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园里,科学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工作者,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一、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1.角色扮演区:设置一个科学实验室,让孩子们扮演科学家,穿上白大褂,戴上眼镜,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2.操作区:提供丰富的科学实验材料,如磁铁、放大镜、天平等,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感受科学的魅力。
3.阅读区:摆放一些关于科学的图书,如动植物、宇宙、地理等,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增长知识。
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1.主题式教学:以季节、节日等为主题,设计相关的科学活动。
如春天来了,可以组织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端午节可以开展赛龙舟、制作粽子等活动。
2.游戏化教学:将科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如“猜猜我是谁”游戏,让孩子们根据动物的特征猜出它的名字。
3.互动式教学: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如“为什么树叶会变色”、“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等。
三、注重实践操作1.实验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彩虹、观察水的沸腾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
2.制作活动: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科学作品,如飞机、轮船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探索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昆虫等,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奥秘。
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2.悬念设置:在活动中设置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心,积极参与。
3.表扬鼓励:及时表扬孩子们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五、家园合作1.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共同完成实验、制作等任务,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讲座:请家长分享自己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
3.家园共育:通过群、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6篇幼儿园科学教案篇一设计思路:长期以来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涉及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内容比较多,而关于化学实验的内容非常的少,其实化学活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少的内容是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醋和苏打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让孩子非常感兴趣,这一点给了我启发,我尝试在矿泉水瓶盖上打洞,插吸管,然后再把醋放进矿泉水瓶里,加入苏打后立刻盖上瓶盖,果然和预期的一样,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将瓶中的液体通过吸管挤了出来,喷的很高。
我又利用了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这一素材,编了一个打倒灰太狼的故事背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已不满足于了解某种现象,他们更对探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实践过程感兴趣,而且也更乐意利用这些想象进行一些更进一步的活动。
作为教师,我们要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支持探索的兴趣,促进活动发展。
活动目标:1、通过小实验知道苏打水和醋可以产生气泡、学会记录。
2、进一步了解醋、小苏打与泡泡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活动准备:1、每两个人用6个杯子,一个勺子,一个透明塑料瓶,一个插好吸管的盖子,一个小脸盆,一块抹布,一个透明漏斗,一个碗2、醋、苏打粉、冰红茶、橙汁、酱油3、教师记录表。
4、PPT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以羊村长的口气:各位小朋友们,早上好!我是慢羊羊村长。
欢迎你们来到我的羊村,今天,除了来了你们这群小朋友以外,看还有很多客人老师也来到了羊村,我们回过头去和她们热情的打个招呼。
(这时电话铃响了,播放报警录音)咦,电话铃声响了,我来听听是谁?(接电话)天呐!灰太狼即将要带着他的新武器来攻打我们青青草原了。
小朋友,请你们帮我一个忙,也发明一个新武器来对付灰太狼,好吗?好的,那首先想一想要制造一个什么样的武器呢?(幼儿回答)那我们就来制造一个威力巨大的,会冒泡泡的气泡弹。
二、小实验师:要想制造气泡弹就一定要用到苏打水,可是苏打水和哪个好朋友相聚在一起会冒出泡泡呢?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苏打水,还有许多不同的材料,有醋宝宝、酱油宝宝、冰红茶宝宝和橙汁宝宝,等着小朋友们去寻找这个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他把橡皮泥作成碗状,结果,橡皮泥浮起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
来。从而,悟出了 “ 中空 ” 能浮起的道理。
教师要做到:四前四后 1活动在前,认识在后 2尝试在前,引导在后 3发现在前,结论在后 4经验在前,提升在后: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具体设计
1、活动课题的确定 根据: 课程目标 幼儿兴趣需要 幼儿生活环境 现有内容材料
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中班科学综合活动 生鸡蛋和熟鸡蛋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学习分辨生、熟鸡蛋的几 种方法。 2、学习运用符号、标志来记录实验的结果 并能与老师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2个鸡蛋(生熟各一)
2、记录纸、笔人手各一
一、激发幼儿参加实验的兴趣。 1、 集体音乐表演:《下蛋了》。 师:大母鸡会下蛋,今天老师让小朋友们从家里 带来两个鸡蛋,里面有一个是?(生的)还有一 个是?(熟的) 2、设问,幼儿猜想: 师:这两个鸡蛋中,有一个 是生的,有一个是熟的。老师给它们都做上了记 号,一个是“1号鸡蛋”,还有一个是“2号鸡 蛋”。如果不敲开蛋壳,你们能看出哪个是生的、 哪个是熟的吗?
三、活动流程设计
1.演示-操作式:教师演示、幼儿观察---幼儿按 教师演示的方法实验---进一步观察、发现
会限制幼儿思路,只用在较难实验
如:物体怎样下落(大班)
2.自由-引导式:出示材料、幼儿自由探索---交流 ---教师引导有目的探索---交流总结
即“瞎忙---探究---领悟”
3.猜想-验证式: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做记录)--提供材料、操作验证---交流总结---迁移方法、 继续探索
要求:活动步骤清楚、过渡与衔接自然、重点与难点突出
2.方法和形式:
要求:方法多样——探究、演示、操作、记录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科学活动被广泛认可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良好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兴趣。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科学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二、科学活动的设计1. 确定目标在设计科学活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目标,希望幼儿能够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通过明确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活动内容和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2. 制定计划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计划需要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所需材料和参与人员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明确活动的步骤和教师的角色与任务,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实践环境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选择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植物成长、动物习性等。
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我们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给幼儿讲解相关知识,或者组织参观实地考察。
4. 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我们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物展示和观察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实验或研究性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
三、科学活动的实施1. 创设富有科学氛围的环境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丰富多样的科学实验器材和展示板来创设富有科学氛围的环境。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科学活动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展示、实验等。
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活动科学活动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
在实施科学活动时,我们应该鼓励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探索、记录等。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教案设计(10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教案设计篇1设计思路: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
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通过初步认识春天,逐渐过渡到了解春天,从而进一步到热爱春天,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本主题从两个环节入手,具体如下:活动一:儿歌“春芽芽”活动目标: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活动过程: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教案设计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温室种植技术可以让人们吃到不同季节的蔬菜。
2、激发幼儿对蔬菜培植新技术的关注,有兴趣尝试小实验。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ppt(菜场、温室的有关资料和各种温室中生长的蔬菜图片)、塑料筐(里面有泥土)、细条有机板、保鲜膜等。
【活动过程】一、菜场里蔬菜真多呀。
引导语:前几天我们逛过菜场,菜场里蔬菜怎么样?(又多又新鲜)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吧。
(ppt菜场图片、插入音乐)1、歌曲《菜场》引入:菜场里的蔬菜真多呀!2、说说:在菜场里还有些什么菜?(幼儿很快地说出各种蔬菜名称)(幼儿根据参观过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二、张奶奶买菜。
过渡语:我们的菜场可真热闹,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蔬菜。
可是早上我遇见邻居家的张奶奶却空着菜篮子满脸不高兴地回家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1、故事:张奶奶买菜。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方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方案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下面是一些适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及设计方案:1.探索动物世界: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了解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物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1)幼儿图书馆中展示关于不同动物的图书,老师和家长讲述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带幼儿到动物园、农场等地参观,与动物近距离接触并进行观察。
3)组织幼儿参与制作各种动物模型,鼓励幼儿描述他们所制作的动物的特征。
4)组织幼儿参观一些有关动物保护的展览,引导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2.探索植物世界: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了解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植物的兴趣。
活动内容:1)带幼儿到花坛、公园等地参观不同种类的植物,让幼儿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特征。
2)组织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引导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进行种植活动,带领幼儿种植花草,让他们亲手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4)组织幼儿制作植物标本,并带幼儿观察不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垃圾分类:活动目标:通过垃圾分类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内容:1)幼儿园设置垃圾分类区域,引导幼儿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解释不同垃圾的再利用过程。
2)组织幼儿制作回收垃圾的手工艺品,鼓励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3)播放垃圾分类相关的动画片,带领幼儿讨论垃圾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4)邀请相关环保组织或专家到幼儿园进行讲座,向幼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上述活动及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观察、实践和互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同时,广泛利用图书馆、动物园、农场等资源,让幼儿切实感受到自然和科学的魅力。
这些活动可以带来积极的效果,使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得到综合性的培养。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科学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2.学习靠腰部扭动贴地爬行,锻炼躯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3.对腰部扭动贴地爬行动作感兴趣,能克服畏难情绪【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模仿虫子腰部扭动贴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难点:能克服困难、协调地完成动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模仿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了解青虫的演变过程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录音机、磁带。
场地准备: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园,并放置好小青虫的“粪便”【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经验回顾:哪些动物会爬?怎么爬?昆虫爬的动作有哪些?2.热身运动:幼儿分散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脚着地屈膝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等等;②集体模仿:两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虫”滚动前进;幼儿全体屈膝,将手搭在前幼儿的臀部上,变成长长的“毛毛虫”蠕动前进;变成“蜈蚣”,同时抬手抬脚爬行前进等等。
二、基本部分1.讨论:小青虫长得怎么样?是怎么爬的?2.幼儿自由尝试,模仿青虫的爬行;3.讨论动作要领:“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 (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示范讲解:靠腰部的扭动,尽量不用手去推,将臀部往上拱,使身体成∩,膝盖跪住,将上身往前伸长,如此反复。
)4.幼儿第二次练习(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不用手脚帮忙,靠腰部扭动爬行,动作协调)。
三、游戏部分1.“找肥料”请“青虫”用刚学会的爬行动作,将这些肥料分别运到指定地点,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又快又多。
2.“我们长大了”请每个幼儿取一只布袋,将身体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虫长大了)练习爬行(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节幼儿的活动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小青虫的梦”①教师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讲述游戏规则: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2组,先是鱼贯地爬过山坡,在山坡对面的草丛中拣起一根教师事先准备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钻入布袋,爬过草地,在音乐声中钻出布袋,代表蜕变成蝴蝶,翩翩起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五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五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反思《不一样的小豆芽》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了解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2.学习根据问题猜测原因,培养幼儿勤观察,爱动脑思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按照幼儿用书上的方式种植豆芽。
材料准备:幼儿用书,每人一个小纸盒,1把剪刀。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豆芽: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上的豆芽是从菜场买来的,请小朋友记住它的样子,等会儿老师要提问。
二、组织教学1、引发幼儿回忆豆芽的种植情况。
教师:(1)上次我们观察了泡过水的豆子的变化吗?都有哪些变化?(大小、颜色、硬度)。
(2)后来我们将豆子种在哪里了?[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现在把它拿出来看看吧。
2、引导幼儿讨论豆子不一样的生长情况。
(1)教师:现在豆子长成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豆子都发芽,长高了吗?它们和老师从菜场买来的豆芽一样吗?(2)教师鼓励幼儿猜测原因。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种植方法一样吗?怎么不一样?3、教师总结:教师:原来植物是需要阳光的。
因为我们将中间的豆芽全部盖在了一个小盒内,它见不到阳光,进行不了光合作用,所以长的很慢。
而且植物是向着阳光的地方生长的,哪里有阳光它就往哪里生长,所以当我们将盒子的口向旁边(或向上)开时,叶子就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往旁边(或向上)生长。
4、鼓励幼儿再次做植物生长试验,进行验证观察。
(1)教师:这里有一个纸盒,请你先想一想你向让豆子往哪个方向长。
然后动脑筋改造纸盒。
(2)幼儿思考并动手改造纸盒。
(3)教师在盒内铺好塑料袋,请幼儿自己把改造好的纸盒内铺卫生纸,浇水种植豆芽。
活动反思:1、我在组织幼儿观看植物生长时,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科学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探究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
3、启蒙性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幼儿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使幼儿获得直接经验。
同时,学习内容要有启迪性,能开启幼儿的智慧,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4、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以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科学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5、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具体概念。
6、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7、智力游戏是把一定的学习因素与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巩固已有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8把绘有相关内容的两组图片分发给每个幼儿,先由一个儿童岀示图片,另一个儿童要举岀与之有联系的图片,并说岀它们之间的关系。
9、把绘成的整幅图片分割成若干部分。
游戏时,要求幼儿将整体拆成部分,再将部分拼成整体。
10、在幼儿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脱离实物和图片,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游戏。
一、名词解释1、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
2、比较性观察比较性观察就是教师指导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以找岀物体或现象之间的异同的观察。
3、长期系统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是指教师组织幼儿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4、对个别物体的观察对个别物体的观察就是教师组织幼儿对个别的物体或现象进行的间断观察。
5、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学习简单数学知识的教育方法。
6、讲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同时配合口头讲解,说明数、形关系的一种教育方法。
7、游戏法游戏法是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一种方法,情境化的游戏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8、总结性谈话总结性谈话是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加深和巩固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而进行带有总结性质的谈话。
9、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0、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它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心理环境。
11、幼儿园园地幼儿园园地是为幼儿专门开辟的活动场地,包括草坪、菜园、花坛、动物饲养角、沙箱、水池等,它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物质条件12、自然角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场所。
判断题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讶2、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
(讶3、幼儿科学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
(“4、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综合性、趣味性。
(“5、幼儿数学概念判断的源泉是幼儿现实生活。
(M)6、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幼儿探索思考的结果比过程重要。
(X)7、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抽象的。
(W8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
(9、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在于它对世界的解释是永远正确的。
(X10、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话11、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
(话12、科学过程一般包括:观察和发现、假设和检验、推理和形成结论、解释和预测等。
(T13、科学知识的来源是权威的论断。
(X)14、科学知识的来源是主管的臆断。
(X)15、科学知识的来源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是科学探索的过程。
(“16、幼儿从小就在不断探索科学。
(话17、科学也是一种世界观,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话18、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
(v)19、科学的本质在于验证。
(X)20、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也培养了幼儿最初的生存意识和环境意识。
(V21、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V22、运用观察力对事物进行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初阶段。
(V23、儿童发展需要是制定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V24、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V25、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最好课堂。
(V)26、幼儿期,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性思维向直觉行动性思维发展。
27、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具体的实物概念。
(V28、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和儿童的概括水平是相适应的。
(V29、幼儿最初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是个别的。
(V)30、幼儿理解水平的发展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必要前提。
(V31、幼儿园科学教育不是按自然科学的分类对幼儿进行分科教育,而是把自然中相关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去认识。
(V32、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弓I导幼儿认识当地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体和现象,以及具有当地特点的生活环境。
(V)33、幼儿做科学实验才是在学科学。
(马34、科学在幼儿的生活之中。
(话35、观察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36、幼儿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育中逐步培养的(V37、比较性观察多在中班、大班进行。
(V38、实验既是幼儿认识自然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的教育方法。
(V39、小实验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V40、幼儿实验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发现。
(马二、判断题1、观察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V2、小班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发展感知觉。
(V3、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更加强烈,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
因此,主要强调扩大他们的认识范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马4、幼儿科学教育观察室是一个幼儿进行探索操作的场所。
(V5、游戏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种方法。
(V6、幼儿数学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幼儿以后学习数学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
(马7、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运用讲解、演示法进行。
(马幼儿园园地的设置不能追求同一模式,要从实际出发。
(沟8、幼儿园自然角的设置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废物利用。
(W9、、蚯蚓、蜗牛是无脊椎动物。
(V)10、蜻蜓、带鱼、狮、虎是肉食动物。
(V11、黑猩猩在动物界种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门12、据统计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约有150多万种。
(V13、螃蟹、鲤鱼、蟑螂是杂食动物。
(V14、植物的茎的重要功能是疏导。
(V15、爬行动物的体温一年四季都是恒定不变的。
(马16、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V17、空气污染包括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V18、植物体都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
(V19、非金属材料比金属材料传热快。
(马20、冬眠是动物对冬季不利条件的一种适应。
(V21、流鸟是终年栖居生殖地域、不依季节而迁徙的动物。
(V)22、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与植物体的营养有关,叫做营养器官。
(马23、植物的叶子的功能是制造有机物和蒸腾水分。
(V24、蝙蝠是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
(V2526、生态系统不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马27、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土壤、阳光、空气等。
(V)28、人们根据动物最主要特征,把它们分成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
(V)29、绿化有吸收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
(V30、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
(马31、鲸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
(V3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照射的方向相同。
(X)33、臭氧是一种气体,臭氧层能够吸收90%以上的紫外线。
(V34、我国的珍稀哺乳动物有熊猫、白暨豚、金丝猴、白唇鹿和羚羊。
(V35、生物群中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活习性的关系所形成的种类系列叫食物链。
(X36、脊椎动物占动物总数的95%,无脊椎动物仅占5%。
(X三、简答题1、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①为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②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2、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3、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1 )社会需要是制定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2)幼儿发展需要是制定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4、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什么?①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③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④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⑤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的特点是什么?①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突岀儿童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②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幼儿主动探究科学的过程;③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形成幼儿对待周围环境的正确态度打下基础。
6、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①目的性原则②可接受性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系统性原则⑤全面性原则。
7、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①人体与健康;②植物和动物;③生态与环境教育;④自然科学现象;⑤科学技术教育;⑥数学。
8、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是什么?1 )启蒙性。
2 )综合性。
3)地方性。
4 )各年龄班在认识内容与要求上不断扩大,逐渐提高。
9、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启蒙性。
(2 )综合性。
(3)趣味性。
10、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1)有强烈的好奇心。
(2)幼儿对科学的认识由直觉行动性发展到具体形象性。
(3)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具体的实物概念。
(4)幼儿由对个别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和现象关系的理解。
11、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 )生物科学。
(2)自然科学。
12、美国幼儿园生物科学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 )认识植物。
(2)认识动物。
(3)生命的多样性。
(4)生物的适应。
(5)生物的相互依赖。
(6)生命周期。
(7)人类利用生物13、日本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在接触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幼儿领悟自然界之宏大、美丽和奥妙。
( 2 )认识季节的变化带来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
(3)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并积极参加小朋友之间的游戏活动。
(4)让幼儿以亲密感情接近周围的动植物,并加以爱护和保护。
(5)爱惜周围的物品,学习利用它们,尝试用它们去游戏。
(6)注意生活中物体的数量和图形形状。
(7)对与生活有关的信息感兴趣。
(8)通过国内外的节日活动,培养对国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