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试题A(2006)
农业昆虫学试题A

函授_2017__级 第_四_学期 农业昆虫学 试题(A )
第 1 页 共 1 页
成 绩 统 计 表
一、填空(20分)
1、昆虫的的体壁分为三部分,即 、 和 。
2、咀嚼式口器由五部分组成,即 、 、 、 、
和 。
3、蝗虫的后足是 足,蜜蜂的后足是 足,蝼蛄的前足是 足;昆虫的胸足
由 、 、 、 、 、 和 六部分
构成。
4、棉铃虫属于 界 门 科,它的头部具有 、 、 、 等附属器官,是 和 的中心。
5、小麦上发生的害螨有 和 。
6、危害棉花的盲蝽有以下几种: 、 、 和 。
7、危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 、 和 。
其中传播小麦黄矮病能力最强的是 。
8、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一年发生 代,以 在 越冬。
9、棉蚜以 越冬,它的冬寄主是 。
二、名词解释(20分)
侧单眼 孤雌生殖 休眠 拟态 农业防治 单食性 背血管 趋光性 不完全变态 拒食剂
三、区别下列各组昆虫(16分)
1、 蝶类与蛾类
2、 蝽科与盲蝽科
3、 天牛科与叶甲科
4、 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简述如何防治大黑鳃金龟?。
2、 如何防治豆荚螟?
3、 简述如何防治小麦蚜虫?
4、 如何防治黏虫?
5、简述化学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
五、综合题(14分) 请叙述玉米螟在山东省的发生规律,并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综合防治?。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

名词解释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业害虫及其环境、害虫防治的理论及技术、,是防减虫灾的科学2.农业昆虫:能引起农作物或农产品受害或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小动物,多指有害昆虫和螨类,也包括蜗牛和蛞蝓3.虫害:当害虫危害农作物、农产品及农业生产时就构成了虫害4.虫灾: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某阈值,造成的损害或损失超过一定水平时,就形成了灾害,即虫灾。
5.经济阈值:害虫种群达到某一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防治害虫密度继续增加到经济受害水平。
6.防治指标:通常我国把经济阈值作为防治指标,常用害虫密度和损害率来表示7.经济损害水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损害允许的虫口密度8.IPM: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9.植物检疫:为预防和延迟植物病虫害在它们未发生的地区定殖而对货物的流通所进行的法律限制10.农业防治:建立最优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害虫作物环境天敌间关系,综合利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天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抑制或杀灭害虫,以达经济安全有效控害,获得优质高产作物的目的。
11.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生物、天然产物及其它生物技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使之不成灾的防治方法。
12.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除害虫,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13.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和器具机械防治害虫的方法14.害虫生态对策:害虫种群进化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15.危险生育期:最有利于害虫入侵危害,作物自身抵抗力最弱,受害后对其生长、产量影响较大的作物生育期。
16.地下害虫: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近地面根茎的一类害虫。
17.杂粮作物:除稻类、小麦之外的其他粮食。
18.害虫种群密度:作物上单位样方的发生量。
19.偶发性害虫:个别年份因自然控制力量被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治理措施不当致使害虫种群数量爆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20.关键性害虫: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损害水平,对资源产量造成相当损害的害虫。
农业昆虫学06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基本方式有(取食为害)、(非取食为害)、(传播植物病害)三类。
2. 桃蚜在我国东北的生活史类型为(乔迁式或全周期型),其越冬虫态是(受精卵),越冬场所是(桃、李等核果类果树枝条芽腋和裂缝处),夏秋季主要在(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
3. 确定害虫防治指标原则上应(大于)经济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
4. 利用粘虫成虫的趋化性和产卵的趋黄习性,可用(糖醋酒诱蛾器)和(黑光灯)诱集粘虫。
5. 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杀虫的方法属于(物理机械防治)法。
6.贮粮害虫依其取食粮食的程度分为(初期性贮粮害虫)、(中间性贮粮害虫)、(后期性贮粮害虫)三类。
7.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各大豆产区1年发生( 1 )代。
8.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中文名是(细胸金针虫),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中文名是(草地螟),二化螟学名是(Chilo suppressalis),大豆蚜学名是(Aphis glycines)。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B)。
A 生活空间B 温度C 昆虫天敌D 食物数量2.防治中间型害虫的最有效方法是(C )。
A 化学药剂防治B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C 生物防治D 物理机械防治3.下列害虫是迁飞性害虫的是(A )。
A 粘虫B 白边地老虎C 大豆食心虫D 菜蛾4.栽培抗虫品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A)。
A 农业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机械防治D 化学防治5.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含有毒化学物质“丁布”(DIMBOA)等抗螟素,这种抗虫性属于(B)。
A 不选择性B 抗生性C 耐害性D 诱导抗虫性6.田间发现大豆幼苗植株被某地下害虫为害, 其为害症状是根部被咬断且断口整齐, 则该地下害虫最可能是(A)。
A 蛴螬类B 大豆根潜蝇C 蝼蛄类D 地老虎类7. 大豆食心虫在大豆田间产卵的主要部位是(D )。
农业昆虫学最新复习题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绪论一. 名词解释1.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二、填空题1.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三、简答题1.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害虫本身的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等。
(2)研究外界环境条件与害虫发生和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掌握其发生规律及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和发生规律,找出其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或对已发生的害虫,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有效防治。
2.如何理解我国植物保护方针?答: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是贯彻植保工作方针的基础,“综合防治”不仅是防治手段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而不是消灭害虫。
第一章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基础一. 名词解释1.密度制约因素:是指作用强度的变化与昆虫种群密度有关的因素。
2.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且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害虫。
3.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
4.经济损害水平:指将引起作物经济损害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
5.害虫的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6.虫害:是指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7.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造成相当损失的害虫。
8.偶发性害虫:是指在一般年份不会造成不可忍受的经济损失,而在个别年份常因自然控制力量受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的治理措施不当,致使种群数量暴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
9.经济阈值:又称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农业昆虫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农业昆虫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经济阈值,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与防治其危害所花的费用相等,此时的虫口密度称之为经济阈值。
2.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物生物人为传播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3.不选择性:在害虫发生数量相同的条件下,一些品种害虫少或不被害虫前来取食,产卵的习性。
4.IPM:害虫综合治理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在我国习惯使用害虫综合防治。
5.抗生性。
(1分)寄主作物由于具有某些化学的或物理的特性,当害虫取食后生长发育不良,存活率降低,寿命缩短,这种现象称为抗生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菜青虫是一种寡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的植物,在一年当中,以春季和秋季季节发生严重。
2昆虫的田间分布型最常见的有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
3、粘虫俗称行军虫或剃枝虫或夜盗虫,按其危害寄主的部位,为典型的食叶性害虫。
4、玉米象的取食危害方式为蛀食,其成虫在田间作物成熟时有飞到田间即将成熟的作物上产卵的习性,故常使收获的作物带虫。
5、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是危害严重;局部分布;人为传播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蜜蜂采蜜,蚂蚁识途,在昆虫行为中属于( A )A、本能B、条件反射C、简单反射 D 、趋性2.小地老虎防治的关键时期是(B )A、1龄幼虫高峰期B、 2龄幼虫高峰期C、3龄幼虫高峰期D、成虫期3、由于呋喃丹毒性高,经常加工制成(D )使用。
A、粉剂B、可湿性粉剂 C 、乳油 D 、颗粒剂4 、下列水稻害虫中属于单食性害虫的是( B )A、二化螟B、三化螟C、直纹稻弄蝶D、稻纵卷叶螟5、下列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方法的是(ABC )。
农业昆虫学试题

第六大项:填空:(每格1分)1、粘虫幼虫与麦叶蜂幼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等方面,生产上防治粘虫,一般在 时间用 、 等药剂防治。2、东亚飞蝗在江苏一年发生 代,其卵产在 中,生产上主要用 药剂进行防治;稻蝗一年发生 代,在水稻上的危害期主要在 这段时间,一般用 、 等药剂防治。3、大螟属 目 科,在江苏地区一年发生 代,其卵产在水稻的 部位;二化螟在江苏一年发生 代,其卵产在水稻的 部位,以 虫态在 、 等地方越冬,在水稻上为害常造成水稻的 、 、 等症状。4、江苏地区为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 、 、 等,其中 和 是迁飞性害虫,它们有 和 两种翅型,其中 翅型比例较大,说明飞虱大发生,一般用 、 等药剂控制,使用该种药剂,每亩用量分别为 、 克。5、玉米螟在玉米上为害,常造成玉米的 、 等症状,而在棉花上为害,可使棉花 、 、 。它的卵在玉米、棉花上分别产在 、 部位。6、盲蝽象为害棉花后,可使棉花 、 、 ,其卵产在棉花的 等部位。防治该虫,一般用 类药剂,而不用 类药剂。7、棉铃虫在江苏一年发生 代,其卵产在棉花的 、 、等上。农业防治采用 、 等,化学防治一般用 、 类药剂。8、棉红蜘蛛属 纲 目,可行 和 二种生殖方式,其 虫态是三对足。影响其大发生的天气因素是 。防治该虫,常用的农药有 、 等。9、小麦叶蜂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以 虫态在 越冬,生产上防治该虫的时间大致在 。10、灰飞虱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以 虫态在 越冬,为害中稻的时间主要在 。并可传播 等病毒病。11、扑虱灵控制稻飞虱等害虫的作用机理是,防治飞虱要在 龄期,每亩用有效成份约 克,可采用 、 等施药法,并保持田间 。12、雌雄交配准备产卵的棉蚜叫 ,由该卵孵出的这代蚜叫 ,该蚜的下一代称 ,由第一寄主向第二寄主转移的棉蚜叫 。13、一般地说,高温干旱有利于棉花 、 、 等害虫(生物)大发生,而中温多湿有利于棉花 、 、 等害虫(生物)暴发。14、田间赶蛾可用来测报 这类害虫,该种害虫为害后可使 、 、等作物出现 症状,在江苏地区的越冬形式为 。15、防治粘虫的时机为 期(虫态),其依据是⑴ ;⑵ ;⑶ 。16、“破叶疯”是由 、 等害虫为害引起的,这类害虫属 目 科,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其为害虫态为 。17、粘虫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其主害代为害的关键时期(间)约在 。生产上防治该虫的时机为 期(虫态),其依据是⑴ ;⑵ ;⑶ 。18、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麦蚜有 、 、 等几种,它们的为害性主要表现在 、 等。生产上一般用 、 等药剂在 这段时间喷雾防治。19、在华东地区发生的蝼蛄主要是 、 二种,它们属 目 科。其周年活动规律可分为 、 、 、 、 、 等六个时期。20、生产上发生的飞虱主要有 、 等几种。它们对水稻的为害性表现在 、 、 等几方面。使用25%扑虱灵防治该类害虫,每亩一般用有效成分 克,提倡在飞虱 时期(虫态)用药,并注意 、 等事项。21、在江苏地区发生的稻纵卷叶螟一般年发生 代,其卵产在水稻的 部位,幼虫为害水稻后表现 症状。其老熟幼虫化蛹时有 习性,该虫大发生的气候条件为 ,生产上一般用 药剂在 时期(虫态)防效最佳。22、棉蚜有二类寄主,分别为 和 ,其春季有翅蚜产生的机理是,6—7月份、8月份、9—10月份为害棉花的蚜虫生产上俗叫 、 、 。23、朱砂叶螨属 目 科,其卵产在棉花 部位,为害棉花后可使棉花成为 症状。大发生的气候条件是 ,生产上一般用 、 等药剂进行控制。24、IPM的理论基础是 ,其基本观点包括 、 、 。而核心内容为 。25、根据下列害虫在江苏地区的发生习性,写出粘虫的化蛹场所为 ;玉米螟的主要越冬场所是 ;铜绿金龟子的产卵地点为 ;三化螟的为害植物有 ;麦蚜在一般年份的发生高峰期在小麦的 阶段;麦叶蜂的年发生世代是 代;棉蚜的越冬寄主主要有 、 ;棉花红铃虫的越冬虫态是 ;绿盲蝽的若虫有 个虫龄。26、大螟属于 目 科,在江苏地区的年发生世代为 代,越冬场所主要有 、 ,在水稻上的产卵部位是 ,为害水稻后水稻将表现 、 、 等症状。27、蝼蛄是常见的地下害虫,根据其一年的发生规律,可以分成 、 、、 、 、 等六个阶段,而防治的关键期是在 、 这二个阶段。28、稻纵卷叶螟在江苏地区的越冬虫态为 ,产在水稻上的卵呈 型,发生代的化蛹部位在水稻的 , 天气条件有利于大发生,生产上一般用 、 等药剂进行控制。29、棉花红蜘蛛属 目 科,它对棉花为害后棉花将导致 、 等症状,其卵产在棉花 ,卵呈 型, 天气条件不利于其大发生。30、为害小麦的吸浆虫以 虫态在小麦 部位为害,为害后小麦现 症状,它们以 虫态在 越冬,在江苏地区防治该虫的策略为。31、所谓地下害虫,是指 。江苏地区常见的蛴螬有 、 、 等种。它们均以 虫态在 等作物上为害作物的 部位,并以 虫态越冬,防治该类害虫的药剂有 、 等。32、亚洲玉米螟在棉花上为害后可形成 、 等症状,其为害棉花原因可概括为、、等。在棉田,其第二代卵主要产在棉花 部位,以 虫态在 、 等处越冬。33、稻纵卷叶螟以 虫态在水稻 位为害,为害后水稻表现 症状,在江苏地区它以 越冬,影响其大发生的环境因素有 、 等,生产上一般用 、 药剂防治。34、寄主作物对害虫的抗性可分为 、 、 三类。棉花对棉铃虫的为害具有补偿能力,这属于 抗性。35、昆虫高温致死是由于 ,低温致死是由于 。36、害虫综合防治(IPM)的理论基础是 ,其基本观点包括 、 、 。37、为了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矛盾,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遵循、 、 、 等原则。38、在江苏地区,根据小麦生育期,将麦蚜的发生规律分为3-4个时期,即从 至的麦蚜 期,从 至 的麦蚜 期,从 至 的麦蚜 期。39、铜绿金龟子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 ,主要以 虫态在 越冬,生产上防治该虫幼虫的大概时间为 。40、水稻大螟属于 目 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发生 代,主要以 虫态在 越冬,其卵产在水稻 。41、20%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是防治 等害虫的特效药,其作用机制是 ,生产上用药时一般在害虫的 期使用,每亩用量 克,可采用 等方法施药,且田间需要 。42、盲蝽象是棉花上的一大害虫,为害后造成的棉花症状有 、 、、 等。单独防治该虫时,不能使用 农药,以防 。43、冬季防治棉花红铃虫可采用 、 、、 等方法。44、防治仓库害虫常用的熏蒸剂有 、 等,使用时要注意 、 、 、 等要点。45、小菜蛾在江苏地区可以 虫态越冬,越冬场所包括 。防治该虫一般使用 等药剂。46、为害麦类的蚜虫主要有 、 、 等几种。它们对麦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 、 等方面。47、为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 、 、 三种。它们的防治策略分别为 、、 。48、大黑、暗黑、铜绿三种金龟子在江苏地区每年各发生 、 、 代。其成虫的主要习性之一分别为 、 、。 49、为害棉花的盲蝽主要有 、 二种。它们的越冬虫态及主要越冬场所分别为 、 。50、小麦叶蜂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以 虫态在 越冬。生产上防治该虫的时间大致在 。51、亚洲玉米螟将卵产在玉米 部位,其卵块如 状,在棉花上主要产卵于 。该虫以 虫态主要在 、 越冬。 52、灰飞虱在江苏地区每年发生 代。可以以 虫态在 越冬,为害水稻的时间大概在 ,并可传播 等病毒病。53、大地老虎每年发生 代,以 虫态越冬,主要为害作物的 等部位。防治的方法主要有 、 。
农业昆虫学考试

1.负泥oo2.飞lmm3.大蟋蟀porrten4.粘hib5.食心grap6.甜hib7.斑lihui8.谷rdo9.油busu 10.碟pgu1.虫害:当害虫危害作物,农产品和农业并造成损失时,就构成了虫害。
2.重要害虫;一般能周期性危害,如不能控制就造成较大损失的害虫。
3.3R:抗性,再猖獗,残留4.3致:畸,残,癌。
4.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措施控制植物及其产品等的调运和移动以防止有害生物在流通中传播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
5.生物防治:传统的生物防治定义是:通过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菌的引入增殖和散放来压制另一种害虫。
广义的生物防治概念为:利用生物有机体或者其天然(无毒)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6.植物抗性:植物适应逆境的能力。
7.系统调查:在害虫发生时期每隔一段时间。
5到7天,做一次田间调查。
通常是定田点进行,根据需要可以是全年或是一年中的某个重要阶段,以便系统的了解田间动态。
8.协同进化:关系密切的生物相互适应的现象。
9.全周期:一年中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世代交替现象不全周期:全年孤雌生殖10.IPM:IPM是一种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系统,它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和有关环境条件,尽可能以协调的方式利用所有的适当技术和方法,使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1.有害生物:螨类,有害昆虫,(节肢)蜗牛,舍俞。
(软体)2.害虫是生产活动产物:栽种单一,提供植食性昆虫丰富食料,削弱天敌的自然控制,栽培管理措施创造环境,使昆虫超量发生造成损失。
3.农业昆虫学的任务: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害虫种群,防止虫灾的发生或作答限度地减少虫灾的损失;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持续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一求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4.虫源包括:本地虫源和外地虫源。
害虫的防治目标:通过对害虫种群的合理治理来防止虫灾的发生。
5.虫灾的防治途径有两条:1、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害虫和作物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食物链关系,由此产生了跟随现象。
农业昆虫学试题

11、蔬菜害虫发生的特点有、、;蔬菜害虫防治的要点是、、。
12、有利于三化螟为害的水稻生育期是和,水稻在这两个时期受害题(每题1分,共10分)
.
1、经济阈值与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关系是ET>EIL ( )
本题分数
得分
1.经济阈值
2.植物检疫
3.不选择性
4.IPM
5.抗生性
本题分数
得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蜜蜂采蜜,蚂蚁识途,在昆虫行为中属于()
A、本能B、条件反射C、简单反射D、趋性
2.小地老虎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A、1龄幼虫高峰期B、2龄幼虫高峰期
C、3龄幼虫高峰期D、成虫期
3、由于呋喃丹毒性高,经常加工制成()使用。
2昆虫的田间分布型最常见的有、、。
3、粘虫俗称,按其危害寄主的部位,为典型的害虫。
4、玉米象的取食危害方式为,其成虫在田间作物成熟时有的习性,故常使收获的作物带虫。
5、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是;;
6、作物抗虫性是指
7、经济损害水平是指
8、作物遗传抗虫性按其机制可分为三类、和
9、滥用农药造成的“农药综合症”是指、和。
2、影响褐稻虱翅型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3、有效积温法则是研究昆虫发育速率与T的关系()
4、稻瘿蚊的成虫和幼虫都有为害水稻形成“标葱”。()
5、经济阈值也就是防治指标。()
6、同时使用多种措施防治害虫就称为害虫综合防治。()
7、在测报上要掌握粘虫成虫高峰期常采用灯光诱蛾。()
8、菜粉蝶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A、粉剂B、可湿性粉剂C、乳油D、颗粒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基本方式有()、()、()三类。
2. 桃蚜在我国东北的生活史类型为(),其越冬虫态是(),越冬场所是
(),夏秋季主要在()科和()科植物上为害。
3. 确定害虫防治指标原则上应()经济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
4. 利用粘虫成虫的趋化性和产卵的趋黄习性,可用()和()诱集粘虫。
5. 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杀虫的方法属于()法。
6.贮粮害虫依其取食粮食的程度分为()、()、()三类。
7.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各大豆产区1年发生()代。
8.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中文名是(),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中文名是
(),二化螟学名是(),大豆蚜学名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 生活空间
B 温度
C 昆虫天敌
D 食物数量
2.防治中间型害虫的最有效方法是()。
A 化学药剂防治
B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C 生物防治
D 物理机械防治
3.下列害虫是迁飞性害虫的是()。
A 粘虫
B 白边地老虎
C 大豆食心虫
D 菜蛾
4.栽培抗虫品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A 农业防治
B 生物防治
C 物理机械防治
D 化学防治
5.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含有毒化学物质“丁布”(DIMBOA)等抗螟素,这种抗虫性属于()。
A 不选择性
B 抗生性
C 耐害性
D 诱导抗虫性
6.田间发现大豆幼苗植株被某地下害虫为害, 其为害症状是根部被咬断且断口整齐, 则该地下害虫最可
能是()。
A 蛴螬类
B 大豆根潜蝇
C 蝼蛄类
D 地老虎类
7. 大豆食心虫在大豆田间产卵的主要部位是()。
A 叶片正面
B 叶片背面
C 嫩茎
D 幼嫩豆荚
8. 甘蓝夜蛾的越冬虫态是()。
A 卵
B 老熟幼虫
C 蛹
D 成虫
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后期性贮粮害虫的是()。
A 赤拟谷盗
B 锯谷盗
C 玉米象
D 谷蠹
10.下列地蛆种类中,食性为多食性的是()。
A 灰地种蝇
B 葱地种蝇
C 萝卜地种蝇
D 毛尾地种蝇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后,影响作物减产的因素有()。
A 害虫的种群密度
B 作物补偿能力的大小
C 作物品种的抗虫性
D 害虫为害的时期
E 栽培管理条件
2.在东北地区为害禾谷类旱粮作物的蚜虫主要有()。
A 麦长管蚜
B 禾谷缢蚜
C 甘蓝蚜
D 高粱蚜
E 瓜蚜
3. 下列害虫中,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是()。
A 菜蛾
B 甘蓝夜蛾
C 菜叶蜂
D 黄曲条跳甲
E 温室白粉虱
4. 剪除虫芽或受害梢对下列果树食心虫防治有效的是()。
A 桃小食心虫
B 梨小食心虫
C 李小食心虫
D 梨大食心虫
E 苹小食心虫
5. 下列害虫可以为害甜菜的是()。
A 黑绒鳃金龟
B 甜菜潜叶蝇
C 草地螟
D 甜菜象甲
E 甘蓝夜蛾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害虫综合治理
2. 平衡位置
3. 经济阈值
4.农业技术防治法
5. 害虫种群密度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防治亚洲玉米螟的农业防治措施有哪些?其依据是什么?
2. 物理机械防治法防治害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试比较r-选择类害虫和K-选择类害虫的特点?
六、论述题(10分)
1. 试述贮粮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七、综合题(10分)
1. 在白菜地发现某幼虫为害, 老熟幼虫体长约10mm左右, 纺锤形, 淡绿色, 头部黄褐色, 有5对腹足, 臀
足后伸超过腹端。
该幼虫受惊动后可做剧烈扭动倒退。
被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 则该幼虫是何害虫? 如何防治该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