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预防医学》PPT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PPT精选课件

公共 卫生
是以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能为 基础,针对预防疾病和保 障人群健康而采取的社会 性实践(公共卫生措施)的总 称。没有公共卫生实践, 预防医学将成为空中楼阁
工作内容除了与预防医学相重合的部分 外,主要是以卫生政策、卫生规划、 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法规、卫 生经济、卫生工程等宏观调控为主, 范围比预防医学广泛。公共卫生的实 质是公共政策,不属于医学范畴
主要斗争目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 人健康为奋斗目标。
主要措施:树立健康新观念和大卫生观念、加强健康促进和健 康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护环境、发展自我保健、家 庭保健及社区保健。
(三) 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
群体预防(第1次
卫生革命)
个体预防
社区预防
(第3次卫生 革命)
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阶段:大约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
主要社会卫生问题:传染病流行,社会卫生 状况不良,人群健康状况差。
主要斗争目标:各种传染病,这场斗争称第 一次卫生革命(群体预防)
主要措施:预防接种、抗菌药物、杀菌灭虫
第二阶段 大约从20世纪中叶开始
主要社会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多,高新医 疗技术广泛应用,卫生费用剧增,健康不公平性日益突 出。
主要斗争目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场斗争称第 二次卫生革命(社会预防)
主要措施: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三阶段 约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
主要社会卫生问题:环境破坏,社会条件改变。
类实验
不设对照组、设立对照组
流行病学模型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提出控制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
《预防医学》课件

公共卫生和卫生系统的重要性: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和卫生系统的核心,通过预防医 学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实践技能
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疾病分布、 病因、危险因素等数据
预防医学PPT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添加目录标题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基础 知识
预防医学实践 技能
预防医学案例 分析
预防医学未来 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挑战:技术普及、人才短缺、 政策支持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预防医学在疾病预 防、健康促进、健 康管理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
预防医学可以提 高全民健康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
预防医学可以促进 健康产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和社会发 展
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挑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伦理问题等
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发展趋势:个性化医疗、精 准医疗、远程医疗等
预防医学实践中的临床技能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健康评估: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健康干预:针对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
健康监测:对干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预防医学实践中的实验室技能
实验室操作:熟悉实验室设备、试剂和操作流程 样本采集:掌握样本采集方法,如血液、尿液、粪便等 检测技术:了解各种检测技术,如PCR、ELISA、免疫荧光等 数据分析: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
(2024年)《预防医学》PPT课件

05
04
生物因素
病原体、媒介生物等。
2024/3/26
20
职业卫生概述及职业病防治策略
职业卫生定义
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 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
防职业病发生的科学。
2024/3/26
一级预防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 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等措 施,从根本上消除职业病危害 因素。
二级预防
通过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等方式,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 或疑似病人,及时采取治疗措 施。
反映个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 程度。
反映健康教育后人群健康状况的 改善程度。
2024/3/26
10
03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控制
Chapter
2024/3/26
11
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2024/3/26
监测内容
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和死亡、 危险因素、卫生服务利用、卫生 资源和卫生政策等。
监测方法
公共卫生应急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 自然灾害等)中,预防医学发挥 着重要的应急响应和处置作用。
2024/3/26
01 02 03 04
健康促进
通过营养指导、体育锻炼、心理 调适等手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
医疗卫生资源优化
通过预防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合 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卫生 系统的整体效能。
被动监测(如报告制度)、主动 监测(如调查、筛查)和哨点监 测等。
12
疾病控制的原则与策略
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依 法防治。
策略
健康教育、免疫接种、早期发现和治 疗、疫情报告和处置、环境卫生改善 等。
2024/3/26
《预防医学》 ppt课件

(3)少吃含反式FA的食物:
(4)日常饮食中应注意:
医学
17
AS的膳食调控原则
3.提高植物性蛋白摄入,少吃甜食:
蛋白质占总热15%,↑大豆蛋白
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占总热60%左右, 控制单、双糖
4. 保证充足的DF摄入:燕麦、玉米、蔬菜
DF→25~30g/d
医学
18
AS的膳食调控原则
5.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
板凝集 ➢ n-3系列:降血胆固醇、降TG,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
医学
9
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4)反式FA:使血LDL-C增加,同时降HDL-C (5)胆固醇:使血LDL-C增加(作用<SFA) (6)磷脂:降血胆固醇 (7)植物固醇:降血胆固醇
医学
10
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2. 热能和碳水化合物与AS
➢ DM day :
ppt课件
22
医学
23
医学
24
医学
25
DM分型(ADA/WHO)
•1型(T1DM ):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2型(T2DM ):占我国患者 95%,
医学
6
动脉粥样硬化-AS
Atherosclerosis
The hyperlipidemias may occur from increased levels of cholesterol and/or triglycerides in a variety of lipoproteins. These disorders may be inherited or of dietary origin.
<10和> 18个C原子的SFA:对血胆固醇影响小
预防医学PPT课件

.
8
一级预防
社会措施 预防战略 如控烟
环境 保护环境
机体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改善行为与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针对病因明确的疾病如职业病、医源
性疾病、传染病等的预防策略。
.
9
二级预防
普查 筛检 定期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 自我检查
针对一级预防效果难以肯定的疾病如 肿瘤的重点预防策略。
• 简单的行为方式改变就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 并促进健康。
• 其中有些行为可迅速发生改变,在晚年也可发生改 变。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7
四、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健 康的因素。
二级预防 临床前期预防,做好“三早”。
三级预防 临床期预防,预防病情恶化, 防止并发症、病残和死亡、促进健康,恢 复劳动和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 寿命。
预防医学
.
1
一、什么是预防医学
通过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 和行为诸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应用卫生 实验技术、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对象 人群健康、疾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任务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三间分 布、控制疾病措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
18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
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
全球化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生物恐怖及其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
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
老龄化
艾滋病与结核病
.
《预防医学》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
概述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体系,包括《食品 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标准。
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实践应用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01
讲解营养配餐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食谱编制的步骤和技巧,提
供实际操作指导。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02
探讨营养教育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针对不同人群
的营养教育策略和方法。
《预防医学》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预防医学概述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控制 • 营养与食品卫生 • 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01
CATALOGUE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 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的科学。
02
特点
03
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04
以预防为主要思想。
05
运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
06
着眼于环境与人群健康的联系。
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预防医学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出“饮食有节,起
居有序”等养生原则。
02
近代预防医学
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从经验走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描述健康问题的分布和趋势,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预测未来健康问题的发展趋 势,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
疾病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疾病控制的方法
疾病控制的挑战
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疫情监测与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消毒杀 虫等措施。
2024版预防医学11PPT课件最新版

预防医学11PPT课件最新版•预防医学概述•流行病学基础•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目录•统计方法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01预防医学概述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
特点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预防措施。
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促进健康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生活质量通过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
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030201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预防医学早在古代,人们就有了预防疾病的意识,如《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
近代预防医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从临床医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现代预防医学现代预防医学不仅关注个体健康,更强调群体健康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同时,预防医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涉及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等多个方面。
02流行病学基础流行病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任务揭示疾病现象,找出病因,提供防治措施,评价防治效果,预测疾病流行趋势。
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分布描述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标。
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如遗传、免疫等)、环境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以及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运动、吸烟等)。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调查方法包括现况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
调查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选择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PPT课件

03
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即亚健康状态。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1 2
危险因素 指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包括遗 传、环境、行为等。
保护因素 指能够降低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如 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等。
3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 多个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可能同时存在,它们之 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代预防医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 从临床医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 学科体系。
02
预防医学的核心概念
健康与疾病
健康定义
0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
完好状态。
疾病谱与病因
02
疾病包括传染病、慢性病、伤害等,病因疾病的连续谱
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贯彻执行,保障公众的健康 权益。
04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技 术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 据,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特征,提供病因线 索。
分析性研究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流行 病学资料,探讨疾病的影 响因素和危险因素。
针对个体健康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 力。
健康体检
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疾病迹象。
健康干预
针对体检结果和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如饮食、 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
公共卫生信息技术
健康监测技术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人群健康进行实时监测和 预警。
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的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2009 康晓平
h
16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
变异来源
SS
MS
F
总 处理组间
SS总 SS处理
N-1 a-1
SS处理/ 处理 MS处理/ MS误差
区组间
SS区组
n - 1 SS区组/ 区组 MS区组/ MS误差
误差
SS总–SS处理 (a-1)(n-1) SS误差/ 误差
组
–SS区组
复习2009 康晓平
变异程度说明均数的
说明样本均数或样本
代表性
率的可靠
* 计算变异系数
* 估计总体参数的95%或99%
* 计算均数的标准误
的置信区间
* 当原始数据的分布近似
大样本资料:
正态分布时, 结合X 估计95%或99%的观察值
X z/2sX p z / 2sp
小样本资料:
所在范围
X t /2, sX
复习2009 康晓平
• 样本均数与总
有一个随机样本均数和
体均数比较
一个标准值(经验值)
• 配对资料或同一 批对象试验前 后比较的t检验
配对设计,计算一组样 本数据差值的均数
•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 成组设计,有两个随机 样本均数
复习2009 康晓平
h
计算方法
t X 0 sX
t d d sd
F s12 s22
t X1 X2 sX1 X2
综合复习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82801619
康晓平
2009.11.24
复习2009 康晓平
h
1
统计方法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
•个体 •变量值 •变异
随机抽样 样 本
抽样研究
参数 ( , )
统计量 (x , s )
系统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 抽样误差
复习2009 康晓平
h
2
“学习” 统计的步骤:
意义 表示个体观察值间的变异
表示样本均数间的变异
程度,说明观察值x围绕样本 均数x分散程 度的指标
程度, 说明样本均数x 围绕总体均数 的分散 程度,或者样本率p与 总体率分散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法
复习2009 康晓平
直接法 加权法
均数的标准误
sX
s n
率的标准误
h
sp
p(1 p) n
8
应用 * 表示一组观察值之间的 * 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
h
6
正态分布及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1. 标准正态分布: 当正态分布μ和б已知时,
z X
若μ和б未知,
z X X s
2. 估计观察值所在范围(95%参考值范围)
X z / 2s
X z s
复习2009 康晓平
h
7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
比较内容
标准差
标准误
──────────────────────
客观实际
H0成立
H0不成立,H1成立
假设检验的结论
拒绝H0
Ⅰ型错误()
不拒绝H0 推断正确(1-)
推断正确(1-) Ⅱ型错误()
当 P < 0.05时,可能发生 错误 当 P > 0.05时,可能发生 错误
检验功效
复习2009 康晓平
=
1-
h
14
方差分析
•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 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为ANOVA), --- 其目的是检验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h
17
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SS总=SS组间+SS组内
总=组间+组内
复习2009 康晓平
h
15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
变异来源 总变异 组间变异
SS
MS
F
a ni
( yij y )2
i1 j 1
N-1
a
ni ( yi y )2
i 1
a-1
SS组间/ 组间 MS组间/ MS组内
组内变异 SS总 – SS组间 N - a SS组内/ 组内
注意事项
-- 可比性(分层、标化)
-- 适用条件
h -- 结果解释
3
“应用” 统计的步骤:
样本数据 (数值变量、分类变量)
确定分组变量、结局变量
两组或 多组数据对比分析
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t 检验 F 检验 秩和 2检验
线性相关回h
4
三种常用平均数
平均数
适用资料
算术均数 变量值呈对称分布,
指标
计算公式
适用条件
极差R
最大值-最小值 任何分布
四分位数间距 Q
方差2、s2
Q=P75-P25
s2 (X X)2 n 1
①偏态分布,②末端无确定 值
对称分布,尤其正态分布
标准差、s
变异系数CV
复习2009 康晓平
s ( X X )2 n 1
对称分布,尤其正态分布
CV s 100% X
①量纲不同的资料②均数相 差悬殊的资料
尤其正态分布
计算方法 直接法 (未分组资料) 加权法 (分组资料)
几何均数
等比级资料, 对数正态分布
直接法 (未分组资料) 加权法 (分组资料)
中位数 呈偏态分布,分布不清楚, 直接法(未分组资料)
分布一端(或两端)
位次居中的数值
无确定值
复习2009 康晓平
频数表法(分组资料)
h
5
常用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
* 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例如,均数的t检验和z 检
验; 率的z 检验)
h
9
均数的假设检验
•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所比较的两个样本均数x1 x2 两种可能性: 两样本均数来自两个相同的总体
两样本均数来自两个不同的总体
复习2009 康晓平
h
10
•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无效假设H0, 1 = 2, (x1 x2) 备择假设H1 1 2,
= 0.05 2.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 3.确定概率P值,作出推断结论
t t0.05,v , P 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t t0.05,v ,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t t0.01,v ,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复习2009 康晓平
h
11
均数的t检验
t检验
设计类型
12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1. 样本可比性
2. 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应符合其应用条件
3. 正确理解差别有无显著性的统计意义
4. 均数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5. 正确理解假设检验过程中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间的关系
6. 单,双侧检验的选择
7. 两类错误与检验功效
复习2009 康晓平
h
13
假设检验的结论可能发生的两类错误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统计指标
假设检验
统计指标 假设检验
-- 平均数
-- t 检验
-- 变异指标 -- 方差分析
-- 指标的应用 -- 秩和检验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复习2009 康晓平
-- 频率指标 -- 卡方检验 -- 构成指标 -- 秩和检验 --指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