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自然哲理读书笔记五篇

瓦尔登湖自然哲理读书笔记五篇瓦尔登湖自然哲理读书笔记1《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所闻所感,是梭罗在接近自然的自给自足的质朴生活中获得的颖悟。
两年零两个月回归自然的生活,使梭罗获得了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的全新熟悉。
书中有许多经典的话语,虽然简朴,却又富有深意。
我在阅读时,思想也会不时与梭罗心有灵犀的碰撞融合,他的思想感悟如流水,渐渐渗透了我的身心。
瓦尔登湖中描述的是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日常生活,记录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来的生活与感悟,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感悟生活,感悟自然,在记录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对各种十事物的感悟。
梭罗在经济篇中写到,仅仅靠自己的双手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最自然,最纯真,信任梭罗也体会到了其中无拘无束的欢乐生活。
虽然只有梭罗一个人,但这更简单静下心来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更简单触摸到大自然与世隔绝的安静与美妙,对于梭罗来说,独处或许是最适合梭罗的生活,就像梭罗自己说的:我喜爱独处。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同伴了。
在简洁,朴实而纯洁的原始状态中,独处或许是最适合的生活方式。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找到了生活本真,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梭罗那样敢于离开世俗,回归自然呢?正如书上说的,舍命奔波的人,根本无暇日复一日的保持生命的本真。
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嘈杂喧嚣的社会生活,或许早已习惯了灯红酒绿,花天酒地的消遣场所,我们或许已经被世俗蒙蔽的双眼,麻痹了双耳,看不见生活的本真,也听不见淙淙流水和丝丝鸟鸣,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早已离不开自己所厌恶的这种生活方式。
假如想要转变,我们也可以像梭罗那样,幽居在空谷,享受体会生活的本真。
正如梭罗在书中所说:如果我们能过一过原始的活或者开荒的生活肯定会有好处,即使仅仅是为了知道文明社会中的必需品是些什么,了解人类曾用过什么样的方法才得到这些必需品的。
有对生活本真的弹探求,有对艺术的享受等等。
有人曾问梭罗:我很惊奇你怎么不攒钱,你是那么喜爱旅行,你可以坐上车今日就去费奇伯格去看一看。
关于《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30篇)

关于《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30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篇11845年,梭罗拿了一柄斧头,一个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开始了独居生活。
不同于中国文人宦海沉浮后的避世隐居,梭罗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追求现实,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
他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
梭罗让我想起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海子。
海子在卧轨而去的时候,书包里就有这本《瓦尔登湖》,海子未必是不爱生活,也许他已经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他也像梭罗一样,他觉得时候够了,他就去了。
只不过他去了另一个天堂,那里也可有像瓦尔登湖一般的美景?梭罗与海子,让我想起黑塞笔下的树:“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一些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物。
”这一段话,恰能很好地描述他们。
我在想:如果我像梭罗一样淡泊,又有他那样的能力与天赋,像他那样真正知足,也许我就不会烦恼了吧。
但我很希望能报答父母,很希望能让他们感受更好的世界,希望可以给他们买最好的东西,带他们去世界各地周游。
这是一个普通的子女最普通的愿望了吧。
可是如果我要选择淡泊,我就没法实现这些。
长大了总要面对一些东西,再加上这个世界的现实。
自己的衣食住行,父母的养老,还有人生中的意外与伤病。
即使父母表示不需我负担,我只需照顾好自己,可是我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我想帮助那些可怜的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我希望从富人那里赚钱,然后给那些穷人以帮助。
好在,在不停的游走之中,我已渐渐找到了平衡。
我现在要努力学习,以后要努力工作,但这些和我追求的平静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我不想接受庸碌的生活。
而我的不庸碌,则是我不要过着一生无趣的生活。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篇2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15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15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这个暑假,在我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时,对它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些晦涩难懂的言语,让我只粗粗浏览了几页。
然而当我第二次静心地阅读后,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描写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记述了梭罗两年多里的见闻和思索。
梭罗崇尚质朴的生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动植物们谈天说地,似乎动植物才是他的挚友;冬天,站在冰冻的湖面上四处观望,看着麝鼠在湖面上搭的窝穴,这样的风景也别有一番风味;每天清晨,森鸮在远处的树林里与梭罗打着亲切的招呼:“你好。
”梭罗从不斥责来偷吃玉米穗的红松鼠,从不介意它每次临走前抢走一个大玉米穗,也不抱怨它每天清晨来家里上蹿下跳、大闹一番而把自己吵醒,也从不驱赶来啃食土豆皮的野兔。
梭罗就是这样一个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人,在他的世界里,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梭罗写的这本书的主旨是: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不辞劳苦换来的物质生活。
在瓦尔登湖畔独处的那段时光里,梭罗在小木屋旁开垦荒地,春种秋收。
自己种的粮食能供自己吃饱就行,衣服穿暖就行,不追求奢侈和舒适。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大部分的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谓的舒适品,它们非但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反而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所以那些最明智的人从不追求奢侈和舒适,他们生活得比穷人还要简单清贫。
”比如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梭罗是这样说的:“衣服,首先要起到维持我们身体热量的作用,其次,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里,它是用来盖裸遮羞的。
所以,你们不需要无休止地往衣橱里添置新衣,很多重要的事情依然可以顺利完成。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人只是盲目地为自己披上华丽的新衣,以此赢得他人的尊重。
还有些人,在寒冷的冬日仍不穿保暖的大衣,为了让自己不显得臃肿难看,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外出行。
可见这些人已忘记了衣服最本质的作用。
《瓦尔登湖》个人读书笔记5篇精选大全

《瓦尔登湖》个人读书笔记5篇精选大全《瓦尔登湖》个人读书笔记有哪些?即使它描绘的境界让你沮丧,你也应对待它的纯灼,如同仰视黑夜里的繁星。
一起来看看《瓦尔登湖》个人读书笔记5篇精选大全,欢迎查阅!《瓦尔登湖》个人读书笔记1很惭愧,对于这本璀璨的不朽之作,过去我只是从有关的书刊上看过一些介绍。
在老师的推荐下,暑假里我的手中就有了这一本徐迟先生翻译的最新修订本。
正如徐迟先生在序中所说,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
“我引以为容的是,有一来客用黄色胡桃叶当作名片,并在上面写下了几首斯宾塞的诗,我把它当做我的陋室铭:‘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多余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
’”“我希望我们的农夫在砍伐一个森林的时候,能够感觉的那种敬畏,就像古罗马人在一个圣林里间疏林木以使其透光的时候所感觉到的敬畏一样,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森林是属于一些神灵的。
”“有一千个人在伐着罪恶的枝桠,却只有一人在猛砍着罪恶之根。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
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
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
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
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梭罗在《瓦尔登湖》详尽地描叙了森林中的自然环境和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
他来到了瓦尔登湖,“是因为我希望能谨慎地过活,而对生活的基本现实,看看自己能否学到生活必定会教我的东西,以免临终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没有生活过。
”7月4日,恰好那一天是美国独立日,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的木屋。
在这木屋里,这湖滨的山林里,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独立地生活。
他在书中写下如何建筑木屋,种豆,锄草松土,阅读或者在雨后穿越荒凉的旷野和沼泽,以及在黄昏中逡巡在的门口,隆重地守侯那些决不会来的客人。
瓦尔登湖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

瓦尔登湖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瓦尔登湖的读书笔记篇1每一个作家都应该用简略、诚实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总说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他们的写作,应该像他从远方给亲人寄信那样诚恳而又间洁:假如一个人真诚地生活,他肯定是住在遥远的地方。
我是观赏一切美丽景色的皇帝,我的权力是绝对的。
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阅读,没有人会勉强自己,只有合适的衣服才有用处。
所有不幸的根源,得来容易,摆脱却很难。
他们要像人那样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推翻一切东西,有许多不幸的灵魂即将被生活压垮。
人们在大的错误前提下工作,只有愚蠢的人才想要这种生活方式,他们活着的时候还不明白,临终之时也一定会明白。
由于愚蠢和错误,许多人都被人为的烦恼所困扰——整天进行无穷无尽的劳役。
这个样子,生命再美丽,他们又怎么能享受到?手指因为过度辛劳而变得粗糙、颤抖,每天如此劳动,根本没有一丝空闲去改善自己。
关于车夫,比起他所运送的货物的赢利,他的命运无足轻重,他一辈子都在为乡村老爷驾车奔忙,他有何神圣可言?又怎会不朽?比起我们的个人见解,公众的意见其实只是一个虚弱的独裁的人,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指明了他的最终归宿。
她们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现实命运,好像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永恒的价值根本没有一点关系。
许多人过着看似宁静、实际上却是没有希望的生活,这是绝望的命运安排。
不做没有希望的事,才是真正的智慧。
资历深、年纪大的不一定可以教育好年轻人,事实上也不可能。
他们的确获得了很多经验,但是他们失去的更多。
实际上,老人也并没有什么重要的知识可以传授给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大多很凄凉,充满了失败。
他们没告诉我任何东西,或许根本没有能力告诉我这些。
从没有人去衡量人的真正力量,我们也不应该总是按照个人的经历来判断他的能力,个人所能一一尝试的事情并不多。
无论你失败了多少次,不要烦恼,我的孩子,没有人可以要求你必须完成你还没有做完的事情。
我们大可以心安理得地相信比我们实际知道的更多东西。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三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三篇《瓦尔登湖》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瓦尔登湖》读书笔记三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梭罗是现实的,瓦尔登湖也不是一个理想国。
看完这本书也许这样的概括最能体现我的感受了。
梭罗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每条道路都是命运之路,唯独你自己的不是,既然如此请继续走你自己的路吧”他之所以来了然后有又离开其原因用他的话说“或许是因为我认为还有好几种生活等着我去体验,而且无法匀出更多的时间给那一种生活”梭罗是有信仰的,信仰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如电影《等风来》上的那句话:“人活着,总得信点什么”但不幸的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已不知自己还有什么信仰。
终于明白了为什梭罗把那个“总是颂扬上帝,贬低烦人,反正他的头脑里只有这些崇高的思想”的哲学家视为贵客了。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的深度。
瓦尔登湖在梭罗眼中并不仅仅是一个湖,而是一个充满着*情的湖,是一个心灵的归所。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块地方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正在匍匐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发去寻找它,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栖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它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安宁,更是给了我们信仰,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离开它,即使离开,我们也会像安泰需要大地一样时常需要它。
写的无拘无束,没有一点迂腐和胭脂气,为必要表达什么看法,只传达一种温馨的氛围。
梭罗用质朴的声音,欢快自信的语调告诫我们,一亿人当中才能有一个人生活的诗意而神圣。
梭罗对生活的理解是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得到升华的。
“亲近自然就是亲近自己心灵,远离自然也就是远离了自己心灵。
”书中如此说道。
这与*古老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异曲同工。
热爱生活的人必然是热爱自然的,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源头,探求生活的本质离不开对自然的感悟。
《瓦尔登湖》中蕴含了一些东方**,在对湖畔生活和思想的一点一滴描写中,我感受到了庄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自然界与人的精神相统一。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5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5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篇1)《瓦尔登湖》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
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是在读大学的时候,用了一个晚上囫囵吞枣的翻完,心里想也不过如此。
第二天坐在一群朋友之中热烈的讨论关于隐居的话题,甚至在辩论赛的时候也要把梭罗的“不要企图占有大地”作为了环保的理论依据,现在想来,在那个时候的稚嫩心态和浮躁心境下读这本书,怪不得能把书里的精髓糟踏成那样。
如今再读《瓦尔登湖》,是在5年后的北京,在第三极书城偶遇徐迟翻译的版本,就买了下来放在枕边。
于是每天睡前和醒后下意识的一件事就是摸起那本淡绿色封皮的书来翻几页。
每天夜里,当世界静的只剩下我和一盏台灯的时候,就连桌角的百合都悄悄隐退了喧嚣的香气,关掉一些可以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卸掉身上一切的束缚和伪装,就坦然的像个书虫一样粘在书页上,任什么事都赶不走我了。
读《瓦尔登湖》的初期境界是觉得有味道,在瓦尔登的春夏秋冬里时刻都感到一股清冽自然的水雾之气扑面而来,好像自己真的喝下了冰镇的梅子酒一般。
再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些许同病相怜的孤寂了,但这种孤寂一点也不难过,在心底里竟然就像很享受的样子,痒痒的寂寞快感催着人继续往下读,心里开始升起一些激动,仿佛与梭罗有个私密的约定,谁也不会透露谁在世上寂寞的快感,这时候感动也掺杂进来,因为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我能寂寞的这样美,甚至这样成瘾,也从未在哪一个作品里想现在这样不孤独过,以前的作品,都是我游离在外,再精彩也是作者的,与我无关。
而《瓦尔登湖》却让我亲切的称为“我的瓦尔登”,我相信那不是一个什么真正的所在,那是心灵,可以在书里共享到的东西。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篇2)在某种程度上说,《瓦尔登湖》就像是康科德地方志中的动植物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8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8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整理的《瓦尔登湖》读书笔记(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篇1“一个人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带来心灵的纯洁和净化,只有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才能丰富人的内心。
”“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
”读罢美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梭罗伟大的著作《瓦尔登湖》,作者这两句精辟的言辞一直在我脑海中停留。
1845年春天,心傲孤远、风华正茂的梭罗,借来一柄斧头独自一人走进瓦尔登湖畔的森林深处,几乎不借助任何现代文明的帮助,完全依靠着自力更生和原始交换生活了2年9个月。
他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
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在这期间,他如饥似渴的阅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努力的写作,终于完成了《瓦尔登湖》。
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
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阅读《瓦尔登湖》,我们时刻感受到作者对湖光山色景物的细致描写;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和小动物的怜爱。
由于他对东方哲学思想的深刻研究,作品中还不时闪烁着东方哲学的智慧,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德不孤,必有邻”等。
当然,他给予我们最大的震撼是书中对生命、对理想、对自由的向往和推崇,启发我们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
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也能找到错误。
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欢你的生活。
即使是在济贫院里,你依然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
黄昏的霞光照耀在济贫院的窗台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窗户一样耀眼夺目。
”这样的语句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让你对财富观有更深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罗《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我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当你闭上双眼,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象?是一片静谧的花园?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还是一片空白?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内心。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我们努力奔忙着,却又担负着泰山般的压力。
如果说想要让自己浮
我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当你闭上双眼,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象?是一片静谧的花园?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还是一片空白?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内心。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我们努力奔忙着,却又担负着泰山般的压力。
如果说想要让自己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不妨拿起《瓦尔登湖》,翻开它跟随梭罗的脚步来一场心灵之旅,来一次灵魂的涤荡。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
徐迟先生在序言中说道:"《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
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
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
而在这个
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梭罗,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
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
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
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
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
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
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
从红日东升直到
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
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
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
但这
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
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
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
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
的简朴生活,(范_文_先_生_网)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
的宁静。
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
使我们视而不
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
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
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读过《瓦尔登湖》,我更加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外,还有另外一种让人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这就是内心的超越。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大自然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纯洁和恩惠,也给了我们热爱自然、创
造生活的勇气与智慧。
尽管生活得像蚂蚁一样简单卑微,我们都
必须勇于坚强地面对生活,不要逃避谁,不要谩骂谁,因为没有
贫富贵贱之分,阳光会同时落在大家的窗子上,同样灿烂,所有
人面前的积雪,也都一样会在春天融化。
或许《瓦尔登湖》才是我们反观自身的镜鉴。
在盲目改造自然环境之前,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和欲求,少一些索取,又怎会遭
受沙尘暴和禽流感们戏剧性的嘲弄与惩罚呢?在越来越考究的工
业文明生活中,我们心灵的罗盘依然固执地指向了最初的简单和
质朴。
可我们应该以何种路径成为大自然中与生灵万物和谐共生
的一部分,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个不再简单的世界,以及凌乱的生
活和丑陋的习俗呢?如何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不虚此行呢?经历
了一次次"内心的探险",我们就有了一种武装精神的渴望——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清澈的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