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珍稀动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可爱动物》章节中《珍稀动物》一课。
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它们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它们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它们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磁性动物贴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森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动物,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珍稀动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PPT,介绍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等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讲解保护珍稀动物重要性,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珍稀动物名字。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4. 课堂小结(5分钟)5. 游戏环节(5分钟)“动物贴图”游戏:教师说出某种珍稀动物特征,幼儿将对应磁性动物贴图贴在黑板上。
6. 课堂展示(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珍稀动物。
六、板书设计1. 《珍稀动物》2. 内容:(1)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2)保护珍稀动物: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珍稀动物。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珍稀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教学手段,让幼儿解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它们重要性。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 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课件:珍稀动物的图片和视频。
2. 纸质珍稀动物模型。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珍稀动物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如“你们看到了哪些珍稀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3. 观察:教师出示纸质珍稀动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珍稀动物。
5. 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讲述作品中的珍稀动物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长一起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措施。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珍稀动物展板,引导幼儿持续关注和了解珍稀动物。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3.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等良好品质,引导幼儿关心和保护珍稀动物。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珍稀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能够主动参与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中。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
3. 实践操作教学法:通过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
八、教学内容:1. 珍稀动物的认识: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幼师教案大班社会《保护珍稀动物

幼师教案大班社会《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自然环境》,详细内容为第二十三节《保护珍稀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至少三种我国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现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珍稀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三种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的特点、生活习性。
(2)讲解珍稀动物面临的生存威胁及其原因。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大熊猫为例,讲解如何保护珍稀动物,让幼儿了解保护措施。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珍稀动物,讨论如何保护它们。
5. 小组汇报(5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保护珍稀动物》2. 内容:(1)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2)保护措施:加强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珍稀动物”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表达对珍稀动物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珍稀动物。
(2)开展“保护珍稀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意义。
(3)鼓励幼儿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珍稀动物》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与保护教育

《珍稀动物》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与保护教育珍稀动物与保护教育珍稀动物是指在自然界中数量非常有限的、难以保存和维护的动物。
这些动物在物种保护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和自然原因,许多珍稀动物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幼儿们应该了解珍稀动物和保护教育的知识。
一、课程目标1.了解珍稀动物的种类、生活环境和习性;2.培养幼儿们的环保意识,了解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图画、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乐趣。
二、教学准备1.校园巡逻视频2.幼儿歌曲《珍稀动物》3.大型课件4.珍稀动物图片5.环保玩具6.拼图游戏7.环保手工制作教具三、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校园巡逻视频让幼儿们了解动物在校园中的生活情况。
并和幼儿们一起唱唱珍稀动物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学习珍稀动物展示珍稀动物图片,向孩子们详细介绍几种珍稀动物如华南虎、江豚、藏羚羊、大熊猫、长臂猿等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用多媒体课件将珍稀动物的生活场景呈现给幼儿。
3.环保知识通过幼儿游戏,让幼儿们参与环保实践,让孩子们了解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循序渐进的讲解,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让幼儿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好处。
4.环保手工制作通过幼儿手工制作环保教具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感性的理解怎样保护环境,为珍稀动物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5.活动结束在本次活动结束时,让孩子们合影留念,并赠送环保玩具和纸质资料,让幼儿对本次学习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方式体验了珍稀动物与保护教育的知识,使孩子们对环保知识和珍稀动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对大自然的关爱和珍视。
这既是一次生动的教学,又是一次零距离的体验,让孩子们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我们的地球》,具体章节为《珍稀动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珍稀动物的定义,认识我国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珍稀动物的概念,认识我国一些珍稀动物,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实际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珍稀动物。
2. 讲解珍稀动物的概念(10分钟)结合PPT,讲解珍稀动物的定义,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
3. 认识我国珍稀动物(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认识我国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
4.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说出自己了解的珍稀动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道例题,讲解如何保护珍稀动物,让幼儿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海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珍稀动物的概念2. 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3.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珍稀动物,并写出它的特点和需要保护的原因。
答案示例:画的动物:大熊猫特点:黑白相间,以竹子为主食,生活在四川、陕西等地。
保护原因: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数量稀少,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
2. 课后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课件:珍稀动物的图片和视频。
2. 纸质珍稀动物模型: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
3. 画纸、彩笔、蜡笔等绘画材料。
4. 故事书《大熊猫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珍稀动物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关注珍稀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讲解:向幼儿介绍珍稀动物的定义、意义和现状,让幼儿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3. 互动: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珍稀动物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手工制作:发给幼儿纸质珍稀动物模型,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绘画:邀请幼儿用彩笔或蜡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珍稀动物,培养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力。
6.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大熊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引导幼儿关爱和保护大熊猫。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了解更多的珍稀动物,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布置珍稀动物知识展板,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 科学探究: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实地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珍稀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动手操作和绘画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珍稀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4. 通过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评估幼儿对珍稀动物知识的巩固程度。
5.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活动步骤: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课件、纸质珍稀动物模型、绘画材料等。
2. 活动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起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珍稀动物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2.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他们所知道的珍稀动物,引导幼儿关注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3.2 主体活动一:观看珍稀动物视频,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
3.3 主体活动二:分组讨论,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3.4 主体活动三:听故事《熊猫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
第四章:活动评价4.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保护的认识。
4.2 幼儿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讨论、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态度。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珍稀动物的信息,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
5.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让幼儿亲身体验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
5.3 主题活动:开展“我是小小动物保护员”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愿望。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6.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3 任务驱动法: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珍稀动物的保护方法。
6.4 家园合作法:通过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关注珍稀动物的保护。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珍稀动物的特点: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大班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大班保护珍稀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我们的大自然”单元,具体章节为“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引导幼儿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珍稀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重点:认识珍稀动物,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故事卡片、视频片段、动物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珍稀动物的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讲述故事《大熊猫的家园》,引导幼儿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展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其他珍稀动物,如金丝猴、丹顶鹤等。
(3)讨论:珍稀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及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1)出示动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4.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珍稀动物,讨论如何保护它们。
(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等。
2. 保护方法: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珍稀动物”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珍稀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珍稀动物的认识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珍稀动物。
(2)开展“小小保护者”活动,让幼儿为保护珍稀动物设计宣传标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有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理解“珍稀”的意思。
2.培养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关心动物,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
三、教学准备:
1.视频《大熊猫、金丝猴》生活的录像片
2.图片“珍稀动物”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我国的珍稀动物。
难点:使幼儿了解草原上的动物与人们的关系,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图片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动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单一的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深入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我保护能力等。
活动开展前,我先对“珍稀动物”这一名词进行话题讨论,让幼儿对珍稀动物的概念产生初步的了解。
本次活动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的主题活动,将幼儿带入“动物世界”,感受小动物的可爱,生命的可贵。
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学生要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