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选背内容

三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见微知著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产果实累累春华秋实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败在于理。
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园地六(必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园地七(必背)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截.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园地八(必背)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古诗三首(必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合。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川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选背)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包去上学.天开始放睛了。
啊!多么光亮的天空。
可是.地面是润湿的.不能看一个亮品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一片片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上了一彩色的地毯。
是一印着落叶案的、光的地毯.从脚下素来到很很的地方.向到达路的尽⋯⋯每一片法国梧桐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必背古诗

三年级上必背古诗篇目回乡偶书【唐】贺知章shào xiǎo líjiā lǎo dà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cuī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o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cóng héchù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
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词语解释】⑴偶书:随便写的诗。
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shuāi):疏落,衰败。
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作品大意】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从军行【唐】王昌龄qīng hǎi cháng yún àn xuě shān青海长云暗雪山,gūchéng yáo wàng yùmén guān孤成遥望玉门关。
huáng shā bǎi zhàn chuān jīn jiǎ黄沙百战穿金甲,bùpòlǒu lán zhōng bùhuán不破楼兰终不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国学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所见》【作者】袁枚【朝代】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①牧(mù)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zhèn):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第二单元课文④古诗三首《山行》【作者】杜牧【朝代】唐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jìng):石子的小路。
5.斜(xiá):为倾斜的意思。
6.生:生产,生出。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赠刘景文》【作者】苏轼【朝代】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日积月累》汇总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日积月累》汇总必背 (1)语文园地一(必背) (1)4、古诗三首(必背) (1)6、秋天的雨(必背第2自然段) (2)语文园地二(必背) (2)语文园地三(必背) (2)语文园地四(必背) (2)17、古诗三首(必背) (2)语文园地六(必背) (3)语文园地七(必背) (3)21、大自然的声音(必背2、3自然段) (3)24、司马光(必背) (4)语文园地八(必背) (4)选背 (4)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选背) (4)16、金色的草地(选背3自然段) (5)18、富饶的西沙群岛(选背) (5)19、海滨小城(选背) (6)20、美丽的小兴安岭(选背) (6)必背语文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秋天的雨(必背第2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语文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语文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语文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背诵内容归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背诵内容归纳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 ? 天高云淡? ? 秋风习习一叶知秋? ? 金桂飘香? ? 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 果实累累? ? 春华秋实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园地六(必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园地七(必背)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截,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园地八(必背)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古诗三首(必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选背)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睛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品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必背、选背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必背、选背内容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古诗三首(必背)6、秋天的雨(2自然段必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语文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语文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语文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7、古诗三首(必背)语文园地六(必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语文园地七(必背)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截,千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1、大自然的声音(必背2、3自然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词本文档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背诵古词,以提高语文水平。
课文古诗
第一课《小学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第二课《我的家》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三课《秋天的童话》
- 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林梢,是天蓝色的河畔,是丰收的喜悦。
- 彩叶飘飘,送我一份金黄的美梦,一片片洒落,给生命更多的色彩。
第四课《捕鱼儿》
- 西北望,射天狼,东南飞,击昆仑。
- 燕子来时新社,梅花点缀二月。
第五课《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功夫古诗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的古诗古词,希望同学们认真背诵,加强语感和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
必背古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山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谢
谢 风
过 柳
观 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