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的内标法定量分析

合集下载

试讨论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试讨论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试讨论气相色谱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气相色谱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物质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成分。

以下是气相色谱中常用的定量方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1. 内标法
内标法利用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来消除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从而实现准确定量。

通常选取与待测物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

优点是在复杂的矩阵中分析样品时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度,适用于定量分析较小浓度的目标化合物。

缺点是需要选取适当的内标物,并将其加入到样品中,会增加样品处理的复杂度。

2. 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是通过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利用标准样品和待测物的峰面积比较,从而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优点是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分析单一化合物的样品。

缺点是在样品基质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干扰物的存在,标准曲线容易受到干扰而失真。

3. 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联合使用
在复杂样品矩阵中,使用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联合使用可以克服各自的限制,提
高准确性和精度。

内标法可以消除矩阵效应的影响,而标准曲线法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剔除噪声和干扰。

优点是可准确定量分析复杂矩阵中的化合物。

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需要制备一系列标准样品和选择适当的内标物质。

总之,不同的定量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能够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组分的量与检测器响应值(峰高或峰面积)成正比。

定量测定时,可按照样品的详细状况采纳峰高法或峰面积法,因峰面积不受峰形影响而更为精确,所以目前多采纳峰面积法。

2010年版《中国药典》按照不怜悯况,采纳以下4种测定法。

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比品和内标物质,分离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比溶液。

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

测量对比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2.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比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离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比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

因为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纳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为好。

3.面积归一化法因为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误差大,因此,本法通常只能用于粗略考察供试品中的杂质含量。

除另有规定外,普通不宜用于微量杂质的检查。

办法是测量各杂质峰的面积和色谱图上除溶剂峰以外的总色谱峰面积,计算各峰面积及其之和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

4.标准溶液加入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精密称(量)取某个杂质或待测成分对比品适量,配制成适当浓度的对比品溶液,取一定量,精密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按照外标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或主成分含量,再扣除加入的对比品溶液含量,即得供试品溶液中某个杂质和主成分含量。

c为供试品中组分x的浓度;A为供试品中组分x的色谱峰面积;加入的已知浓度的待测组分对比品的浓度;A为加入对比品后组分x的色谱峰面积。

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当采纳手工进样时,因为留针时光和室温等对进样量的影响,使进样量不易精确控制,故最好采纳内标法定量;而采纳自动进样器时,因为进样量重复性的提高,在保证进样误差的前提下,也可采纳外标法定量。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色谱分析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样品进行定量,而色谱法定量的依据是组分的重量或在载气中的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常见定量分析方法有面积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大家容易傻傻分不清楚的莫过于内标法和外标法了,下面我们从定义、特点等方面剖析一下它们的异同和优点。

一、内标法1.定义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内标物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

再将内标物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

2.内标物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柱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3.选择内标物的四个要求(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

4.影响因素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气
相色谱分析中,定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定量方法。

下面将介绍气相色谱的几种常见的定量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内标法。

内标法是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通过内标物质与待测成分的响应因子相等来进行定量分析。

内标法可以减少仪器的误差,提高定量的准确性。

内标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外标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定量方法。

外标法是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来进行定
量分析,首先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外标溶液,然后测定它们的峰面积或峰高,绘制标准曲线,最后根据待测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在标准曲线上进行定量分析。

外标法适用于对待测成分浓度较高的样品,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另外,面积归一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方法。

面积归一法是通过将待测成分的
峰面积与内标物质的峰面积进行比较来进行定量分析。

面积归一法适用于待测成分浓度相对较低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除了上述常见的定量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定量方法,如标准加入法、内标
比法等。

这些定量方法在特定的分析场合下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内标法、外标法、面积归一法等几种
常见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样品类型和分析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为您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定量方法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原理当汽化后的试样(Sample)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色谱柱中的流动相(Mobile Phase)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之间因各种物质的化学物理特性不同,产生的相互作用大小、强弱术1司,这种作用可以是溶解度,挥发,极性等化学键或者范德华力;组份在两相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平衡后,组分在两相间的浓度有所不同,也即该组分对应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彼此分离,随着载气的移动,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然后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如下图简示:在这里分配系数K值如下定义:叱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6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爪越大,出峰越慢;• 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固定相性质;•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X不同;•试样中的各组分;Mi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某组分的技=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在色谱分离理论里有两个经典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这里面涉及到组分保留时间和色谱峰变宽的问题。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主要的:标样对照定性,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定量:峰面积测量归一法内标法,外标法。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通常利用组分□知的标准物质在相同色谱分析条件卜的色谱峰的保用时间来确定■ •定色i孽件卜*每•种物质都行•-个确定的保留值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相色谱定廿分析】:要是确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相对或绝对含牡,方法有:口归化法口外标法口内标法4.定量方法■常用的定处方法口归一化法口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口内标准法口标准龙:入法。

气相色谱的内标法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的内标法定量分析

实验一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相对校正因子定义以及求取方法2. 掌握内标法定量公式及其应用3. 熟悉氢火焰监测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此气体称为载气)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其原理 是利用被分离分析的物质(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载气)和固定(液)相之间分 配系数的差异,在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在两相问作反复多次(103〜106次)的分配, 使得原来的微小差别变大,从而使各组分达到分离的目的。

根据色谱图进行组分的定量时,所用定量方法主要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 标法三种。

当试样组分不能全部从色谱柱流出,或有些组分在检则器上没有信号 时,就不能使用归一化法,这时可用内标法。

内标法是气相色谱所常用的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

当样品中的所有组分 因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监测器不能对各组分都有响应,或只需测定 样品中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

内标法的基本过程是 :准确称取质量为W m 的样品,加入质量为 W s 的内标物,用溶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气 相色谱分析,然后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其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比,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i 为组分i 的白分含量;Ai, As 分别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 f i 、 fs 分别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重量校正因子二者之比(fi / fs )可由标准样品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并计算得。

内标法必须由合适的内标物,基本条件是:它在样品中不存在、无化学反应、稳定、性质尽量与被测组分接近,能与样品要互溶、色谱峰能完全分离并比较接近被测组分的色谱峰。

内标物的量也应与被测组分的量相当, 以提高定量分 析的准确度。

内标法不需要被测样品中的所有的组分从色谱柱完全流出或被监测器检测出,不象归一化法存在使用上的限制;它采用了相对校正因子,使仪器和操作条 件对P i AfW A s f s W n 100%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校正。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定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样品需要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进行分析。

下面将介绍气相色谱的几种常用的定量方法。

一、内标法。

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方法,通过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用于准确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内标物质与目标化合物在气相色谱条件下具有相似的行为,可以在分析过程中进行共同分离和检测。

内标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色谱分离和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外标法。

外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定量方法,它是通过在分析过程中使用已知浓度的外标物质来建立目标化合物的定量标准曲线。

通过外标物质的浓度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目标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含量。

外标法需要在分析前进行标准曲线的建立,然后根据样品的响应值插入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三、内标外标法。

内标外标法是内标法和外标法的结合,它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内标外标法中,首先在样品中添加内标物质,然后使用外标物质建立定量标准曲线。

通过内标物质和外标物质的双重校正,可以有效地消除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定量结果。

四、面积归一法。

面积归一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定量方法,它是通过将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与内标物质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计算出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面积归一法不需要建立标准曲线,只需要测定样品的色谱峰面积即可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定量分析场合。

五、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是一种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然后测定样品和标准品的响应值,通过比较两者的响应值来计算出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标准加入法适用于一些复杂的样品基质,可以减少基质对定量结果的影响,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内标法、外标法、内标外标法、面积归一法和标准加入法。

气相色谱内标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内标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内标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气相色谱内标法分析实验目的:通过气相色谱内标法分析目标物质的浓度,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并评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气相色谱内标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内标物作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参照物,来确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内标物是一种在样品中不存在或者存在量很低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目标物质相似,并且能够在色谱分析中被准确测量。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收集待分析的样品,并根据需要进行前处理步骤,如提取、浓缩等。

2、准备内标溶液:选取适当的内标物,按照一定浓度配制内标溶液。

3、样品制备:将适量的样品与内标溶液混合,制备成分析样品。

4、色谱条件设置:根据目标物质的特性和分析要求,设置气相色谱仪的条件,包括进样方式、流速、温度程序等。

5、进样分析:将分析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同时还需注入内标溶液作为参照物。

6、数据处理:根据气相色谱仪的输出结果,计算目标物质的相对峰面积和浓度,利用内标物的峰面积与浓度推算目标物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以及其相对峰面积与内标物的比值。

根据内标法的原理,可以准确推算出目标物质的含量,并评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气相色谱内标法分析,我们成功确定了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并评估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标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在复杂的样品矩阵中准确测量目标物质的含量,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条件的准确控制,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内标物的选择要合适,确保其化学性质与目标物质相似,并且在分析中能够被准确测量。

3、样品制备过程中,要保证样品与内标物的混合均匀,避免产生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相对校正因子定义以及求取方法
2.掌握内标法定量公式及其应用
3.熟悉氢火焰监测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此气体称为载气)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被分离分析的物质(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载气)和固定(液)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在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在两相间作反复多次(103~106次)的分配,使得原来的微小差别变大,从而使各组分达到分离的目的。

根据色谱图进行组分的定量时,所用定量方法主要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
标法三种。

当试样组分不能全部从色谱柱流出,或有些组分在检则器上没有信号时,就不能使用归一化法,这时可用内标法。

内标法是气相色谱所常用的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

当样品中的所有组分
因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监测器不能对各组分都有响应,或只需测定样品中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

内标法的基本过程是:准确称取质量为W m 的样品,加入质量为W s 的内标物,用溶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然后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其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比,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100%i i s i s s m A f W P A f W =⨯
式中Pi 为组分i 的百分含量;Ai, As 分别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 f i 、fs 分别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重量校正因子二者之比(fi / fs )可由标准样品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并计算得。

内标法必须由合适的内标物,基本条件是:它在样品中不存在、无化学反
应、稳定、性质尽量与被测组分接近,能与样品要互溶、色谱峰能完全分离并比较接近被测组分的色谱峰。

内标物的量也应与被测组分的量相当,以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1)
10℃/min 30℃/min 内标法不需要被测样品中的所有的组分从色谱柱完全流出或被监测器检测
出,不象归一化法存在使用上的限制;它采用了相对校正因子,使仪器和操作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校正。

但对内标选择的条件比较苛刻,多了一个内标物增加了分离的要求。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 安捷伦6890N 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色谱柱:HP-5M5I 毛细管柱(30m ×0.25mm ×0.25mm )。

试剂: 氢气、氮气、压缩空气;
氯仿(分析纯)
二氯苯、二甲苯标样;
内标物分别为氯苯、甲苯;
含上述成分未知样品①、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准备与开机
1 打开主机箱门,在进样口和检测器间安装HP-5M5I 毛细管柱。

2 打开氮气、空气和氢气开关。

3 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打开GC 电源开关。

4 双击桌面上的Instrument online 图标进入工作站系统。

(二)样品分析与采集数据
1 在Method and Runcontrol 界面上选择File → Load → Method ,选择分析方法文件。

也可以选择Method → Edit Method 进行参数修改。

进样口:温度270℃,分流比10:1
色谱柱:HP-5M5I 毛细管柱(30m ×0.25mm ×0.25mm ),柱内流量为
1.5ml/min
柱温:35℃(3min ) 80℃ 150 ℃(2min ) 检测器:温度270℃,氢气流量为30ml/min ,空气为300ml/min
2 手动进样:在Method and Runcontrol 界面上选择 Runcontrol →Sample
Information,依提示输入保存路径、文件名称、样品名称、操作者等信息,进样时同时按GC面板上的Start键,即开始样品分析与数据采集。

3 样品分析:用微量注射器分别移取上述标样、样品各0.5μl进样分析,各重复三次。

(三)报告输出
1 在Instrument offline 主界面上选择View → Data Analysis,进入界面。

2 选择所要处理的数据文件。

3 选择所要选用的报告格式,输出报告。

(四)关机
1 待气化室及检测器稳定降到150℃以下、柱温降到接近室温,方可关机。

2 在Instrument Online 主界面上退出色谱工作站。

3 依次关闭GC电源,计算机电源。

4 关闭气源和总电源。

五、注意事项
1.必须先通入载气,再开电源,实验结束时应先关掉电源,再关载气。

2.本气相色谱仪检测器采用起动点火装置,在点火后哟阿检查氢火焰是否已经点燃,若未能成功点燃,须在Edit Method →Dector下点击Reignite进行重新点火。

3.在进样之前,必须修改文件的路径,否则会冲毁上次的分析结果。

4.确保每次移取样品的体积相同;进样要用手护住注射器的金属针部分,迅速、垂直向下,确保样品在气化室中瞬间气化,以免将其扭曲甚至折断。

5.切忌将大量氢气排入室内。

6.注意气瓶温度不要超过40℃,在2米以内不得有明火。

使用完毕,立即关闭氢气钢瓶的气阀。

六、数据处理
1.确定样品中测定组分的色谱峰位置
2.计算校正系数fi / fs
3.计算样品中测定的各组分的含量及数据的偏差。

七、思考题
1.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取的内标物是否合适?为什么?
2.比较气相色谱法中归一法、内标、外标法三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

3.氢火焰检测器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附气相色谱仪简介
气相色谱仪典型流程图
气相色谱仪虽然种类很多,形式也各不一样,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气源和流量调节系统: 用于保证载气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分离系统: 色谱进样汽化器和色谱柱
3.检测系统: 用于测定柱后流出组分的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4.其它辅助系统: 包括温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样品收集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