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井控系统简介PPT课件
钻井井控装置PPT课件

侧门铰链连接 密封表面拉伤,密 修复密封表面,
处漏油
封圈损坏
更换密封圈
钻井井控装置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闸板关闭后 封不住压
液控油路正 常,不能液 压开井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闸板密封胶芯损 更换闸板密封 坏,壳体闸板腔 胶芯,修复密 上部密封面损坏 封面
闸板被泥砂卡住 清除泥砂,加 大液控压力
钻井井控装置
开关侧门注意事 项
侧门不应同时打开。 侧门没充分旋开或没紧固前,都不许进行液 压动作。 旋动侧门时,液控压力油应处于卸压状态。 侧门打开后,液动伸缩闸板时、须挡住侧门。
钻井井控装置
侧门的旋开角度
钻井井控装置
闸板防喷器的机械锁紧装置
• 闸板防喷器机械锁紧装置的作用 1、当闸板防喷器液动关井后,采用机械的方法将 闸板固定住,然后将压力油卸掉,以免长期关井蹩 漏油管,并防止“开井失控”的误操作事故。 2、闸板防喷器关井时,一旦液控系统发生故障, 可以手动操作实现闸板关井动作。
钻井井控装置
闸板防喷器的手动锁紧与解锁
液压关井后,手动顺时针方向同时旋转两个手 轮,使锁紧轴从活塞内伸出,直到锁紧轴台肩 紧贴止推轴承处的挡盘为止,这时手轮也被迫 停止转动,再回旋手轮1/4~1/2圈。(顺旋, 到位,回旋) 解锁方法相反(逆旋,到位,回旋 )
钻井井控装置
闸板防喷器的关井操作步骤
液压关井,在远程控制台上操作;使蓄能器装 置上控制该闸板防喷器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手柄 扳到关位。 手动锁紧;顺时针旋转两操作杆手轮,到位后 回旋1/4~1/2圈。 液控压力油卸压,在远程控制台上操作;使蓄 能器装置上控制该闸板防喷器的三位四通换向 阀手柄处于中位。
《井控技术》说课课件

03
井控技术应用范围
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中涉及油气井的作业。
井控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作业安全
井控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 控制油气井压力,预防井 喷、井喷失控等事故的发 生,保障作业安全。
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通过井控技术,可以更好 地控制油气井的生产,提 高勘探开发的效率。
保护环境
井控技术的实施可以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 环境。
进行。
井控技术在石油生产中的应用
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井控技术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井控 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油气井的生产过程,提高油气井的生产效 率。
在生产过程中,井控技术还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如油气 的泄漏、管道的堵塞等,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井控技术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潜在的井控问题,如 地层压力变化、油气井的稳定性等,避免事故发生和资源浪费。
钻井液体系与性能优化 。
井控设备与工具的选用 和维护。
02 井控技术概述
井控技术的定义
01 02
井控技术定义
井控技术是指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通过一系 列工艺措施,确保油气井压力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勘探开发作业的安全 顺利进行。
井控技术涉及领域
钻井工程、采油工程、修井工程、试井工程等。
案例分析与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井控事故的原因 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未来课程的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引入
实践环节的加强
随着井控技术的发展,未来课程将引入更 先进的井控技术和方法,提高课程的实用 性和前瞻性。
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通过更多的实际操 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应对能力。
《井控基础知识》课件

循环泥浆密度
控制循环泥浆密度,以确保 井内压力在安全范围内,防 止井漏失控。
气体检测
监测井内气体含量,提前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有害气体。
井控安全操作流程
1
井控策略制定与训练
制定有效的井控策略,并确保操作人员接受相关培训。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通过相应仪器设备实时监测井内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3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套管失效事件
分析套管失效事故,并探索提前 发现和处理套管问题的方法。
气体泄漏事故
探讨一起气体泄漏事故,以提供 更好的气体检测和应对措施。
井控技术创新与前景展望
介绍井控领域的最新技术创新,如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在井控中的应用。 展望井控的未来,包括更高效、更安全的钻井过程和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总结
总结井控基础知识的要点,并强调安全操作、重要参数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井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井漏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井漏,如增加钻井液密度和控制循环速度。
2 井喷
采取井喷应急措施,如立即停钻、加大井口阻力、迅速封井。
3 井眼塌陷
采取井眼塌陷的处理方法,如立即停钻、使用稳定泥浆。
井控事故案例剖析
井喷事故
剖析一起井喷事故,以帮助了解 事故原因和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井控基础知识》PPT课 件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井控的基础知识,包括井控概述、重要参数、安全操作流 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事故案例剖析、技术创新与前景展望,以及总结。
井控概述
了解井控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它是油气钻井过程中确保安全和有效操作 的关键环节。
井控PPT课件

07:30关井成功,关井立压0MPa,套压2 MPa,总计溢流量为 8m3。
16
二、溢流发生经过
Q ~ N
0~ 1500
1.05 邻井钻 ~ 井液密
1.15 度
N ~ O
1500~ 5355
1.15 ~
1.45
O
5355~ 5460
1.07 ~
1.12
根据邻 井测压 资料
复杂提示
石炭系可 能会钻遇 高压气层 储层易漏 易喷、含
H2S
井 号
层位
井段 (m)
钻井液 密度 (g/cm3)
备注
Q~ N
N~O
1500~5355
1.15~1.45
1.15~1.55
石炭系可能会钻遇高压 气层
O
5355~5460
1.07~1.12 1.08~1.12
储层易漏易喷、含H2S
13
一、LG11-4井基本概况
案例
14
案例
一、 LG11-4井基本概况
本井地层压力预测
本井设计泥浆性能
层 设计井 压力 预测依 位 深(m) 系数 据
9
案例
五、教训及措施 牙哈104井井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设计、施工、应急等各个环节
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没有落实到 实处;甲方生产管理人员、井队职工井控培训效果不好,缺乏实战能力。 为汲取教训,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要切实落实完井、试 油和井下作业井控制度。
井控培训知识ppt课件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1983年 2月,伊朗瑙鲁滋油田和伊拉克一油井井喷, 对野生动物的打击是惨重的,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动 物是以海藻为食的儒艮。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报道, 波斯湾的儒艮到1983年7月几乎全部死亡。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的伊斯托克1号平 台,突然发生井喷,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涌向 墨西哥和美国海岸。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 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 到严重污染。
三、井喷的原因
7、井控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石油与天然气钻井 井控技术规定)的要求。
8、空井时间过长,无人观察井口。 9、钻遇漏失层段发生井漏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 当。 10、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 11、地质设计未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资料。 12、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比如,有的井发现溢流 后不是及时正确地关井,而是继续循环观察,致使气侵段 钻井液或气柱迅速上移,再想关井,为时已晚。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酿成火灾
1984年9月1日,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的 帕西加里笛的PSJ-A探井井喷,几秒中后着 火,钻机在10分钟内烧毁,当时的火焰高达 130米,在方圆300米内的噪音为100分贝。 美国Delta钻井公司承钻的SCB1井发生井喷 和引起着火,随之井喷失控,部分钻杆从防 喷器中喷出。
3、溢流:井侵发生后,地层流体进入井内,使返出的钻井液比泵入井 内的多,停泵后钻井液有自动外溢现象称为溢流。
《石油钻井八大系统》课件

石油钻井的目的
勘探地下油气资源
通过钻井揭示地下地质情况,发现油气田, 为后续的油气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开发油气田
钻井可以建立地下油气的流动通道,实现油 气的开采和生产。
提高采收率
钻井技术可以改善油藏的采收率,提高油气 资源的利用率。
石油钻井的历史与发展
20世纪初
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深井钻凿技 术逐渐成熟,出现了现代石油钻 井技术的雏形。
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 环境的影响。
减少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降低钻井作业过程中 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 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石油钻井安全与环保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有关石油钻井安全与环 保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合法合
旋转系统
旋转系统是石油钻井工程中负责驱动 钻头旋转的系统,主要由转盘、传动 装置、轴承等组成。
旋转系统的设计和配置需要根据不同 的钻井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 以提高钻井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注重 节能和环保。
旋转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 钻井效率和钻头寿命,因此需要定期 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延长 使用寿命。
03
石油钻井技术
石油钻井工艺流程
钻前工程
包括场地准备、井架安装、钻机搬迁等,为 后续钻井作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钻进作业
通过注水泥浆等措施,加固井壁,保证井眼 稳定。
固井工程
利用钻头和钻具破碎岩石,形成一定深度的 井眼。
完井工程
完成钻井作业后,进行套管安装、射孔、酸 化压裂等作业,为石油开采做准备。
井控系统
220 第六部分 井控系统第一节 概述井控系统主要包括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井口设备、专用工具和管汇。
井控系统必须能在钻进过程中对地层流体、钻井参数、井涌和井喷等进行准确和监测和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
当发生井涌或井喷时,井控系统能快速控制井口、节制井筒流体的释放,并及时地泵入性能经调整的加重泥浆,恢复和重建井底压力平衡。
即使发生井喷失控乃至着火事故,井控系统也应具备有效处理事故的条件,并能进行不压井起下管柱等特殊作业。
井控系统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以液压防喷器为主体的井口系统;2.以节流管汇为主的井控管汇;3.钻具内防喷工具(包括钻具回压阀、方钻杆上、下旋塞等)4.以监测和预报地层压力为主的井控仪器仪表;5.泥浆净化、泥浆加重、起下钻自动灌泥浆等设备;6.适于特殊作业和井喷失控后处理事故的专用设备和工具(包括自封头、不压井起下钻系统,灭火设备等)。
井控系统的组合根据地区、地下油气层压力不同而不同。
井控系统示意图如下,在本章中主要介绍防喷器、防喷器控制系统及井控管汇。
1.防喷器远程控制台2.防喷器液压管线3.防喷器管束4.压井管汇5.四通6.套管头7.方钻杆下旋塞8.旁通阀9.钻具止回阀10.手动阀11.液动闸阀12.套管压力表13.节流管汇14.放喷管汇15.泥浆气体分离器16.真空除气器17.泥浆池液面监测仪18.泥浆罐19.泥浆池液面监测装置传感器20.自动灌泥浆装置21.泥浆池液面报警器22.自灌装置报警箱23.节流管汇控制箱24.节流管汇控制管线25.压力传感器26.立管压力表27.防喷器司钻控制台28.方钻杆上旋塞29.溢流管30.万能防喷器31.双闸板防喷器32.单闸板防喷器图6-1 井控系统组合示意图第二节防喷器防喷器是井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喷器组合型式主要根据被控压力级别和作业工况要求来选择。
防喷器压力级别主要分为14MPa、21~35MPa、70~105MPa三种,所选择的防喷器组合应符合SY/T5964-94标准规定要求。
钻井井控系统简介
选择井控装置的原则
地层压力不高、井身结构简单、其它条件较好时,选择压 力级别较低、管汇简单、操作方便的单密封或双密封组合 的井控装置; 地层压力较高的井、深探井、工程试验井,可选择三密封 或四密封组合、压力级别较高、大型管汇的井控装置; 选择的井控装置的压力级别,必须能满足井控时的最大井 口压力。一般能承受相当于井涌时钻井液柱压力值的二分 之一作为选择基数; 所选择的井控装置的通径能通过拟定的最大工具。
闸板防喷器密封钻杆工作状况
主要结构、工作原理
闸板防喷器是安装在油气井井口上防止井喷的主要设备之 一,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闸板防喷器主要由壳体、侧门、油缸、缸盖、活塞、 活塞杆、锁紧轴、密封件、闸板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 用液压推动活塞、活塞杆带动闸板关闭或打开,使闸板胶 芯受到挤压变形而起密封作用,从而达到封井、开井的目 的。 闸板密封特点 1. 上下浮动 2. 自动清砂及助封 3. 自动对中
基本慨况
液压防喷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与公称通径:
最大工作压力分为:14Mpa、21Mpa、35Mpa、 70Mpa、105Mpa、140Mpa. 公称通径分为(括号内为简称):180mm(18)、 230 mm(23)、280 mm(28)、346 mm(35)、 426 mm(43)、476 mm(48)、528 mm(53)、 540 mm(54)、680 mm(68). 示例:(1)FH35-35——即公称通径φ346 (简称35) , 最大工作压力35Mpa的环形防喷器; (2)2FZ35-70——即公称通径φ346 (简称35) , 最大工作压力70Mpa的双闸板防喷器。
工作原理
环形防喷器:当井下出现井漏或井喷时,通过 地面控制装置推动环形防喷器内部的活塞上行, 使球形密封胶芯变形,从而抱紧井筒中的钻具 形成密封,实现防喷的功能,若井筒中无钻具 时,则直接形成密封,实现防喷的功能。
井控培训知识ppt课件
详细介绍了井控设备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防 喷器、井口装置、控制系统等。
井控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
重点讲解了井控操作规程,包括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操作程序等 ,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和案例分析。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井控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的井 控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确保安全生产条件符合规定。
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 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 和处理制度等。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消防器 材、安全防护用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 和维护。
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应用
学员们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部分学员还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井控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和启示。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的不断 进步,井控技术将面临更高的要 求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等方面的发 展,提高井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
组织人员撤离
按照撤离路线,组织人员安全撤 离。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案例一
01
某油田井喷事故
事故经过
02
钻井过程中发生井喷,大量流体喷出,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
坏。
原因分析
03
地质因素导致异常高压,工程因素中钻井液密度不足,人为因
素中操作失误。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教训与启示
加强地质预测和工程措施,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 力。
根据地层变化和井内情况,及 时调整钻井液密度、粘度等性 能参数,确保钻井液具有良好
石油钻井八大系统(PPT课件)
提供高压泥浆,驱动钻头旋转并冷却钻头。
泥浆循环系统
包括泥浆池、泥浆管道和泥浆净化设备等,用于循环、净化和储存泥浆。
其他辅助设备
动力系统
为钻机提供动力,包括柴油机、电动机等。
控制系统
控制钻机运行,包括电气控制、液压控制等。
起升系统
用于起升和下放钻具,包括天车、游车、大钩等。
其他辅助设备
旋转系统
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钻井技术,综合考虑井身结构、井眼轨迹、套管层次 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定向钻井技术及应用范围
技术原理
利用特殊钻具组合和测量仪器,控制井眼轨迹沿预定方向钻 进。
应用范围
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藏开发,如薄层、断块、裂缝 性油气藏等。
水平井、分支井等特殊结构井钻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技术
关键技术
控制系统集成技术、故障诊断技 术、远程监控技术等
传动系统
组成
01
变速箱、传动轴、万向节等
功能
02
传递动力和扭矩,实现各系统的协同工作
关键技术
03
传动效率控制技术、减振降噪技术、可靠性设计等
井控系统
1 2
组成
井口装置、防喷器、压井管汇等
功能
控制井口压力,防止井喷和井漏,确保钻井安全
3
关键技术
井控装置设计技术、井控工艺技术、应急处理技 术等
固控系统
组成
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等
功能
清除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维护钻井液性能,提高钻井效率
关键技术
固控设备选型技术、固控工艺流程设计技术、固控效果评价技术 等
03
CATALOGUE
钻井设备介绍
钻机类型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慨述
➢ 在钻井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地层流体侵 入井内,总是使井筒内的钻井液静液柱压力略大于 地层压力,形成对油气井的初级压力控制。但是在 钻井作业中,常因各种因素的变化,该压力控制遭 到破坏而导致井喷,这时就需要依靠井控设备进行 控制,重新恢复该压力控制,因此井控设备应具有 以下功用:
基本慨况
➢ 液压防喷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与公称通径:
➢ 最大工作压力分为:14Mpa、21Mpa、35Mpa、 70Mpa、105Mpa、140Mpa.
➢ 公称通径分为(括号内为简称):180mm(18)、 230 mm(23)、280 mm(28)、346 mm(35)、 426 mm(43)、476 mm(48)、528 mm(53)、 540 mm(54)、680 mm(68).
➢ 预防井喷,保持初级压力控制; ➢ 及时发现溢流;
慨述
➢ 迅速控制井喷、溢流、井涌,井喷发生后,迅速 关井,实施压井作业,对油气井重新建立压力控 制;
➢ 处理复杂情况。在油气井失控的情况下,进行灭 火抢险等处理作业。
➢ 因此,井控设备是对油气井实施压力控制,对事 故进行预防、监测、控制、处理的关键手段;是 实现安全钻井的可靠保证;是钻井设备中必不可 少的系统装备。
工作原理
➢ 环形防喷器:当井下出现井漏或井喷时,通过 地面控制装置推动环形防喷器内部的活塞上行, 使球形密封胶芯变形,从而抱紧井筒中的钻具 形成密封,实现防喷的功能,若井筒中无钻具 时,则直接形成密封,实现防喷的功能。
球形环形防喷器工作状况
工作原理
➢ 闸板防喷器:通常装备有管子闸板和全封闸板, 若钻井设计需要,还可装备剪切全封闸板。当 井下出现井涌或井喷时,通过地面控制装置提 供的液压油推动闸板防喷器液缸中的活塞,使 左右闸板关闭实现密封,若井内无钻具则关闭 全封闸板密封空井筒;若井内有钻具则关闭与 钻具尺寸相应的管子闸板密封钻具与套管之间 的环形空间;若需要剪切井筒内的钻杆或油套 管,则关闭剪切全封闸板迅速剪断钻具并密封 空井筒。
工作原理
➢ 井口防喷器组
➢ 井口防喷器组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如下三种: 手动关闭/手动打开型; 液压关闭手动锁紧/液压打开型; 液压关闭液压锁紧/液压打开型为例。
➢ 以液压关闭手动锁紧/液压打开型为例: 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井口防喷器组,它通
过地面控制装置对防喷器进行液动控制,地面控制装置 设置有数个液压油路,可分别或同时控制环形防喷器、 闸板防喷器的一层闸板以及液动平板阀。
井控设备配置图
第一部分:防喷器组
井口防喷器组 Blowout preventer stack
环形防喷器 Annular BOP
单闸板防喷器 Single-Ram BOP
双闸板防喷器 Double-Ram BOP
钻井四通 Drilling spool
旋转防喷器 rotating control devices置通常安装在距井口30米以远 处,通过控制管线与井口防喷器装置连接,实 现远程控制;
➢ (2)司钻控制台通常安装在钻台上司钻操作区 内,通过控制管线操作地面控制装置,实现对 地面井口防喷器装置的控制;
➢ (3)辅助控制台通常安装在值班室,通过控制 管线操作地面控制装置,实现对地面井口防喷 器装置的控制。
井口防喷器的常规安装
➢ 井口防喷器组:
➢ 安装在钻机钻台之下,其中心与转盘中心一致。 通常井口防喷器组的安装顺序以地面为基准向 上分别是:钻井四通、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 器(亦称万能防喷器)以及防溢管(欠平衡钻 井时安装旋转防喷器)等组成,其组合高度因 各型防喷器的规格及压力不同,以及组合方式 不同而不同。
基本慨况
井口防喷器组:
行业标准对其命名的方法: 环形防喷器:F H ××—— ××
钻井四通:FS ××——××
工作压力(Mpa) 公称通径(mm/10) 环形防喷器
工作压力(Mpa) 公称通径(mm/10) 钻井四通
基本慨况
行业标准对其命名的方法: 闸板防喷器:× F Z ××——××
工作压力(Mpa) 公称通径(mm/10) 闸板防喷器 不标注——单闸板 2 ——双闸板 3 ——三闸板
环形防喷器的正确使用
➢ 在井内有钻具发生井喷时,可先用环形防喷器控制井口, 但不能用作长时间封闭。一则胶芯易过早损坏,二则无 锁紧装置。非特殊情况下,不用于封闭空井,开或关的 状态应在司钻台及远程控制台处挂牌标明;
➢ 用本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必须使用带18°接 头的钻具。过接头时的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1米/秒,井 压应小于14Mpa,并应适当降低控制压力。所有钻具上 的橡胶护套(胶皮护箍)应全部卸掉;
➢ 示例:(1)FH35-35——即公称通径φ346 (简称35) , 最大工作压力35Mpa的环形防喷器; (2)2FZ35-70——即公称通径φ346 (简称35) , 最大工作压力70Mpa的双闸板防喷器。
基本慨况
➢ 常见中深油气井井口防喷器组基本配置由下列几 部分组成: 钻井四通; 双闸板防喷器; 单闸板防喷器; 环形防喷器; 防溢管; 防喷器地面控制装置; 液控管线。
井控设备的分类
➢ 井口防喷器组——环形防喷器、闸板防喷器、 钻井四通、防溢管、旋转防喷器等;
➢ 防喷器控制装置——地面控制装置,司钻控制 台,辅助控制台;
➢ 管汇类——节流管汇及其控制装置与压井管汇; ➢ 钻具内防喷工具——方钻杆旋塞阀、箭形止回
阀、投入式止回阀、钻具浮阀等等; ➢ 其他装置及监测仪表。
井控系统采用标准
➢ SY/T5127-2002《井控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 SY/T5053.1-2000《防喷器及控制装置 防喷器》 ➢ GB/T20174-2006《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 钻通设
备》 ➢ SY/T5053.2-2002《防喷器及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 》 ➢ SY/T5323-2005《节流和压井系统》 ➢ API Spec 6A《井控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 ➢ API Spec 16A《钻井通道设备规范》 ➢ API Spec 16C《节流压井系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