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

利用保留值定性(3)
色谱操作条件不稳定时的定性 相对保留值定性:相对保留值只受柱温和固定相性质的影响, 而柱长、固定相的填充情况和载气的流速均不影响相对保留 值的大小。 用已知标准物增加峰高法定性:在得到未知样品的色谱图后, 在未知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标准物质,然后在同样的色 谱条件下,作已知标准物质的未知样品的色谱图。对比这两 张色谱图,哪个峰增高了,则说明该峰就是加入的已知纯物 质的色谱峰。
f 'i f ' S 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质量校正因子
Ai、A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
问题:内标法中,如以内标物为基准,则其相应 计算公式如何? 提示:此时 f ' S =1.0。
内标物的选择
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内标物的性质应与待测组分性质相近,以使内标物的色谱峰 与待测组分色谱峰靠近并与之完全分离; 内标物与样品应完全互溶,但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内标物加入量应接近待测组分含量。
一般来说,对浓度型检测器,常用峰高定量;对质量型检测器, 常用峰面积定量。
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分为相对校正因子和绝对校正因子。 绝对校正因子:表示单位峰面积或单位峰高所代表的物质质量。
mi fi = Ai

f i(h)
mi = hi
绝对校正因子的测定一方面要准确知道进入检测器的组分的 量mi,另一方面要准确测量出峰面积或峰高,并要求严格控制色 谱操作条件,这在实际工作中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答:没有。由测定过程和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发现,进样量的大小不影 响最终的测定结果。
内标法应用实例:甲苯试剂纯度的测定
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甲苯试样溶液的配制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仪器开机、点火、调试; 标准溶液的分析 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甲苯试样中甲苯含量的测定 甲苯试样溶液的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实验一: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中,我们使用了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标准品和未知样品,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并设置好适当的温度和流速条件。

样品在色谱柱中被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其相对峰面积和保留时间。

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未知样品的色谱图,我们可以确定未知样品中的化合物成分。

根据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对比,我们可以推断未知样品中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

这种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中,我们使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实验。

与定性分析类似,我们首先准备了一系列标准品和未知样品,并将其注入GC-MS 中。

通过GC-MS的联用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和详细的样品信息。

GC-MS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优势,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灵敏的定量分析。

通过质谱仪的检测,我们可以获得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进一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对标准品和未知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比色谱图和质谱图,我们准确地确定了未知样品中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复杂的样品。

然而,气相色谱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样品的挥发性和稳定性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

某些化合物可能在分析过程中发生分解或损失,导致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误差。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一、目的要求1. 学习利用保留值和相对保留值进行色谱对照的定性方法。

2. 学习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3. 熟悉色谱仪器操作。

二、基本原理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一定的固定相与操作条件等)下有各自确定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作为一种定性指标。

对于较简单的多组分混合物,若其中所有待测组分均为巳知,它们的色谱峰均能分开,则町将各个色谱峰的保留值与各相应的标准样品在同一条件下所得的保留值进行对照比较,就能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物质,这就是纯物质对照法定性的原理。

该法是气相色谱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定性方法。

以保留值作为定性指标,虽然简便,但由于保留值的测定,受色谱操作条件的影响较大,而相对保留值,仅与所用的固定相和温度有关,不受其它色谱操作条件的影响,因而更适合用于色谱定性分析。

相对保留值r is 定义为:MR M R R R is t t t t t t r s i si --==//式中t M 、t M ’t Rs ’分别为死时间、被测组分i 及标准物质s 的调整保留时间。

还应注意,有些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往往具有相近的甚至相同的保留值,因此在进行具有相近保留值物质的色谱定性分析时,要求使用高柱效的色谱柱,以提高分离效率,并且采用双柱法(即分别在两根具有不同极性的色谱柱上测定保留值)。

在没有已知标准样品可作对照的情况下,可借助于保留指数 (Kov átts 指数)文献值进行定性分析。

对于组分复杂的混合物,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即与其它鉴定能力强的仪器联用,如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红外吸收光谱联用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三、仪器及试剂1.仪器气相色谱仪(岛津GC—17A);氮气钢瓶、氢气钢瓶;空气压缩机;氢火焰检测器;色谱柱;微量进样器2.试剂①苯、甲苯、正己烷(分析纯);②含苯、甲苯、正己烷的混合物四、实验条件1.毛细管色谱柱: DB-1型 0.25㎜×30m 非极性柱75 Kpa2.载气: N23.燃气: H60Kpa24.助燃气:空气 50Kpa五、实验步骤1.据实验条件,将色谱仪按仪器操作步骤调节至可进样状态,待仪器上的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平衡,色谱工作站屏幕上显示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原理当汽化后的试样(Sample)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色谱柱中的流动相(Mobile Phase)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之间因各种物质的化学物理特性不同,产生的相互作用大小、强弱术1司,这种作用可以是溶解度,挥发,极性等化学键或者范德华力;组份在两相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平衡后,组分在两相间的浓度有所不同,也即该组分对应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彼此分离,随着载气的移动,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然后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如下图简示:在这里分配系数K值如下定义:叱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6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爪越大,出峰越慢;• 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固定相性质;•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X不同;•试样中的各组分;Mi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某组分的技=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在色谱分离理论里有两个经典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这里面涉及到组分保留时间和色谱峰变宽的问题。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主要的:标样对照定性,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定量:峰面积测量归一法内标法,外标法。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通常利用组分□知的标准物质在相同色谱分析条件卜的色谱峰的保用时间来确定■ •定色i孽件卜*每•种物质都行•-个确定的保留值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相色谱定廿分析】:要是确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相对或绝对含牡,方法有:口归化法口外标法口内标法4.定量方法■常用的定处方法口归一化法口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口内标准法口标准龙:入法。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什么不同?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什么不同?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什么不同?当我们开始接触气相色谱仪的时候,就会知道气相色谱仪主要是利用色谱分离的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仪器。

就分类来说,由于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所以气相色谱仪的类别可以分为定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别。

那么问题来了,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以下:首先介绍定性分析,由于定性分析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它的应用范围远远没有定量分析那么广泛。

利用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是气相色谱仪分析中常用到的方法,保留值是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的总称。

当实验操作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说明被测物的保留值只与化学性质有关,由此可用于定性分析。

如果被测样品中某一组分与一直标准品的保留值一样的时候,我们可初步判断这组分与标准品可能是一样化合物。

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有些时候多种物质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是具备相同的保留值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根据保留值相同来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一种物品。

这种情况下我们选用其他具备不同极性的色谱柱来进行二次甚至是更多次的分析,如果经过多次分析后,保留值还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被测物是同一种物质。

然后介绍定量分析,由于在一定的范围内,色谱峰的峰面积和被测组分中的含量或浓度成线性关系,所以我们通过测量相应的峰面积来判断被测物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内标法和外标法。

内标法是指测量样品中某一组分或某几个组分的含量时,将一定量的某一纯组分加入样品中作为内标物,然后进行色谱分析,通过测量并对比内标物的峰面积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就可以求出待测组分在被测样品中的含量。

外标法则是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色谱分析,得出关于峰面积和浓度的标准曲线,然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入被分析物,得到相应的峰面积,最后我们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的浓度。

以上就是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不同之处。

色谱定性与定量

色谱定性与定量

仪器分析中各分析定量定性的依据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1、气相色谱:色谱峰保留值和面积,这样气相色谱可根据这两个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峰保留值是定性分析的依据,而色谱峰面积则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2、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λ、摩尔吸收系数ε及吸收曲线的形状不同是进行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

进行定量分析依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3、核磁:定量分析以结构分析为基础,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首先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再利用分子特定基团的质子数与相应峰谱的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测定。

定量分析的根据: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核的多少。

以磁场强度为横坐标提供定性分析所依据的参数,以吸收能量为纵坐标,纵坐标对应于不同H0的出峰面积就是定量分析参数。

4、质谱:利用电磁学原理,对物质气相离子依其质荷比(m/e)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被分析的样品首先离子化,然后利用离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性质,将离子按质荷比(m/e)分开并按质荷比大小排列成谱图形式,根据质谱图可确定样品成分、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

5、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与待测元素吸收辐射的原子总数成正比,即A=k'C 。

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两种。

6、红外:红外光谱的定性主要根据图谱中的: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红外光谱的定量是根据图谱中的:特征峰的强度7、离子: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连续对多种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8、荧光:物质吸收的光,称为激发光;物质受激后所发射的光,称为发射光或荧光。

根据荧光的光谱和荧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9、差热:定性分析:定性表征和鉴别物质依据:峰温、形状和峰数目方法:将实测样品DTA曲线与各种化合物的标准(参考)DTA曲线对照。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定量分析

常用峰面积定量被测组分经
校正过的峰面积(或峰高)占样品中各组分 经校正过的峰面积(或峰高)的总和的比例
来表示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的定量方法。 当试样中所有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且
完全分离,并在检测器上都能产生信号时, 可用归一化法计算组分含量。
4、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也称外标法或直接比较法, 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定量方法,具体方法与 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法相似。 优点: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后测定工作 就变得相当简单,可直接从标准曲线上读出
含量,因此特别适合于大批样品分析。缺点: 每次样品色谱分析的色谱操作条件(检测器 的响应性能、柱温、流动相流量及组成、进 样量、柱效等)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 现圈套误差。
这个结论并不准确可靠。
(2)双柱法定性。若要得到更为准确可靠 的结论,可再用另一根极性完全不同的色谱 柱,做同样的对照比较。如果结论同上,那 么最终的定性结果相对更为可靠。
(3)色谱操作条件不稳定时的定性。这时 可以采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或用已知标准物增
加峰高法定性。 ① 相对保留值定性; ② 用已知标准物增加峰高法定性。 2、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在利用已知标准物直接对照定性时,已
缺点是必须在所有样品中加入内标物, 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内标物的称量 要准确,操作较复杂。
3、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是一种将欲测组分的纯物质 加入到待测样品中,然后在相同的色谱条件 下,分别测定加入欲测组分纯物质前后欲测 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从而计算欲测组 分在样品中的含量的方法。
优点:不需要别处的标准物质作内标物, 只需要欲则组分的纯物质,进样量不必十分 准确,操作简单,是色谱分析中较常用的定 量分析方法。缺点:要求加入欲测组分前后 两次色谱测定的色谱操作条件完全相同,否 则将引起分析测定的误差。

色谱课讲义(7)-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

色谱课讲义(7)-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
(l)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峰高乘半峰宽 法 理论上可以证明,对称峰的面积 A=1.065×h×W1/2
气相色谱定量
(2)不对称峰面积的测量一峰高乘平均峰 宽法 对于不对称峰的测量如仍用峰高乘 半峰宽,误差就较大,因此采用峰高乘 平均峰宽法。 A=1/2h(W0.15+W0.85) 式中W0.15和 W0.85分别为峰高0.15倍和 0.85倍处的峰宽。
气相色谱定性
lg tr' A1n C1
式中A1和C1是常数,n为分子中的碳原子数 (n≥3)。该式说明,如果知道某一同系 物中两个或更多组分的调整保留值,则 可根据上式推知同系物中其它组分的调 整保留值。
气相色谱定性
沸点规律 同族具有相同碳数碳链的异构体 化合物,其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它们
气相色谱定量
相对定量校正因子 由于物质量wi不易准确测量,要准确
测定定量校正因子fi′不易达到。在实际工 作中,以相对定量校正因子fi代替定量校 正因子fi′。
相对定量校正因子fi定义为:样品中各 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与标准物的定量校 正因子之比。用下式表示
气相色谱定量
fi (m)
fi' (m)
气相色谱定量
气相色谱定量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基础是根据检测器 对溶质产生的响应信号与溶质的量成正 比的原理,通过色谱图上的面积或峰高, 计算样品中溶质的含量。
气相色谱定量
峰面积测量方法 峰面积是色谱图提供的基本定量数据, 峰面积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定量结 果。对于不同峰形的
100[n
lg tr' (x) lg tr' (Cn ) ]
lg
t
' r
(Cn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各种定性定量方法的优缺点。

2、掌握纯标样对照、保留值定性的方法。

3、掌握面积和峰高归一化定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是一种强有力的分离技术,但其定性鉴定能力相对较弱。

一般检测器只能“看到”有物质从色谱中流出,而不能直接识别其为何物。

若与强有力的鉴定技术如质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联用,则能大大提高气相色谱的定性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遇到的样品其成分是大体已知的,或者是可以根据样品来源等信息进行推测的。

这时利用简单的气相色谱定性方法往往能解决问题。

气相色谱定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准样品对照定性;
(2)相对保留值定性;
(3)利用调整保留时间与同系物碳数的线性关系定性;
(4)利用调整保留时间与同系物沸点的线性关系定性;
(5)利用Kovats 保留指数定性;
(6)双柱定性或多柱定性。

(7)仪器联用定性,如用质谱、红外光谱及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

本实验采用标准样品对照和相对保留值定性方法。

气相色谱在定量分析方面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峰面积百分比法、内部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等。

峰面积百分比法适合于分析响应因子十分接近的组分的含量,它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

内部归一化法定时准确,但它不仅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而且要求具备所有组分的标准品,以便测定校正因子。

内标法是精度最高的色谱定量方法,但要选择一个或几个合适的内标物并不总是易事,而且在分析样品之前必须将内标物加入样品中。

外标法简便易行,但定量精度相对较低,且对操作条件的重现性要求较严。

本实验采用内部归一化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100%⨯=∑mi
i mi i i f A f A A 式中Ai 为组分i 的峰面积,fmi 为组分i 的相对校正因子,它可由计算相对响应值S ’的方法求得:
i
s i s m yA x A S S S f ==='1 式中,Ss 、Si 分别为标准物(常为苯)和被测物的响应因子,As 、y 和Ai 、x 分别为标准物和被测物的色谱峰面积及进样量。

有些工具书或参考书记录了文献发表的一些fm 或S’值。

据以上公式,只要用标准物求得有关被测物的fm或S’值,再由待测样品测得峰面积,便可得到定量结果。

A的求法可用近似计算法,也可用手动积分仪。

还可用剪纸称重法,但误差较大。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用计算机色谱数据处理软件。

若用峰高h代替上述归一化公式中的峰面积A,即所谓峰高归一化法。

此时也用h来求fm或S’值。

峰高归一化法可简化计算手续,但因基于h的fm或S’值会随实验参数的波动而变化,故其定量精度往往比峰面积法稍差一些。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浙江温岭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GC-9790型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
色谱柱:30m×0.32mm×0.25μm 毛细管柱:SGE OV-17
2、试剂环已烷,苯,甲苯(均为分析纯)。

试样:环已烷,苯和甲苯的混合物(1+1+1)
四、实验步骤
1、打开三气发生器的空气开关,待空气压力达到0.4Mpa后,再打开氢气、氮气开关。

待三者表压稳定后,打开氮气阀门及气体净化器开关,使色谱柱内的氮气压力稳定到0.12Mpa。

2、启动色谱仪,设置实验条件如下:柱温度70℃,气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30℃。

氮气为载气,流速自定,衰减自选。

3、t0的测定
待仪器稳定后,注入1µL甲烷,记录其保留时间,即死时间t0。

t的测定
4、
R
分别吸取0.2µL的环已烷、甲苯和苯的标准样品进样,记录各自完整的色谱图。

f的测定
5、
m
分别移取0.5mL环已烷、甲苯和苯于具塞试管中混合均匀,吸取0.5µL的标准混合液进样,记录完整的色谱图。

重复一次。

6、吸取0.5µL的未知试样进样,记录完整的色谱图。

重复一次。

五、结果处理
1、记录下各实验条件和进样量。

t值,并计算相邻两峰的相对保留值 ,以便对未知试样中各
2、求出三种标准物质的
R
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f。

3、以苯为基准物,计算各物资的
m
A计算。

4、未知试样中各组分%
i
六、注意事项
1、点燃氢火焰时,应先将氢气流量开大,以保证顺利点燃。

确认氢火焰已点燃后,再将氢气流量缓慢地降至规定值。

氢气降得过快,会熄火。

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每次操作都应重复进样三次,取平均值计算。

3、由于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所以挥发度亦不同。

为此,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样品的挥发。

不要将样品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少开瓶盖,进样快速。

思考题
1、从实验结果看,用tr、 值定性时,哪种方法误差最小,为什么?
2、为什么归一化法对进样量要求不太严格?
3、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