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畔的梭罗

合集下载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瓦尔登湖》是一部极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梭罗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的体现,也是他用心灵去感知自然、用情感去体验自然的结 果。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 然界的美丽、神
秘和力量。通过阅读《瓦尔登湖》,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价 值,更加珍视我们身边的美好环境。这部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寻找内心宁静、 追求自然简朴生活的可能性。正如梭罗所言:“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从容地 想一些事情,独自地跟大自然谈谈。”
基本内容
亨利·戴维·梭罗,这位美国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他的生态观念深深地烙 印在《瓦尔登湖》这本散文集中。这本书是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记 录,它以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与自然 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以一个简单的农夫身份,用自己的双手和工具,在 自然中寻找生活的意义。他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美好可能。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描绘了自己独居瓦尔登湖畔的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 所闻和所思。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快 乐。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传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崇尚和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显然与当时的社会主流观念背道而驰。
然而,正是这种特立独行,使得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得以凸显。他认为,真 正的平静,并非来自外在的环境,而是来自内心的修篱种菊。他坚决反对消费主 义和物质主义,认为这些都会导致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内心的精神 需求。
《瓦尔登湖》是一部由18篇散文组成的作品,它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 隐居生活。在这些散文中,梭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大自 然的美丽与灵性。他通过自己的视角,将湖畔的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动植物都赋 予了生命和灵性,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瓦尔登湖》:自然与内心的寻找

《瓦尔登湖》:自然与内心的寻找

瓦尔登湖:自然与内心的寻找简介《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于1854年出版的一本哲理性散文书籍。

该书记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建小屋,过着简朴自足的生活的两年间的经历和思考。

它探讨了与自然相处、追求内心深处真实幸福之间的关系。

建屋生活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畔建造小屋并过上简朴生活的经历。

他以极度简约的方式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理念。

他抛弃了社会沉浸于物质欲望和无尽竞争之中,而选择孤独地与自然为伍,并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能够真正寻找幸福的状态。

自然观察与体验梭罗通过在小屋旁边的森林和湖泊中游荡、观察动物、观赏季节变化等方式,深入体验和感知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他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声音和气味,向读者展示了他在瓦尔登湖畔所经历的种种美妙瞬间。

梭罗认为通过与自然亲近,人们可以获得真实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内省与哲思《瓦尔登湖》中充满了梭罗深邃而引人思考的哲理性评论。

他以严密、深入的方式,探讨了自我意识、个体责任、对社会价值观的审视等主题。

他鼓励人们挣脱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更高尚、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在小屋周围过着孤寂而简朴生活的两年时间里,梭罗找到了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精神和意志力。

他反对随波逐流,鼓励人们坚持自己作出正确决策,并将这些决策推向极致,真正地发现并追求个人内心中真正重要和有价值的东西。

影响与启示《瓦尔登湖》是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

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与自我关系探索的思考,引发了对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反思,提出了诸多个体主义、民主理念等的观点。

它唤起和鼓励了许多人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寻找内心真正追求和满足的路径。

《瓦尔登湖》强调人们应该转向内心去寻找幸福,通过与大自然建立更紧密联系,并坚守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实现个人解脱。

总结《瓦尔登湖》是一本关于自然、内心与幸福探索的经典之作。

通过梭罗在小屋生活期间对自然世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本书启示并引导着我们建立与真实幸福相达成的关系。

梭罗与瓦尔登湖的故事

梭罗与瓦尔登湖的故事

梭罗与瓦尔登湖的故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梭罗和瓦尔登湖的故事。

你说梭罗这人啊,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

他就像咱生活中那种特别有主意,还特别勇敢去实践的人。

他不想过那种随大流的生活,就一个人跑到瓦尔登湖边,自己盖了个小木屋,过起了简单又纯粹的日子。

你想想,那瓦尔登湖得多美啊!湖水清澈得能看见底,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就像一个隐藏在世间的仙境。

梭罗就在那,每天听着鸟儿唱歌,看着湖水波光粼粼,那日子,啧啧,得多惬意啊!他在那自己种地,自己砍柴,一切都靠自己的双手。

这就好像咱小时候自己搭积木盖房子一样,虽然辛苦,但特别有成就感。

他也会在湖边散步,思考人生,想想我们到底在忙些啥,为啥要这么忙。

这多有意思啊,咱平时忙得晕头转向的,哪有时间去想这些。

而且啊,梭罗在那还结识了好多小动物朋友呢。

说不定他走在路上,一只小松鼠就会跑过来跟他打招呼,或者一只野兔从他面前跳过。

这可比咱在城市里只能看到猫猫狗狗有趣多了吧。

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意义。

他告诉我们,生活不一定要很复杂,不一定要有很多钱很多东西。

就像咱吃饭,不一定顿顿都要大鱼大肉,有时候一碗清粥小菜也能吃得很开心。

咱再想想,现在的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了房子车子票子,累得不行。

可梭罗在瓦尔登湖,没有这些东西,不也过得好好的吗?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我们是不是太在乎那些外在的东西了?是不是忽略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咱也可以学学梭罗啊,偶尔放慢脚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去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别老是埋头苦干,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忙啥。

说真的,我们为啥不能像梭罗一样,找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去过过那种简单又美好的生活呢?难道我们就没有勇气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吗?难道我们就不能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吗?反正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生活嘛,本来就应该多姿多彩的,不能总是那么枯燥乏味。

你们说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梭罗《瓦尔登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梭罗《瓦尔登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梭罗《瓦尔登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梭罗《瓦尔登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品提要】 1845年,我在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两年多的林中生活。

瓦尔登湖故事梗概

瓦尔登湖故事梗概

瓦尔登湖故事梗概瓦尔登湖,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市,是一片宁静幽美的湖泊。

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主人公亨利·大卫·梭罗,是一位独特的人物。

他渴望从社会的虚华与琐事中解脱,决定在瓦尔登湖畔修建一个小木屋,开始了自我封闭与思考的生活。

故事在1845年夏天开始。

梭罗盖起了他的小木屋,苦心经营着一个简朴自给的生活。

他种植农作物,捕鱼,以及从附近的村庄购买必需品。

他度过了一年的孤独与静谧,沉浸在自然中。

梭罗以他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与价值。

他观察到了季节的变迁,湖水的波澜以及树木的生长。

在这个遥远的地方,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本质,深刻认识到与自然相连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哲学家和文学家,梭罗在瓦尔登湖度过的时间里,写下了他的思索与感悟。

他的著作《瓦尔登湖》成为了他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的记录。

他以独树一帜的观点评价了当时的社会,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除了与自然为伍,梭罗也偶尔与湖畔的居民进行交流。

他与当地人分享他的人生体验和观点,引起了社会对他生活方式的广泛关注。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逝,梭罗在瓦尔登湖度过了两年多的时间。

1847年,他决定结束这段自我的修行,回到康科德社会中。

然而,他不忘初心,将他在湖畔的思考与体验写成了一本畅销书,给读者们带来了无穷的启发。

《瓦尔登湖》成为了梭罗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对后来的文学和环保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考和观点影响了无数人,激励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并去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尽管梭罗在瓦尔登湖过程中经历了孤独和困苦,但他的决心和勇气一直指引着他向前。

他通过这段独特的经历,给读者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激发了许多人对自然世界的热爱与保护。

总结起来,《瓦尔登湖》是一部关于探索内心和自然之间联系的经典之作。

梭罗通过他在瓦尔登湖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简朴自给的生活方式的价值,并鼓励人们思考并行动起来,与自然和谐相处,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与意义。

梭罗是怎么隐居湖边的_名人故事

梭罗是怎么隐居湖边的_名人故事

梭罗是怎么隐居湖边的大卫·梭罗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他还有无政府主义的倾向。

梭罗提倡人应该亲近自然、回归本心,并且他对此身体力行。

1845年,他在美国康科德小镇的瓦尔登湖湖畔建起林中小屋,自己耕种来养活自己,体验亲近自然的简朴生活。

此后,他以这次经历为题材,写成了《瓦尔登湖》一书,由于文笔朴实自然,文章富有思想,立刻引起轰动,100多年来备受推崇。

“我是一个人生活在林中的,离最近的人家也有将近两公里远。

我住的这间房子是我自己建的,它就在瓦尔登湖上,在麻省的康科德。

我只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觅食。

我在那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

目前,我又暂时寄住在文明生活之中。

”从梭罗的这段话中,我们分明看出了他与文明世界保持着一段距离。

当后人在文明社会中遇到种种不顺时,难免想模仿梭罗的行为,离群索居,隐于山林之间。

但是且慢,梭罗的《瓦尔登湖》的确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请注意,我说的是文学著作,而不是“荒野生存指南”。

在梭罗隐居的那段时间的真实生活中,绝非只有瓦尔登湖和林中小屋。

首先,梭罗得解决吃饭问题。

千万别被他诗意的句子欺骗了,以为他真的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的母亲和姐姐就住在距离他不到3公里的地方,每周星期六,亲戚就会给他送来满篮子的食物,包括饭食和甜点。

梭罗还时常回家去,在家的那段时光,梭罗显然不会忍饥挨饿。

除了亲戚,梭罗还有许多是社会名流的朋友,最著名的自然是他的人生导师、美国思想家、诗人爱默生。

爱默生和其他一些作家经常会拜访梭罗。

如果只有梭罗在地里种的那点粮食,养活自己都困难,更不用说拿来招待朋友们了。

显然朋友们都不会空手而来,他们会给梭罗带去丰盛的食物。

所以你看,梭罗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高朋满座,根本算不上隐居。

1846年8月,一个反奴隶制团体甚至在他的林中小屋前举行庆祝活动,庆贺西印度群岛的奴隶们获得了自由。

那阵子,小屋里挤进去了25位客人。

在瓦尔登湖湖畔生活一年后,梭罗开始到康科德举办讲演,告诉人们如何过简朴的生活。

《瓦尔登湖》介绍

《瓦尔登湖》介绍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一部重要作品,发表于1854年。

这部作品是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独居两年多时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的记录,描绘了他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经历。

梭罗在1845年3月的一天,独自一人来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用28.125美元从伐木做起,用一把斧头打造了一间满足简易生活起居的湖边木屋。

在那770个日夜里,他与湖水森林相处,以简单的工具开垦林中空地,种植蔬菜,捕鱼捕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梭罗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现状和个体独立性,并在后来的《瓦尔登湖》中详细记录了他的观察和感悟。

《瓦尔登湖》以其质朴、优美的语言,浪漫美好的风景,以及对极简和自主生活原则的倡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梭罗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物质追求与精神富足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独立。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实验,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探索,也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挑战。

在当时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梭罗的选择体现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代文明副作用的深刻警醒。

他的行为和思想鼓励人们反思过度消费和物质追求带来的问题,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瓦尔登湖》不仅是一部自然文学的经典,也是一部哲学作品。

它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真谛,探索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独立和自由,如何在自然与文明之间找到和谐的共存方式。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能够获得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瓦尔登湖阅读感悟 瓦尔登湖主要内容和阅读感悟

瓦尔登湖阅读感悟 瓦尔登湖主要内容和阅读感悟

瓦尔登湖阅读感悟瓦尔登湖主要内容《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独特的自然随笔。

该书讲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度过了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梭罗过着简朴的生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通过观察和思考,深入探索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重要哲学问题。

《瓦尔登湖》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湖边小屋梭罗打算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他在瓦尔登湖岸边修建了一座小屋。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居住在小屋里的日常生活,包括修建小屋的经历、种植蔬菜、钓鱼、狩猎以及与野生动物的相处等。

他强调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的无关紧要以及纯粹自然的美的赞美。

第二部分:生活的哲学在瓦尔登湖边度过的两年里,梭罗在寂静中思考了很多哲学问题。

他讨论了时间、金钱、社会习俗等话题,并提出了他的观点。

他认为,社会上的繁琐和物质追逐只是虚无,真正的幸福是在静谧的自然中感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他通过静观自己的内心,认识到人类的困境和追求,提出了对于自然、人生、时间等的独到见解。

第三部分:季节变迁《瓦尔登湖》以时间为线索,详细描述了四个季节在瓦尔登湖岸边的变迁。

他观察了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树葱茏、秋天的果实成熟和冬天的寒冷。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梭罗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部分:终篇《瓦尔登湖》的最后一部分是对于自由和冒险的思考。

梭罗决定结束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但他对于瓦尔登湖的经历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冒险和探索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勇气,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实现内心的自由。

瓦尔登湖阅读感悟读完《瓦尔登湖》,我深受触动。

梭罗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繁忙和物质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真正的自由和内心安宁在于静谧的自然中的思考和体验。

梭罗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社会观念和习俗束缚了人们的自由。

梭罗选择离开城市,修建小屋,在湖边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尔登湖畔的梭罗文:周群锋
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天堂。

——梭罗《瓦尔登湖》
与梭罗最初“邂逅”在海子的一首名为《梭罗这人有脑子》的诗里,海子写道“……/梭罗,这个人就是/我的云彩,四方邻国/的云彩,安静/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我想,海子这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大概是太神往梭罗的精神世界了,以至于在其25岁选择以卧轨这种骇世的方式作别尘世生活时都不忘随身带上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写的那本《瓦尔登湖》,我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魔力让海子如此迷恋那个人,那个湖,那本书呢?
梭罗(Henry.David.Thoreau)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思想家,诗人,1817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康德镇,20岁哈佛大学毕业,同年,思想家爱默生发表了著名演讲《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据说,这篇演讲对梭罗此后的个人思想及生活道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纷繁芜杂,争名逐利的物质世界,梭罗越来越感到深恶痛绝,忍无可忍,终于在1845年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的那一天,他拿起了一把斧头,孤身一人走出了家门,来到了离家乡康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畔,并亲手建造了一所小木屋,从此开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生活,在那里他一边辛勤劳作,耕田种地,自食其力;一边又在沉思冥想,进行创作,追寻世间永恒而又普遍的真理,梭罗于1847年秋离开了瓦尔登湖(因为他“还有好几种生活要过,不能再在那一种生活上花时间了”)结束这段隐居生活时,他便将两年来的独特感受及思想体验整理成书,这便是《瓦尔登湖》的创作历程。

霍桑笔下的梭罗“带着大部分原始人的天性、丑陋、长鼻、怪声、怪调”但就是这样一个土气怪像之人,却带给我们许多对自我生存世界的深切思考,梭罗是一位隐者,但更是一位靠双手养活自己的劳动者,当然劳动之余他更不忘沉思人间最天然的人性品质:“在一个夏季里,我不需要用那么多的苦力来播种豆子和玉米,我要匀出精力用来播种一如真诚,真理与朴实……”梭罗亲建的小木屋也是迷人的“我的小屋建立在一座小山的山腰之上,处于一座较大森林的边缘,被一片松树和山核桃树的幼树所环绕在中央……在我的前院,四处生长着草莓、黑霉、长生草……”
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社会性所压抑,瓦尔登湖却如同一面镜子……,当然,把湖泊比作成大地的眸子或许更生动形象一些……,几乎梭罗所有的朋友和导师都被瓦尔登湖的秀丽所吸引与惊叹,其中就包括爱默生、霍桑、惠特曼……,是的,瓦尔登湖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而梭罗又不惜以大量笔墨,语词简洁,意味隽永地向读者咏叹了瓦尔登湖的宁静与永恒,读《瓦尔登湖》,我们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五彩世界中,徜徉在超凡脱俗的湖光山色里,暂且脱离了骚动不安的物质世界,而所有这些,在整日忙于争名逐利的现代人看来,似乎早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美梦难以成真的奢望……
一些原本不被人熟知的风景,一旦被名人所依恋,便会瞬间扬名,是梭罗成全了瓦尔登湖,正如屈夫子成全了汨罗江,范仲淹成全了岳阳楼,欧阳修成全了醉翁亭一样,但反过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完全可以认为是瓦尔登湖成全了梭罗?事实上,名人之与风景,恰如伯乐之与良马,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梭罗崇尚大自然,主张返璞归真,强调世人应过一种简朴生活(Simply Life),关注个人灵魂的成长,《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说:“《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语句惊人,字字闪光……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是的,《瓦尔登湖》字里行间表露的都是起其对简朴生活的阐释及对纯真自然的热爱,但同时也寄寓了其对人类文明进程中对大自然的破坏现象所感到的深切惋惜之情,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的物欲也随之急速膨胀,对人类家园的破坏也愈加严重,所有这些都另梭罗感到痛心不已,但遗憾的是,不论是
梭罗提出的人类要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相互关系,还是梭罗倡导的人类要过简朴生活的处世方式,在今天似乎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响应与重视……
时常有人把梭罗这个从未到过中国,却对中国的《论语》、《孟子》等书颇为熟悉的美国隐士比喻成中国东晋时的陶渊明,其实,二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梭罗的隐居是因为其厌倦了物欲横流的尘世生活,不愿沉浮于名利场之中,力图亲自践行一种简朴生活,找到回归自然的纯真感受,当然,梭罗绝非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之人,就是在其隐居之时,他也没有完全断绝与外界的交往,那所梭罗亲自建造的小木屋就经常成为梭罗与爱默生、霍桑等人交谈的会客厅;梭罗极其厌恶战争,1846年当政府决定用税款去发动侵略墨西哥的战争时,他便用抗税形式进行坚决反抗;他还彻底反对奴隶制,,当奴隶制在当时的美国异常盛行之时,他便公开发表了《马萨诸塞州的奴隶制》的演讲,帮助奴隶进行逃亡……,而陶潜的隐居则是由于官场失意,相比梭罗,陶潜最多是那种“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的正义之臣,没有梭罗那样的思想深度,不论是其笔下的“落英缤纷,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桃源世界,还是他生活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实世界,都有其逃避现实,不敢正视客观存在的嫌疑,因此,二人的“隐居”是有根本性的不同的……
梭罗自1855年开始,身体便每况愈下,终于在1862年因肺病而辞世,时年不足45岁,现在,梭罗离开我们近一个半世纪了,但时只今日,重读梭罗,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他笔下的文字来审视如今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物欲病态”,他向世人提出的那种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生活的人生态度,对现在的这种吵闹喧嚣,物欲横流的时代依然具有深刻的反思作用和指导价值!
是的,人与自然本来就是融为一体的,人只有主动地去做大自然的朋友,才能获得身心的愉悦,才能防止奢华的物质生活对人性的侵蚀,才能保持与净化自我的灵魂……
人只有善待自然,才能善待自己——我想,或许这正是那个人,那个湖,那本书所要警醒我们的!
本文发表于见《读者》(原创版)2006年第5期
山东淄博市周村区《今日周村》报编辑部
周群锋 255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