导学: 1.自学内容:课本注释、《同步学习》7274页相关内容。 2.自学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识记。 3.自学时间:10分钟 4.自学要求:会用列表的方法抓要点进行 复习。
结合列表复习: 课题
《酬乐天 初逢席上 见赠》
体裁
作者
朝代及 称谓
重点句
主旨
《赤壁》
《过零丁 洋》
《水调歌 头(明月 几时有)》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检查订正
课题
《酬乐 天初逢 席上见 赠》
体裁
作者
朝代及 称谓
唐代诗 人 “诗豪”
重点句
主旨
七 言 律 诗
刘禹锡
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 乡翻似烂柯人。(用典 句) ② “沉舟...,病 树...。”(哲理句) ① “折戟... , ...前 朝。”(借物起兴句) ② 东风 ... ,... 锁二乔。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检查订正
课题
《水调歌 头(明月 几时有)》
体 裁
作 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苏 轼
朝代及称 谓
重点句
主旨

宋朝文 由心有郁结到心 学家 胸开阔的乐观情 (“唐宋 怀。 八大家” ② 但愿人长久, 之一) 千里共婵娟。
(美好祝愿)
① 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 全。(旷达胸襟)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 曲 养 浩
四、课后作业: 默写《诗词曲五首》 (组长检查把关,不能有错 别字)
被贬的心酸愤懑; 坚定信念、乐观 精神。
《赤壁》 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必考知识点总结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该诗是唐代王之涣的代表作,以描写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为主题。

- 考点1: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楼高耸入云。

- 考点2:运用对比手法,揭示舞台美景与人生短暂之间的对立。

- 考点3:运用明喻手法,比喻壮丽景色与人的生命。

2. 《饮马长城窟行》 - 王昌龄- 该诗描绘了长城壮美景色与文人士大夫内心之间的对比。

- 考点1: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长城的雄伟壮丽与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感慨。

- 考点2:使用特定词语,如“雄关”,表达对长城的景仰之情。

- 考点3: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长城人类的特征。

3. 《静夜思》 - 李白- 该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情感。

- 考点1:使用描写自然景色的手法,如月亮、床前、疑是等,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 考点2: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考点3:运用对比手法,体现作者思乡之情与夜晚宁静之间的对立。

4. 《悯农》 - 李绅- 该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并希望国家领导者关注农民的困苦。

- 考点1:使用具体的描写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揭示农民的辛勤劳作。

- 考点2:运用拟人化手法,将农具赋予人的特征,表达对农民困苦的同情之情。

- 考点3:呼吁领导者关注农民的困境,表达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5. 《登高》 - 杜甫- 该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并抒发了对国家政治现状的不满之情。

- 考点1: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如山色、云卷、风沙等,营造出登高的紧张气氛。

- 考点2:突出对政治现状的批评,表达对国家荒废之景的忧虑之情。

- 考点3:运用夸张手法,将国家政治现状与山水之景相对照,显示对政治腐败的愤怒。

以上为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以上诗歌是学习古代诗歌的重要素材,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文化背景、修辞手法和主题观点。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诗歌,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八下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复习资料(用)讲解

八下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复习资料(用)讲解

八下 25《诗词曲五首》一、填空 ,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 ________朝人。

②《赤壁》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_朝 ____________。

③《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_,字 ____________,又字 ____________,朝爱国诗人。

④《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作者是 ______________字, 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和他的父亲 ____________弟, _____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⑤《山坡羊 ?潼关心古》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字 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代 ____________家。

附答案 :①《刘禹锡集 ?外集》刘禹锡唐②《樊川诗集》唐杜牧③《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履善宋瑞宋④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苏洵苏辙⑤《全元散曲》张养浩希孟云庄元散曲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真理,表示新事物势必代替往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 ____, _____。

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 , 。

⑦《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文天祥崇敬民族时令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了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的一联是______ ________。

⑧《赤壁》中表示谈论 ,以二乔的命运来反应赤壁之战的重要影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写出作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 ____。

富有人生真理的一句是____ _ _____;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文言文《古诗词五首》复习资料

八下文言文《古诗词五首》复习资料

第25课《古代诗词五首》复习资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文学常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外集》,是唐代刘禹锡的七言律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有“诗豪”之称。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有《刘宾客集》。

二、中心意思: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三、内容赏析: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它的含义有二:其一是:以沉舟,病树自喻,抒发了诗人的坎坷失意之感;其二是:反映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7、诗题中含有唐朝另一位诗人的字,他字乐天,这位诗人叫白居易。

8、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示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规律。

9、本诗即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也表现了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

10、巴山楚水点明贬谪地之远,二十三年说明被贬谪时间之长。

《赤壁》杜牧一、文学常识:《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诗五首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诗五首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复习资料作者:参加日期:12-05-27第30课诗五首一、重点字词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樽zūn 箸zh 三重chng茅挂罥jun 坳o 突兀w 狐裘qi 锦衾qīn 瀚hn海掣ch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

(2)问君何能尔尔:这样。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4)高者挂罥长林梢长: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

俱:都。

(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

(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

(9)吟鞭东指即天涯吟:指吟诗。

(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鼓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大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说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妙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重点语段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重点语段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重点语段训练25 诗词曲五首(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2.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3.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四)水调歌头苏轼(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参考答案:(一)(1)凄凉地,弃置身(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3)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4)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二)1.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八下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考点汇总

八下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考点汇总

八下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考点汇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

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蕴含的哲理?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八下语文《诗词曲五首》复习

八下语文《诗词曲五首》复习

【解析】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词的每
一句话的意思。词中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的句子 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答案: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________,说说你对这
个名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 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请再写几句古 诗词中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追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壮士饮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017· 海南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回答(1)、(2)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解析】选C。末句暗示此战周瑜如果失败,历史形势将会完全改观。
1.首联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 件大事: 步入仕途 和 起兵抗元 。
2.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什么? 以 “雨打萍”比喻什么?
散乱不堪 祖国山河破碎,民不安生,像风中吹散的飘絮
自己的一生也像被雨水打击的浮萍一样动荡不安。
3.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 两个地名,写出了什么?
答案: 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 1.这是一首 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 评价因 沉沙之铁戟 而发。“二乔”在 诗中指代 东吴 。 • 2.全诗借物咏叹,诗人是怎样 评价赤壁之战的?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旨在表明什么?
以成败论英雄
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 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句是说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委婉含蓄地表 达作者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 愿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Hale Waihona Puke 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 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 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千骑卷平冈”动词“卷”用得好,
极言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 猎队伍威武雄壮,场面浩大, 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江城子、密州出猎》记叙打猎的威武场面。抒 发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委婉地表达 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武陵春》抒发了国破家亡后浓浓的悲伤愁苦
《破阵子》前九句写梦境,最后结句写现实,表 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 抑郁和愤慨。 语言雄伟悲壮,余味无穷。
亲射虎,看孙郎
自喻孙权,委婉含蓄地表达 了作者虽年纪已老,但是仍 有着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古人写“愁”的名篇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_ _李清照
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 的美名,这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 情和雄心壮志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 合作品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 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 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 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 英勇杀敌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 难酬的抑郁和愤慨。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 以叫做“赋壮词”。
之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 窦融列传》中 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 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返回
《江城子》引用了哪些典故?引用典 故想要表达什么?
《望江南》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 景,表现了她渴望爱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和爱人 未归的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渔家傲》描写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抒发作者的 爱国思乡之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 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 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 的景象迥然不同,说明战事吃紧、戒备 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正面揭示了 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相距万里
的家乡,但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 目的却没有办法回去。抒发作者的爱国思乡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写出了作者 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 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 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心情 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化无形“愁”为有形。写 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表现自己愁苦之 厚重。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 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 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