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与词五首复习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练习2

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1、两篇文章写景都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雪后之景的清新淡雅纯洁静谧特点,乙文则表现满井早春的生机勃勃乍暖还寒特点2、两篇文章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独特的感受,说说你在读两篇文章时分别读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1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1分)20.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答对其中1点即可给2分)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
(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答对其中1点即可给2分)11.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从“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读出作者和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
(4分) 12.乙文抓住了初春景象、的特点,在生动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的情怀;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征,如写柳条用“将舒未舒”,写麦田用“浅”,文中类似的词还有、凝静清绝(或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特立独行和高洁傲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晋陶渊明独爱菊)12.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热爱美好自然,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始、乍、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1、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2、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
②民风淳朴。
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3、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①从时间的早晚变化写;②从光线的明暗变化写.4、醉翁亭记与桃花源记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深意?醉翁亭记一方面写了他热爱大自然,陶醉于山水的喜悦,另一方面还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精神,表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的现象,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桃花源记则表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厌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寄托了他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九下 词语集锦

第一课《沁园春雪》妖娆:娇艳美好。
风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公:指天。
折腰:鞠躬,倾倒。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时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第二课《雨说》田圃:指天地和园圃。
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喧嚷:(好些人)大声叫或说。
喧:声音大。
润如油膏:滋润得像脂肪。
形容土地温润、肥沃。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温声细语:说话声音温柔、亲切。
第三课《星星变奏曲》凝望:目不转睛地看。
静谧:安静。
憧憬:向往。
劫难:灾难,灾祸。
朦胧:月光不明。
指不清楚,模糊。
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
第四课《外国诗两首》沉醉:大醉,多用于比喻。
消逝:消失。
沉寂:十分寂静。
栖息:居住(多指暂时的)。
幽暗:昏暗。
喧响:声音大而杂。
欢嚷:欢叫。
沉浸:浸入水中。
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第五课《敬业与乐业》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第六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陨落:从高空掉下。
灵柩: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
凌驾:高出别人;压倒。
睿智:英明有远见。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亡的时候。
媚上欺下:讨好上司,欺压百姓兼而有之: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孤军奋战:孤单作战,没有援助。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不屈不挠: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2020届中考语文模拟复习试卷(无答案)

郴州市八中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应用(共30分)1、选出下列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2分)A、繁衍(yǎn)巍峨(é) 生意盎(àng)然分道扬镳(biāo)B、嶙( líng)峋消声匿(nì)迹河豚(tún) 愕(è)然C、恣睢(suī) 拮(jié)据阔绰(chuò) 与日具(jù)增D、踌(chóu)躇(chú) 言简意赅(gāi) 滑稽(jī) 铿(kēng)锵 (jiāng)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尽态极妍诚惶诚恐斩钉截铁如坐针毡B、粗制滥造苦心孤诣锋芒必露姗姗来迟C、世外桃源黯然失色语无伦次轻飞慢舞D、囊荧映雪顶礼膜拜万籁俱寂重蹈覆辙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足球改革方案公布后,各中小学该如何完善、建立足球训练体系是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B.春晚神曲《最炫小苹果》能风靡大江南北,是因为这首歌曲调明快,节奏感强烈的结果。
C.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D.航空公司的航班是否安全,关键在于安全管理到位,而不在于执行廉价经营模式。
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2分)A、回到家乡,我欣喜的发现砾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不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恐怖分子制造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愤慨。
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5. 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清晨,我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光正在苏醒,由重重的山与浓浓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
晨光的感觉不只停留在视觉上。
①原来灰沉的溪水,也浮出黄金的光影②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③那看来沉郁的山景,突然被翡翠染绿了④草叶间的露珠,显现七彩虹的光泽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复习九上生字词复习汇总(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复习汇总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2、释词。
(1) 惟余莽莽惟:只(2) 须晴日须:等到(3) 略输文采输:差、失(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总写雪景的诗句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字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3)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4)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基础题(无答案)

基础题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错误的一项是()AA、攒.成zǎn讪.笑shàn海滨.bīng人声鼎.沸dǐnB、拗.断ào叮.嘱dīng嫉.妒jì来势汹.汹xiōngC、菜畦.qí轻捷.jié肿胀.zhàng荒草凄凄.qīD、确凿.zháo骊.歌ní骇.人hài九曲.连环qǔ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项鬣不羁红绫相得益章B、剽捍沧穷怂恿慷概以赴C、疆场悲怆怅然面面相觑D、驯良污涩蜷伏有过之无不即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项是()BAB、世兵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来势汹汹,包揽5项比赛的冠亚军。
C、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D、吴银在当选班长那天,慷慨淋漓地发表了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A.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C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作者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童年、少年时期的散文集,共10篇作品。
C、《社戏》也选自《朝花夕拾》,是回忆童年往事的散文。
D、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虚词汇总

文言文虚词汇总1、之代词:他(们)、她(们)、它(们)这、这种、这些助词:的动词:去、往不译、无义(助词)期年之后(时间词后面,不译)// 公将鼓之(语气助词,无意义)倒装标志(宾语提前的标志、状语后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登轼而望之()公与之乘()愿借子杀之()杀之以应陈涉()又数刀毙之()乃记之而去()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忠之属也()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为:给、替向、对为了、为着因为、由于被表反问或感叹的语气词,“呢”夫子何命焉为?做动词: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为天下唱()项为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贤能为之用()好为《梁父吟》()为坛而盟() /以弱为强者()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谓为信然()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而1、表并列关系2、表转折关系3、表顺接(承接)关系,译:而且4、表修饰关系5、表因果关系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醉翁亭记》)//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舍生而取义者也()泉香而酒冽()学而不思则罔()宋无罪而攻之()择其善者而从之()蹴尔而与之()4、其1、它(他、她),它(他、她)们2、它(他、她)的、它(他、她)们的3、那、那里、其中的4、大概表推测5、表期望、命令或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定”6、这7、难道表反问其真无马邪()父利其然()/ 食之不能尽其材()亲旧知其如此()//或遇其叱咄()其恕乎?()/其真不知马也。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令辱之,以激怒其众()5、以因为凭借凭靠用用来把拿认为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致,表结果成为来,表目的按照(根据)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牒为械()杀之以应陈涉()将以攻宋()以丛草为林()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疾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以塞忠谏之路()卒之为众人()卷石底以出(而)以光先帝遗德()无致书以观()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以战()以弱为强者()以中有足乐者()/以其境过清()以天下之所顺()6、然这样(代词)……的样子但是(连词)动词:是,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语言积累与运用复习 新人教版

语言积累与运用复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很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táng()!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y ǐ()。
情yù()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2.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是:、、、背景、结语。
3、综合性学习。
(4分)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
(任选两个)(2分)另类菜鸟迷你草根热卖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觉。
(2分)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生疏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消遣节目搞“海选”,不久处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消灭,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吵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觉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觉:3、活动一另类:特殊(与众不同)菜鸟:新手迷你:袖珍(小巧)草根:平民(一般百姓)热卖:畅销;活动二随着社会的进展,一些旧词语消逝,新词语不断消灭。
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
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沟通障碍。
(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意思符合即可)9.综合性学习。
(10分)生活中不能缺少爱。
爱是生活的酒浆,溢出欢快的佳酿;爱是世界的乐音,奏出和谐的音律!在布满爱的世界里,没有战斗的纷扰,没有屈死的冤魂,没有阴惨的叫喊。
让人类远离战斗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某试验中学八班级(2)班开展了“用爱驱散战斗阴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也乐观参与。
(1)[活动一:我来设计]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他们班预备办一期黑板报,现在请你替他们设计四个版块吧!写出四个版块的名字即可。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中考复习文言文与词五首复习(语文)

文言文与词五首复习《史记·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的内容: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2、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陈胜是一个有远见卓识、远大抱负、审时度势、洞察时局、勇敢坚毅(勇敢、智慧、执著、少有大志、不向命运屈服)的人。
3、从陈涉世家的第2段中看出陈胜是怎样的人?可以看出陈涉是一个审时度势、洞察时局、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人。
4、陈涉世家中从 "苟富贵,无相忘" 可以看出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
5、文中关涉全篇,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陈涉世家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用文中的话回答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误期该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秦的暴政)7、《陈涉世家》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计划十分周密?a 诈自称扶苏项燕:冒充身份,争取天下人响应(为天下唱,宜多应者)b 置书鱼腹中:把写有“陈胜王”的字条塞到鱼腹中c 篝火狐鸣:天黑以后装鬼火,装狐狸鸣叫,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bc都是为了起义作舆论准备、营造声势、获得起义者支持。
)8、陈涉世家起义分哪几个步骤进行?起义前做了舆论准备,分别为: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起义时的具体步骤:并杀两尉;号令徒属;为坛而盟;胜利进军。
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明陈胜是个怎样的人?答:具有反抗精神,不甘屈于人下,有雄才大略的人。
同时也表达了陈涉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
10、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成语:揭竿而起、云集响应11、《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与词五首复习《史记·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的内容: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2、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陈胜是一个有远见卓识、远大抱负、审时度势、洞察时局、勇敢坚毅(勇敢、智慧、执著、少有大志、不向命运屈服)的人。
3、从陈涉世家的第2段中看出陈胜是怎样的人?可以看出陈涉是一个审时度势、洞察时局、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人。
4、陈涉世家中从 "苟富贵,无相忘" 可以看出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
5、文中关涉全篇,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陈涉世家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用文中的话回答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误期该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秦的暴政)7、《陈涉世家》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计划十分周密?a 诈自称扶苏项燕:冒充身份,争取天下人响应(为天下唱,宜多应者)b 置书鱼腹中:把写有“陈胜王”的字条塞到鱼腹中c 篝火狐鸣:天黑以后装鬼火,装狐狸鸣叫,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bc都是为了起义作舆论准备、营造声势、获得起义者支持。
)8、陈涉世家起义分哪几个步骤进行?起义前做了舆论准备,分别为: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起义时的具体步骤:并杀两尉;号令徒属;为坛而盟;胜利进军。
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明陈胜是个怎样的人?答:具有反抗精神,不甘屈于人下,有雄才大略的人。
同时也表达了陈涉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
10、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成语:揭竿而起、云集响应11、《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唐雎不辱使命》1、《唐雎不辱使命》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答:唐雎为了保全安陵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胜利,没有辱没使命。
2、故事情节:开端(第一段)秦王设下骗局,唐睢临危出使。
发展(第二段)秦王严厉指责,炫耀实力;唐睢重申立场,断然拒绝。
唐睢沉着应对。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吓,唐睢反击。
唐睢针锋相对。
结局(第四段)秦王长跪而谢,唐睢不辱使命。
秦王前倨后恭。
3、第一自然段中要翻译句子:(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大王加惠(3)安陵君其许寡人4、第二、三自然段要翻译的句子:(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出(2)仓鹰于殿上(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4)天下缟素(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7)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8)秦王怫然怒5、第四自然段要翻译的句子:(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2)寡人谕矣6、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唐雎的形象:唐雎是一位从容镇定、有胆有识、正气凛然、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并且善于斗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谋臣。
(2)分析秦王的形象:秦王骄横、狂暴、虚伪、阴险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7、列举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宋;(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等。
8、注音。
唐雎(jū)怫然(fú)韩傀(guī)色挠(náo)休祲(jìn)缟素(gǎo)徒跣(xiǎn)9、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2)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吗”)(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10、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11、一词多义(1)使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2)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3)徒 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4)夫 A、此庸夫之怒也(fū 成年男子名词)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 发语词无义)(5)以A、以头抢地耳(以:介词“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介词“凭借”)C、徒以有先生也(以介词“因为”)D、以大易小(以介词,用)《隆中对》1、《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作者陈寿,字承祚(音zuò),是晋朝人,史学家。
2、全文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段)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其余无关的细节则一概略去。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件事本来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作者只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由此引出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
第三部分(3至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这是全文的重点,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第四部分(第6段)是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也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3、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A、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B、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4、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5、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6、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北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人物: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
是一个高瞻远瞩有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注重实际有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
——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避世待时而飞.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8、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及抱负,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为下文作铺垫。
9、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侧面描写)10、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11、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
第五段:写羽、飞,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
1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政治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贤能为之用”“总揽英雄”。
14、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4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1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16、通假字:①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17、词类活用:①名作动: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壶盛。
②名作状。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
西和诸戎:西,向西。
18、一词多义:①信:谓为信然——确实信义著于四海——诚信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②因:因屏人曰——于是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因此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③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遂迷,不复得路:竟然④诚:此诚不可与争锋。
——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⑤已:然志犹未已——停止自董卓已来——通“以”已历三世——已经⑥谓:谓为信然——认为谓先主曰——对……说⑦然:谓为信然——这样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⑧用: 遂用猖蹶——因此贤能为之用——利用此用武之国——运用19、句式:⑴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⑷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20、古今异义顾古义,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凡古义,总共。
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孤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立。
殆古义,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
(百战不殆)日古义,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或日子21、出自本文的成语:度德量力箪食壶浆挟天子而令诸侯22、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23、正音:陇(lǒng)亩颍(yǐng)川倾颓(tuí)屏(b ǐng)人猖蹶(chāng jué)沔(miǎn)存恤(xù)挟(xié)天子戎(róng)吴会(kuài)殆(d ài)24、辛弃疾破阵子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来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